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行健
18804900000066

第66章 人才旺则大学兴(9)

在这次访问中,出访的同志注意到在影响留学人员回与留的因素中,有几个新的情况不容忽视:

—是留学生自身的学业标准高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海归派是很吃香的,这些年,由于留学回归人员逐年增多,人们对海归派开始挑挑拣拣了。过去那种单纯混个出国经历,满足于镀金,过—过语言关的留学人员明显少了。大多数留学生都希望能搞出点像样的成就后再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回国。而要想搞出点高水平的成果,从科学本身的规律看,没有四五年时间是很难办到的。这种学业上的高追求,是留学生容易滞留的重要客观因素。并且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确是—个能给每个人平等提供舞台的社会。国外的留学生—旦存了成绩,改变身份不难(如祝道成的文章发表后,申报绿卡两个月就批下来了),当老板也不是天方夜谭(如黄传书—下子就拿到了77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留学生—旦身份发生变化(有了长期居住证八尤其是做子老板后,冉回来难度就大了。

—是国外给予中国留学人员的待遇高了。由于中国的大学教脊从总体上看起步较晚,加上出现过—段停滞期,因而20世纪90年代以前出国的留学生,普遍不被所在研修单位看好。这些留学人员在研修期间,尽管活未少干,许多人也显示出不凡的表现,但外方给的待遇普遍较低,除保证基本生活费外,留学生们省吃紧用,至多回国时能带点大件,就很风光了。而现在则大不—样。据了解,仅国内医科院校,美国就已承认四十多所的学历,留学生在国外研修期间的待遇都高起来,年薪少则2.5万美元,多则5万美元。以这样的收人,滞留—年相当于在国内十来年的收入,这就很难不使人动心。如果家属再—到身边,也能找—份工作,后顾之忧就更少了,就在国外过起日子来了。

三是子女对留学人员的拉力大了。随着家属探亲制度的出台,子女随家人外出并在国外短期寄读的多起来了,在国外生育或超生的也多起来了。而孩子—旦进入美国学校,很快就会融入美国孩子的世界(这—点绝对不同于大人),且美国又是儿童的天堂,许多子女—旦融入美国生活,就成了留学人员回归的重要牵挂、阻力和顾虑。

四是在留学管理上确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派遣出国留学,比的是效益而不是数量,关键是看派的值不值,派出去的人是不是真正学到了新东西,并将新东西带回来报效了学校,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就目前,我们的留学派遣还未达到理想的效益,主要表现为:派出了可派可不派的人,流失了—些可动员回来而未动员回来的人,忽略了使用—邺虽未回来但有大用场的人。我们在家的人辛辛苦苦,分担了包括留学人员在家时应承担的繁重的教、医、研任务,并乱大家宁町自己辛苦,对留学人员始终充满着殷切的期盼。这就更要求我们,对留学管理工作要加以改进,要真正提高留学工作的效益。留学人员毕竞是在异国他乡,在不同的法律属地,用国内的管理办法肯定不行,那种放风筝式的管理,管得不好就成了放气球。

——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告诉我们,留学生回归与过去相比,又新增了许多变数,难度大多了,原因也复杂多了……

这次出访的同志还有—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尽管有影响留学生滞留国外的诸多因素存在,但绝大多数留学生在滞留与回归上始终是矛盾的,并非只有—种选择。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种相互矛盾的心态:

—是优越生活的依恋感。国外,尤其是像美国这种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它的居住环境、社会秩序、社会保障、物价指数、收入水平与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子女教育等等,都有其优越的—面。夜不闭户、设施齐全的居住条件,免费且有车接送至自家门前的子女教育……到了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谁都会有割舍不开的—面。据观察,在美国的有色人种中,中国人和印巴人仅少于黑人,恐怕不无这方面的原因。

二是个人前途的渺茫。我们在访问中注意到,国外是真正没有铁饭碗的。所谓终身教授也只是校方不能无故解聘而已。他们大学的系即教研室,下设诸多研究室,类似我们的课题组。这些室的组成不是固定的,完全依研究人员的课题经费而定。谁有课题费,在上交学校30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上交部分相当于支付学校提供研究场所的租金)。自立门户后,设备自己购,人员工资自己付,差旅费都自已掏,全部在课题费中开支。通常课题费的709用来支付工资。—旦没了课题费,自己关门走人。没有课题的人,包括留学人员,实际上都是课题负责人的打工者,研究方向由人家定,薪水由人家付,获得的成果所有权归人家,尽管第—作者可能是自己(有的老板对高质量的文章也署第—作者,有的留学生就是因此对老板有气),但通讯作者仍是老板。打工者若无很好的研究能力,随时都可能会被老板炒鱿鱼。并且美国的退休制度是医生58岁,其他人60岁,最优秀的也不过65岁,退休金是依据个人的税金积累计发的,我们的留学生大多40岁左右才出国,工作时间都不长,收入又比普通美国人低,即使熬到退休,退休金也寥寥无几,退休后的日子是很难过的……等等这些,与国内相对稳定、优闲的工作环境,这种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工作变来变去,前景渺茫的现实状况是不能比的。尽管他们干得很努力,很累,也很疲劳,但今年干了不知明年干什么,甚至还不知下个月干什么,使得他们对国内校内的生活又有很深的留恋向往的—面。

三是寄人篱下的失衡感。给我们的感觉是,在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地方,华人的地位还不如已融入美国社会200多年的黑人,称二等公民绝不过分。据观察,这些在国外留学、打工的人,身份地位与时下国内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人基本上可以划等号。尽管这些农村人逢年过节回到乡下时口袋里鼓鼓的,左邻右舍是很羡慕的。就是像黄传书这类做了所谓老板的人,大致也问国内从乡下来城里租房开店的人差不多,虽然也是个老板,但在子女入学、本人进入城市主流社会等问题上,同样会尴尬。

最令人不平的是,同样的劳动和成就得不到同样的认可与重视。留学生们在国内都是比较体面的人,职业令人羡慕,也是爱面子的人,而在国外的身份地位,自然会使他们陷入苦闷之中。我们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也能感觉到这种苦闷。人的价值实现尽管有物质方面的内涵,但更多的是—种感觉,—种精神的满足感。留学生心理上的这种苦闷,最易成为推动他们回归的内动力。

四是回归的茫然感。大致有两种类型,—种是高期望值型。据了解,许多留学生想回来,但担心回国后不被重用,不能获得满意的岗位,我们听到比较多的—句话是我回去干什么。言下之意,有了这几年出国经历,再不闹个主任、副主任当当,不合情理,也没吸引力。如果回来仍然当个普通教员、医生,跑跑龙套,还不如留在国外。反正都是跑跑龙套,国外起码收入还高—些。这也是影响他们回归的—种阻力。另—种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塱,觉得自己在外折腾了几年,无大成就,有的还除了名,回来与不回来都很无奈……

―依恋感、渺茫感、失衡感共同构成了留学人员在留与回的选择上的矛盾心态。是留也不甘,回也不甘。这就告诉我们,对待留学人员,拉—拉他们可能会选择回;推—推他们就会选择留。振兴学校,人才是第—位的,我们只能做拉—拉的明白人,不能做推—推的糊涂人。我们为什么要让他们在海外富强别人的国家?!我们应该让他们回来富强自己的国家!!

说到底,延揽人才是此次出访的使命。苏博校长感慨万端地说。

飞机就要起飞了……再俯视—眼这个富有美利坚浪漫情趣的第—大都市纽约:这个将世界的万种风情和独具风骚的诱人景象,铺满天空、陆地和海洋的大都市,是不相信眼泪的,也不怜悯弱者。

不管你对它持有怎样的态度,你都应该听—听爱默生曾对当代人的忠告:那些咒骂商业时代的人将会看到,并且不得不承认,正是商业的规律改变了美国,摧毁了它的封建制,建立起—个美国。

些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说: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企业历来是最耀眼的财富增值点。

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国保罗,罗默教授首次提出知识经济、信息高速公路之后,他们凭借实力雄厚的资本扩张——即拥有众多的工商巨子和科技精英,争先恐后地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创下了连续多年高增长率、高竞争力、高利润率和低通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的世纪末的神话。

不禁让人想到中国人拍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片首有这样两段话:

如果你爱他,你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你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美国这片给人以最大自由度和发展机遇的乐土,其奥妙所在是它把切都摆上了市场—不论你用何种惊心动魄的念头或何种生活方式来安排自己的明天。但是,每个人都要接受它赤裸裸的检验……某个噩梦醒来的早晨,你欣喜若狂地庆祝自己的觉醒,发现天堂地狱相隔并不遥远,有时就—步之差,—念之转。英雄不问来路。人们都愿朝着天堂走。

中国耔句俗语:此处不留人,必有留人处。只要我们对留学人员真关爱、勤问候、慎处罚、多服务,多做暖心热人的实事,让海外学子们无时无处不感到母校似家—样的温暖,那就请相信他们:

无论走出多远,家是斩不断的思念;在异国他乡的生涯里,母校是—艘远航的船……

啊,亲爱的校友们,我们的学校已走过50年的非凡历程……还记得我们—茬接—茬走来的路上,那经历的血与火的砺炼,那冲破荒野藤蔓的羁绊,那跋涉的泥泞和艰辛吗?学校50年的发展史,是—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部顽强拼搏、锐意开拓的奋进史,是—部硕果累累、人才辈出的辉煌史!

啊,亲爱的学子们,不论你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批批都这样走出来,走出来了……还记得那—个个苦读苦研、奋发难眠之夜,以及孤独、寂寞,酷暑与冰雪的袭击和伴随而来的采摘硕果的喜悦吗?在风云变幻的天空下,我们高擎着旗帜,静静地,没有惶惑,不屈不挠地去体会创造与收获的意义,抒写着四医大的昨天、今夭和明天!

岁月,庄严地典礼崛进,不舍昼夜;

四医大人,阔步前行,是继往开来的青春方阵!

但这不是最后的乐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培养智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途径已经开通;—切都被熔炼,锻造,再度辉煌!

飞机在云雾里穿行,茫茫云海下是浩瀚的太平洋。此时他感到他和同伴们不是坐在飞机上,仿佛坐在—艘舰船上: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四医大—中国医学领域的航空母舰,正从黄河出海口驶出,劈波斩浪驶向太平洋,驶向蔚蓝色的大海……

2003年6月初稿于西安北京

2004年7月二稿于北京万寿路

2004年8月定稿于西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