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在家律要广集
19181600000024

第24章

疏。葷臭妨法。故制。七眾大小如前。菩薩小重。發色故也。

發隱。葷辛之氣。能發色身諸欲。小重。少加重也。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葸-十+夕]。慈[葸-十+夕]。蘭[葸-十+夕]。興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合注。茖[葸-十+夕]即韭。慈[葸-十+夕]即[葸-十+夕]。蘭[葸-十+夕]即小蒜。興渠。此方所無。一切食中。雜有此辛。亦不得食。非但戒單食也。此是遮業。臭穢妨於淨法。故制。四緣成罪。如食肉戒開遮者。病非蒜等不愈。須處僻靜別室食之。不得入佛塔僧堂。不得入僧浴室。不得上都圊內。俟斷食更七日後。臭氣都盡。沐浴浣衣。香薰入眾。具如律明果報者。佛頂經云。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舐其唇吻。福德日消。長無利益。修三摩地。善神不護。魔王得便。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第五不教悔罪戒

疏。怙惡長過。故制。出家二眾全犯。餘三眾及在家。雖未有僧事利養。見過不令悔。亦犯輕垢。大小同制。

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合注。八戒者。八關齋法。又地持八重。五戒者。清信士女所受。十戒者。十善戒。沙彌十戒。又此經十重。毀禁者。總明犯一切戒。即毀三世諸佛明禁。七逆現在下文。八難乃犯戒果報。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盲聾瘖瘂。諸根不具。五。生邪見家。世智辯聰。六。佛前佛後。七。北洲。八。無想天。一切犯戒罪者。若大若小。若重若輕。若因若果。皆教懺悔。教懺悔者。以見。聞。疑。三根舉事。令改往修來。捨過遷善也。梵語懺摩。是此方請忍請恕之意。即表除於往愆。悔乃此方之語。義稱惡作。謂追責前來所作是惡。決志改途易轍。即表修於來善。同住同利。是共食味。布薩說戒。是共法味。理應如法舉罪。故不舉不教者犯也。

發隱。布薩。此云相向說。罪半月舉罪懺悔。如是住者。皆清淨聚。故云淨住。

合注。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有罪。二。有罪想。若實謂無罪者。非犯。三。不教心。戒本經云。瞋心不舉。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四。默然同住不教悔。是一罪。同食味。復一罪。同法味。又一罪。隨事各結。不犯者。戒本經云。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護他心。若護僧制。又云。見眾生造今世後世惡業。以慊恨心。不為正說。是犯染污。不犯者。若自無智。若無力。若使有力者說。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識。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為正說。於我憎恨。若出惡言。若顛倒為。若無愛敬。若復彼人性弊[怡-台+龍]戾又自不悔過。亦應此戒兼制。不教人悔。惟是遮業。自過不悔。兼得性業也七眾不全同。比邱應舉七眾罪。比邱尼得舉六眾罪。不得舉比邱罪。若與比邱親里知識。私相勸諫。無罪。式叉摩那得舉五眾罪。不得舉比邱比邱尼罪。沙彌得舉四眾罪。不得舉上三種罪。沙彌尼得舉三眾罪。不得舉上四眾罪。在家二眾。得舉自類罪。不得舉出家五眾罪。若親厚知識。私相勸諫。皆悉無罪。又在家二眾。無同利養事。惟有不舉。及同布薩二過開遮者。僧祇律云。若彼人兇暴。若依王力。大臣力。兇惡人力。或起奪命因緣。傷梵行者。應作是念。彼罪行業。必自有報。彼自應知。爾時但護根相應。無罪。又四分律云。內有五法。應舉他。以時。不以非時。真實。不以不實。有益。不以減損。柔軟。不以麤獷。慈心。不以瞋恚果報者。大涅槃經云。若善比邱。見壞法者。置不訶責。驅遣舉處。是人佛法中怨。若能責遣。當知得福無量。不可稱計。菩薩善戒經云。旃陀羅等。及以屠兒。雖行惡業。不能破壞如來正法。不必定墮三惡道中。為師不能教訶弟子。則破佛法。必墮地獄。優婆塞戒經云。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畜養弊惡弟子。不能調伏。何以故。是惡律儀。殃齊自身。畜惡弟子。不能教誨。乃令無量眾生作惡。能謗無量善妙之法。壞和合僧。令多眾生作五無間。是故劇於惡律儀罪。

發隱。問。教而不改。應免罪否。荅。世儒有言。教訓不嚴。師之惰也。學問無成。子之罪也。教而不改。教者何尤焉。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

疏。喪染資神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

合注。小乘未滿五夏。未諳律藏。見有持律人來。應請。餘非所制。大乘求法無厭。一切應請。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疏。言大乘同見同行。簡小乘。

發隱。法師者。不必是講經論師。凡通達大乘法者。皆是也。大乘同學等者。先言大乘師。次言大乘友。皆當供請。

合注。日食三兩金者。極勢之語。三時者。中前。中後。初夜。瞋心者。恚彼法師。患惱者。恐已侈費。為法滅身者。舉重況輕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法師。二。法師想。若不知者。不犯。三。不請心。若瞋若惱。是染污犯。懈怠忘誤。非染污犯。四。漠然空過。隨事結罪又不受師教。亦應此戒兼制。戒本經云。欲求定心。慊恨憍慢。不受師教。是染污犯。若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知彼人作顛倒說。若自多聞有力。若先已受法開遮者。若知不請。令彼調伏果報者。不請。則失聞薰益。障智慧種。請則常能不離正法。

○第七不往聽法戒

發隱。制意同前。但前屬菩薩詣我。我請說法。今屬菩薩在彼。我往聽法。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諮問者。犯輕垢罪。

疏。言毗尼經律者。大乘毗尼經律。非三藏中毗尼也。大乘經有滅惡義。故稱毗尼。

發隱。經律併稱毗尼者。以大乘經。力能滅惡。義同律也。地持。不開遠近。優婆塞。開由旬不犯。則知出家制遠。在家制近也。葢出家以聽法為事。憚遠不往。是慢法故。在家者。世法拘身。遠聽不能。亦非慢故。

合注。一切處者。通指僧坊俗地。大舍宅。別指俗地。山林等。別指僧地也。法毗尼經律者。法名軌持。毗尼名滅。意指所詮。經律二字。意指能詮。然毗尼正翻為律。經亦訓法訓常。文言似複。義則可明。此法毗尼。大小齊奉。七眾同修。非局在聲聞也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講法律。二。講法律想。三。不往心。若瞋慢。是染污犯。若懈怠。非染污犯。四。不往聽。日日結罪。善生經中。制四十里內須往。此亦應爾。不犯者。若不解。若病。若無力。若彼顛倒說。若護說者心。若數數聞。已受持。已知義。若修禪定。不欲暫廢。皆不犯開遮者。佛藏經云。若比邱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邱。勤求道者。應從座去。若不去者。非善比邱。亦復不名隨佛教者果報者。地持經云。菩薩於善知識。聽受經法。於說法人。有五處不應憶念。淨心專聽。一者。不念破戒。謂不念言。此犯律儀。不應從彼聽受經法。二者。不念下性。謂不念言。我不從彼下性之人。聽受經法。三者。不念醜陋。謂不念言。我不從此醜陋之人。聽受經法。四者。不念壞味。謂不念言。我不從彼不正語人。聽受經法。但依於義。不依於味。五者。不念壞美語。謂不念言。我不從彼粗言說人。聽受經法。如是五處不憶念者。是菩薩勤攝正法。於說法人。不起嫌想。若下根菩薩。起人過心。退不樂聽法。當知是菩薩。不能自度。智慧退減。不聽之失也。能至心聽。則如沙彌戲擲。堪證四果。況實說正法耶。

○第八背大向小戒

發隱。背向未決。猶屬輕。背向已成。則失菩薩戒。又背向在心。失惟屬己。言辭外顯。害及他人。犯第十重。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發隱。背大乘言非佛說。罪亦重矣。云何入輕垢。葢心背而口未宣播。此言字。是內自評論也。若有謗聲。屬第十重。

合注。言非佛說者。意言分別計度。受持者。擬欲受持也此具性遮二業。計二乘。惟遮業。計外道。兼性業。以是邪見故也。直制猶豫未決。是中下二邪見之方便。以其計尚未成。故且結輕。若計成。則失菩薩戒矣七眾同。大小不全共。小是本習。故非犯。計外得責心罪。發心欲往。步步結應懺罪。聞外道說法。不入其心。悔還。尚許懺除共住。若片語入心。奉行其法。乃至拔一髮等。失比邱戒。成重難。現身不復許入僧數惟遮不開果報者。計外。成邪見。墮三塗。計小。障大菩提。

發隱。昔天親菩薩造五百論。明小斥大。後遇無著。悔悟己過。欲自截舌。無著教令以舌還讚大乘。天親受教。剋心向大。宏傳廣演。卒成聖果焉。改過不吝。真萬世法也菩薩善戒經云。讀世典文頌書疏不犯者。為破邪見故。為知外典是虗妄。佛法真實故。為知世事。不為世人所輕慢故。

○第九不看病戒

疏。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一切應看。聲聞止在師友。同活。共房。及僧尼。此外不制。以其本不兼物故。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疏。言供養病人如佛。極敬為語。此明在心不在田。如阿難分飯與餓狗。以此心明好。故與佛一等。菩薩見一切病人。隨力所能。皆應看視。文中舉父母師弟子。從近為始也。末云城邑曠野。凡是病皆救。即知通一切也若瞋心捨置。隨人結輕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不犯。

發隱。八福田中。諸佛最尊。云何看病為第一。葢佛是敬田。不兼乎悲。惟茲病人。佛囑我滅度後。應好供養。其中多有諸佛賢聖。則是敬田。百骸痛苦。須人為命。則是悲田。況諸佛人天普供。苦中之苦。無越病人。福中之福。宜歸看病矣優婆塞戒經云。行路之時。見病人。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得罪。葢謂有力則自為救療。無力則轉託他人。邈然如不見聞。慈悲之心安在。故得罪也。言瞋心者。嫌病人。不生慈念也。力不及而有慈念心者。不犯。力不及而不起慈念心。亦犯。

合注。八福田。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阿闍黎。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七是敬田。病兼悲敬。故名第一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有病。二。有病想。三。不看心。瞋果是染污犯。懈怠非染污犯。四。應看不看。隨事結罪。不犯者。若自病。若無力。若教有力。隨順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屬。若彼有力。自能經理。若病數數發。若長病。若修勝業。不欲暫廢開遮。如不犯中說。又復應知看病法則。四分律云。有五法能看病人。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能與。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吐唾。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乃至差若死。五。能為病人說法令歡喜。律攝云。若病人貧無藥直者。師主知識等。應為辦之。或施主邊求。或用僧伽物。或塔物。或旛葢等莊嚴具。依價賣之。以供藥值。病差應償。若無力者。不還無罪。大師之子。是父母財故。若看病苾蒭。供給病者。除性罪已。餘皆應作果報者。不看失慈心益。失悲敬二田。自有病苦。亦無人看。能看。則成就第一福田。

○第十畜殺眾生具戒

疏。以傷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鬥戰之具。及惡羅網罥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疏。罾繳羅網等。道俗皆制。刃槊弓箭。舊開國王王子等。

發隱。父母之讐不報。詳見下文。矛者。長鎗。罥者。所以羈禽獸足。繳者。生絲繫矢而射。罾繳羅網。皆漁獵之具也。槊亦鎗屬。刃槊弓箭開國王者。衛國以兵。餘人無國不應。

合注。此是性遮二業。殺之方便。且結輕垢。隨害物時。更結殺罪開遮者。或勸人戒殺。若買。若化其器藏而舉之。毀壞彌善果報。如殺戒中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廣明。

疏。此十戒總結。如下六品所明。

發隱。大本中六品。廣明如上十戒。今略之也。後倣此。

合注。此總結第一段十戒。懸指廣文也。

○第十一國使戒

疏。夫為敵國使命。必覘候盈虗。矯誑策略。邀合戰陣。情存勝負。以乖本慈。文云國賊。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發隱。覘候者。窺伺也。矯誑者。奸欺也。窺伺虗實。以為進止。奸欺謀策。而後行事也。言賊者。如孟氏曰。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