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19376900000007

第7章 二月 以权立威(1)

第一周 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星期一 亲照境内而不能听左右之言——提高洞察能力

韩非子箴言

钜者,齐之居士;孱者,魏之居士。齐魏之君不明,不能亲照境内而听左右之言,故二子费金璧而求入仕也。

齐侯不听左右,魏主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群臣,则钜不费金钱,孱不用璧。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折射道理:通过讲齐国、魏国的君主不清醒,不能亲自洞察国内的情况而听信近侍的话,导致钜、孱两人花钱求官做的故事,指出君主要提高洞察能力,明察臣下的居心,不轻信谗言。

案例引导

日本某化学公司的参观团来到法国一家500强化学公司参观,这让这家公司的主管们不由得紧张起来。在他们眼中,日本人出奇的聪明,他们到哪里参观就会学会哪里的核心技术。这样那些被参观的公司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为自己培养了竞争对手。他们立即作出了一个规定,不让那些日本的参观人员碰任何车间的东西。日本参观团人员很快同意了这个条件。

参观那天,一切都很顺利。很多陪同员工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可是,只有一个法方陪同员工仍然在不断观察着日本参观团的成员。因为他觉得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样一个好机会。

突然,他发现一个日本人冒冒失失的一低头把自己的领带掉入化学试剂之中,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往前走。

这个法方的陪同员工洞察出了他的目的——这个日本人想用这种方法带走化学试剂。

怎样才能不让那个日本人带走珍贵的化学试剂呢?

他灵机一动,赶忙找来一条崭新的领带,走上前说:“先生,可能您没注意,您的领带脏了,现在我代表我们公司送您一条新的,把您那条换下来,我洗干净了再还给您。”那个日本人不得不换下了自己的领带。这个具有洞察能力的员工,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保住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使公司避免承受巨大的损失。

管理智慧

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帮助管理者寻找成功的契机,能帮助管理者管理企业。

无论是对人对事,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无疑能添加成功的砝码。它可以让管理者具有前瞻事态的发展、洞悉有利于己方的细节、人际交往的突破等方面的能力。

相对而言,如果管理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那么在别人的眼光中,就是值得推崇和畏惧的,因为这样的人有着一股令人无形中折服的气势。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看人看事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遇到问题要考虑清楚,眼界要开阔,要做到站得高,看得远,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不能听信一些人的片面之词,让真正做事的人受到诬陷。

行动指导

管理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洞察能力,看人要有眼光、眼力和眼界,能多方面思考、多角度想问题,能把人和事看得通透,想得明白。

星期二 独断者,可以为天下主——提高独自决断能力

韩非子箴言

堂谿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谿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漏泄其群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堂谿公每见而出,昭侯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

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折射道理:为防止奸臣钻空子,君主应该好恶不现,使臣下窥测不到真实意图。最后归结到:只有能独自决断的人,才能成为天下的君主。

案例引导

袁绍手下谋士如云,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一到决策时,众谋士各抒己见,袁绍就失去了主心骨,不分良莠,不知取舍,优柔寡断。

刘备是当时袁绍潜在的竞争对手之一。白马之战中,袁绍听说有位赤脸长须使大刀的勇将(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斩了他的大将颜良后,大怒,谋士沮授乘机建议除去刘备。此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召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将刘备推出去斩首。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接着,关羽又杀了袁绍的大将文丑,谋士郭图、审配两人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袁绍听后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刘备又辩解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毫无主见的袁绍听后,竟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更可反映出袁绍出尔反尔、多谋少决、谋而不断的性格特征。

管理智慧

袁绍集团,其实力在诸雄中首屈一指,被公认为最有希望问鼎天下的。但是由于袁绍的“多谋少决”,官渡一战,却败于曹操之手。“多谋少决”,是缺乏决断力的表现,这对一个统帅或决策人物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领导者最忌讳的就是举棋不定,朝令夕改,不仅影响公司的运作,同时会打击员工的工作信心,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运行及下属的执行。决断力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领导与统驭的基础。缺乏决断力的人肯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领导者只有具备决策的能力,才可以应付市场的瞬息万变,抓住对企业的有力时机,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行动指导

在现实中,往往有很多天赐良机,稍纵即逝,我们要要善于抓住这些良机,充分利用这些良机。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但要足智多谋,更要有魄力,能果断的处理事情。所谓果断,是指把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能迅速明确地表达出来。

星期三 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要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韩非子箴言

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

——《韩非子·难三》

折射道理:英明的君主能够发现小的奸邪于萌芽状态,所以民众没有背叛君主的大的阴谋;能够对细小的过错进行细致的处罚,所以民众没有大的动乱。这就是“做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做大事要从细小的地方开始”作为管理者要具备这种意识,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阶段。

案例引导

美国福特公司客服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我买的是其他的口味,车子发动就顺得很。为什么?为什么?”

很快,客服部派出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工程师去找写信的人时,对方刚好用完晚餐,准备去买今天的冰淇淋。于是,工程师一个箭步跨上车。结果,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果然又发不动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工程师开始研究从头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不久,工程师发现,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他口味的要少。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口味中最畅销的口味,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的拿取,将香草口味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

现在,工程师所要知道的问题是,为什么这部车会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时就会发不动?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淇淋的关系,工程师很快地由心中浮现出答案:应该是“蒸汽锁”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由于花费时间较多,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汽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管理智慧

在这个事件中,购买香草冰淇淋虽然与发动机熄火并无直接联系,但购买香草冰淇淋确实和汽车故障存在着逻辑关系。问题的症结点在一个小小的“蒸汽锁”上,这个细心的工程师正是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海尔的管理层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我们要发现问题的关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坚持从细节入手。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管理者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因为管理者是决策者和引导者,如果他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就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那就会下达错误的指令,从而使属下做出错误的事情,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行动指导

任何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具备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问题发生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就能避免更大的问题和更多的损失。

星期四 以愚心而师圣人之智——善于向他人学习

韩非子箴言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韩非子·说林上》

折射道理:通过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迷路之后,借助老马的智慧找到道路、借助蚂蚁找到水的故事,指出,即使向管仲和隰朋这么有才智的人,也有不知道的问题,他们也要把老马和蚂蚁当成老师,所以,管理者应该善于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

案例引导

阿道夫·贝耶尔10岁生日,爸爸妈妈并没有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把他领到外婆家里,根本没有提生日的事。

贝耶尔很不高兴,母亲见了,语重心长地说:“我生你的时候你爸爸41岁,还是个大老粗。现在他51岁了,可还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你现在还小,也要学会珍惜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向任何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去学习。”

后来贝耶尔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贝耶尔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不过,那时这位教授还很年轻。一些科学界耆宿总是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挑剔他。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六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管理智慧

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工作,需要广泛地知识作基础才能做好。既要有文化知识,又要社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所以管理能力是管理者经过一定的学习和管理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特有的基本素质。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谈不上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只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水平的知识,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

善于学习,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大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中,学习能力被置于首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其他能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尤其是对于管理者来说,更难以去管理别人。

缺乏知识的管理者,要多争取学习的机会;或多借助水平较高的助手的力量,缺乏经验的管理者,要加强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到市场上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加强自己的管理水平;对有发展前途的管理者,应在不同阶段给予交替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使其知识及时得到更新,能力不断提高,以承担重任。总之,管理者一定要坚持不断地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行动指导

不懂装懂,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一桶不响,半桶晃荡”是一种基于自卑心理的盲目自尊。倒是那些满腹经纶的人,更敢于承认自己的不懂,因而愈是懂得多的愈是虚怀若谷。

不懂得学习或不会学习的管理者永远不可能拥有超强的竞争力。

《论语》中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意在强调做学问时,应当具备诚实的态度,知道的就是知道,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星期五 虽悬奚害——行动胜于一切

韩非子箴言

怒其当罪,而诛不逆人心,虽悬奚害?夫未立有罪,即位之后,宿罪而诛,齐胡之所以灭也。

——《韩非子·难四》

折射道理:君主对臣下不应该只恼怒而不采取行动。

案例引导

诺基亚和爱立信都从飞利浦购买芯片。

2000年3月,飞利浦公司发生了10分钟火灾,因灭火喷水造成了机器故障,整个生产线停下来,一直延续了几个星期,造成了半导体芯片的短缺。

针对这一突发情况,两个公司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爱立信基本没有什么行动,他们采取的是等待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