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优秀员工九商树
19365800000014

第14章 情商:在“盘根错节”中寻找和谐(1)

情商,是认识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当今,人们面对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情商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脉络是一棵大树传送养分的基础;员工的情商就如同树脉,高情商的员工可以给自己的人际之树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第1节 情商:在“盘根错节”中寻找和谐

丹尼尔·戈尔曼说:“成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你控制了情绪,便控制了人生;认识了自我,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在职场中的你,如果你拥有了情商,那么你就可以在“盘根错节”中寻找和谐。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什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仅占20%,后者占80%。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

10年前,莫奈还只是一个汽车修理工,当时的处境离他的理想差得很远。一次,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休斯敦一家飞机制造公司正向全国广纳贤才。

他决定前去一试,希望幸运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他到达休斯敦时已是晚上,面试就在第二天进行。

吃过晚饭,莫奈独自坐在旅馆的房间中陷入了沉思。他想了很多,自己多年的经历历历在目,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我并不是一个低智商的人,为什么我老是这么没有出息?

他取出纸笔,记下几位认识多年的朋友的名字,其中两位曾是他以前的邻居,他们已经搬到高级住宅区去了。

另外两位是他以前的同学,他扪心自问,和这四个人比,除了工作比他们差以外,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地方不如他们。论聪明才智,他们实在不比自己强。

最后,他发现,和这些人相比,自己分明缺乏一个特别的成功条件,那就是性格情绪经常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里的钟声已敲了三下,已是凌晨3点钟。但是,莫奈的思绪却出奇的清楚。他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缺点,发现了自己过去很多时候不能控制的情绪,比如爱冲动、遇事从不冷静,甚至有些自卑,不能与更多的人交往等。

整个晚上他就坐在那儿检讨,他发现自己从懂事以来,就是一个缺乏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他总认为自己无法成功,却从不想办法去改变性格上的弱点。

同时他发现,自己一直在自贬身价,从过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看出,自己几乎成了失落、忧虑和无奈的代名词。

于是,莫奈痛定思痛,做出一个令自己都很吃惊的决定:从今往后,绝不允许自己再有不如别人的想法,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全面改善自己的性格,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第二天早晨,莫奈一身轻松,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怀着新增的自信前去面试,很快,他被顺利地录用了。

莫奈心里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就是因为自己的醒悟,因为对自己有了一份坚定的自信。

两年后,莫奈在所属的公司和行业内建立起了名声,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乐观、机智、主动、关心别人的人。

在公司里,他不断得到升迁,成为公司所倚重的人物。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他仍是同业中少数可以做到生意的人。几年后,公司重组,分给了莫奈可观的股份。

可见,许多人一直在生活的底层苦苦跋涉,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情商在一个人成功路上的重要性。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把情感智商这一研究新成果介绍给大众,该书迅速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一时间,“情感智商”这一概念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宣传。

简单来说,情感智商是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和智商一样,情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情绪商数是一个度量情绪能力的指标。

戈尔曼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下列5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组成:

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

3.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

4.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5.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理解并适应别人的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情绪特征是生活的动力,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所以,情商是影响个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关于它的重要性: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仅有智商IQ是不够的,我们应用EQ来教育下一代,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EQ的创始人沙洛维博士和梅耶博士说:“EQ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们又提出了“新情商”的概念,为EQ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认为,情商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它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

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因为智商的后天可塑性是极小的,而情商的后天可塑性是很高的,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情商高手,到达成功的彼岸。

阅读思考题

1.你认为自己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吗?

2.简述情商的重要性。

第2节 学会移情: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懂得移情,知道他人所思、所想、所感,是一个人拥有高情商的表现。高情商者在社交活动中不盲目, 不糊涂,他们能够根据对方的心灵活动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因而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较大的成功。

移情就是“感人之所感”,并能“知人之所感”,意思是既能分享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

培养高情商就必须学会这种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移情的通俗说法就是换位思考,或者称为感情转移、同理心,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有助于你对移情的理解:

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盛装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琳琅满目。

“一个5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对没有想到,儿子紧拽着她的大衣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

“我……我的鞋带开了……”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本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真是可怕的情景!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非常震惊,立即起身把儿子抱了起来……

从此这位母亲牢记,再也不要把自己认为的“快乐”强加给儿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母亲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但是却必须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大卫·奥格威是美国知名广告大师,他就是用一种换位思考的策略成就了他的事业。他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陈列了各种人的照片,以代表他所要应付的几种典型的人物。这样,他的思想才会常常集中在别人的种种兴趣和需求上,而不致拘泥于自己的意向上。

《华盛顿邮报》的著名发行人斯特朗曾经告诉我们,他怎样将所有的读者作为一个“横截面”,依照其收入的多寡分为四级,然后派几个人分别与4 000个代表这一级别的男女进行个别交谈,征询他们的意见,《华盛顿邮报》应注意哪些方面的材料,以及他们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等。将这些人所谈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作结论,然后依照结论去采访和写作。

“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我们所印出来的报纸也许只适合我们自己,那么这份报纸是永远也得不到公众欢迎的。”

布鲁斯是诺曼底登陆战中一位盟军的将领,当他从军官学校毕业出来的时候,他并不像其他军官学员那样乐意被分配到繁华热闹的城市去工作,而是选择了太勃斯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区。因为在这个城区里各个种族的法国人常来参加热闹非凡的赛马节,他可以从中观察他们“特殊的气质”。这位将军在他毕生的事业中始终致力于对人的性格的研究,这对他用不同的策略指挥不同个性的下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位研究者评价说:“他对各种各样人物心理状态的感知,他对各种典型人物的了解,他的驾驭众人的策略,他与下属融为一体的才能,可以说与他的伟大的军事天才不相上下。”另一种获取别人意见的方法就是深入公众之中。普利策,这位早年的新闻记者,后来成为《纽约世界报》的创始人,也是利用这种方式成功的。在他担任《快邮报》的编辑时,常常混杂在市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或者漫步在阶石旁,或者驻足休息在旅店、商场的大厅里,敏锐地静听人们的谈话,了解读者的心理和嗜好,并以此确定他的编辑方针。

大凡成功的人,都是这样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他所要影响的一些人,然后反过来按照他们的心理需求去满足他们。

英国有一句谚语叫做:“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作为职场中的一员,我们更要学会移情,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要理解自己的老板,与老板换位思考。

与老板进行换位思考,也就是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充分理解老板的苦衷。试想你是老板,你肯定也希望当自己不在的时候,公司的员工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各自做好分内之事,时刻注意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你就可以一心一意处理好外面的事情。如果你是公司老板,当你派出你的员工到各地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也希望他们个个都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以保证公司的业务顺利开展,公司的盈利节节上升。

既然你希望你的员工这样去做,那么,当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老板既然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岗位,为我们发工资和奖金,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老板的立场就是公司的立场,一个从公司的角度看问题的员工,会自觉调整自己与老板的对立情绪,同情和支持自己的老板,时刻与老板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阅读思考题

1.什么是移情?

2.你是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3.你认为如何做,才能与老板换位思考?

第3节 自我调节:缔造阳光心情

只有良好的情绪才能使你成为命运真正的主人,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会调节你的情绪,指挥它,命令它,让它给你无限的想像力,只要你有这样的决心,你的梦想终会成真!

1939年,德国军队占领了波兰首都华沙,此时,卡亚和他的女友迪娜正在筹办婚礼。然而,卡亚做梦都没想到,他和其他犹太人一样,光天化日之下被纳粹推上卡车运走,关进了集中营。卡亚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悲伤之中,在不断地遭到摧残和折磨中,他的情绪极不稳定,精神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同被关押的一位犹太老人对他说:“孩子,你只有活下去,才能与你的未婚妻团聚。记住,要活下去。”卡亚冷静下来,他下决心,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一定要保持积极的精神和情绪。

所有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他们每天的食物只有一块面包和一碗汤。许多人在饥饿和严酷刑罚的双重折磨下精神失常,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卡亚努力控制和调适着自己的情绪,把恐惧、愤怒、悲观、屈辱等抛之脑后,虽然他的身体骨瘦如柴,但精神状态却很好。

5年后,集中营里的人数由原来的4 000人减少到不足400人。纳粹将剩余的犹太人用脚镣铁链连成一长串,在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将他们赶往另一个集中营。许多人忍受不了长期的苦役和饥饿,最后横尸于茫茫雪原之上。在这人间炼狱中,卡亚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不断地鼓舞自己,靠着坚韧的意志力,维持着衰弱的生命。

1945年,盟军攻克了集中营,解救了这些饱经苦难、劫后余生的犹太人。卡亚活着离开了集中营,而那位给他忠告的老人,却没有熬到这一天。

若干年后,卡亚将他在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他在前言中写道:“如果没有那位老者的忠告,如果放任恐惧、悲伤、绝望的情绪在我的心间弥漫,很难想像,我还能活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