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全书设计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民每年的劳动就是供给其全年消费的所有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这些产品,一部分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另一部分则是从国外购买的。
国民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与便利品供给情况的好坏,由这些产品和消费人数之间的比例大小决定。通常,这一比例受两种情况支配:第一,国民在劳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熟练程度、技能和判断力;第二,从事有用劳动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人数的比例。国民每年供给的好坏,必然取决于这两种情况,与这个国家的土壤、气候和面积无关。
此外,上述供给的好坏,取决于前一种情况的似乎较多。在原始社会,凡是能够劳作的人都要从事有用劳动,但他们依然极其贫乏,以致往往迫不得已要杀害或遗弃老幼及长期患病的亲人。反之,在文明社会,虽然有许多人完全不劳动,可他们消费的劳动生产物往往比大多数劳动者要多出十倍乃至百倍。由于社会的劳动生产物非常多,使所有人都有充足的供给,连最贫穷的劳动者,只要勤勉节俭,生活也比野蛮人舒适得多。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劳动生产力获得了如此大的改良,以及劳动生产物又是按什么顺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给社会各阶级,这就是本书第一卷要探讨的问题。
无论一个国家在劳动运用中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如何,国家年供应的充足与否必然取决于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与不从事有用劳动人数之间的比例。并且,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与推动劳动的资本量的大小及资本用途成比例。所以,本书第二卷讨论资本的性质,逐渐累积资本的方式,及根据资本投入的不同途径如何把不同数量的劳动投入运转。
在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都已经相当进步的国家,对劳动的指导往往遵循着极不相同的方案,而这些方案并非都有利于劳动生产物的增长。有些国家的政策对农村的劳动予以特殊的鼓励,有些国家的政策则对城镇的劳动予以特别的扶植。第三卷就是专门阐述引进和建立这些政策的各种条件。虽然这些不同的方案也许最初是由某些特定阶层的人的私利和偏见所引进的,完全没有考虑其对社会公共福利的影响,但它们却促成了十分不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对学者的观点有极大影响,并且对主权国家的社会行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第四卷中,我将尽我所能解释这些不同的学说,并说明它们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五卷即最后一卷讨论的是国家的财政问题。在这一卷里,我要努力说明以下几点:第一,什么是国家的必要费用,其中哪些费用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哪些费用应该由社会中某些特殊成员来贡献。第二,来自全社会所有纳税人的经费是怎样募集的,而各种募集方法大抵有什么利弊。第三,什么原因使几乎所有近代各国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担保来举债,而这种债务对于真实财富又有什么影响。
卷一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及产品分配的顺序
社会分工
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以及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熟练程度、技能和判断力的逐渐完善都是分工带来的。为了使大家易于理解分工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不妨对个别制造业进行一番考察。
人们通常认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制造业分工进行得最彻底。这类制造业雇佣的劳动人数不多,各个流程的工人能够集中在同一车间里,从而使观察者一目了然。反之,那些大制造业每个工种都要雇佣大量的工人,我们每次看到的最多只有一个工种的工人,所以分工看起来也就不那么明显。
以大头针制造业为例。虽然这个行业极其微小,但它的分工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没有受过这个职业的训练且又不会使用机械的工人,即使再拼命工作,大概一天也造不出一枚大头针来。但是在分工明确的工厂,各个工序都被严格分工:抽铁线,拉直,截断,削尖一端,打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制作圆头也是两三道不同的作业。此外还要安装圆头,用白粉擦亮大头针,甚至用纸包装也是专人负责。这样,大头针的制造总共可以分为18个操作环节。在其中一些工厂,这18种操作分别由18个工人担任,有些工厂则一个人承担几个工序。
我曾经参观过一个只有10个工人的小工厂,其中有几个工人便要同时操作两三道工序。虽然他们的设备极其简陋,但如果努力工作,一天也能成针12磅,按每磅中号针4000枚计算,这10个工人一天就可以成针48000枚,即每人每天成针4800枚。但是,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大概谁一天也制造不了20枚针。
分工在其他制造业中的效果,大致与上面所讲的大头针制造业相似。虽然许多行业不可能划分得那么细,操作也不可能如此简单,但不管怎样,任何一门工艺只要采用了分工,都会大大提高其劳动生产力。
由于分工具有这样的优越性,各种行业和不同工种便逐渐分化了出来。一个国家劳动生产力的增进速度越快,这个国家的社会分工也就进行得越彻底。在一个未开化的社会里一个人所干的工作,在一个工业发达的社会里通常要由几个人来完成。
由于分工,同一数量的劳动者可以在同等的时间内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由于操作简单,工人的熟练程度增加了;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一般会损失不少时间,而分工则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和缩减劳动机器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由于社会分工的采用,使各行各业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导致劳动者除了自身所需之外,还有大量剩余产品可以自由支配,并且由于其他劳动者处境相同,因此他可以用自己的剩余产品换得其他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别人所需,他能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别人亦能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层普遍富裕起来。
我们只要观察一下繁荣国家里一个普通工匠的食宿,就会发现只需用极小一部分劳动就可以获得其食宿的人已经不计其数。就拿下层工人所穿的羊毛外套来说,尽管看上去十分粗劣,却是一大批人劳动的产物。牧羊人、剪羊毛人、羊毛梳理工、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漂白工、裁缝工,以及许多其他的工人,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完成这样一件简单的产品。此外,还需要有许多商人和搬运工来把这些原料从这些工人的所在地运往那些住在遥远地区的工人手中……
总之,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所有这些东西,并考虑到投在每样东西上的各种劳动,我们就会觉得,没有成千上万人的帮助与通力合作,即使一个文明国家里的微不足道的人,按照其一般适应的舒服简单的方式,也不可能取得其日用品的供给。
分工的起因
虽然人类早已预见到分工可能会带来普遍富裕,但它并非人类智慧的产物,而是人类天性中一种倾向逐渐造成的必然结果。这种倾向就是要求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这种相互交换的倾向为人类所共有,同时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因为其他动物并不知道这种或那种契约。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两条狗公平审慎地交换过一块骨头,也从来没有人见到过一种动物以姿势或叫声向其他动物示意说: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用这个换你那个。
一个动物,如果想从一个人或其他动物那里获得某物,除了博取对方欢心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对于人类来说,虽然有时候也会以各种卑劣阿谀的行为取悦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能所有情况都是这样。 如果一个人能够激起对方的私心,表明满足我的要求的同时你也会得到好处,相比之下就更容易达到目的。
由于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取得的,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比如,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挑夫,他们之间的差异看来是起因于习惯、风俗和教育,而不是天性。他们生下来,在七八岁之前可能都非常相像,根本看不出什么显著的差异。但是,之后他们开始从事极不相同的职业,于是他们天赋上的差异才逐渐看得出来,往后这种差异越来越大。如果人类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倾向,每个人都必须亲自生产自己所需的所有东西,所有人的都做同样的工作,那么也就不会有引起人们天赋产生巨大差异的不同职业了。
交换的倾向形成人与人之间在天赋上显著差异的同时,也使这种差异成为必要的。许多被认为同种的动物得自天性的资质上的差异,比人类在未受教育和习俗熏陶以前所具有的要显著得多。自然给了动物们各种各样的才能,它们却不能以此得到任何其他好处。人类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依靠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一般倾向,把各种才能所生产的各种不同产物,结成一个共同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个资源随意购取自己需要的别人生产的物品。
分工受市场的制约
因为分工是由交换能力引起的,所以分工的程度必然会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也就是说,要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会有人一生只从事这一种职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的剩余劳动生产物,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有些职业,哪怕是最低级的,也只能在适合其存在的地方发挥作用。例如搬运工人,就只能在大城市里生活。小村庄自不必说,即便是在普通的市镇,也不能保证他有长期的工作。
由于水运开拓了比单纯的陆运广阔得多的市场,所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始于沿海、沿河一带,而往往这种改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在内陆地区普及。如果在两地之间除了陆运以外没有其他运输工具,那么除了那些重量不大且价格很高的货物之外,便没有什么商品能由一地运至另一地了。这样,两地间的商业,就只有现今的一小部分,而这两地相互间对产业发展提供的刺激,也只有现今的一小部分,在世界上相距遥远的地区之间就不可能有多少商业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商业活动了。
由于与河海隔离,内地在很长时间内,只能在邻近地方,而不能在其他地方销售其大部分生产物。所以,它的货品销量在长时间内必定和邻近地方的财富与人口成比例。结果,它的分工改良往往落于那些航运通畅的地区。
根据历史记载,地中海沿岸各国开化得都比较早,其中埃及的农业和制造业发展得最早。另外,东印度孟加拉各省,以及中国东部的几个省,似乎也在极早的时期已有农业和制造业上的改良。印度的恒河及其他大河,都分出许多可通航的支流,与埃及的尼罗河无异。中国东部各省也有若干大江大河,分成许许多多支流和水道,能够相互交通,扩大了内地航行的范围。这种航行范围的广阔,不但非尼罗河或恒河所能比拟,即此两大河合在一起也望尘莫及。但令人奇怪的是,古代埃及人、印度人和中国人,都不奖励外国贸易,似乎全都从内陆航运获得了巨大财富。
货币的起源
劳动分工确立之后,一个人自己劳动的产品便只能满足其需求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需求则必须用自己的剩余劳动产品交换别人的劳动剩余产品。于是,每个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也逐渐成为商业社会。
然而,当分工刚开始的时候,其交换能力在应用过程中却极不灵敏。我们可以这样假设:甲持有某种自己消费不了的商品,而乙正好需要甲的这种商品。这时,甲乐于出卖,乙自然也乐于购买,但如果乙手中并未持有甲目前所希求的物品,那么两人之间的交易仍然不能实现。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不便,在分工最初确立之后,人们都必须随时准备一些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与之交换的商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可能许多不同的商品都被人们先后想到并使用过。然而,无论任何国家,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理由,人们最终都决定放弃其他商品而采用金属作为这种媒介了。金属不像其他任何商品,它能够保存,不受磨损,而且不易腐烂,同时金属还能轻易地分割成任何数目的小块,通过熔化这些小块又可以重新组合起来。
不同的国家曾使用过不同的金属作为交换媒介。斯巴达人用铁,古罗马人用铜,而黄金和白银曾是所有富裕商业国家的共同媒介。最初,这些用来作为交换媒介的金属大都是粗条,未加任何标记或币型,这样就造成了两种极大的不便:一是称量很麻烦;二是很难检验。
贵金属在分量上有少许差异,在价值上便会有很大差别,并且化验金属纯度的工作更为困难、更为烦琐。于是,产生了铸造硬币的机构。将公印覆盖金属的两面,有时还包括边缘,为的是不仅确定金属的纯度,并且保证其重量。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最终成为一切文明国家商业上的通用媒介。通过这种媒介,一切货物都能进行买卖,都能相互交换。
下面我将要讨论人们在以货币交换货物或货物交换货物时所遵循的法则,这些法则决定着所谓的商品相对价值或交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