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
19059600000020

第20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础(3)

3.群体压力

1)群体压力的概念和作用

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群体压力的作用,一是有助于群体维持一致的行为,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二是维系群体及群体规范、群体一致的行为,可以增加个人的安全感。

2)导致群体压力的原因

群体是人生存不可缺少的社会空间,主要有3种群体心理导致了群体压力和趋同行为的产生。

①人天生就有一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害怕被其他成员孤立,人类都有合群的本能。“趋向于一定的群体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当个人被他所在的群体所排斥时,通常会体验到莫大的痛苦,群体对它所属的成员具有一种力量”(朱智贤,1989)。对于群体的偏离会面临很大的群体压力甚至受到严厉的制裁,这种恐惧感使得群体中的人产生合群的倾向,只有与群体保持一致才能消除个体的不安全感。

②群体为人们的个体行为提供了参照,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人,觉得这么多人都这样应该不会错,认为他们是正确的信息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觉得,多数人正确的机遇多。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③个体的从众行为。群体给予个体的归属感和自我同一性使得个体产生维护群体形象的心理,觉得群体形象关乎自己,因此个体的行为表现为与心目中的归属群体的标准保持一致。所以,“实际的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想像上假设的群体优势倾向也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压力,使人选择与设想的多数人倾向一致的行为。”

4.群体规模

1)群体规模的概念

群体规模是指组成一个群体的人数多少。工作群体规模应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任何工作群体都应有其最佳人数,也应有其自己的上限和下限。群体人数与人均效率的关系是,往往获得最佳工作效率的群体规模有一个最佳值,当群体规模达到这个最佳值时,人均效率表现最高。

2)群体规模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群体的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行为,据研究和事实表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群体规模对群体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取决于群体行为所要寻求的目标。例如,5~7人的群体在执行具体任务时,比更大一些的群体和更小一些的群体,都更灵动和有效;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件,则12个以上的群体更善于吸收多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对工作也有利。

②规模为奇数的群体比规模为偶数的群体更普遍,也更有效。因为当进行决策表决时,奇数可以避免发生僵局的可能性。所以,参与决策的人数一般都是奇数。

③群体可能具有“社会惰化”现象,即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个人绩效可能降低,官僚作风会加深。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瑞格尔曼(Ringelmann)在拉绳实验中,比较了个人绩效和群体绩效。他假设(也是一般人对群体绩效的刻板印象)群体绩效大于等于个人绩效总和。但是研究结果没有证实他的期望:3人群体产生的拉力是1个人拉力的2.5倍,8个群体产生的拉力还不到1个人拉力的4倍。其他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种事实,即群体规模越大,成员个体的绩效减少。

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惰化”效应?一种解释是可能出于公平理论,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只有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才会感到公平,另一种解释是群体责任的扩散,个人投入对群体产出的贡献无法量化,反正做多做少一个样,从而导致群体总体效率降低。工作群体中这种“社会惰化”现象对于组织行为来说,意义重大。如果管理人员想借助群体的力量强化群体士气和提高绩效,就必须制定衡量个人努力绩效的方法,或者借助倡导一种群体合作和集体荣誉精神,来避免这种“社会惰化”现象。

3)规模的上限和下限

一些学者研究了不科学地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第一,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增加,但这些资源并不一定都是有用的资源;第二,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发挥;第三,群体人数增多,成员参加活动和得到壮大的机会减少;第四,群体人数越多,就越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成员的活动;第五,群体人数增多,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第六,群体人数增多,则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

4)群体组成人员的奇数和偶数问题

群体规模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群体应是奇数还是偶数的问题。主张群体应为奇数的人认为,当群体成员发生意见分歧时,奇数群体可以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不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主张偶数群体的人认为,单靠表决会影响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当意见分歧的双方势均力敌时,应进一步进行协商,这样既可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又可避免群体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紧张。

5)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工作群体规模应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任何工作群体都应有其最佳人数,也应有其上限和下限。当人数最佳时,人均效率最高。在“最佳”附近作微小的波动,对人均效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变化的范围超过一定的“度”,人均效率就会大幅下降。应当指出,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机械化程度及工作的不同熟练水平等因素,决定着不同的群体应有不同的最佳人数、不同的上限和下限。韦伯尔综合了各种研究结论:5~11人最为有效,2~5人较容易得到一致意见,4~5人易于使成员感到满足,2~3人时群体成员感到压力较大。罗宾斯则认为,7人左右的小群体完成任务比大群体快,12人以上的大群体更善于吸收多种不同的观点。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群体规模的研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研究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下限应保证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其次,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群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最后,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即如果超过了这个上限,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

5.群体构成

对于大多数群体活动来说,需要具备多种技术和知识,才能使群体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异质性群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更可能拥有多种能力和信息,运行效率会更高更好。如果一个群体在性别、个性、观点、能力、技能和视野方面是异质的,群体中有各种不同的人,就会增加群体有效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特征。同时这样的群体可能冲突会较多,由于设置了多种职位,可能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群体的统一性较差。但事实却证明,在执行任务时,这种异质性群体比同质性群体更有效果。

异质性群体运行效率高。所谓异质性群体,是指成员在性别、个性、能力、态度、技能等方面是不同的。异质性群体可能拥有更多的能力和信息,会增加群体有效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比如一个登山队,不但需要一些专业的登山队员,同时也需要一些地质专家、医生、翻译等。同时这样的群体在相互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意见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着冲突。但研究表明,虽然存在问题,但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同时在辩论中可能会得出创新型的想法。对于执行任务,这种异质群体比同质群体会更有效。

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性对群体成员的流动性有较大影响。这里所指差异性,是指人口统计方面的一些特征的差异,如年龄、性别、民族、教育水平、出生地、文化背景等。如果群体的成员具有共同特征,即同类者,如他们同样是在一个地方长大、同样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都经过大学教育,年龄、教育水平都比较接近,他们就可能愿意在一起交往,对群体有相似的观点,愿意留在此群体中;如果每个人都与其他人存在一些差异,他们也不会有局外的感觉;如果群体的大部分成员是同类者,如都是南方人、年龄相近,那么同类者之外的群体成员被排斥的可能性较大,流动性也较高。

群体内部其他方面的差异,与群体成员进入群体的时间这一点相比,更可能造成群体成员之间的不平衡并使某些员工离职。这些差异主要是指:社会背景方面的差异、地域差异、教育水平差异等。进一步说,一个群体成员全为女性,这一点对预测离职率并不重要。但如果一个群体共10个人,9个人为美国人,1个人为中国人,可以预测,这位中国员工离职的可能性会较大。

6.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所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愿望及愿意为群体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强烈愿望。具有较高凝聚力的群体,能增强群体成员的义务感,其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就大,集体意识也强,相互关系好,能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相反,凝聚力低的群体,其成员间关系松散、意见分歧,会严重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

高凝聚力的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内团结一致;二是群体成员都很喜欢这个群体,积极参加群体组织的各种活动,群体对每个成员都具有很好的吸引力;三是成员对群体拥有责任意识,群体成员具有主人公的观念,自觉维护群体的利益和荣誉;四是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自豪感,对待群体就像自己家一样。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群体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变量,对之发生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成员在群体中的时间、群体规模、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外部威胁、以前的成功经验等。

(1)成员在群体中的时间

人们在一起的时间长短,影响群体的凝聚力。如果人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会彼此产生感情,他们就会更加友好。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相互交谈,并进行其他交往活动。而这些相互交往通常又会使他们发现大家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增加群体的凝聚力。成员在一起的机会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住宅距离较近的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会更加密切,彼此交往的机会会更多。共用一个办公室的人更容易形成凝聚力较高的群体,因为他们之间的物理距离最小。例如,研究发现,同一个班级的两个学生,两个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他们课桌之间的距离。

(2)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就越难。因为群体凝聚力随着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的增多而增加,那么群体规模越大,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就越少,群体凝聚力就越小。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少了,群体保持共同目标的能力也相应减弱。因此,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内部产生非正式群体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群体内部再产生各种小团体通常会降低群体的整体凝聚力。

(3)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最近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形成小团体,女性的凝聚力高于男性。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全部6个成员都是女性的群体和男女混合的群体比6个成员都是男性的群体凝聚力高。据研究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与自己的朋友、同事、伙伴竞争会少一些,而合作较多,这样就有助于增强女性群体的凝聚力。

(4)群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如果群体受到外部攻击,群体内部通常会加强合作,群体此时会一致对外,群体的凝聚力会增强。

(5)群体的地位

一般来说,群体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重要,群体越容易显示出统一和合作的特点。归属于重要的群体从一定程度上就提升了个体的价值;反之,由于群体在组织中的不利地位,必将影响其成员的归属感,群体的凝聚力就会较低。

(6)以前的成功经历

如果群体一贯有成功的表现,它就容易建立起群体合作精神来吸引和团结群体成员,员工加入这样的群体会产生荣誉感和归属感,群体成员会齐心协力,可以使群体行为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从而增强凝聚力。比如一个部队,在某次战役中表现突出,得到崇高的荣誉,从此这个部队的成员会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群体凝聚力的意义

群体凝聚力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研究发现,通过改善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和提高群体凝聚力,可以达到提高群体工作效率的目的。一般来说,高凝聚力的群体中,职工的士气和满意度都比较高,凝聚力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说明,群体的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凝聚力高既是高生产效率的起因,又是其结果,群体凝聚力高,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助于降低紧张情绪,提供一个实现群体目标的良好环境。而成功的绩效,有助于强化成员对群体的忠诚感、归属感,强化成员间吸引力,提高凝聚力,使成员更加热爱这个群体,愿意为这个群体效力。

第二,群体凝聚力和生产效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目标。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其目标,愿意为这个目标努力,同时也有强烈的愿望去实现这个目标。如果群体的绩效目标较高(如高产出,高质量),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就比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群体成员表现得更加好。但如果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很高,而绩效目标却很低,大家觉得目标太低没有压力,群体生产率通常比较低。如果群体凝聚力低,但绩效目标高,有了压力后,群体生产率水平中等,不过比不上凝聚力和绩效目标都高的群体。如果凝聚力和绩效目标都低,群体生产率肯定低于一般水平。

7.群体士气

1)群体士气的概念

群体士气是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与满意,并愿意为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集体态度。它来源于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心理学家史密斯把士气定义为“对某一群体或组织感到满足,乐意成为此群体的一员,并协助达成群体的目标的态度”。群体士气又是群体成员的一种态度,群体士气表明了群体成员对所在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作为群体成员效力于群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群体士气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提高群体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2)高士气群体的特征

①群体的凝聚力强,这种凝聚力不是起源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内部的凝聚力,群体内部表现得很团结。

②群体内的成员,没有分裂为互相敌对的小群体的倾向,成员团结一致。

③群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及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能积极适应外界和内部的变化。

④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把群体看作是自己的归属。

⑤群体内的每个成员都明确地掌握群体目标,对于群体目标很了解,清楚自己的工作。

⑥群体成员对群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成员愿意为了这个目标及领导者而努力工作。

⑦群体成员承认群体的存在价值,很认同群体的价值观,并且有维护该群体继续存在的意向,愿意为群体效力。

具备以上7个特征的群体就是一个士气高昂的群体,其必将有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这个群体也更有效率。高昂的群体士气,可以保证群体的活力,群体更加团结,而且可以激发员工的生产热情,以保证群体或组织生产任务的完成。同时,高昂的群体士气可以使群体或组织获得广大公众的赞誉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