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经理打理公司的200条成功经验)
19363000000017

第17章 把制度看做路标,而非围墙(3)

麦高文深深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公司每增加一个管理层,实际上就是把处在最底层的人员与处在最高层的人员之间的交流又人为地隔开了一层,所以MCI公司力求避免这种情况。由于精简了管理层次,MCI公司上上下下沟通畅捷、有效,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做最有价值的工作,因而整个公司变得富有生气和积极性,公司的效率大大提高。

其实,不仅仅是MCI公司,其他一些管理完善、极富效率的优秀公司也都曾为此努力过,它们的特点大都是人员精干、管理层次少。比如,埃默森公司、施伦伯格公司、达纳公司的年营业额都在3~6亿美元之间,而每个公司总部的员工都不超过100人。这些公司都明白,只要安排得当,5个层次的管理当然要比15个层次的管理要好。

简化管理层次,鼓励人们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是优化管理的核心。

一般来讲,企业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在业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越多,所需人员越多,企业运行成本越高。所以,在企业能正常行使其管理职能的前提下,管理层次越少越好。

管理层次减少表现为一种扁平化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决策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管理层次越少,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指导与沟通相对紧密,工作视野比较宽广、直观,容易把握市场经营机会,使管理决策快速准确。

(2)有利于组织体制精简高效

减少管理层次必然要精简机构,特别是一些不适应市场要求、能被计算机简化或替代的部门与岗位。

(3)有利于管理人才的培养

组织层次减少,一般管理人员的业务权限和责任必然放大,可以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有利于培养下属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能力,造就一大批管理人才。

(4)有利于节约管理费用

管理层次减少,人员精简,加上发挥计算机辅助与替代功能,实现办公无纸化、信息传输与处理网络化,可以大幅减少办公费及其他管理费用。

不要为一个人设计机制,要有高效的群体运行机制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群体运行机制是实现执行力的关键,高效的群体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决策执行力。哪怕是天才,也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发挥出天才的作用,企业不能因为天才或者英雄般人物改变机制,而应设计出高效的群体运行机制。

51.无论多优秀,绝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主导的团队必然会失败。当年,刘邦与项羽经营着两个不同的“民营企业”。汉高祖刘邦有一句经典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与其相反的是项羽,当初凭着个人英雄主义,势力一度膨胀,结果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

客观地说,个人英雄主义在项羽的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关键是在势力壮大、地盘扩大后,面对纷繁复杂的战争形势,他应该及时培养人才,授之予权,通过管理团队而不是个人的骁勇来夺取胜利。项羽的失败,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而刘邦的高明正是在于发挥团队优势。一胜一败揭示了企业运营的真相:团队高效才能成功。

现代化企业之中,制度建设很完善,部门分工明确,多数工作都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如果员工不能融入团队,在团队中显得极不合群,往往以个性主导团队运行规则。这样的员工即使再优秀、再有能力,也不足以委以重任。因为现代企业更注重团队协作精神,拒绝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注意的是:因为地位的特殊性,企业的领导者更容易成为企业的“个人英雄”。切记不能为逞个人英雄而使企业的长期发展陷入隐患。

惠普公司原总裁格里格·梅坦曾说:“企业的领导不能成为团队的主宰者,尽管企业的领导具有超强的能力,是团队中英雄级人物。”他还说:“作为领导者我对该组织的构想当然重要,但是仅仅有我的构想还不够。我的观点是我最重要的领导资产,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最大限度的限制。我认为,老板是轮毂,员工是轮辐,员工之间的谈话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是轮边。如果因为同事之间不能解决相关问题,所有的决策都需要通过轮毂,那么这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就会受到老板个人明智程度以及时间的限制。这显然不能造就高效运营的团队。为了创造一种‘轮边’会谈,老板就必须有意识地说明什么事情应该由轮毂来解决,什么事情应该由轮辐来解决。”他还举例说明: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伦敦相聚,作为老板的他并不参与,因为他们正在寻找解决一个复杂并且有争议的问题,他已经为他们创造了这一“轮边”会谈。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出现而使会谈没有结果。后来,果不其然,他们的会谈很成功。

曾几何时,“万家乐,乐万家”的广告语响彻大地,空调行业对拥有热水器行业龙头品牌背景的万家乐空调寄予了厚望,期望万家乐带领民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创造奇迹。在万家乐空调2002年3月15日产品上市之后,广大的经销商就投入到销售万家乐空调的队伍中。然而,好景不长。万家乐空调在国内空调市场上销售了一年多之后,于2003年年底爆出被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的消息。

一颗冉冉升起的品牌瞬间陨落。万家乐的失败就是典型的因为个人英雄主义主导团队而引起的失败。万家乐空调老板陈雪峰是个典型的具有“个人英雄主义和独裁治理”特征的人。在陈雪峰的心中一直隐藏着像张瑞敏、李东生、黄宏生一样,做中国家电业的顶级风云人物的野心,因此他独断专行,不纳谏言,不但在公司战略上以卵击石,以微薄之力进军大家电。在公司内部治理上,陈雪峰自高自大,以为凭借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就可以吞并天下。陈雪峰从来都听不进业内资深员工的忠告,动辄对员工大发脾气。在人员使用上,陈雪峰仅凭自身好恶任意任免高级管理人员。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万家乐空调的品牌负责人换了一任又一任。公司的企业文化不成体系,缺乏企业精神和足够的凝聚力,导致中下层员工缺乏归属感,结果公司上下人心涣散,最终落下失败的下场。

所有的老板都不应该让个人英雄主导团队,不应该过分强调个人的效能,应该极其重视个人与个人合作所产生的效能。现代社会现代组织,仅凭一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已经不能应对所有工作。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团队里,即使你不是一个受大家敬重的英雄,也是一个成功者。而假如团队失败了,则更没有英雄存在。

52.机制的最大意义是保证人尽其才

企业实现执行力的关键是需要建立一种协同个人贡献的机制,即“群体运行机制”。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提高公司业绩和执行力,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使用。但大量事实证明,单纯关注个体员工使用的管理者并不能保证一个组织高效运行。

沃尔玛的群体运行机制就很具有效率,一直为业内效仿。在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从周一到周三,每天都要派出大约30名主管去调查9家沃尔玛商店和6家竞争对手的商店。他们搜集出很多商品的价格,并作对比。在调查商品价格的同时,这些负责调查的主管们还会观察货物是怎么摆放的,消费者在购买些什么,商店的外观、氛围如何,竞争对手采取了哪些新的措施,雇员的反应如何等。

这个机制的高效率秘诀在于管理者和现场执行之间没有隔层。没有隔层的最大意义在于时间和质量,没有延迟,没有扭曲,没有怀疑。星期四的早上,沃尔顿召开了一次4个小时的会议,与会的还有约50个经理。他们中有考察商店的主管、物流经理,还有广告部负责人。通过考察结果,他们很快就会作出类似某地区需要10万件羊毛衫上架这样的决定。

观察家表示,沃尔玛这套机制运行的关键在于,创始人山姆找到了最适合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这个机制保证了调查人员的效率,保证了因为调查结果而决策的效率。通过这样的机制,能够使调查的主管积极工作,使商店的执行人员迅速根据决定进行调整,使物流和广告投放人员在团队运行下高效工作。在这里,人们协同一致地工作。同时,还增强了责任感。如果有人在工作中没有尽力,自然就不能为星期四的会议做好准备,在会上马上就能被山姆看出来。

保证人尽其才,这需要在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协同一致,以此来提升团队的运行效率。迪克·布朗就是设计这种制度的高手。他在1999年1月当上了IT服务业的巨人——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的CEO。而在他上任之前,公司庞大的规模和全球化经营使EDS陷入了繁杂的事务中。EDS试图调整业务,但结果很不理想——业务大幅萎缩,连续几年未能达到预期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