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在家律要广集
19181600000025

第25章

疏。為利惡心。揀除和合。不得入軍中。軍中喧雜。非佛子所行處。

發隱。通使有二。鬥爭則損國殃民。和合則安邦恤眾。故應揀也。問。若爾。衍儀秦代之屬。各擅從衡。果一善一惡歟。答。據彼本意。則從人固犯興師。衡者亦無善意。同歸於罪而已。細分則衡之為害。正謂薄乎云爾。必也談仁義而罷秦楚之兵。却獻納而成南北之好。如斯國使。其所謂生多功德者乎。

合注。不入軍中往來。舉輕以況重此是性遮二業。正制為利養故。作此相害因緣。隨事隨語結輕。若瞋怒因緣。自屬殺戒。若貪奪寶物因緣。自屬盜戒開遮者。如隱峰飛錫止兵。圖澄占鈴息難等果報者。交扇失歡。得上品兩舌惡口報。殺戮取利。得上品殺盜報。

按此戒。當是指通使而尚不成事者言。以其為利養惡心故而為使。不計殺無量眾生。雖不成事。亦犯輕垢。若已成事。已殺無量眾生。則罪大惡極。又不止於輕垢而已。故須權害之輕重。以定罪之輕重也。

○第十二販賣戒

疏。希利損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共。

發隱。我利則人害。故曰乖慈。七眾不全共者。貿易。世俗之常。在家當不禁也。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合注。販賣良人奴婢。則有眷屬分離之苦。販賣六畜。則為殺害之緣。市易棺材板木。則必利人之死。教人作者。或為我作。或令自作。皆得罪也此亦性遮二業。希利損物。乖於慈心。事事結罪。若偷販生口。賣畜令殺。呪人令死。以售棺材。別犯盜罪殺罪在家畜耕牛。非犯。然據善生經。須先作淨施。然後受戒。否則得失意罪。若買畜放生。施棺給貧。其功則大果報者。眷屬分張。多病短命。

發隱。言人畜棺材者。明此道俗俱斷。揀尋常貿易。道俗不俱斷也。俗亦斷棺材者。制惡心希售也。

○第十三謗毀戒

疏。陷沒前人。傷慈。故制。大小乘俱制。七眾同犯。刪取天人以上。同有菩薩戒者。說其七逆十重。或陷沒。或治罰。莫問有根無根。但令向異法人說。悉犯重。前說四眾過戒已制。若向同法人說。莫問境高下。有戒無戒。陷沒人者。此戒同犯輕垢。

發隱。刪取。猶截取也。截取謗毀天人以上。同有大戒者也。或陷沒其名。或治罰其身。不問彼所謗有根無根。但向異法人者。彰播而禍無窮。向同法人者。隱密而害未廣。故一屬重。一屬輕也。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合注。惡心者。瞋惱之心。欲前人陷沒也。無事者。無見聞疑三根。父母兄弟六親者。大士視一切人。皆如父母兄弟六親也此是性遮二業。六緣成罪。一。無罪。二。無罪想六句。四犯。二非犯。三。謗毀心。正是業主。四。所說過。七逆十重等。五。所向人。向同法謗同法。或向外人謗外人。故輕。若向外人謗同法。自屬重戒中攝。六。前人領解。隨語隨人結罪。若說實非犯。以惡心說。亦犯輕垢惟遮不開果報。如妄言惡口中說。

發隱。無事。本無實也。前十重中。毀他兼自讚成重。今無自讚。前謗三寶成重。今止謗僧。故輕孝順者。不敢謗。慈悲者。不忍謗。

○第十四放火焚燒戒

疏。傷損有識。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有識。揀草木無情也。雖本意燒山。無心害物。然物必被傷。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疏。有師言殺鬼畜犯重。初戒已制。此戒但不得燒林木。遠損害義。今釋殺鬼畜既不犯重。今燒林木而死者。與此戒同制。四月至九月。多生蟲類。此時道俗同制。不得燒林木。遠有損害義。在家菩薩。為業燒者。不制。出家菩薩。為妨害眾事。亦應開許者。若不慎燒。犯輕垢。

發隱。前十重明有命不得故殺。今言殺鬼畜不犯重者。以無心殺也。燒林木而害生。亦意在林木也。故與前同制。在家為生業。出家為除害。亦所不禁。但應謹慎防護。不爾者犯。恐開此禁。恣意焚燒。故疏言慎。問。此中禁四月至九月。則十月至三月不制明矣。而十月未盡無蟲。二月正當起蟄。焉得無損。答。此為苦寒之地言也。若東南溫煖。恐非所宜。止可臘月嚴凝。霜雪屢降之後耳。善會文者。自應得意。或云。鬼畜不犯重。取前十重中非道器也。此順疏文。未順經義。

合注。惡心者。恣情任意。不知慎重也。燒他屋宅者。謂因不慎放火。而誤及之。若為損他故燒。自屬盜戒等流罪攝。一切有生物者。放火非為燒生。有必傷生之勢。故須遠防殺緣。若為殺故燒。自屬殺戒中攝。今結云若故燒者。明非慎重而偶誤也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非時。二。非時想。三。不慎心。四。正放火燒開遮者。在家為業。亦應慎燒。出家除害。并須擇時。方可無犯。果報者。不慎則有誤殺之業。

○第十五僻教戒

疏。使人失正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習異故。

發隱。僻者。偏也。邪也。二乘外道皆是私謂。所習。單指二乘。不謂外道。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合注。佛弟子。單指內眾。外道惡人。單指外眾。六親。通內外眾。善知識。謂交遊往還。素相親善者。非得道善知識也。由解義理。始堪發心。不同盲修瞎煉又解義不發心。增長狂慧。發心不解義。增長無明。教之使之。令知真解真修也。惡心者。概欲令人人入於偏邪。瞋心者。偏惱此人。不以正教。橫者。枉其性根。不稱機宜。明非應病與藥也教以外道。性遮二業。教以二乘。惟是遮業。惡心瞋心。是染污犯。無知根智。非染污犯。

開遮者。用隨情說。逗彼機宜。乃至示同外道等果報者。以外教。得邪見報。以小教。障大菩提。以大乘。教自他俱利。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

疏。乖訓授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無私賄而不傳真法。有所獲而方罄所知。是商賈之道也。豈大士宏度之心乎。

合注。小乘依小法教人。亦不得隱沒義理。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發隱。好心者。明始學之初。即發上求下化之心。絕希利故。今纔學佛法。先懷利養。非好心也。先儒有言。今人讀書。自上大人時。便錯了也。意正如此。

合注。好心者。上求下化之心。先學者。自利利他之本。威儀者。化導之軌範。經律者。進修之門戶。廣開解義味者。致廣大而盡精微。明非淺近粗疎而已。燒身臂等者。上求之極致也。捨身肉等者。下化之極致也。先為說此如法苦行。以大其心志。堅其誓願。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謂隨問而說。不顛倒說。不邪謬說。故能使其心開意解。此誠先學菩薩之職任也。應答不答。則不一一說。倒說。則不次第。謗三寶。則非正法。又倒說即名為謗。所謂說法不當機。所說為非量也此是遮業。不先學。是一過。不正說又一過為利。是染污犯。無知機智。非染污犯開遮者。知機故不說。或為斷邪命而訶苦行。破愚執而談理行果報者。為利則邪命所攝。倒說則謗法等流。

發隱。問。謗三寶說。云何不入十重。答。十重專言謗者。是撥無三寶。故重。此則謬解妄論名為謗說。非撥無也。故輕。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疏。惱他。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合注。自為者。明非為三寶等。為飲食乃至名譽。明非為道也。惡求者。威逼非善求。多求者。無厭非寡求。教他者。教人為我求。如遣使作書之類此。具性遮二業。盜戒之等流也。或將本求利。或薦書強化。皆屬此戒。若非分陵奪。自屬盜戒。又戒本經云。多欲不知足。貪著財物。是染污犯。亦此戒攝開遮者。為三寶為病人。為眾生。如法營求。非犯果報者。乞求則妨道惱他。不乞則正命清淨。自他俱利。

發隱。乞索者。乞索財物也。打拍示威。亦乞索財物也。牽挽者。牽繫挽曳。皆威逼之而橫取也。無慈心孝順心者。慈則常思惠濟。慮彼貧窮。孝則供養眾生。如己父母。尚何忍橫取之耶。

○第十八無解作解戒

疏。有誤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未制。

發隱。三眾者。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也。沙彌未授具。式叉學戒女。無為人師義。故不制。

若佛子。應學十二部經。誦戒者。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疏。日日六時。晝夜各三。一云。誦未通利。必須六時。已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應六時。

發隱。言為戒師者。先應廣學諸經。熟誦戒律。解戒中所說義理。又窮原極本。妙悟性宗。言佛性之性者。揀此性是佛性之性。非聲聞外道所計性也。即菩薩心地也。一一。指戒律。一切法。指諸經也。

合注。大士以傳法度生為正務。故應學十二部經。以為度生之本。而戒經尤大士之根本。故應日日六時誦持。令其精熟。然不但誦文而已。又必。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謂先悟本源自性清淨。為無作戒所依體性。即依此無作戒。還為成佛種子。是知自性清淨者。正因佛性也。菩薩戒者。緣了佛性也。全一性以起二修。全二修而成一性。故名佛性。之性。猶云諸佛本源。佛性種子也。不解一句等。舉輕況重。設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少分因緣。而詐言能解。即為內乖己心而自欺。外誤前人而誑他。何況一一戒律皆不解。一切佛法皆不知。則自且從師求學之不暇。豈可為他人作師授戒哉此是遮業。受戒不學。是一過。欲作師。又一過。隨事結罪疏云。餘五眾無作師事。未制。今按善生經。在家菩薩。亦得畜在家弟子。似亦同制。然在家雖畜弟子。無授戒事。故云不犯耳開遮者。為白衣授終身五戒。及六齋日授八戒法。皆悉無犯然亦須知五戒八戒義趣。又八戒法。若無比邱。比邱尼。則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亦得授之。五戒法。設無出家五眾。則在家二眾亦得授之果報者。佛藏經云。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法墮地獄。

○第十九兩舌戒

疏。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邱。手捉香鑪。行菩薩行。而鬥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合注。惡心者。瞋彼前人。欲令鬥諍。或嫉彼賢善。欲為妨惱也。手捉香鑪聊舉善行之一事。鬥搆兩頭。謂交扇令造諍端。此雖說實猶犯。況謗欺耶此具性遮二業。六緣成罪。一。眾生。二。眾生想。應以持戒不持戒六句分別。二稍重。四稍輕也。三。兩舌心。正是業主。四。說過。無論實與不實。五。所向人。若向無戒人。自屬重戒。若泛向同法。非彼親友。自屬第十三謗毀戒。今正以鬥遘為念。的向彼之親厚。故實與不實皆犯。若欲向此人。誤向彼人。結方便罪。六。前人領解。語語結罪開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友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起憐愍心。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當受長夜無義無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生多功德果報者。如第六重戒中說。

發隱。無惡不造者。謗彼賢人為造惡也此戒不但鬥遘比邱推之則讒亂人君臣。離。間人骨肉者皆是類也。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疏。見危不濟。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俱制。大士一切普度。聲聞止在眷屬。此制自度。

發隱。菩薩兼利。故制自度。言自度不顧他人。則犯制也。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疏。前明想念如親。即制令憶慈觀。如大經明習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於上親。大士應與資身之益。及資神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