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
1872200000009

第9章 井盐的奥秘(4)

提水马车是为提高卤水水位、实现卤水翻山越岭而设,它是卤水远距离输送的重要设备。在输送卤水的过程中,因受地势高的限制阻碍,有些地方的笕管可能出现进水口低于出水口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提高水位,增加扬程,以位差压力作为输送卤水的动力。提卤站就是用于提高卤水扬程的。在川内主要盐场,牛力提卤较为普遍。牛力提卤,就是用牛的力量推动水车,把卤水的水位提高。由于牛的力量有限,很难一次把卤水的水位提升得足够高,因此,要把卤水提到可以过山的高度,牛力提卤只能用逐级提升的方法,当一个提卤站办不到时,就用两个、三个或四个……每个提卤站把卤水提高十几米,一级一级地提上去。采用这样的方法,无论遇到多高的山,卤水都可以翻越。

$煮卤为盐

将卤水翻山越岭从盐井输到井灶后,就进入到井盐生产最后一道工序,煮卤为盐。历史上,井盐的制作俗称煮盐、煎盐和熬盐,这充分体现了蒸发制盐的工艺特点。井盐产区原始的井盐制盐方法,曾采用过“刮炭取盐”,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白摩沙夷有盐坑,积薪,以齐水(含有盐碱味的水质)灌而后焚之,成白盐。”又见《益州记》说:“越先烧炭,以盐井水泼炭,刮取盐。”这种刮炭取盐的方法在较广阔的地区可能沿用了很长时间,生产的是带有炭灰的黑盐。但是,我们在汉代画像砖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至迟在东汉时期,制盐方法已逐步改进,出现了敞锅煎盐工艺,生产出了成色纯净的白盐。敞锅煎盐之前,可能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陶器煎盐阶段。敞锅煎盐出现后,一直持续使用了2000多年。四川古代各盐场用于煎制食盐的容器,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演进,其形制及名称因卤质、燃料、生产技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制作材料主要是铁,早期用陶器,属一次性消耗用品,盐煎成后即毁弃。

千奇百怪的盐锅

盐锅是蒸发制盐的基本设备。锅形有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这跟卤源、燃料和生产规模等因素有关,也反映了制盐技术的发展和盐业的兴衰。从汉代至唐代,四川使用的煮盐容器叫“牢盆”,是一种盆状的铁质器皿。宋代,卓筒并问世,井盐生产规模加大,开始使用“镬”(一种大铁锅)煮盐,它是一种无足的鼎,比牢盆大。明代,煮盐使用的容器叫“釜”。清代及清代以后,人们普遍地将煮盐的容器称为“锅”。盐锅的形制大小深浅不一,大体可分为小锅、大锅两类。小锅又分为马蹄锅、毛边锅、小盅锅、金圆锅、马锣锅。在乐山场河东区还曾用砂锅和镔铁箱等。小锅容卤量少,出盐不多,一般只在小井小灶使用。

四川古代各盐场使用较广泛的是大锅,主要有双七锅、千斤锅、连边锅和镶锅等。双七锅又称大圆坦锅,重可达700公斤,故有“双七”之名。口径6尺有余,壁厚2寸,形坦如盘。锅沿圈架铁卤边,上面再用渣盐砌成假卤边,高1尺余,以增大容量,可盛卤水1000公斤。双七锅只能用于煎制巴盐。千斤锅重500公斤,口径略小于双七锅,锅膛较深。锅沿用草筋拌石灰筑成围子,高2尺。千斤锅专用于煎制花盐。连边锅又称黄桶锅,是乐山盐场专制花盐特铸的锅型。口径7尺,深3.5尺,壁厚0.2尺,可容卤水1000公斤。它不需另镶锅边,拆换锅灶时间少,能节省燃料。镶锅是自贡盐场用于煎制巴盐的特大锅型,通常用1个锅肚安放在中央,周围用8-12块铁板拼镶而成,锅周砌锅边。一锅烧4天,可产盐约4000公斤。盐煎成后拆锅毁灶,将成块盐撬出,再调整铁块,另砌铁边,然后重围火口继续熬盐。

各式各样的灶台

不论是什么样的锅,它的作用都一样,都是一个蒸发器皿,上面盛卤水,下面可以用燃料烧煮,卤水的水分蒸发后就得到了盐。

最初的煎盐,借用了烹饪所用的釜灶,不过是土陶之类。四川古代井盐的煎制,最初并无正式的灶台,只是在盐井附近挖出一个大坑,上面放置陶釜,用柴草煎煮。后来使用煤炭或天然气为燃料,出现了成型的火灶,灶型也有一些变化,典型的有独锅灶、条灶、和尚灶和火灶。最初的灶型独锅灶,在地面垒土成坑,坑上置釜,炉膛较大,釜四周留缝隙排烟助燃。一灶一锅,所以名之为独锅灶。为充分利用火力,减少燃料消耗,在独锅灶后开辟烟巷,巷尾砌烟囱,沿巷道上置锅4-5口,吸收余热浓缩卤水。后来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进为牛尾灶,前锅煎盐,后锅熬卤,后锅浓卤翻到前锅结晶。这样的条灶可制花盐,也可制巴盐。其实汉代在烹饪中就非常流行这种双锅灶台,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可以见到这种灶的形状,汉代墓葬中随葬的陶灶也是这种样式。和尚灶是以煤炭为燃料后改进的灶型,是专制巴盐的敞口灶。掘地为坑,坑壁砌石,外糊沙泥,煤烟从火口冒出,一灶烧3-4天,结成盐饼重700-900斤。成盐提出后,要换锅拆灶,重新安装。火灶是天然气灶,专用天然气煎盐,最初的结构较为简单。《天工开物》记载:“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入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灶型,在炉内安置石制“火坛子”,坛侧钻孔,火笕插入孔中,火焰从火坛子上喷出,直射锅底,这样就明显增强了火力。火灶熬盐普遍用于自贡盐场,具有火力强、成盐快、成本低等优点,一直应用到现代井盐生产中。

就地取材的燃料

井盐最早是利用柴草煎制。从汉画像砖上看,在崇山峻岭中有人伐薪,有人背柴,灶口旁有人投柴入炉膛。直至宋代,仍有相当多的井灶“以柴茅煎煮”。陆游《剑南诗稿》注说:“荣州多井盐,秋冬收茅急。”宋代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四说,仁寿等县百姓每岁运送到陵井监煎盐的木材,共计384200余束。柴草,是煎煮井盐的主要燃料。有的盐井发达兴盛之时,会使盐井附近林木砍伐一光。清代时专为自贡盐井砍伐柴山的,常有各省流民一二万之众。到了明清时期,煤炭逐渐成为煎盐的主要燃料,乾隆时期为贡井运煤者达800余舟。犍乐盐待煤而煮,犍为五通桥煎盐每月需煤数十万斤,掘煤运煤者有数万人。晚清与民国时期,以煤炭为燃料煎成的盐称炭花盐、炭巴盐。

四川地区利用天然气煎盐,最早始于汉代。现在一些名为“火井”的地点,就是早期开发的天然气井。到了清代,利用天然气煎盐的井灶渐多,以自流井地区最多。一些盐井既产卤又产气,煎盐是一举两得。有记载说,道光时烧盐者多用柴炭,引井火者不过十分之一。到咸丰至同治年间,很多盐井都盛行采用天然气煎盐(清?李榕《自流井记》),出现了烧锅700余口的海顺井、烧锅500余口的德成井、烧锅400余口的磨子井等高产气井。光绪初年,自流井地区有火灶3000口以上,这个数字已是不小了。至清末民初,自贡火灶达到4584口,炭灶只有88口。取井火为燃料煎盐,已占到十分之九以上。我们现代城市广为使用的天然气,原来是古蜀人首先发现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充满智慧的制盐工艺

有了卤水,并不是说一煎就能得到需要的盐。要得到上好的盐,这里面还有许多的奥妙。在传统的井盐熬制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既简单又巧妙,盐卤在熬制前如何尽量提高浓度以节约燃料,晒盐篷必不可少。将木头支成倒V字形的架子,上面铺满藤条或者稻草,有点像原始部落的草房,将盐卤水浇淋在篷上,经过太阳照射蒸发,反复几次后再排到锅中熬制。这木头架子相当于浓度浓缩器,想当年盐业兴盛时,巨大的盐篷一字排开,何等壮观。

熬过的盐杂质较多,盐味苦涩,如何去除杂质,得到洁白如雪、口感极好的盐呢?聪明的盐工们又想到了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将卤水倒入圆锅中烧热,煮沸出现盐花和悬浮物时,把准备好的黄豆浆按一定比例下锅,吸除硫酸钙等杂质,并用竹编“灶筛子”将泡沫清除,称为“提浆工艺”。提浆之后的锅内盐卤“清澈见底”,然后下母子渣盐,以促进结晶,最后还要淋花水。花水是卤水久煮下豆浆后提出的浓卤,等盐煎成后,放入木甑,将花水均匀地淋透,相当于再次清洗杂质,最后的花盐洁白晶莹而且口感纯美。由此,形成了一套以自贡盐场为代表的井盐制盐生产工艺:枝条架浓卤——净化卤水——配兑卤水——篁桶存贮——温锅浓卤——兑卤——加新水——下豆浆——熬干成盐——淋花水等。四川自贡燊海井作坊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制盐工艺——低压火花圆锅制盐,燃料为燊海盐井伴生自产的低压天然气,制盐的锅灶型采用圆灶,亦称瓮笼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