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19376900000049

第49章 十月 团队协作(3)

唐太宗透过魏征的劝解,逐渐养成了多方面听取他人意见再做决定的习惯,终于有了举世闻名的贞观之治和盛世唐朝。

管理智慧

中国企业领导者似乎天生有一种发号施令的嗜好,或者认为只有不断地发布命令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权威。对于来自于下面员工的意见,他们则常常显示出不耐烦,固执地认为小人物只有执行命令的资格。殊不知,倾听也是一种领导力量。若不注意了解下属的心声,很可能失去最得力的干将。

企业管理者只有注意倾听周围人们的意见,才能进一步推动工作,信赖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样才能把管理层变成了一个不断创新、富有成效的领导团队。

管理者要明白:倾听是了解下属的法宝,倾听是管理不可缺少的方面,有时它甚至比交流还要重要,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懂得倾听之道。

行动指导

很多管理者都会听取下级的汇报或者听取下属意见的时候,在倾听的时候不只应该有谦虚就够了,听的方法也很有讲究。有很多管理者往往在下级汇报话还未讲完时,就迫不及待地插话,使得下级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因此事情的真相也就没有弄明白。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仔细倾听,把下级汇报的事情彻底弄清楚。听取完汇报后,也不要急于表态,不要显露出自己的喜好和厌恶,如果该奖就奖赏,该罚就惩罚,要使下级摸不透自己的心思,才能使下级崇拜你。

第三周 舍车保帅 顾全大体

星期一 规有摩而水有波——不要奢求完美

韩非子箴言

夫沐者有弃发,除者伤血肉。为人见其难,因释其业,是无术之事也。先圣有言曰:“规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无奈之何!”此通权之言也。是以说有必立而旷于实者,言有辞拙而急于用者。故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

——《韩非子·八说》

折射道理:洗头发的人有掉落下来的头发,医治创伤要伤及好的血肉。如果有人见到这些害处而放弃他的事业,就是没有见识和办法的人士。先前的圣人说过:“圆规用久了就有误差,水面再平也有波纹,我要想改变它们,是没有办法的!”这是懂得权衡得失的说法。所以理论有言之成理然而脱离实际的,言论有词句笨拙而能立即付之实用的。因此圣人不去追求没有毛病的空话,而是致力于不可改变的事情。

案例引导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圆润的大珍珠,爱不释手。

正当渔夫高兴的时候,却发现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这真是美中不足。渔夫很不甘心,他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这颗珍珠才完美无缺,那么它将变成无价之宝。

于是渔夫开始行动,打算把这个黑点去掉。

可是渔夫剥掉了一层,黑点仍然还在,再剥掉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剥到最后,黑点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其实,有黑点的珍珠不过是白璧微瑕,而且其浑然天成,自有本身的可贵之处,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珍珠美在自然,美在无价,而渔夫却想让珍珠美在无痕,美在极致。可是,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过于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了,美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的完整,而在于那一点点的残缺,如同丧失双臂的维纳斯,给人无限遐想。

管理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如意往往产生于一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过于苛求。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古今中外,大凡有见识、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他们不仅优点突出,而且缺点也明显。管理者如果在管理之中过于求全责备,就会显得不通情理。一个令下属乐意追随的领导往往都有容人之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如果秋毫毕见,就让人觉得难以相处,愿意跟随、共事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难成大事。

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不过分苛求完美,而是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情,能从不足中看到长处。尤其是管理者更应当有容人之量,能正视下属的缺点,不要用“完美”的观点要求人。

行动指导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在管理中不要总是试图寻找一个完美的下属,聪明的做法是把有缺陷的员工组合成一个团队,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团队中和别人实现互补,发挥最大的作用。

星期二 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不可有偏见

韩非子箴言

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韩非子·说林下》

折射道理:郑国一个人有个儿子,将要去做官的时候,对他家里人说:“一定要把坏了的墙修好,这墙不修好,别人将要来偷窃。”他同巷的邻居也这样说。但他家人没有及时修筑,而别人果然来偷窃了。这个郑国人认为儿子很聪明,而把告诉他要修墙的邻居看成是盗贼。

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儿子身上就是聪明,在邻居身上就是想要偷窃,管理者要避免这种偏见。

案例引导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先生刚到美国不久,某个早上到公园散步,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晒太阳,便心想:“美国人的生活真是悠闲啊,有钱又懂得享受生活。”

于是他怀着羡慕的心情走开了。

走了不久,又看到几个黑人也悠闲地坐在草坪的另一边,这位先生又不禁想到:“唉!没想到黑人的失业问题还真是严重,大白天不工作竟然来这虚度光阴,这些人大概都在领社会救济金过日子吧。”

这位先生摇了摇头,走开了。

其实,聊天、晒太阳的白人也不全部都是因为悠闲、享受生活,而坐在外面的黑人也不见得就是因为失业。

可见,偏见是多么可笑和幼稚的行为。哈兹立特有句话:“偏见是无知的孩子。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把人看扁、看偏。”其实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你,你也不完全了解这些人,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该轻易地去论断他人,更不要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来评价别人。

管理智慧

有的管理者喜欢想当然地去识别一个人,没有事实根据,跟着感觉走;有的管理者喜欢感情用事,往往凭借个人偏见,做出一些不合适的判断,这样很容易挫伤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识别一个人忌主观臆想,凭空猜测,应该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识人难,但也有规律可循,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客观而辩证地看待一个人。仅凭原有的印象或者经验就给他人下结论显然有失公允,也不是一种正确的识人方式。

如果管理者犯了这样的错误,就很可能错失一位助你成功的人。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给下属一种公平合理的印象,对待每个人都要客观公正,让大家觉得人人机会均等,人格平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做事。

行动指导

对下属进行管理不要存有偏见,偏见所造成的特殊化,容易使人觉得不公正,这样也就不能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的惩戒。特殊化使人们产生有了隔膜,后进也就不会主动向先进学习,甚至会因妒忌、仇视而消极怠工,这样也就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所以,对于下属要做到一视同仁,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评功的时候评功,给下属一种公平合理的印象,让他们觉得人人都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均等的,他们才会奋发,才会努力。

星期三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考虑大多数人的看法

韩非子箴言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韩非子·说林上》

折射道理:这则故事表明,自己以为美的,别人不一定觉得美,自己以为丑陋的,别人不一定觉得丑陋。所以,管理者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能以自己的感觉为准,自己感觉到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只有考虑大多数人的感觉,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案例引导

安德森是公司的部门经理,随着部门业绩的下滑,安德森决定改变下属们的精神面貌。安德森首先决定从改变办公室的摆设开始,以一个新的面貌来改变部门的气氛。

周末,安德森花了很长时间改变了办公室的陈设,桌子和椅子都移动了位置,文件柜和盆景都挪了一遍。安德森觉得自己做得很不错,下周他一定会得到下属们的赞美。

周一早晨,安德森刻意提早到办公室观察大家的反应。但结果令他失望:每个到办公室的人都一言不发,甚至开始有人抱怨,因为文件挪动后,找起来很麻烦。

到了周五,安德森想挽回一下这件事给员工带来的不满,于是召集了几名重要下属进行讨论,下属们在听完安德森的意见后表示:“我们觉得您说得有道理,改变工作环境,也许会带给我们新的感觉。”于是,安德森建议让所有的员工共同设计办公室的陈设方式。当天下午,下属们就把新的办公室配置图画好了。

接下来的一周,大家忙着安排办公室的空间。周末的时候,下属们都过来,大家忙着搬东西,一起调整办公室的陈设,气氛相当活跃。周一,布置一新的办公室受到大家的肯定。

安德森一厢情愿地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缓解,于是遭到了大家的抵制;当他让下属参与决策时,并按照大部分人的意愿去改变时,才达到了目的。

管理智慧

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重视别人的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管理者能够处于决策的主动地位,并能积极地引导员工参与决策,以提高绩效。一方面可以防止决策变成“片面的深刻”,管理者也许能够看到市场发展的方向,但未必能实现决策目标;另一方面,重视不同意见,可以使管理者处于主动地位,一旦某些决策被证明有缺陷,管理者不至于盲目应对。

行动指导

管理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牢善于倾听,做到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在进行决策时需要重视别人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管理者才能够处于决策的主动地位。

星期四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识大体顾大局

韩非子箴言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

折射道理:

识大体顾大局的人的心胸就要像天空一样辽阔,就要像泰山一样高大,就要像江海一样浩瀚,才能称之为识大体顾大局。若是针眼大的心胸,若是眼睛里揉不进一粒砂子,若是耳朵里听不进半句真话,则无法管理。

案例引导

公元279年旧中国时代,赵国的蔺相如守完壁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有时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啊!”

这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惭愧,便袒衣露体,负荆登门请罪。说:“我粗野低贱,志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成了生死之交。

正是因为蔺相如“先国家而后私仇”,放下私怨顾全大局,才得以化解两个大臣的矛盾,保护国家的安宁。

管理智慧

企业管理者是构成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只有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把企业的目标选择付诸实践,他们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构成影响。在一个企业中,管理者要发挥他特定的作用,担当他应该担当的职责,识大体顾大局,自身的步伐要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

为了树立自己识大体、顾大局的形象,管理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在团队领导上多做周全考虑,例如,每当做出一项重大决策时,不妨扪心自问,是否有私情的成分包含在里面?是否符合团队内大多数的利益?是否为了工作效益最大化?是否能够获得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同?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任何决定不会引来指责与非议。当有困难或者失败的事情发生时,管理者的唯一选择就是带头承担责任,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死心塌地地追随。

行动指导

作为管理者,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就不能做不符合礼仪的事,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员工的榜样,才能在员工中建立起崇高的威信。“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管理者重要的品质表现。

星期五 巫咸善祝,不能自祓;秦医善除,不能自弹——谁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韩非子箴言

故谚曰:“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知弹也。”以管仲之圣而待鲍叔之助,此鄙谚所谓“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者也。

——《韩非子·说林下》

折射道理:俗话说:“巫咸虽然善于祈祷,但不能用祈祷使自己解除灾祸;秦国医生虽然善于除病,但不能用石针来针刺自己。”凭着管仲的贤圣却还要依靠鲍叔牙的帮助,这就是俗话说的“俘虏自己去卖皮裘衣服而卖不掉,读书人自己称赞自己的口才而不会被相信”之类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