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18816200000038

第38章 正色立朝(2)

郭子仪将军又一次受命于国家危难之时,出镇奉天162。仆固怀恩伙同回纥、吐蕃兵马,气势汹汹地进逼而来。郭子仪将军胸有成竹,命令麾下将士森严壁垒,固守勿战,伺其疏于戒备之时,听命挥戈出击。十月初七日夜,彤云密布,晦暗如墨,朔风呼号,天寒地冻。郭子仪将军悄然发兵于乾陵之南,暗暗布好战阵,严阵以待。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大军满以为朝廷军队没有防备,于次日一早趾高气扬地到达奉天城下,准备突袭;熹微的晨色中,忽地发现郭子仪将军率军列开了阵势,箭上弦,刀出鞘,叛军惊恐不已,不战而仓皇退逃。郭子仪派遣五千将士,紧紧追击于后,将至邠州而返。

十一月间,一个艳阳当空、西风劲吹、旌幡飘舞的日子,郭子仪将军率师凯旋归朝。代宗李豫诏令宰相、百官于长安城西开远门隆重迎接,并亲自于皇城安福门旁的安福寺等候会见;百官排列的位置,则由尚书右仆射郭英义安排。当时,大宦官鱼朝恩被任命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领禁兵,凡朝廷军队,无论何州之兵、何节度麾下将士,无不有权巡察、训导。其所得到的天子之宠、权力之重,天下无比。但他毕竟文不通经史,武不能挥戈,更不用说治国平天下、经纶济世、拯救黎民于水火,全然是靠着千般谄媚、万般驯顺,把皇帝侍候得舒坦、滋润而爬上高位的一介阉宦。郭英义为了取悦于鱼朝恩,竟打破常规,将鱼朝恩的位置提到前列,排挤六部尚书于下座。对此,身为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的颜真卿气愤填膺,愤然而撰《与郭仆射书》163,予以斥责。

……前者菩提寺行香,仆射指挥宰相与两省台省以下常参官并为一行坐,鱼开府及仆射率诸军将为一行坐,若一时从权,亦犹未可,何况积习更行之乎?一昨以郭令公父子之军,破犬羊凶逆之众,众情忻喜,恨不顶而戴之,是用有兴道之会。仆射又不悟前失,径率意而指麾,不顾班秩之高下,不论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悦军容为心,曾不顾百寮之侧目,亦何异清昼攫金之士哉!甚非谓也。君子爱人以礼,不闻姑息,仆射得不深念之乎?真卿窃闻军容之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况乎收东京有殄贼之业,守陕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景仰……且乡里上齿,宗庙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威,以明长幼,故得彝伦叙而天下平和也。且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纵是开府、特进,并是勋官,用荫即有高卑,会宴合依伦叙,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彝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一至于此,振古未闻!……古人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64愿仆射与军容为直谅之友,不愿仆射为军容佞柔之友。……

朝廷纲纪,须共存立,过尔隳坏,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电含怒,责斁彝伦之人,则仆射其将何辞以对?165

宦官鱼朝恩曾经是李辅国的心腹,靠着对李辅国的顺从和巴结,得到了肃宗李亨的宠信,于乾元元年(758)当上了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数十万大军。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一职,是肃宗李亨的发明创造,实际就是不称大元帅的大元帅,是代表皇上压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头上的钦差大臣。收复洛阳之后,肃宗李亨又封鱼朝恩以冯翊郡公,开府仪同三司——开设府第、设置官吏,秩同于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三司”的最高散官。广德元年(763),代宗李豫仓皇“幸陕”之时,身边禁军如鸟兽般四散而逃,难以召集,鱼朝恩率领陕州军、神策军护驾有功,愈得宠信,代宗于是在其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官名之前加以笼盖九州、弥纶八荒、登峰造极、无以逾越的“天下”二字,并命其统帅京师神策军。鱼朝恩于是权宠无比,目空一切,横绝天下,干预政事,慑服百官,贪贿勒索,气焰熏天。代宗李豫如此宠信鱼朝恩,不仅造成了当代朝政的空前腐败,而且引发了唐代以后历朝愈来愈严重的宦官专权和政治黑暗。郭英义则是个一贯骄纵,恣意横行,观风钻营,盗权窃位,肆无忌惮的官痞。早在郭英义率领神策军之时,鱼朝恩是他的监军,郭英义以其非凡眼力察觉到鱼朝恩未来的宠荣独有,多方巴结献媚,与之结下了“深情厚谊”。后来,郭英义升了仆射,鱼朝恩官拜“天下”,独掌禁兵,伴随代宗居住在宫苑之中,其煊赫气焰,较当日之李辅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郭英义看在眼里,深知进一步谄媚、讨好鱼朝恩,乃飞黄腾达的仕途辉煌之径。于是,不惜于滥用职权,践踏纲纪,破坏成规,高抬其位,对鱼朝恩曲意逢迎。一向正道直行、刚烈忠信、正气浩然的颜真卿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对于郭英义的行为岂能听之任之,坐视不理。于是,安福寺之事便成为他撰、书《与郭仆射书》,予以严词斥责的由头。

安福寺之事是由头,颜真卿却并不从安福寺之事写起,而是向前推溯,先追述以前在菩提寺燃香敬佛时曾经发生的事:那一次,郭英义恃其仆射之职,指挥宰相与尚书、中书两省,将御史台和两省以下经常入朝参见皇上的官员合并,坐为一行;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及仆射大人你,率各位将军坐为一行。这种排列,即使作为一时权变,也是很不妥当的,何况作为开端,以后因循、沿袭下去呢!昨天,由于郭令公父子所率的朝廷大军,大破了狼狈为奸的仆固怀恩与吐蕃军队,众人无不惊喜,恨不得将郭老令公父子顶在头上,这便有了安福寺的兴道之会。遗憾的是,仆射大人,你一点儿也不觉悟自己以前在菩提寺的过失,竟然率意而为,不管官员们品级秩次的高下,也不论文官武官的左右位置,完全从你取悦鱼朝恩的目的出发,闭目不见百官同僚们的侧目以视,简直与大白天明火执仗地抢人金钱的匪盗没有什么不同!实在令人无法一提。在颜真卿看来,君子敬重人是应该讲究礼节的,从没听说可以无原则地强拉硬扯,把低的拉高、高的压低。仆射大人,你难道对这个道理不理解、不熟知吗?写到这里,颜真卿顺笔将鱼朝恩抬举了几句:我颜真卿听说,观军容使大人,他的为人清心寡欲,诚信于佛,何况他为收回东京建树了灭贼之业,在守陕州护驾中有可与天比其大的功勋,朝内朝外,人们无不敬仰。颜真卿的话语中虽有抬举意味,却也是实情,也许更出于自我保护的策略:为着打狗,先稳住主人;如果狗与主人一起打,只怕比恶狗凶狠十倍的狗主扑来,不但打不着狗,自身也将难逃祸殃。颜真卿接着写道:乡间尊重的是年龄高的,宗庙里尊重的是爵位高的,朝廷里尊重的是官位高的,都是有等级威严、有长幼尊卑区别的,这样天下才人伦有序,祥和安泰。颜真卿叙述了自古以来、沿袭至今的官员排列位次,严肃指出:岂可不论官爵高低,背弃伦序,使高贵者被低贱者欺凌,尊贵者为低贱者所逼迫,以至于像安福寺内发生的事情那样?那样的事,实在是旷古从未有过的!古人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希望仆射你,与观军容使鱼朝恩大人,成为真率、诚信的朋友,不希望仆射你与鱼朝恩大人,成为花言巧语、两面三刀的朋友。朝廷的纲纪,必须大家共同遵循、维护;谁损毁了它,恐怕也会贻害自身。颜真卿严正质问郭英义:如果圣明的天子忽然发了雷霆之怒,斥责破坏人伦秩序的人,仆射大人,不知你将如何对答呢?

颜真卿的这种斥责,并非绝无仅有。前一年,广德元年(763)十二月,代宗李豫从陕州回驾京师长安之时,颜真卿曾奏请先拜谒宗庙然后还宫,宰相元载认为迂腐、不合时宜,矢口拒绝。颜真卿就曾当面怒斥;此时,颜真卿又以书痛斥郭英义。颜真卿作为封建士大夫,对封建纲常伦理、等级制度的竭力维护,可谓态度鲜明。固然暴露出他自身的局限,但对郭英义的斥责、“论座位书”的意义,却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其中不乏打狗骂主、指桑骂槐之意。鱼朝恩横行朝堂,把群臣、甚至把皇上不放在眼里——当然视庶民百姓如草芥,郭英义却曲意逢迎,巴结谄媚;颜真卿对郭英义的奸佞行径的斥责,也便是对追随权焰熏灼的无知阉宦鱼朝恩的那些趋炎附势、取媚邀宠的官宦的斥责,是对以鱼朝恩为代表的那些骄横恣肆、飞扬跋扈、贪赃索贿、无法无天的无知权臣的斥责,彰显着颜真卿的一派凛然正气。

颜真卿刚强耿介,胸中忠义粲然。《与郭仆射书》,即后人所称《争座位帖》,喷发嫉恶如仇的强烈爱憎于笔端,纵笔驱驰,落笔生意,字字联属,豪放逸宕而不逾规矩,点画凝重而不见板滞;一腔正气、浩气、阳刚之气奔涌笔下,如熔金流走,飞动成势,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劲挺豁达,奇伟秀拔;大有充塞天地,浩荡雄劲,凛凛然,一派雷霆斧钺不可犯之相。后人称其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为行书“双璧”;而与《祭侄季明文》,同为颜体行书“第一书”。

数月食粥

大唐朝廷真是五光十色:

鱼朝恩专横于朝,以其清心寡欲、诚信于佛的外表为掩饰,贪赃枉法,培植亲信,排挤异己,收受贿赂,大肆聚敛;

郭英义之流对鱼朝恩争相谄媚,拍马抬轿,曲意逢迎;

元载身为宰相,专横可比于鱼朝恩,却向阉宦鱼朝恩求媚邀宠、恐惧三分;

……

尤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同样出入宫禁,同为台省重臣,同样常参天子,却贫富两重天——元载以宰相富压天下,在长安城南城北各有宏丽无比的府第,不但于近郊别有亭台楼阁,城南还有数十座豪华别墅,每座别墅之中,身着绫罗的婢仆不下百人。元载餍甘饫肥,钟鸣鼎食,纸醉金迷,其所拥有的异域奇珍、名姝、异乐,往往为宫中所无。而正色立朝,凛然正气,不折服于郭英义、元载、鱼朝恩之流的权势,严词斥责其趋炎附势、求媚邀宠、毁坏纲纪的刑部尚书颜真卿,却清贫、清苦,常常举家食粥而不得,一至无奈之下,多次向友人求借。求借者不止一人,其中有功勋盖世的李光弼将军之弟、太子太保李光进。当时,李光弼被封为临淮郡王,常驻于徐州官府,其弟李光进居于长安。就在写罢《与郭仆射书》之后不久,颜家老幼又面临连粥也无以下肚的境地。颜真卿左思右虑,向李光进写了《乞米帖》166:

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

颜真卿歉疚于自己不善于理家生财,使全家人喝了几个月稀粥,今天连稀粥也喝不上了,心中愈加忧愁煎熬。念及与李光进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所以命人投奔相告,求友人能够借给一些米,救济眼前的艰难。行将落笔,颜真卿抱歉地写道:“仍恕干烦”——又要麻烦你了,希望谅解。四字之中,蕴含着心中的无限歉疚、无奈和惴惴不安,也明明确确地透露出这样的消息:颜真卿向李光进的求借已并非仅此一次。

李光进无疑不会让颜真卿扫兴,颜家全家人的饱腹难题自会迎刃而解。但颜夫人韦氏久病在身,医生开的药方中有一味药为鹿脯,比较昂贵,也难买得。颜真卿当时年已五十七岁,二十六岁与夫人成婚,三十度春夏秋冬,朝夕与共,风雨同舟,而今夫人染疾,自己身为刑部尚书,官居三品,却无力为夫人买药治病,其内心滋味,实在难以述说,又愧疚,又伤感,又痛楚,又无奈,如烧烤,如油煎,如刀扎,如锥穿。于是,摇头叹息许久,又写了《鹿脯帖》167:

病妻服药,要少鹿肉干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幸甚幸甚!

颜真卿打发家人持此帖求告于何人?从《颜鲁公集》看来,也是李光进。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此般求借,绝不止向李光进一人,可能还有他人——前于升州离任之时,就曾有过《与蔡明远帖》,向饶州旧僚蔡明远诉说“阖门百口,几至糊口”的困窘之况;颜真卿所书求告帖,也因此不仅这两帖——可能还有一些消失于历史的迁变之中而未能流传于世。

世道苍凉,人生冷暖,朝堂两重天。颜真卿的“乞米”、“求脯”,令人不胜感慨。堂堂尚书,何以穷竭、潦倒如此?颜真卿歉疚于自己的“拙于生事”;历史学家们寻找的原因是:“元载以仕进者多乐京师,恶其逼己,乃制俸禄,厚外官而薄京官。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168宰相元载为了改变官员们乐于居官京城、硬是要赖在京师的状况,有意使俸禄“厚外官而薄京官”——优厚于地方官员,而刻薄于京师官员。以致京城官员常常不能自给,向地方官员讨借。鄙以为,这是站不住脚的。为何同是京官,元载之流富压天下?“厚外官而薄京官”,其实只是元载欺世盗名、遮盖自己收受贿赂、网罗党羽的手段而已。根本原因在于颜真卿的不贪腐,不索贿纳贿,不化公为私,不聚敛财富,不巧取豪夺,而一尘不染,两袖清风。遗憾的是,颜真卿的清廉,竟不为历史家们重笔褒扬,而罕为世人所知!诚可叹也!

仅存于世的《乞米帖》、《鹿脯帖》、《与蔡明远帖》,以处境艰难中无虑工拙、随情直书、诚朴脱俗的笔迹,为颜真卿矗立了光照千古的清廉之碑!面对此三帖,一切正直、正派、正气的贤良志士,能不由衷敬仰,心潮起伏吗?诵读此三帖,真不知那些贪官污吏会作何感想!真不知会不会羞煞那些装模作样,道貌岸然,做出廉洁无私的虚伪姿态,却以权贪赃纳贿,营取多处豪宅,暗养情妇,花天酒地,一餐千金,挥霍公款,奢侈糜烂的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