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经理打理公司的200条成功经验)
19363000000041

第41章 大象和蚂蚁可以共舞(4)

在雅戈尔并购美国KWD旗下新马集团的事件中,新马集团正是出现了利润下滑,在追加投资困难的情况下,才接受了雅戈尔伸出的橄榄枝。但是,新马集团的实力也不可小视,作为美国著名大型服装企业KWD公司旗下的男装核心部门,是香港三大服装巨头之一,有着遍及国内外多地的生产基地,拥有一支设计经验丰富的优秀队伍,以及积累多年的营销渠道和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

这样的并购更多地带有“强强联手”的味道。整合和改革一样,需要打破的不止是条条框框,还有固化的利益格局,让一些既得利益集团自我整饬、自我调适、自我放弃,实属不易。但无论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在整合中谁得到的利益多,对整个行业来说,是有利无害的,行业的整合是大势所趋。因此,行业要实现整合目标,需要具有壮士断臂的勇气,更需要一种资源整合的眼光,以及一种放弃既得利益的胸怀。

126.随时启动变革思维

美国组织学研究专家卡尔·韦克在他的著作《组织社会心理学》中讲过一个著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受管理学大师们的推崇。我们暂且按照汤姆·彼得斯的说法,称为“狩猎哲学”。 居住在加拿大东北部拉布拉多半岛上古老的印第安部族纳斯卡皮人,每天都要面临一个选择:选择从哪个方向出发去寻找猎物。为此,他们把干燥的驯鹿肩胛骨放在火上烤,直到骨头变热、裂开、产生斑点,然后请懂得这类神秘知识的专家解读。这些裂痕将指示猎人方向,纳斯皮卡人完全相信这种由神灵决定狩猎的仪式习俗。事实是,这种习俗有其自身合理性。何以如此呢?

首先,他们认为最后决定去何处狩猎,不是纯粹由一个人或一组人能做出的抉择。如果找不着猎物,那是神明而非人的过错。

其次,最后的决定不受过去打猎结果的影响。如果印第安人重视以往打猎的结果,那就会背上使猎物兽源惨遭浩劫的风险。于是往日的成功就会导致日后的失败。

再次,最后的决定也不受人类常规选择与偏好模式的影响;否则猎物会易于逃避,变得较灵活,从而察觉猎手的存在。

市场是没有秩序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正视混乱,才能打破常规,快速实施变革。很多管理者发现,企业变来变去,总是变不出去,这实际是由于管理者的思维总是被局限在过去,而不能自拔造成的。我们总是习惯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来解决今天的问题,甚至来预测未来。这往往并不可靠。如果那些印第安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成功经验去狩猎,那样他们可能就会因为过度狩猎,而无法生存。相反,如果管理者能抛却过去,以无我的状态去应对变革,就更能发现问题,实现超越。所以,管理者应该对经验思维有所警惕,而要习惯运用变革思维解决问题。

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要求企业家的思维要全方位开放,要有世界眼光,从事物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多变量复杂的内容出发,正确对待经验,科学地运用经验,这样才能成为新时期优秀的领导者。

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对于企业家而言,我们身处这样的时代,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恰恰就是埋葬你明天的坟墓,所以,要变革,首先就要打破条条框框,不迷信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以变革思维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管理变革的核心是思维变革。观念一变天地宽,如果企业家前怕老虎后怕狼,最终只能被时代淘汰。变革思维就是不拘泥于形式,而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准确地给企业定位,不断地推进企业内部结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的变革,从而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是很多企业家的思维还是一种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以稳妥为前提,以不变应万变为策略,以传统经验为法宝,是一种循规蹈矩,故步自封的思维定式。思考问题,处理事情,冲不破狭隘思维的束缚,用已有的经验剪裁事物,评价是非得失,信息闭塞,反应迟钝,它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墨守成规,凭以往的经验和传统办事,凭感性办事,抑或简单地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

市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市场不是江河的岸堤,一成不变,多年如此;市场是一个表演魔术的舞台,总是充满变幻的色彩。企业管理者面对市场形势,应该把变化当常态,把不变当异态,学会判断变化,领先变化,在变化中成为赢家。

127.不要被眼前成绩蒙蔽了眼睛

科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凉水的大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锅里的青蛙不会感到温度在慢慢升高。随着水越来越热,青蛙渐渐失去游动的能力。等到温度升得很高时,青蛙已变得非常虚弱,无力挣扎,慢慢地被煮死。与此相对应的是,第二次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开水的大锅里。这只青蛙一入水,便立刻感觉到开水的温度,迅速蹦跃出水,从而避免了被煮死的命运。

这就是青蛙效应。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时刻变动的环境中,能够生存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灵活的。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蛙如此,企业发展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企业一直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精神,顺境面前盲目乐观,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时间一长,就会被习惯性思维所控制,丧失锐气,从而失去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TCL二十几年的创业历史,是高歌猛进的历史,它一直在前进,没有倒退,特别是能在逆境中,勇往直前,为商界人士称道。TCL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市场战略、产品的精细生产、组织架构的合理设置、对人才的储备、企业文化……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TCL一直所提倡的“鹰文化”。这种文化被一代代TCL人传承、发扬和广大。

“鹰文化”强调发展,倡导不知足、往前冲、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知足是个处“世”的态度,而非处“事”之方式,TCL人的不知足精神创造了众多行业“第一”。不知足是一种精神。人本身有许多不足,正因为本身的不足而追求完美,所以不少人常不满足或永不知足。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为了达到更大的满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从而不断地得到升华与进步。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1989年TCL电话机产销量雄踞全国同行业第一名。按道理,TCL人应该有理由过着小康即富的日子。可是,TCL人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时刻寻找着再上一层楼的契机。正是由于这种不知足,TCL才得以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品牌价值高达四百多亿元人民币,稳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前五位,并成为中国电视机制造业第一品牌。

美国某科技公司在打造、灌输危机意识方面可谓独树一帜。总裁威廉姆斯认为,如果一位企业管理者不能向他的员工们灌输危机意识,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就会失去效率和效益。他在公司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认为公司能够长寿,那么公司必然会在近期死亡;如果你认为公司有可能在明天死亡,那么这个公司一定能够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