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19368000000016

第16章 经营人心(2)

本次慰问对象是公寓楼100户、别墅区7户员工家属。早在元月份,集团工会就组织人员通过入户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圆缘小区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摸底普查。经对普查结果汇总分析,集团高管决定对负担较重的107个住户,分四档分别发放价值500多元的年货以及额度不等的现金(2000元~5000元/户),以期家家过一个美满、祥和的快乐年。从前年董事长开办“和谐家庭特训营”,到去年慰问驻外员工家属,以及14位高管先后拿出3000多万元向圆缘小区的所有住户发放房款补助(用于超市、游泳池、网球场、会馆以及小区绿地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再到今年集团14位高管又拿出奖励基金慰问员工家属,都体现了一个理念:蒙牛是一个大家庭,前方离不开后方的支持,后方也离不开前方的关爱。

中华民族素有关爱关心的传统美德,在蒙牛这个大家庭里,更需要互帮互助,共创美好和谐的发展局面。

按出资额高低排名,发起本次慰问的14位高管分别是:牛根生、孙玉斌、杨文俊、邓九强、邱连军、卢俊、孙先红、白君、姚同山、王富、白瑛、雷永胜、王贵生、王福柱。

祝愿每个家庭新春快乐,美满幸福!

蒙牛高管团队及家属

二○○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为了消除蒙牛内部可能出现“小富即安”的涣散和懈怠心理,2005年5月牛根生自己出资创建了蒙牛独具特色的——“和谐家庭特训营”。

蒙牛曾有过一届以“学习传统文化,寻找和谐之根”为主题的和谐家庭特训营,参加培训的人员是蒙牛的数十名员工及其家属,年龄最大的已近花甲,最小的20出头。在为期30天的培训中,学员们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经典论著,学习了社交礼仪、沟通技巧、育子之道,以及如何成为学习型家庭,还特意学习了西点军校打造卓越团队的方式方法。在外聘的老师中,不仅有博士生导师,还有学界知名人士。

6月25日,“蒙牛和谐家庭特训营”举行了隆重的闭幕式。

牛根生在毕业典礼的讲演中说:和谐蒙牛的建设要从修心齐家开始,和谐蒙牛的建设没有前后方之分,蒙牛品牌文化建设要推倒“两堵墙”——家庭与企业之墙、企业与社会之墙,实现无边界整合精神和文化资源。

在短短的30天里,学习精神不断渗透到学员的生活中,妻子帮丈夫、丈夫帮妻子、儿女帮父母,不仅向传统文化要和谐,而且创新了1000多条格言。这些家庭主妇或丈夫,张口“孔子曰”,闭口“孙子兵法”,平时的家长里短,变成了“易经与和谐”、“论语与和谐”、“道德经与和谐”以及“一日三餐想奶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和谐的家庭,就没有和谐的企业,更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及‘细胞’是‘和谐家庭’与‘和谐企业’。”牛根生说。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蒙牛企业文化里有句话:“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牛根生说:我们知道,即使人的“克隆”合法化了,也只能复制肉体,永远无法再造出一个社会意义的“第二自我”。但经由培训,人却可以把自我的先进部分,有效地“移植”到一个或多个别人身上,从而发扬光大。这种“移植”,或许可以视作观念的“克隆”、技能的“克隆”或者模式的“克隆”。

在企业里,培训是件大事。

让我们来看一看,日本企业如何培训。日本企业的最低要求就是“辅导员制”:一个新员工

进来时,就给他找一个老员工作辅导员;招500个新员工,就配上500个老员工,一对一

辅导。这个新员工如果有问题,辅导员要负50%的责任;这个新员工如果很出色,辅导员

也有50%的功劳。这个制度将老员工好几年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以及花大代价才

买来的更加宝贵的教训,没多久就“克隆”到新员工的行为体系中去了。这和500个孙悟空吹500根毫毛的魔术差不多。

美国、中国也是一样的。巴顿将军之所以打胜仗,其实是培训出来的。牛根生给员工推荐的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云龙正在开会,一个营长报告说:我们的一个战士在训练时,肋骨被木头枪捅坏了。李云龙说:好!其他人不明白,说怎么伤了战士还说“好”?李云龙说:教场上不捅伤,战场上就会被捅死。这就是培训,平时不受伤,战时不保命。培训就是这么重要。

牛根生曾说:在蒙牛创业的8年间,他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训,最累的事也是培训。走到哪牛根生培训就到哪。如果不能把员工培训到企业管理者想达到的标准,企业就难以达到目标。即使在成立之初,企业最困难的时候,蒙牛每星期仍组织学习会,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信息沟通,二是培训。

新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人为本,致力于员工培训,无疑是目光远大的企业组织管理者的明智之举和成功的用人之道。“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共识。通过培训,可以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激发员工创新性,进而使企业效益成倍增长。精于此道,深得其利的摩托罗拉有句名言:“在培训上每投入1亿美元,就有30亿美元的回报。”

另一方面,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说,培训是员工及时进行技术、观念更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个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通过不断的培训,员工的知识系统随着企业发展需要而不断更新,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快速运转的节奏。培训所获得的员工提升,不仅可以形成为自身带来持久性收入的生产能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增加企业发展机会。

在一份京、沪、深职业经理人的总体情况调查报告中,涉及了薪酬、福利、企业认可度、个人满意度、生存状况等情况的对比。其中在福利的调查项中,85.7%的经理人普遍反映,与医疗、住房等其他方面的福利相比,他们更看重培训进修,认为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这一创新性观念,充分说明,历经市场经济的洗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们切身体会到,自身素质的提升对事业的重要性。知识改变个人及企业命运的时代已然来临。

牛根生在创办蒙牛时有400多名原伊利的属下跟随了他。可以说,创业初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人才的充裕,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人才的开发和补充就明显不足了。2003年4月,牛根生成立了蒙牛商学院,聘请多位专家、教授和高级技术人员,让所有员工轮流参加培训学习,旨在为蒙牛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学当天,商学院的教室里便贴上了“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的标语。

从此,国内的大家、名流,走马灯似的被邀请到这里讲学。

不仅所有的新员工都要在蒙牛商学院进行一个星期的全封闭入职培训,所有的员工每年都要“回炉再造”,每年都要去学习新的蒙牛企业文化课程。

现在,蒙牛商学院的讲师都是在蒙牛基层工作过,然后考上来的素质较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在企业文化培训师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成为内部各个业务单位特别抢手的储备干部,因为他们无论是综合素质、全局意识,还是对企业的忠诚度都非常优异。

蒙牛商学院除了对集团总公司进行培训,还接受基层单位的邀请进行培训,同时还肩负着基层培训师的培训。蒙牛有20多家工厂,商学院每年会要求每家工厂选派2~3名员工到总部,商学院要教会他们如何讲企业文化,再由他们回自己的工厂进行企业文化的宣讲。

各个基层单位把企业文化培训当成了特别重要的工具,用企业文化去改变当地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式,每年都会把请总部讲师给他们的工厂进行培训当做一项特别的活动来安排。

蒙牛“内幕”:

牛根生经典语录

1.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

2.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3.有干劲,你就洒下汗水;有知识,你就献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备,请你让出岗位。

4.学得辛苦,做得舒服;学得舒服,做得辛苦。

5.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

6.管理是严肃的爱。

7、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

8.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入坟墓。

9.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10.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

11.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只要你把它做透了,作成专家,你就能够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12.会说话的产品卖得快,哑巴产品走得慢。

13.一个产品,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蒙牛的培训体系当中有一个特色活动:每周二都会用3个小时,召开蒙牛200名左右中高层干部参加的学习例会。每周坚持,雷打不动。学习例会变成了及时交流心得、经验、信息动态的好机会、好平台。2003年7月19日,蒙牛举办首届学习节,并将每年的这一天确定为“蒙牛学习节”。

为了营造“团队学习”的风气,牛根生前后5次向参加学习的于部赠送书籍。2003年春节,老牛向中层以上干部每人赠送1套《大染坊》光碟。2004年春节,牛根生个人再次拿出60多万元,为团队400多名干部每人赠送一个“三件套”:一套余世维主讲的《领导商数》光碟,—套《汉武大帝》光碟,一部DVD影碟机。

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彼得·圣吉来中国讲学时,蒙牛高层曾亲赴北京,封闭受训,聆听大师教诲。

除此之外,蒙牛还非常注重理念教育。在蒙牛,标语牌悬挂于公司的各个角落,随时随地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成为蒙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IT经理世界》曾经有一篇文章谈到建造企业大学的问题,文章指出,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是当前企业的理想追求,而许多公司都把一流的培训作为赶超竞争对手,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战略。

根据一家美国公司的资料显示,超过1600家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它们的平均预算

为每年1700万美元。很多公司认为,对培训的投入已经不能再仅仅看做是今天的一种花费,应该视为对未来的一笔投资。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它肯定是一个优良的学习型团队。因为,只有树立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领会、实践、提高,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实现企业的辉煌目标,才能毫不犹豫地、自豪地向人们展示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