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每人各拿一把戟。孙武发令问道:“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左右手和背的部位吗?”她们都回答说:“知道。”孙武说:“演习阵法时,我击鼓发令,让向前,你们就看着心所对的方向;让向左,就看着左手所对的方向;让向右,就看着右手所对的方向;让向后,就转向后背的方向。”她们都齐声说:“是。”
规定宣布后,便陈设斧钺,并反复宣布军法。然后便击鼓发令向右,宫女们却嬉笑不止。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口令不熟悉,这是主将的责任。”于是他又重新申明号令,并击鼓发令向左。宫女们仍然嬉笑不止。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口令不熟悉,是主将的责任;现在既然已经明确了,你们仍然不服从命令,那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罢,就要斩左右队长。
吴王站在观操台上,看见孙武要杀他的两个爱妃,大吃一惊,急忙派人阻止孙武。孙武回答说:“臣既然已经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主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说完就杀了两个队长示众,并重新任命两名宫女担任队长。重新击鼓发令,宫女们按鼓声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一举一动完全符合要求,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
管理智慧
作为部队的指挥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否则,指挥不灵,令出不行,士兵一盘散沙,怎能打仗?所以,历代名将虽然都特别注意军纪严明,管理部队,刚柔相济,关心和爱护士兵,但决不能有令不从,有禁不止。
采用“杀鸡儆猴”的方法,抓住个别坏典型从严处理,就可以震慑全军将士,管理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管理者要想让下属对自己心服口服,不仅需要严格的制度,还必须去遵守这些制度,从重治奸,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制度的存在也才有其意义。
行动指导
管理者要想让自己制定的制度切实得到实施,就必须遵循公平的原则,不徇私枉法。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信犯错不受惩罚,反而这样去要求别人,就会逐渐失去权威。
第三周 “势”不可挡
星期一 虽有弃发,必为之——势治利大于弊
韩非子箴言
古者有谚曰:“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
——《韩非子·六反》
折射道理:古代有谚语说:“为政就好比洗头,虽然会掉一些头发,必然还是要洗的。”舍不得掉几根头发的耗费而忘记洗头能促使头发生长的好处,就是不懂得权衡利弊得失的人。
案例引导
秦国在战国初期,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因为商鞅废除井田、奖励耕战等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阶层对土地和官职所一项具有的垄断特权,于是便遭到了以太子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
商鞅并没有被这些有权有势的人所吓倒,他认为自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而主张首先惩办那两位唆使太子违抗新法的老师。
经过商鞅的这番努力,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但是,秦孝公死后,使商鞅失去了权力基础,即位的太子在保守派的支持下卷土重来。他们不仅以诬告陷害的方式迫使商鞅谋反,而且以最残酷的暴行,将他五马分尸。
商鞅虽然惨遭不幸,但他所开创的变法大业却因顺应了历史潮流而成不可逆转之势,他提出的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变法的发展策略,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当然,从现在看来,商鞅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思想,焚烧《诗》、《书》,实行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变法也有其弊端和局限性,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做一件不能因为其有弊端就放弃,只要利大于弊就值得去改变。
管理智慧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凡事都有利就有弊,尤其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时候,要想创新和发展,就必然会对旧有的体制有所冲击,这种冲击肯定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有时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这种负面影响会波及管理者自身。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企业的时候,要顾全大局,不要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弃企业的长远利益于不顾,另外,管理者要能够权衡利弊,做出能够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决定,使任何的改变都有价值,利大于弊,而不是白白浪费资源和精力。
行动指导
要做到权衡利弊,就要求管理者具备敏锐的眼光和决断的能力,能够根据现状预见未来,并作出最科学、最准确的决断。
星期二 毋弛而公,一栖两雄——防止一山二虎
韩非子箴言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其斗颜颜,豺狼在牢,其羊不繁。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木技扶疏;木枝扶疏,将塞公闾,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壅圉。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将逼主处。
——《韩非子·扬权》
折射道理:有豺狼在羊圈中,羊群就不会繁盛。一国之中,有两个国君,任何事都不会有任何功效。所以,管理者在使用人才的时候也要注意平衡相同级别的人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窝里斗”的局面。
案例引导
郑庄公时,国力壮大,就有了称霸的野心。因为积怨,就准备攻打许国。在攻打之前,要选一名先锋,于是郑庄公在让人做了一面很大的旗子,旗杆有三丈三尺高。并且下令:谁能拿得动这面大旗,谁就担任先锋,而且把这辆战车也赏给他。命令刚一发出,瑕叔盈就拔起旗杆,往前走了三步,又往后退了三步,再把旗杆插在战车上。
瑕叔盈正想把战车拉走,颍考叔站出来说:“且慢!”只见他拿起旗杆,挥舞起来。庄公正准备任命颍考叔为先锋,这时,公孙子都又站了出来。颍考叔怕他抢了旗去,赶紧扛着旗子,拉着战车跑了。公孙子都又气又急,操起长戟就追。
郑庄公于是另外拉来两套车马,分别赏给瑕叔盈和公孙子都,这样一来,睱叔盈、颍考叔和公孙子都都有了战车,矛盾暂时得以缓解。
开始攻打许国时,作为先锋的颍考叔,一马当先,登上城墙,公孙子都见颍考叔就要抢了头功,便一箭射中颍考叔的后心。
郑国军队凯旋,郑庄公说颍考叔是被自己人射死的。于是郑庄公决心追找出凶手。公孙子都害怕了,说出事实后,拔剑自刎。
管理智慧
君主必须掌控大局,平衡、牵制群臣。如果君主无法维持群臣之间的平衡,就会横生枝节,生出祸端,甚至会危及君主地位。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岗一职有利于明确职权、考核业绩,集中全部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各个环节专人专任,是企业能正常顺利地运转,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保证。
在企业中,领导的意愿能否得以实现,下达的命令能否得以贯彻,关键在于下属对领导是否绝对忠诚。倘若,有人与领导分权,领导下达的命令一旦遭到掌权者的反对,那么下属就会无所适从,从而导致领导失去对局势的控制,削弱威信,甚至大权旁落。
一官一职对于企业精简机构和人才,对于避免内耗和无谓的纷争,对于提高工作绩效等显得特别重要,同时,对于个人专业技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避免精力透支等也有着特别的存在意义。
行动指导
一山不容二虎,一窝栖居两只雄鸟,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必然要大肆争斗。“一栖两雄”、“一家二贵”,很可能导致工作中互相争功扯皮的现象。而且在同一管理级别中,官位多,遇到某些急不可待之事仍得步步审批、程序复杂,自然效率低下。所以管理者一定要避免出现这种局面。
星期三 禁其行,破其群而散其党——控制属下的行为
韩非子箴言
夫卑名危位者,必下之不从法令、有二心私学反逆世者也;而不禁其行、不破其群以散其党,又从而尊之,用事者过矣。
——《韩非子·诡使》
折射道理:使君主名声低下名位危险的,必然是下面那些不服从法令、和君主不一条心而私下里搞私学、反对现实社会的人;可是现在不但不禁止他们的行为、不破坏他们的聚会以拆散他们的私党,却还去尊重他们,这就是执政者的错误了。
案例引导
将一群羊用铁丝网圈起来,每天都有羊跳出铁丝网逃走,羊群的数量不断减少。后来将铁丝网通上电,开始还是有羊不断冲击电网,也有的羊因此而死掉。但是,慢慢的冲击电网的羊就越来越少了,羊群里的羊都远离电网,羊的数量也不再减少了。再后来,铁丝网保留,但是已经不再通电了,可是羊群依然不再靠近铁丝网。最后,连铁丝网都撤掉了,但是羊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区域内活动了,不会在走出圈子外去了,这就是“亚斯兰”现象。
“亚斯兰”现象在管理学上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在管理最初就要设定好规则,以控制属下的行为。这个规则反映到这个故事中也就是电网,只要违规一定会受罚,会被电,那么羊群的行为就会得到控制,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只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做事情了。
管理智慧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控制属下的行为,让属下“自觉地”去管理自我,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控制属下的行为不只要采取“惩罚”的高压手段,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论功行赏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做到自觉自愿为公司效力,因为为公司效力也就是再为自己效力。
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作态度、工作经验、教育水平、外部环境等,虽然有些因素不可控,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员工的个人表现,这是可以控制和评价的因素。员工的收入必须根据他的工作表现确定。员工过去的表现是否得到认可,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工作结果。论功行赏不但可以让员工知道哪些行为该发扬哪些行为该避免,还能激励员工重复和加强那些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行为。因此,在工作表现的基础上体现工资差异,是建立高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
行动指导
要想管好员工,让其无条件为自己做事,一味地讨好是不可行的,而且还会降低自己的权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手段达成目的,让员工乖乖做事,也是无可厚非的。
星期四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消灭小团体
韩非子箴言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韩非子·扬权》
折射道理:要想治理自己的国家,必须要铲除聚众结党的人;不铲除聚众结党的人,他们就会越聚越多。
案例引导
唐代的党争,在高祖朝,有太子李建成集团和秦王李世民集团之争;在高宗朝,有长孙无忌、褚遂良与李义府、许敬宗之争。至唐中后期,党争激烈,卷入其中的官员较多。其中,以牛、李党争最为著名。“牛党”以科场出身的牛僧孺为首,“李党”以非科场出身的李德裕为首,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制举中批评了朝政。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而当朝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见牛僧孺、李宗闵揭露了他的短处,对他十分不利。于是李吉甫在宪宗面前说,这两个人(牛僧孺、李宗闵)与考官有私人关系。宪宗信以为真,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这件事引起朝野哗然,争为牛僧孺等人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嫉贤妒能。迫于压力,唐宪宗只好于同年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这样朝臣之中分成了两个对立派。牛、李两党各怀鬼胎,彼此敌视,相互打压,相互排挤。在看待问题上,往往为争论而争论;在施政措施上,往往为反对而反对。党争私利,导致他们放弃原则,任人唯亲,朋比为奸,根本不顾是非曲直。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个富庶帝国,可就因为“朋党之争”,再加上官场腐败,随之又有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之弊。种种弊政之下,曾经的大唐盛世日渐衰落,最终坍塌。可见,结党营私、搞小团体对于一个国家有着多么大的危害!
管理智慧
相信多管理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在某些领域,很多人总是显得亲密无间,“分门别派”,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团体。
愈是规模庞大、部门繁多的企业,内部派系化就愈发严重,派系“矛盾”也更为激烈。企业内部派系“矛盾”就如同一个不定时炸弹,时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危机。
千万不要忽视小团体的力量,因为管理者所做的任何决策,不可能兼顾所有人的利益,有时为了全局而不得不牺牲部分人的利益。如果这些小团体中的人觉得自己利益得不到保障时,就会在积累足够的资本与实力时,做出抵制与反抗,向管理者施加压力,这样管理者将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行动指导
企业中的员工一旦形成小团体,对于管理者来说将是一个大麻烦,因为如果你硬来,将其扫地出门,就会使工作链断开,造成人才的流失;如果你向小团体屈服,也会使自己失去威信。
所以,小团体应该以预防为主,在管理中,管理者要兼顾各种势力的平衡,让属下相互牵制,保持适当的竞争与监督,让自己牢固的掌握控制权。
星期五 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建势要顺应自然
韩非子箴言
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
——《韩非子·功名》
折射道理:得到权势和地位,那么不去追求名声也会形成。就像水的流动,就像船的漂浮,遵循自然的道路,推行不会行不通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