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在家律要广集
19181600000026

第26章

發隱。憶慈心觀。習慈之品。或七或九。九則親冤各分三品。第一上冤與上親平等者。正慈觀之力也。解難資身之益。法乃資神也言講演之福。得見諸佛者。以此戒是三世諸佛之本源。戒之所在。即佛在故。講之則重宣諸佛之光。開闢人天之路。未亡而歷彼耳根。已死而導其冥識問。墨子兼愛。號為異端。云何眾生。皆我父母。答。儒道止談今世。佛法乃論前身。受生既歷多生。託胎必徧諸趣。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豈不然乎。惟拘近跡。不審遠緣。等之異端。過矣生生受生等者。以生生無不由此四大受生。則生生當行放救。此放生即是常住不易之法也。

合注。以慈心故。總修三種慈心也。一。生緣慈。即觀六道皆我父母。二。法緣慈。即觀地水火風是我身體。三。無緣慈。即於生生受生之中。而悟不生不滅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者。以此三慈。開示於人。救護。則解其現在苦難。教化講說。則拔其未來苦因。令不受未來苦難。又救是拔苦。度是與樂也。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者。見佛聞法。恒於天人類中修道。永離畜生難處。方名究竟放救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苦眾生。二。苦眾生想。三。無慈心。若欲救而力不逮者。至心為稱佛名。或為說法。以作救慧命之緣因。不犯。四。坐視不救。隨事結罪。不救身命。是一過。不救慧命。又一過惟遮不開果報者。不救則失三慈法利。救則成就三慈法門。

按四大是我之身體。亦是眾生身體。是我與眾生同一身體也。故當放救。我生生由四大受生。眾生亦生生由四大受生。故生生當行放救。亦當教人放救。所以為常住之法。此雲棲解常住二字之義。與蕅師異。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

疏。指滅罪品中廣明。

合注。此總結第二段十戒。懸指廣文也。

○第二十一瞋打報讐戒

疏。既傷慈忍。方復結冤。故制也。外書有二途。一是禮之所許。二是法之所禁。漸教故也。今內經悉禁。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發隱。禮許者。記曰。君父之讐。不與共戴天。兄弟之讐。不反兵。交遊之讐。不同國。禮應報也。法禁者。約始三章。殺人者死。律垂諸代斷命必償。法應報也。然此乃權漸之教。未是真實。故世道行之。內經悉禁。

若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讐。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疏。謂以瞋打報瞋打。非謂應以德報怨也。

發隱。言佛意止謂不當以瞋打還報瞋打。非欲人更以恩德報瞋打也。大般若經云。菩薩當鬥爭瞋恚罵詈。便自改悔。我當忍受一切眾生履踐如橋梁。如聾如啞。云何以惡語報人。我不應壞是甚深無上菩提。是也。殺生報生不順孝道者。良由天地以生物為心。彼傷吾親之生。吾復傷彼親之生。殺一生。報一生。於我之生無益。於彼之生有損。生彌寡而殺彌眾。乖天地之和。傷化育之原。是焉得為孝乎。又按疏概標七眾。而經文明言出家菩薩。是經意止制出家。不禁臣民。此或大師權巧。故補經文。然金口炳然。理合依憑。

合注。不順孝道者。被他殺害。必有夙因。快意報讐。重增未來怨結。非所以愛死者也。七逆罪者。如孟氏云。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去自殺惟是一間。今我為父報讐。彼復結讐於我父。又種將來害父之因。故報讐即可名七逆也。結云出家菩薩者。意顯在家菩薩。猶得兼用王法。以直報怨。出家斷不可矣。尚不畜奴婢者。舉輕況重。然出家人。總不得畜。在家得畜。但不應非理打罵。

發隱。曰三業而止標口罪者。罵辱已罪無量。況打拍乎。奴婢且然。況作七逆乎。皆舉輕況重也。

合注。此是性遮二業。既傷慈忍。復結來怨故也。五緣成罪。一。是讐。二。讐想。有六句。初二句輕。謂讐作讐想讐疑。而行瞋報。二句稍重。謂非讐而作讐想讐疑。二句更重。謂非讐非讐想。讐非讐想。而行瞋打。即第九重戒攝也。三。有報復心。四。行瞋報事。五。前人領納。謂受其打罵。結輕。若害命。結歸第一殺戒。在家菩薩。以直報怨。憑官依律決判。不犯。或私行報復。或賄賂求託。過分治罰。一一刑辱結輕。害命結重。又戒本經云。若於他起慊恨心。執持不捨。是染污犯。亦可此戒兼制。又菩薩怨不宜報。恩則宜報。故戒本經云。受他恩惠。以慊恨心。不以若等若增酬答彼者。是染污犯。若嬾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作方便而無力。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欲報恩而彼不受惟遮不開果報者報則相讐相害。更無休息。不報則解怨釋結。永無讐對。

按解孝道處發隱與合注不同。亦各明一義也。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疏。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傳化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

合注。小乘於應請者而憍慢不請。則犯。餘惟不得憍慢。不制悉請。大乘求法為務。一切應請。一切不得憍慢。

發隱。疏云此戒與前第六戒同制。前懈怠不聽。此憍慢不請。若慢心不往聽。應同此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持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合注。初始出家者。明其染法未深。未有所解者。無佛法中正解。既染法未深。未開正解。則更不宜憍慢也此是性遮二業。四緣成罪。一。法師。二。法師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憍慢心。正是業主。與前第六瞋患為異。四。不諮受。隨所應諮不諮結罪。又戒本經云。輕說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毀呰。但著。文字。不依實義。是染污犯。亦此戒兼制惟遮不開果報者。憍慢則失正法種。頑愚陋劣。重法則智慧開明。菩提增長。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

疏。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生輕慢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相。故犯。

發隱。非己師。言不於己師。明是他人弟子也。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發隱。無師佛像前受。得戒如此之難。有師面面相承。得戒如此之易。則師之所係誠大。而求師者。當敬之如佛可也。為師者。宜體此意。慈悲指示。而待之如子可也。乃內倚所學。外挾所交。起大憍慢。不好答問耶。不好答。正前所謂隱沒顛倒也。菩薩善戒經云。不犯者。若知前人是惡邪見。求覓罪過。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知前人不能敬順。若知鈍根。聞深義已。生於邪見。若知聞已。向惡人宣說。破壞正法等。

合注。師師相授。不須好相者。以其展轉傳來。即是如來嫡胤。亦是法身常住。故律藏云。持律之人。是人補佛處也。生至重心者。謂視師如佛也。不得好相。不名得戒。明自誓受戒。如此之難。生至重心。便乃得戒。明從師受戒。亦復不易。既受得已。請問先達。先達豈可忽之而不好答乎。輕心者。忽彼來人。惡心者。慳吝嫉妬。慢心者。自恃福慧也此亦性遮二業。乖接引教訓之道。四緣成罪。一。求法人。二。求法想。三。憍慢心。四。僻說出口。語語結罪。

惟遮不開果報者。悋法則愚癡。憍慢則陋劣。不悋不憍。則功德智慧以自莊嚴。

按發隱分難易。合注言皆難。各明一義。而發隱為順。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

疏。乖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

發隱。菩薩常學大乘。故制他學。聲聞則五歲未滿。五法未明者。制。已滿已明者。不制。繇聲聞不學大乘。惟以自修者自滿也。五歲者。經云。五夏以前專修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況復他學也。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合注。經律大乘法者。通指菩薩藏也。正見者。萬行之解。正性者。正因之性。正法身者。正果之性。邪見者。通指下文諸法。二乘墮於偏空。外道執其謬計。俗典僅談世務。阿毗曇即二乘論。雜論即外道論一切書記。即俗典世論也。斷佛性者。二乘焦菩提之芽。外道刳正覺之種。障道因緣者。內惑正解之因。外亂正修之緣也一向習小。惟是遮業。非染污犯。二向習外。性遮二業。是染污犯。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又菩薩。比邱比邱尼。不學聲聞毗尼。亦犯輕垢七眾同制者。比邱先習此經。及二部律。尼先學此經。及尼具戒。式叉先習此經。及二六法。沙彌男女先習此經。及十戒威儀。在家先習此經。及優婆塞戒。餘力方許徧習大小不全共者。同以本法為急。亦同不得習外。而大不學毗尼犯。小不學此經非犯開遮者。示同邪小。以誘接之果報者。一向習小。障菩提。習外。墮愛見。

發隱。七寶二義。一者殊勝。超出一切諸教偏駁下劣故。二者利濟。能與一切眾生功德法財故。

○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

疏。自損損他。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既未持眾。不制。

發隱。三眾。謂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

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鬥諍。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已有。而反亂眾鬥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合注。說法主。即今法師。行法主。主清規者。亦可律師。僧坊主。知安居房舍等事。即今值院。教化主。勸人作福業者。坐禪主。知習禪事。如僧堂首座之類。行來主。知乍到客情事者。今名知賓。慈心者。和諍守物。能與一切人樂。也此是遮業。不善滅諍。隨事結過。不善守物。隨用結過。若三寶互用。自屬盜戒。若發起諍事。別得性罪惟遮不開果報者。不善滅諍。得破僧方便罪。不善守物。招貧窮困苦報。善和善守。則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發隱。諍有四謂平論諍。非言諍。犯罪諍。作事諍。三寶物。必應所當為之事而施用之。固不可濫用。亦不可差互用差互者。如佛物不可僧用。古人尚有以飯僧物作僧堂。而墮火枷地獄者。又如佛殿餘。作佛像得。佛像餘。作佛供器得。但不可以佛殿餘。作菩薩殿。佛像餘。作菩薩像。降下可知矣。

初津。如自己有。謂當如自己物之愛惜。不得錯用。一說。不得當自己物隨意而用。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疏。僧次請僧。不問客舊皆有分。而舊人獨受。不以分客。乖施主心。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未知僧事。不制。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後見客菩薩比邱。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合注。菩薩。謂大士眾。比邱。謂聲聞眾。皆應有利養分也國王宅舍。謂王所造立安僧宅舍也。應賣自身等者。舉重況輕。謂賣身割肉。尚應供給。況本皆有分之利養耶此俱性遮二業。以僧次請僧時。凡在界內者。皆應有利養分。而今不差客僧。乖施主心。貪利獨受。是盜戒之等流也。四緣成罪。一。有客。謂應得利養分者。來在界內。二。有客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獨受心。正是業主。四。差竟。據義疏云。若知僧次的至彼人。而不差者。且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更有來者。尚未專有分故。若差竟。而別與餘人。餘人自知未應受請。而受得施主家食嚫。五錢入手。與差者同結重罪。畜生無異。又客來不與僧中物分。不起迎接。亦此戒兼制。同犯輕垢餘五眾雖不犯。或有時受差分食。若偏厚偏薄。偏有偏無。皆犯輕垢。善生經云。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惟遮不開果報如慈悲道場懺法廣明。

初津。大會者。或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此三日。是西竺每月大會。設食供僧。又或無遮會。或僧自恣會等但知我飽。不顧他饑。故曰畜生無異。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疏。各受別請。則施主不請十方僧。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在家二眾無此利。未制。大小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