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赢靠德
19367200000005

第5章 德先于才,才从于德——先立德后立身,成就常青职业(1)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最受青睐?这是每一个职场中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有德有才,即人们常说的德才兼备。“德”与“才”的关系,就像一艘船的“舵”和“马达”,马达决定船行的快慢,舵却控制着船行的方向。你只有先找准船行的方向,然后开足马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企业择人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在能力和人品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真正有经营眼光的企业招聘人才时,往往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宋代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在他看来,选用人才的原则,应该是把德行的考核放在首位,然后是经术,然后是政事,再就是艺能。司马光选用人才,把德行放在首位。

以往,企业招聘和评价员工时,首先看重的是能力,英语水平怎样、会不会计算机、有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等等。这在企业创建初期很有必要,因为凭借员工的能力,能使企业尽快站稳脚跟,拓展市场。但随着企业的成长,重能力轻人品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跳槽、带走或窃走核心技术另立“山头”,与原企业恶性竞争等事件频频发生就是例证。

重才能轻人品的用人观,往往反映了企业经营理念滞后,跟不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容不得半点短期行为。在能力和人品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真正有经营眼光的企业注重招聘人品好的员工,且十分重视忠诚员工队伍的建设,如此,可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目标得到全体员工的认识、认可、认同,从而上下一心、同舟共济,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詹鲁士的个人工作能力十分出众,可是他进惠普公司工作时间不长,就被主管解聘了。他觉得很没面子,一脚踢开主管的门,拍着桌子向上司约翰逊咆哮:“凭什么解聘我?是我的能力差吗?可是我认为我比我的同事出色多了!”

不等约翰逊开口,他又唾沫横飞地喝问:“是我没有创新意识吗?我们部门几项重要的创新措施,都是我最先提议的。你瞎了眼吗?”怒气冲冲的詹鲁士两眼喷火,指着约翰逊的鼻子恶声恶气地说道:“听着,你这样对我太不公平了!混蛋!”

“请你不要激动,听我解释。”约翰逊冷静地说,“请原谅我的坦率,我从未怀疑过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是出众的,但遗憾的是你太傲慢无礼了。我们公司一直以形象良好、口碑极佳著称,而你,不但在公司内粗鲁、散漫,而且还蛮横无理地对待客户,这是我们坚决不允许的!

“不仅如此,周围的同事都很难和你相处,我们的企业是很重视员工的工作能力,可是我们更重视员工的人品。”

“可……这是我个人的私事,我想我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詹鲁士争辩道。

“如果你在家里,是的,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问题是你已经是惠普公司的一名员工了。”约翰逊耸耸肩,“实在抱歉,因你缺乏对别人起码的尊重,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人的工作,而且也破坏了我们公司的形象,我们只能请你另谋高就!”詹鲁士被辞退了,实际上这与他的工作能力毫无关系,问题出在他的道德品质上——他不懂得尊重他人、蛮横无理、缺乏员工应有的文明修养。

谦逊、坦诚、包容等是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品德,从中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的形象代表企业的形象,一个工作能力再强的人,如果道德修养很差,就会使企业声誉受损。一名真正优秀的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绝不会忘记自身修养的锤炼和品德的积累,因为德行是优秀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

摩托罗拉非常注重员工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应聘者的品行不符合要求,就算他的专业背景再好、工作能力再强,摩托罗拉也不会录用。摩托罗拉非常强调团队精神,一个品行欠佳的人,会影响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他的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弥补他给公司整体造成的损失。

有一位应聘者,在摩托罗拉的一次招聘中,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就在他认为入围没有问题的时候,却遭遇了“滑铁卢”。原来,在回答过去他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时,为了吹捧抬高摩托罗拉,这位应聘者一再贬损原先公司的客户管理系统。摩托罗拉主管人员却认为,这位应聘者原先公司的系统很值得借鉴。

“我们本来很看重他对这个有价值的客户系统的管理经验,他却不经意地把占据最大优势的资源放弃了,我们只能重新考虑。”摩托罗拉人力资源总监说。

虽然一个人的品行很难量化,但是,摩托罗拉认为,在面试过程中,仍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比如,他的工作经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往与客户、同事的关系怎样以及他在寻求自身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是为公司考虑得多一些,还是考虑自己的得失多一些。

摩托罗拉的选才标准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以德为先”。

企业是一个强调整体协作的团队,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应该竭尽所能为企业劳心劳力,这时候,个人的人品和德行就显得极为重要。品行有缺陷的人不仅会瓦解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而且会大大削弱团队的战斗力。

人的道德品行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它教会我们实际生活的基本原则,只有认识到这种原则,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性格中,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和快乐。

当然,德才兼备德为先,也不能因此完全忽略“才”的重要性。我们在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技能的提升,两者齐头并进,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企业用人规则:四类员工的不同用法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这是曾国藩的用人观,他认为“德为本质、才为功能”,德如水之养育众生,才如水之载物溉田。在操守、学识、才具之中,操守居于首位。这种思想也被当代的许多企业所传承。例如,关于不同员工的使用方法,蒙牛领军人物牛根生就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论断: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四条原则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就如同一只鸟的双翼,有德有才之人就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畅游于天宇。对于企业来说,德才兼备之人就如同可遇不可求的千里马,理应破格重用。

“有德无才培养使用”,这部分人员在公司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无才并不是说一点才干都没有,而是指不够全面,或者不够专业,也许不能创业,但是能很好地守业,能将他所管理部门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并且坚持下去,任劳任怨。这类人才如果给予更好的培训、更好的支持,就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他们能与公司共存亡。

“无德有才限制使用”,就是说要慎重考虑这种人在公司的位置,是公司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需要的某类人,他们在个人能力上可能具有较强的一面,但是在职业道德上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出卖公司、出卖同事、欺上瞒下、拉帮结派等。正因如此,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轻易使用一个缺乏良好人品的员工,也不会对其产生信任。企业会采取其他监督、控制的方法来防止员工不良行为的发生。

“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指在职场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工作不但没有对企业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破坏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动摇了企业的合作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给企业带来了灾难。就像在一筐好苹果中放入一个烂苹果,没过多久,整筐苹果都会腐烂一样,这些人就是“烂苹果”员工,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对整个企业的员工造成污染。

以上四条原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作为职场一员,你缺什么都可以,绝对不能“缺德”。没有突出的才能并不可怕,只要人品良好,经过培训和锻炼,同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渐渐地,老锁匠年纪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核。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接着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干我们这一行的,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老锁匠的做法着实耐人寻味,在选拔接班人的过程中,他把道德作为选择徒弟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的才能虽比大徒弟稍逊,但最终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

员工的品德修养往往是外界认识企业、认知品牌的最直接途径。员工能够融入企业文化中,对待工作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保证每一种产品的高品质。正因如此,李开复才说:“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

德行是能力的紧箍咒和催化剂

一个员工再有能力,若道德品质不好,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迟早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害。而高尚的道德品质犹如催化剂一般,会使个人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效益。

德行与能力,孰轻孰重?

很多人,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总是认为“能力第一,德行第二”。在他们眼中,一个人只要能力出众、成绩优异,其他的都无关紧要。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员工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靠的是能力,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商业报道:某某公司的工程师将企业的核心技术带到了另一家企业;某某公司的市场策划人员将企业的市场开发计划带到了另一家企业……这些事情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事件的当事人能力有余而德行欠缺。

如果将德行比喻为钢轨,能力就是推动火车前行的动力。失去了德行这个轨道,马力越大就越容易导致车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