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19387300000041

第41章 刘长卿(1)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唐朝著名诗人,工于五言,擅长五律,自称“五言长城”。其作品简练清秀,又蕴含深意,五律诗尤为著名,七律诗也不乏佳句。不过,他的部分作品因内容过于单薄,境界不够开阔,字词略显雷同而为人诟病。

他一生命运坎坷。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刘长卿得中进士,曾先后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等职,然屡遭贬谪。故而他有一部分表达仕途失意、身世感伤的作品,尽显沉郁苍凉,与其他韵味流畅、温和含蓄的诗歌迥然不同。

其作品主要集录于《唐刘随州诗集》,《全唐诗》中录其诗歌五卷。

·逢雪宿芙蓉山①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②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①芙蓉山:地名,在今江苏常州。

②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

【赏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能代表刘长卿在五言诗方面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诗人用词炼句自然质朴,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诗句笔墨经济,但一句都可以视为一帧完整的画面。

首句“日暮苍山远”只五字便把暮色苍茫、山高路远的情状描画地极为形象。“远”字既点明旅途之艰辛,又反映出诗人急于投宿,迫切无依的焦虑感。画面渐渐拉近,天寒地冻时,漫天风雪里,一户山里人家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

房屋简陋,只用白茅作覆盖屋顶。本已是贫家简陋的房屋,加之风雪袭击,更显凄凉。从远山到近屋,一、二两句层次鲜明。同时,“天寒”二字不仅承接上文对日暮之景的描述,同时也为下文风雪夜宿作了充分的铺垫。

此时,诗人已经来到了茅屋跟前,紧闭的柴门之后传来一声声狗叫。“柴门”、“犬吠”都能显示出山里人家的特点。诗人所“闻”不仅仅是犬吠,我们还能想象到当时大概还有风雪的簌簌声,诗人的叩门声、呼唤声,主人的应答声、脚步声,主客的互相问询声,还有柴门轻启的嘎吱声……只以五言或十字自然难以详细描摹如此丰富的声音,但生动的场景却宛在眼前。

从冰天雪地的室外进入暖意融融的屋内,诗人没有再详细刻画后续情景,只用“风雪夜归人”作为全诗收尾,这样刻意留白,不仅不显突兀,还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后人品评这首词时,对诗人的身份是旅人还是白屋主人素有争议。

有人认为,如果诗人只是夜“宿”芙蓉山,那么以“逢雪宿芙蓉山”六字就足以点明主题,为何还要加上“主人”二字?他们认为诗人就是“白屋”主人,而这首诗写的是他风尘仆仆、冒雪还家的场景。

不过,更多人倾向于诗人只是夜来借宿的路人,诗题中的“宿”字是最好的证明,尾句中的“归”字表达的是诗人“宾至如归”的感受。当一个跋山涉水的旅人在饥寒交迫中寻到躲避风雪的人家,并得到热情招待时,确实容易产生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温暖感觉。这种联想合情合理,又能够帮助读者联想到诗人进入柴门后发生的事情。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遭遇风雪,不得不夜宿山中人家的情景。从前两句的狂风疾雪、苍山白屋,到后两句的柴门启闭、犬吠骤起,恰如电影镜头徐徐推移,由远拉近、从静转动、由冷转暖,勾勒出了一幅“风雪夜归人”的图卷。

【大师导读】

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

——方回《灜奎律髓》

·听弹琴

泠泠①七弦上,静听松风②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动听的琴声。

②松风: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这里又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

【赏析】

成语“古调不弹”现在常被用来形容过时的东西不再受人欢迎,渐渐被人忽略。这个成语就出自刘长卿这一首《听弹琴》。但诗人的本意是要借古人高雅的音乐不再受今人喜爱这一事实,表达他对世事流转,人心善变的不满,含有知音难寻,怀才不遇的无奈和落寞之感。

诗歌前两句重在描写音乐带给人的感受。“泠泠七弦上”,琴声时而清越,如流水一样从七弦琴上汩汩流下,这是形容乐声之婉转;“静听松风寒”,琴声时而凄清,如疾劲的寒风闯入茂密的松林,这是形容乐声之肃穆。琴是传统乐器的一种,有七条琴弦,因此又被称为“七弦”,根根琴弦相互配合,在乐师的抚弄下,如流水激石,又似疾风入松,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两句以议论表达诗人的情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所谓“古调”,指的是始于汉魏的以琴、瑟等乐器为主的南方清乐。到隋唐时期,这种传统音乐逐渐被人冷落,从西域传来的琵琶等乐器成为人们的新宠。一时之间,华丽而欢乐的“燕乐”盛行,人们沉溺于世俗的欢愉,很少再去体会肃穆庄重但富有美感的古乐。

诗人借古调被冷落的现实,表达了自己清高自持的志趣,又包含无人应和、孤芳自赏的尴尬。这种身世落寞、灵魂孤独的寂寞感在刘长卿的诗歌中并不少见。比如《幽琴》中“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便与《听弹琴》有相和之妙。

古代诗人之所以常常发出怀才不遇的感慨,大都与他们的身世相关,刘长卿也是如此。他满腹才华,又有一腔报国志向,但仕途两次受创,既受诬陷又遭贬谪,心里少不了愤懑和怨尤。在言论不得自由的封建社会,他也只能借诗抒情,以诗言志,来疏导心中郁郁的情结。

【大师导读】

天宝以还,钱起、刘长卿并鸣于时,与前诸家实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赋咏之多,自得之妙,或有过焉。

——高棅《唐诗品汇》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①钟声晚。

荷②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②荷(hè):背着。

【赏析】

本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代表作,更是唐朝山水诗中的名篇。诗人借景抒情,以优美的景色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和旷远豁达的心境,景与情完美融合,既让读者从视觉上感受到自然山水之美,又从心灵上感受到清新淡泊的禅意。

灵澈上人是一位著名的高僧,擅长诗歌,与中唐多位诗人素有往来,刘长卿便是其中之一。当时,灵澈上人正四处游方,暂停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竹林寺,诗人常与他一起探讨佛理,共品诗话。这首诗写的是暮色渐浓时分,这位僧友要返回竹林寺,诗人与其作别的场景。

杳杳的钟声从远处的寺庙传来,钟声厚重而平和,回荡在山林里,撞破了愈来愈浓的暮色,似乎在催促灵澈赶紧上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十字将这一幕十分传神,但此景并非实写,而是诗人所想。因为他们与竹林寺相距甚远,既不可能看到被幽深的竹海掩映的寺庙,也不可能听到寺庙里的暮鼓晨钟。“苍苍”、“杳杳”两组叠字营造出幽远、缥缈的感觉,既符合竹林寺这座佛门圣地的氛围,又引人遐思。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由想象转为写实。头戴斗笠的僧人迎着落日的余晖,渐渐隐入深沉的暮色里,消失不见。但是,诗人还伫立在两人挥手作别的地方,望着朋友所去的方向,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灵澈上人独归青山的清寂形象,诗人独立夕阳的悠长背影,反而夺走了这精美如画的山水的风光,成为这首山水诗引人入胜的关键。同时,句尾的“独”字运用甚妙。灵澈在暮色里独自归寺,诗人在夕阳下独自伫立,两人在形貌上都是孤独的,但偏偏内心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朋友般的慰藉,景与情之间的落差虽不突兀,却映衬鲜明,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