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托起将星的人们
18800400000033

第33章 丹心播火李怀信(4)

诸城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是潍坊地区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人口103万,其中农业人口90万。诸城不靠港口码头,不靠铁路、主要公路,不靠大城市。改革开放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请城在企业改革方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从总体上看企业经营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1992年开始,诸城开始深化企业改革,其最显著的特色是摘股份合作制。

听了诸城市对改革整体情况的介绍,看了开元电机股份制有限公司、四达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田公司诸城车辆厂、中国得利斯集团公司等4家企业,参观了“一大”代表王尽美纪念馆,之后到青岛看了海尔集团总公司、澳柯玛集团总公司。

李怀信怦然心动,他想,这次的收获实在太大了。深夜,他在日记本上认真地写下每一天的参观程序和心理感受。

“诸城的股份合作制,体现了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看待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讲,封建社会以等级特权为中心;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特权和资本的统治为中心;马克思经典作家提出要建立以劳动为中心,让劳动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承认资本所带来的发展,也要承认劳动做出的贡献,有此二者的结合,才有公平和效率。股份合作制,以资本与劳动的联合、资本与劳动共同分配剩余产品作为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真正体现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而且是被‘积极地扬弃’。这种‘劳者有其股’,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

对诸城的调查,李怀信不仅感受到般份合作制给企业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而且能深刻认识体制创新和加强管理的辩证关系。在后来的调查报告上,李怀信感触很深地说,“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体制是纲,管理是目。诸城改革说明,股份合作制能够创造出追求有效管理的内在动力;而科学严格的管理,又促进股份合作制的机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海尔兼并扩张过程,实质上是海尔自我复制过程,是“克隆海尔鱼”。一般接受兼并企业,第一个派去的总是财务部门,海尔第一个派去的却是企业文化中心。由企业文化中心的人去讲海尔精神、海尔理论。当年海尔兼并红星电器公司时是如此,没有一分钱的投入,靠海尔精神、海尔理想激活了一个企业;今天这家被兼并的企业用同样的办法成功地实现了与爱德洗衣机的合作、重组,在被称为“中国家电之乡”的顺德复制了一个新的海尔,开北方企业南下之先河。专家认为,当代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海尔人认为,海尔的扩张实质上是海尔精神、海尔文化的扩张,而海尔文化,是一种哲学、一种品位、一种境界。

在调查中,作为军中学者的李怀信深深感到在当今的改革大潮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他在给学院和总后党委的汇报中说:凡是改革走在前列的,都是思想解放走在前列,也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走在前列的。诸城改革之初,干部群众中存在着“三怕”:部门怕丢权、厂长怕丢位、职工怕丢钱。面对这种状况,诸城市各级领导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海尔总裁更是思想解放、做思想工作的高手。我们到诸城参观时遇到青岛第一纺织厂的同志,我们问他们,是干什么来了,是不是也想搞股份合作制?他们回答说:是来解放思想来了。各地不仅在改革开放发展上,而且在加强管理、重用人才、解放思想、保持进取的精神状态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是很值得在军队工作的同志学习、借鉴的。

李怀信执笔写的调查汇报提纲,受到了学院党委和总后首长的高度赞扬。

时刻注意调查研究,不断追求真理的李怀信,在总后首长的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赢得各级领导的信任和厚爱。

李怀信担任了总后党委中心组进行学习辅导的重任。

1999年底,总后周坤仁政委提出政治工作的效益问题,李怀信便立刻深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之中。李怀信不负众望,他深入到军队、地方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调研,查阅资料。很快,就如何认识政治工作效益问题,他向周政委进行了详细汇报;2000年2月份,总后政治部召开专题政治工作效益问题研究座谈会,请李怀信教授参加,李怀信洋洋几千字的发言,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情况,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受到了周政委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六)吃苦受难是人生的本钱。只有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才能对得起培养我成长的组织和同志们

作为一名军校教员,李怀信是合格的;而作为一位丈夫和父亲,李怀信却又不是那么合格。

长期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上,李怀信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他钟爱的国防教育事业。虽然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家中老人又年长体弱,他却总是无暇顾及。为此,爱人尹清芬曾埋怨他说:“你成天不是在办公室加班写东西,就是在外面讲课、作调查,家里的事全推给我。你看,两个孩子都这么大了,你参加过几次家长会?”

妻子说的全是实话,李怀信心里其实比妻子更加清楚。在出差的路上,他时常想到孩子的学习,想到老人的身体。他也是一个家庭责任感很强的男人。每每想起妻子讲的这些话,他就觉得欠妻子、儿子和老人的太多。可是一看到教室里坐着的那么多军校大学生,一想起自己是党培养和教育起来的政治理论工作者,李怀信就感到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大。

他对妻子说,“军队把这么多优秀的学员都交给我培养,和自己的儿子相比,哪头轻哪头重呀!”就是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令他多少年来就如一头老黄牛,只知耕耘,不知索取。怪不得熟悉李怀信的人都把他称之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教授。

他对学生的关怀胜过自己的儿子。刘建芳和黄义荣就是其中的两位。

刘建芳是1992年从地方高中毕业后考入天津运输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刚到学校后有些新鲜,可不到两月就对军校的管理体制有些不适应,思想上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情绪,上课无精打采,课外活动拖拖拉拉。李怀信从课堂上发现他的情绪有些反常,马上重视起来。他没有立即找学生谈话,而是不露声色地观察和分析。观察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位学生很聪明,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青年,于是进一步分析他的思想状况。在一个晚自习后,李怀信见小刘心情很好,于是约他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的时间很长,李怀信从军校与地方院校的区别谈起,讲到一名军校学员的人生价值。他还具体为小刘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一是政治上要强,二是专业课上要精,三是发挥自己的专长。

小刘按照李教授的要求来做,转变观点,改进方法,进步很快。李怀信看到眼里,高兴在心里。他时时利用休息时间找小刘谈心,谈理想信念,也拉家常。小刘毕业后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在给李教授的信中,小刘这样说:“初入校时没有您的教诲,我就很可能一蹶不振了。正是有了恩师和风细雨的滋润,我才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写好自己的历史,才有了我的今天。我在这里从心底说一声,要感谢您,李教授,是您给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

学生黄义荣是另外一种情况。

小黄是1993年从基层部队考来的战士大专学员。江苏人。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三年发展不太顺利。李怀信也是多次找机会与他谈心,解除他的思想疙瘩。有时把他叫到办公室,有时把他找到家里。临毕业前,李怀信特地以“顺利与不顺利的关系”为话题,给他做了一次长谈。这次谈话对小黄思想触动很大,他感激地流下了眼泪。到部队后,小黄牢记李教授所说的,“世界是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的,条件要靠自己去创造。顺利与不顺利永远是暂时的、相对的、可变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只要能正确对待困难,不断改造自己,就会摆脱今天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迎来明天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毕业三年之后,黄义荣在给李怀信的信中说:“是你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我,是你用一个长者的智慧来吸引我、谆谆教诲我,毕业三年来,我时时不忘你给我们讲的最后一次讲座,我勤奋工作,认真学习,坚持天天记日记,立了功,受了奖,还评为基地优秀干部,如今,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到你说的‘打击挫折也是我所需要的’这句话是真理……”

对自己的“亲传弟子”是这样,而对“非亲传弟子”又是如何呢?

采访李怀信时,他讲了这么一句话:知识没有国界,学生也就没有自己和他人之分。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没有什么分内分外的,所以对任何一名向我求教的学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是这样说的,李怀信更是这样做的。

“非亲传弟子”惠洲鸿就是其中有幸的一位。

作为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名年轻计算机教员的惠洲鸿,他是慕名向李怀信教授讨教的。1995年初,小惠在阅读有关军事经济的书目中,了解到解放军天津运输工程学院有位名叫李怀信的教授在这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于是便有意识地阅读他写的文章、著的书。对军事经济早就有所研究的小惠,渐渐被李教授的思想和观点折服。1995年9月29日,他从兰州向远在天津的李教授“冒昧”写了封信。在信中小惠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