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18816200000037

第37章 正色立朝(1)

触怒元载

元载原为度支郎,聪颖机敏,极善于察言观色,在人前,包括皇上面前,以其伶牙俐齿,投其所好,侃侃而谈,对答如流。肃宗李亨很欣赏他的这种“出众高才”,于上元二年(761)便拔擢其为户部侍郎,充任勾当度支、铸钱、盐铁兼江淮转运使等职务。元载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几个月后,便取代了在盐政、漕运、赋税、铸币、平抑物价等方面功绩卓著,使“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的理财贤吏刘晏,掌管了财权;至肃宗末年,更加鲤鱼跃龙门,官拜当朝宰相。广德元年(763)十月,代宗李豫“出幸”于陕州,下诏任命元载兼任行军司马。元载一身而兼掌财权、军权,权倾天下,气焰煊赫至极,却仍不心满意足,千方百计地巴结、逢迎、贿赂总管宦官鱼朝恩,并用重财奇货结交代宗的其他贴身宦官,以刺探代宗的一举一动及其意图——我元载有的是“开元通宝”145,大唐的钱财几乎全部掌握在我元载手里,何愁拿不出一些来买通宦官?有钱能使鬼推磨,让宦官们变成为我元载拉磨的驴子,花不了多少钱财!再说,给他们花得再多,只要给朝廷少交几个也便是了,花来花去,少不了我元载荷包里的一个开元通宝!宦官们得了元载给他们的好处,代宗李豫的一颦一笑,一句话,一个眼神,喜欢或者厌恶了谁,有了什么新的打算……元载便无不最早得知,了然于胸,他也便能将代宗李豫的心思、好恶、意愿,揣摩、体会得细致入微,丝丝入扣,说出话来,没有不投合其心意、使其满心喜悦的。如此一来,代宗李豫怎能不日益更加宠爱、信赖元载这个“盖世高才”呢?

颜真卿,其时任尚书右丞,对于元载的得势及其与代宗的彼此默契,虽然看在眼里,洞明于心,却似乎熟视无睹,并不把元载的刻意逢迎和得势当一回事,仍以一片忧国忧民之心,正道直行,说自己该说的,做自己该做的。于是,在吐蕃兵马退出京师、代宗李豫的“龙驾”返回京师之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当年,郭子仪将军所率大军收复被“安史”叛军占据了的京师长安之后,肃宗李亨将从凤翔还京,颜真卿曾经郑重上谏,建坛于外,天子素服哭告祖宗三日,然后回宫。肃宗李亨十分难堪,依允不愿,不允又无由,左思右想,无可奈何地大抵依从了下来。一些同僚和好友都揣测,颜真卿此后的被贬同州、蒲州、饶州,与他那次的奏言不无关系。诚挚上谏而致宦海沉陷,往事历历,刻骨铭心。此时此刻,颜真卿却似乎把此前车之鉴忘得干干净净,反而以当年肃宗李亨从凤翔归还京师的礼仪为先例,再次郑重奏请代宗先拜谒陵庙,然后还宫。在他看来,同样是“出幸”于外——不过肃宗李亨是以太子身份随父皇李隆基避难“出幸”,于途中背着父皇宣布改元称帝的,代宗李豫则是以天子之尊避难“出幸”的,同样遭遇了京师沦丧、社稷蒙羞、祖宗受辱。肃宗李亨从凤翔归京,素服哭告祖宗三日然后还宫,代宗李豫从陕郡归京,难道不该心怀敬畏,先拜谒陵庙,然后还宫吗?难道不应该心怀悲戚,嘱告祖宗,洗雪耻辱,并得到祖宗的宽恕和谅解吗?难道不应该尝尝苦头,牢记李家大唐列祖列宗的传统,使大唐帝祚万年昌盛吗?难道先皇肃宗李亨这样做了,今上代宗李豫就可以不这样做吗?

然而,颜真卿的郑重上谏同样给代宗李豫出了难题,一时如芒刺在背,既觉得否决无理,又委实依允不愿,实在经受不了那般折磨,惶窘之中,顾左右而言他。宰相元载顿时明白了皇上的神情意味着什么,立即出班启奏:颜真卿之见未免陈旧,太过迂腐,不可如此。他早就刺探、揣摸透了,代宗梦寐以求、迫不及待的是尽快回到大明宫,坐上龙椅,接受百官朝拜,享受天子的无上尊荣,回到后宫,与后妃相拥,醉入温柔之乡;而不是在这数九寒天之中,冒着风霜,忍受着针砭肌肤的寒风,前往诸先皇陵墓和宗庙,繁文缛节地拜谒,在祖宗陵墓前、牌位前哭诉自己的无能!颜真卿,你真是个老不识相、死不开窍的蠢货、榆木疙瘩!元载,这个正春风得意、为代宗李豫宠爱至极的“出众高才”,眼看着窗外房檐下的冰柱和西北风卷起的尘沙,又转过身来,不无揶揄之意地对颜真卿道:你的意见虽然很好,遗憾的是太不合时宜了!我是宰相,又怎么能赞同你的意见呢?

早就对元载的曲意逢迎天子而漠视群僚,一手遮天,随心所欲,心中窝藏着雷霆之怒、凌天之恨的颜真卿,铁青着脸,当即回敬道:“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乎?然朝廷纲纪岂堪相公再破除也!”146——我的意见采纳不采纳,全在宰相你了,但我提出这样的意见又有什么罪过呢?要提醒你的是,朝廷的纲纪、规矩,能容忍你这么一而再地随意破坏吗?

似钻心的冷风,似无法躲避的冰雹,似劈头揳来的铁钉,当着皇帝代宗和满朝文武官宦,元载对颜真卿的“回敬”张口结舌,应对无着,气得面红耳赤,嘴唇打颤,羞惭难耐,焦头烂额。好你个颜真卿,老不识相,老蠢货!什么“用舍在相公耳”?什么“岂堪相公再破除也”?你是说我以宰相之职专断、独霸,弄权朝堂了?说我肆意破坏朝廷纲纪了?是的,我是宰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信赖我,听我的,给了我辅佐他主宰天下的这个权,我就“专断”了、“独霸”了,怎么样?我就是“弄权”了、“破除”了又“再破除”了,怎么样?不服气吗?……你还说,我的行为不能被容忍下去了?不能容忍我的是谁?是你?是群臣?还是皇上?我明白,你的言外之意是警告我没有好下场!……咱就骑着毛驴看唱本,瞧瞧没有好下场的到底会是谁!是你颜真卿,还是我元载!

元载越想越气,越想越火,越想越晦气、越扫兴。他用拳头狠狠地捶打着身旁的几案,不料拳头被捶打得钻心地疼;又随手从手捧茶盘的小宦官手里抓起一把茶壶甩了出去,正砸着了一面镶玉错金大屏风。“哐当”一声,茶壶碎了,屏风倒了,茶壶或者是屏风上的一块碎片飞迸回来,砸在了元载自己的额头上。元载不禁“哎呀哎呀”地连声大叫,连连地倒抽着冷气,用手去捂额头,却发现殷红的鲜血从额头上流了出来。

“臣该死!该死!恕臣失礼!”元载慌忙捂着头上的伤口,跪倒在地,向代宗请罪。

“元大人,皇上早就退朝了!”正在清扫朝堂的小宦官提醒道。

元载回过神来向上一看,龙位里早不见了代宗李豫。颜真卿的那几句像冷风、像冰雹、像铁钉的话刚一落点,代宗便拂袖而去,宦官宣布下朝了。文武臣僚们,包括颜真卿,随即没有了踪影。

元载怎能咽得了这口恶气?怎能如此善罢甘休?人常说,宰相腹内能撑船。他一边怏怏地走出大殿,一边在心里暗道:且将这怨恨、嫉恨、仇恨,埋藏腹中,等待时机,报仇雪恨,倾吐一腔恶气!也让你颜真卿清醒清醒,让臣僚们、世人们明白:马王爷长着三只眼,宰相就是一国主宰;我元载不是好惹的!

就这样,颜真卿的仕途前程,又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痛悼忠良

广德二年(764),京城长安阴霾遮天,白昼如夜,晦暗而污秽,秋风萧瑟,黄叶披靡,凄冷而苍凉。噩耗传来,临淮郡王李光弼将军病逝于徐州官府。

颜真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复询问向自己禀报信息的文吏:你说什么?

“临淮郡王李光弼将军病逝了。”文吏又复述了一遍。

“天哪!李公,李将军!‘德烈充塞寰宇,谋猷著名日月’147的李将军!忠心耿耿、正气浩然的李将军!你怎么——”颜真卿大叫一声,泪水哗哗地涌出了双目。

颜真卿的脑海里浮现出自己所熟知的李光弼将军戎马平生的一幕又一幕:

安禄山、史思明反叛之后,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常山太守——堂兄杲卿,与长史袁履谦智取了土门。其后,叛贼史思明以重兵围困常山,太原尹王承业坐视常山危急,面对常山来使卢逖的泣血求救,拥兵不动,致常山城破于贼手。二月,李将军率朔方马步兵八千东出土门,收取了常山。看到常山“战士死者蹈藉于滹池之上,公亲以衣袂拂去其上沙尘,因恸哭以祭之,分遣恤其家属,城中莫不感激一心”148。

紧继其后,郭子仪将军“与公合势,南收赵郡,又败之于沙河,夏六月战于嘉山,打败之,斩获万计。思明露发跣足奔于博陵,穷蹙无计……”149。

那年八月,公奉命守太原,史思明与蔡希德率领其全部人马攻城数月,“公自贼逼城,于东南角张帐次居止,竟不省视妻子。每过府门,未尝回顾。是后决遣事务,信宿方归。”150

乾元元年(758)秋八月,洛阳城上,公对着城下请见的叛贼史思明,一派凛然正气,严斥道:“‘我三代无葬地,一身必死以国家之患。尔为逆虏,我为王臣,义不两全。我若不死于汝手,汝必死于我手!’将士闻之,无不激励……”151

“公以为战者,危事,胜负难必。每临阵尝贮伏突于靴中,义不受辱。”152

……

颜真卿虽与李光弼并无几次聚会,更无畅怀长谈,然而,李将军的声音笑貌如在眼前,李将军的桩桩事迹,以及自己举义平原后与李将军在互相联络、支持中铸就的情谊,铭刻在心,常常使自己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李将军的忠魂、正气,似乎与自己相投相契,冥合一体。虽然李将军乃挥兵千万、驰骋沙场、威震天下、功高盖世的罕有名将,自己不过一介孱弱文臣——当年举义于平原,乃铤而走险的无奈之举,但李光弼将军与自己灵犀相通,李将军的灵魂似乎就是自己的灵魂。

时至今日,山河破碎,社稷蒙辱,百姓涂炭,而李公光弼、郭公子仪这样的社稷之臣日见稀少,杨国忠、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元载之流的奸佞却层出不穷,且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想到此,颜真卿不由得摇头慨叹,仰天长啸,唏嘘不禁……

一个多月时光在戚伤中悄然流逝。八九月间,李光弼将军之弟,时任太子太保的李光进,请颜真卿为其兄李光弼将军撰写神道碑,颜真卿欣然应诺。颜真卿对李光弼将军的思念和敬仰,随着笔锋的婉转逶迤,涌流而出。碑文由曾书写《唐王四娘塔铭》的著名书家张少悌行书勒石,立于富平祖茔墓前。《李光弼神道碑铭》文,于是成为忠魂与正气的礼赞。

此后数十天,十一月间,郭子仪将军击败叛将仆固怀恩,凯旋回朝。代宗李豫为奖掖“为我良弼”153 的郭子仪将军的巨功大勋,赠予郭子仪亡父郭敬之以太子太保之官。郭子仪决定在家庙中树碑以记其事,请颜真卿撰、书。颜真卿又欣然接受郭子仪之请,撰、正书《郭公庙碑铭》,撰、行书《郭公庙碑阴记》154。其文与其说旨在为郭子仪父子树碑立传,不如说是继《李光弼神道碑铭》之后的又一篇忠魂、正气礼赞。碑文对郭子仪父子的功绩和平生为人的评述,集中于“忠”、“正”二字。谓郭敬之:言谈以“忠信”为主调、行为总呈现着端直和方正,不苟合取容、低眉求宠,不趋炎附势、阿附权贵,不悖逆大道、侥幸于走运得时;赞郭子仪:“忠于国而孝于家,威可畏而仪可象”,崇高的德行播于万类,胸怀开阔,待人厚道,对自己所信用的人能任其发挥才能,听取好的意见,如同水向低处流般自自然然;他总是“推赤诚而许国,蹈白刃以率先”,以身许国,赤胆忠心,每赴沙场,即使面对着寒光凛凛的刀山,也毫不迟疑地冲在前面。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的风云平生,都根源于一颗耿耿忠魂、一腔凛然正气。

颜真卿恭谨庄重,笔笔雄强,字字磅礴,不但表达了自己对郭子仪父子忠魂与正气的敬慕,而且于无意之中也将自己的忠魂、正气彰显给了世人。正由于《郭公庙碑铭》和此前的《李光弼神道碑铭》,两“碑铭”之“文”,特别是《郭公庙碑铭》之“书”,系以自己的忠魂、正气,深情地彰扬李、郭二将军的忠魂、正气,自然透射着撰书者颜真卿品行的直方和人格的高迈。《郭公庙碑铭》笔画一丝不苟,雍容庄重,流畅爽朗,于规矩中显雄浑,于笔锋起落中显性情,丰伟遒劲,厚重朴茂,气骨风流中不无清灵古拙的韵致。如果说雄强博大、遒劲丰润的《大唐西京多宝塔感应碑》,透露着颜真卿独创新意、别开生面的书法追求,神明焕发、意气干云的《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像赞碑铭》,彰显着“颜体”书法于大唐痩硬妍丽书风中的脱颖而出、自立面目,那么,《郭公庙碑铭》则标志着“颜体”的炉火纯青和艺术造诣的新高度。

“争座位帖”

代宗李豫从陕州返回京师长安,远远不是那次“吐蕃之乱”的最后结束。那时,吐蕃军队向西退至凤翔,攻城不得,又后退居于原州155、会州156、成州157、渭州158一带,接着又连连攻陷松州159、维州160、保州161等地。次年——广德二年(764)二月,仆固怀恩公然反叛了朝廷,勾结并伙同回纥、吐蕃军队十万之众,气势汹汹地向东进犯而来。京城长安一时陷入一片惊恐慌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