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秦岭论语
18809700000023

第23章 秦腔散语(6)

任哲中,永寿人。出身书香门第,高小毕业进晓钟戏曲学校坐科学艺八年。后经范紫东指教,改名为任哲中。他把生旦的唱法,中、西路的唱腔以及山西梆子、歌剧等特点,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任派艺术,被誉为大西北“农民精神领袖”。他在《周仁回府》中所演的周仁,被人们誉为活周仁。由于早年曾随西路秦腔名家晁天民学过旦角,唱腔中融入了一丝细腻,主要表现在鼻腔共鸣的拖腔中。1995年,任哲中身患肝癌,处于昏迷状态,当医生把他叫醒时,他竟有板有眼、一字不漏地大声唱完了“见嫂嫂她直哭得悲哀伤痛”这一板自己毕生最喜欢的唱段。这是他最后留给人间的绝唱,享年70岁。他一生只收了一个徒弟,就是礼泉县剧团演员胡屯胜,无私传授,衣食住行在一起,比父子情还重。他的一句口头语是:人活在世上不容易,要让人都活着。任哲中逝世后,上万人前来吊唁,咸阳牛拉鼓给他送行,“谁家唱腔放悲声,情满丝路动古城。一曲周仁千年恨,何人不识任哲中?”70天后,他的嫡传弟子胡屯胜也因患肝癌随他而去。

1934年,肖若兰出生在西安易俗社演员肖筮易的家里。她先跟郑香亭和阁玉民学戏,日本轰炸时,肖若兰和郑师爷钻进了防空洞,硬是学会了《别窑》、《柜中缘》等戏。八岁演《柜中缘》,因个子太小,跳不到桌子上去,社长高培之把她抱上去演,“八岁红”的艺名不胫而走。期间,肖若兰随父离开易俗社闯荡江湖,搭班演戏。1952年,十八岁的肖若兰从三原民正社回到易俗社,赶排《游龟山》,导演组有马健翎、封至模、李正敏等人。肖若兰演出的《藏舟》,荣获全国会演青年优秀奖。她参加拍摄电影《火焰驹》、《三滴血》,排演了《夺锦楼》、《韩宝英》、《双锦衣》、《软玉屏》等数十部本戏和折子戏。1958年随演出团巡回十三省演出,肖若兰的名字随之传遍了江南。人称小肖若兰的李淑芳演的兰派名段《数罗汉》,伍泽珠、王荣花、戴春荣、史芳绸等分别演出的《藏舟》、《哭灵》等折子戏,多方位展现了兰派艺术的清丽魅力。

名伶小记

除清代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

清末民初秦腔名伶,有葫芦儿,生卒不详,长安人,工净角。l904年应苏长泰之邀,在西安东关长庆班演出。文武皆能,会戏甚多,扮演的常遇春、钟馗、秦桧、贾似道等角色,所谓铜声铁面。

曾鉴堂,艺名一枝花,三原人,工旦角。赵杰民的高足,唱腔圆润流畅,动作干净利落。应苏长泰之邀,曾多次在长庆班演出。王绍猷在《秦腔记闻》中赞道:“如凤池春色,雅俗共赏。”后入榛苓社任教,1933年贫病交加,病逝在三原县破庙中,终年六十二岁。

陆顺子,原名高步云,长安人,工须生。名师润润子的外甥,不失规范。《祭灵》、《赵德胜带箭》等戏得其真传。关中群众口谚道:陆顺子的《祭灵》带《巡城》,除了他舅谁都不行。

刘箴俗,原藉户县,生于1903年,九岁丧母,十一岁随父至西安卖羊血为生。投考易俗社,因衣衫烂而被拒,出门时被孙仁玉遇见,视为可凿之玉。1921年,易俗社赴武汉演出,对刘箴俗有南欧、北梅、西刘之称。刘箴俗在汉口拍摄《西施涣纱》剧照,欧阳予倩亲自为其指导。他博采南方地方剧种之所长,拓宽了秦腔的音域。1924年七月的一天,演《美人换马》时晕倒在舞台上,半年后去世,年仅二十一岁。

马平民,原籍永寿,幼年随父来西安,1913年入易俗社学艺。当时社内并无丑角教练,无师自通,各类文丑如纱帽丑、方巾丑、草笠丑、斜衣丑、丑旦、时装丑均能扮演,演戏近百出。于1946年穷困至死,身后仅存一条破旧的棉被。

靖正恭,生于1912年,长安人。1925年进入正俗社,师承名家党甘亭,工小生。1940年起辗转甘肃、新疆、宁夏等地,解放后曾任兰州新光社和文光社社长、秦剧团团长。他对秦腔小生的唱、做、念、舞、化妆等,有着独具匠心的创造。在《伯牙奉琴》中的大段念白,如珠走玉盘,称为“兰州文小生第一”,在兰州红了四十年,享年八十多岁。

刘易平22岁时,兰州的班社接他去演戏,给他们各发一辆日本产的僧帽自行车,同行的有何振中、程镜生。行程共计五天,到平凉时,怕有人挡住演戏,绕城而行。至六盘山下,饥饿难忍,用石子把河水堵了个小圈圈,泡上锅盔,用手掬着吃喝。到兰州后第一炮是《伍逃国》,唱头一句:“我不敢高声哭惜惶泪掉”,观众大震。每月给他八十个银元,他们三四个人每天早上在黄家园吃粉汤、三鲜汤,才花五六角钱。

郭毓中,长安江村人。幼年入三意社学戏,他演出的大部分戏都是李逸僧编导,如《玉堂春》、《白蛇传》、《苏武牧羊》等。何振中赴兰州演出以后,都是由他和苏育民主演,和正艺社的李正敏、易俗社王天民形成鼎足格局。1941年双目失明,客死他乡,年仅二十六岁。

张秉民,小名秉娃子,户县人。1926年在户县戏校学艺,搭班演出。1950年到三意社演出,1956年到白水县剧团,巡演于渭北各县。他演的《拆书》和《杀驿》,为“渭北高原数第一”。1965年回家乡养病,由于乡亲们爱看他的戏,登台演出《拆书》后吐血而死。

票友

清代,朝廷给八旗子弟和非职业演艺者颁发类似许可证的“龙票”,参与者即称“票友”。当初,仅限于京城鼓书和京剧。秦腔,在四十年代初有了票友组织。

西京秦剧研究会,活动地点多在郭签士巷(今光明巷)薛寓,主要成员有戏剧指导封至模,丑角、花脸薛紫厚,司鼓、须生薛德中等,剧目有《杀驿》、《拆书》、《烙碗计》等。封至模先后致力于夏声剧校、陕西省戏剧专修班、上林剧院的创办,讲求演出质量和艺术风格。一次董家过事,“秦腔正宗”李正敏应约亲临,董“班门弄斧”,李大加褒扬,这便成为董尔后下海的本钱和动力。财政厅文书贺良辅、公路局职员宋启明,一拉硬弦,一操板胡,均属上乘。票友每月的“车马费”为两瓶西凤酒,一封变鸭蛋。

西安皓皓戏剧音乐研究会,取“正大光明”之意。活动地点多在兴隆巷杜宅及骡马市毡房,主要成员有第一任理事长王伯平、第二任理事长杜甫哉、旦角余巧云、苏蕊娥及康正绪等。王伯平是西安胜利钟表行高级店员,拉二胡亦拉京胡,偶而也串演老丑,与余巧云之父余魁壁相熟。余氏那时在端履门摆一腊羊肉小摊维持生计,家住中山门内贫民巷,王伯平对尚未出道的余巧云提携关心,日渐成熟步入艺坛。

青门秦剧研究会,“青门”者,汉长安城东南门,李贺诗即有“玉瑟调青门”句。主要成员有牛子西、赵崇印、杨天机等,他们原本全在“皓皓”,中途分化,另起炉灶。

秦腔票友依地段组成者有东关、南关、西关、北关、油店巷、涝巷等地。北京把票友叫“玩票”,西安则称“耍会”,此类组织均以“会”名。油店巷地处市中,因称“中会”。

盐务局会头是二花脸郭志安,聘有教练王士杰和雷殿甲。雷长于板胡,后入新疆伊犁剧团。其中赵丞斌造诣深,堪称票友世家,当年演《激友》,曾得到辛亥革命元老、陕西督军张翔初配演苏秦,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