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19376700000055

第55章 十一月 明辨福祸相倚之理,未雨而绸缪(4)

英国的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曾提出一个管理学上的著名法则,即“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做”,人们将之称为吉尔伯特法则。这句话引申到企业经营上,就是最平静的时刻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危机从不同侧面袭击企业的机体,每一个企业都时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行动指导

可能是市场环境的突然恶化,可能是领导者的一个错误决策,可能是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一次内讧,一个企业就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每一名员工都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对危机做到先知先觉,这样公司这艘船才能穿过暗礁密布的大海,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

星期五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管理者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论语箴言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案例引导

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喝酒。

管理智慧

如果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那么也就不存在后面的一连串麻烦,也就是说他要求我们要善于从“因”下手,而非“果”下手。所以在佛家有这样一句话“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曾有位企业家说,他并不喜欢企业危机来临时才有力挽狂澜的人出现,因为这种人的出现意味着组织管理的不善,为什么企业非要等到出现大的差错时才会有力挽狂澜的人站出来呢?

因此,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量少出现差错。就像人生病一样,小病可以不断,但是不要出现大病缠身,否则再优秀的一个企业也会因此而节节败退。一定要勤于检查自己的工作得失,唯有如此才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一点也如同我们时常做体检一样,不要等到病入膏肓了才来挽救,这时一切都为时晚矣。

在我们的企业中,也许不缺少解决问题的人,但是往往缺少的是能发现问题的人。在企业中,凡事都按照流程去做,宁愿多花成本、降低做事效率也要保证公司的利益和安全。事实上,严格按流程去做,往往都能达到预期目标,走捷径、投机取巧有时会弄巧成拙。工作都按照流程去做的话,有些问题就会在具体操作中被发觉,同时隐患也就消灭在萌芽的状态。

行动指导

危机管理的预防:

首先是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比如进行危机管理的定期模拟训练;将所有可能对商业活动造成麻烦的事件一一列举出来,考虑其可能的后果,并估计预防所需的花。

其次就是采取“谨慎”和“保密”的态度来处理机密信息,以防范某些商业危机,比如由于在敏感的谈判中泄密而引起的危机。要想保守秘密,就必须尽量使接触到它的人减到最少,并且只限于那些完全可以信赖且行事谨慎的人;应当要求每一位参与者都签署一份保密协议;要尽可能快地完成谈判;最后,在谈判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加入一些不确定因素(工程师们称之为“噪音”),这会使窃密者真假难辨。即使做了这些,也应当有所准备,因为任何秘密都可能会泄露。

第四周 勿要闲置了大脑搁置了未来

星期一 齐一变至于鲁——唯有“变”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论语箴言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

孔子说:“齐国变一下就达到鲁国的状况了,而鲁国变一下就能达到大道了。”

案例引导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认识到这个“浅显”的道理。2003年7月,大家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起源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流传至今已逾350年的传统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厂经昌平法院依法裁定破产。很多人惋惜不已的同时,不禁要问:如此知名的老字号企业,为什么会遭到破产的厄运?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在中国刀剪行业中,王麻子剪刀名声如雷贯耳。数百年来,王麻子刀剪产品以刃口锋利、经久耐用而在市场上独霸天下。即使新中国成立后,“王麻子”剪刀仍很“火”,在生意最好的20世纪80年代末,王麻子一个月曾创造过卖7万把菜刀、40万把剪子的最高纪录。但从1995年开始,王麻子的业绩逐年下跌,陷入连年亏损地步,在21世纪前夕甚至落魄到借钱发工资的境地。

管理智慧

孔子上面是在说齐鲁两国的政教情况,齐国国力强盛,但政教不如鲁国;鲁国实力稍弱,但礼仪之风醇厚。在这里,孔子强调了变化、变革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变则化育,变则革新,变则通达”,对于我们的企业发展、事业规划和人生的重要意义。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国有企业王麻子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缺乏市场竞争思想和创新意识,是其落败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王麻子剪刀厂的主要产品一直延续传统的铁夹钢工艺,尽管它比不锈钢刀要耐磨好用,但因为工艺复杂,容易生锈外观档次低,产品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王麻子剪刀的经营者继续墨守成规,未能做出改进措施,终于被市场所抛弃。

这个事例表明,只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永葆青春。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让不思变革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正是市场上“铁”的法则——市场从来不考虑企业拥有多少年的历史,拥有多么辉煌的过去!

行动指导

“变则通,通则久”,如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身,就应当不断革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让自己跟得上周围瞬息万变的环境。要抛开安于现状的错误观念。

企业购置的机器设备都会按一定年限折旧,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同样,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地“折旧”。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缺乏危机意识,故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的价值就会贬值,面临生存危机。

星期二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企业要想百年常青,就要求新求变

论语箴言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其实,孔子执拗了,现代企业管理者千万不要固守一体,要想企业活下去,就要想新办法。

案例引导

索尼公司已走过60年的历程。回顾索尼的历史,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些新产品或技术推动索尼的发展。主动创新使索尼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原动力。

1968年以前是黑白显像管电视时代,而彩色电视机是人们渴望得到的东西。为了引领时代的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1968年索尼推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彩色电视特丽珑。特丽珑的诞生推动了高质量显像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彩色电视时代。索尼一举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

在1979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便携式磁带录音机(Walkman)。当时年轻人特别喜欢户外流行,索尼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市场存在这样一种需求,就是消费者希望有种产品能够使他们随时随地地听音乐。尽管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了磁带式录音机,但年轻人的需求还是触发了索尼研发人员的创意。通过不懈的钻研和努力,他们终于研制出带有耳机的便携式立体声双声道录音机。Walkman的出现,一举奠定了索尼在随身听市场上的老大地位。

到了21世纪,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电视已经从显像管时代步入了平板时代、从模拟时代步入了数字高清时代,索尼在这些变革中又通过创新抓住了领先机会:2005年,索尼电视又融入了全新理念,以液晶为核心打造出BRAVIA品牌电视机。全新的BRAVIA对索尼来说,既象征着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索尼电视开始从单纯的收视设备向数字家庭多媒体娱乐中心的过渡。索尼深知,只有色彩亮丽、纤毫毕现的高清电视,才是未来多媒体高清娱乐世界的中心,而液晶技术无疑是实现高清世界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