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
1872200000004

第4章 白色的精灵(3)

战国时期,记述周代制度礼仪的《周礼?天官?冢宰》这样记载道:“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用同供,下同)其盬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段记载说明,周代不仅有“盐人”专管用盐之事,还明确揭示用何种盐是随着等级不同而各异的。盬盐,就是解盐;散盐,主要的就是海盐。这是当时中国两种主要的盐,用于祭祀,以报神灵之恩。对于宾客供应什么盐,也还要看对方的身份和场合,只有烹太牢礼待大宾客(来朝觐天子的诸侯)的飨礼才用形盐,平日以饮酒为主或以吃饭为主的燕飨就只用散盐了,小宾客(诸侯的卿大夫受命聘问天子的)当然只用散盐(据孙诒让《周礼正义》说)。至于天子、王后、世子食用的美味,使用的就必须是带着甜味的饴盐(岩盐)了,它是岩盐中的上品。不同的等级,用不同的盐;不同的场合,用盐也有不同。这既说明中国古代维护等级秩序的礼的严密,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食盐供应在量上还是较为稀缺的呢?

那么,什么是形盐呢?东汉末期的经学大师郑玄说:“筑盐以为虎形,谓之形盐。故《春秋传》曰盐虎形。”又说:“形盐,盐之似虎者。”盐作虎形,可以象征威武。郑玄在此有两种解释,前者强调虎形是人工筑成的,后者则仅仅强调虎形而不言其形成。实际上,形盐的形成,或许有天然和人工两种情况。

这两种“形盐”似乎在古代都能够找到文献依据。天然形成的,是出自盐池卤水的自然凝结。我们看到解州盐池自然凝结的盐块,有很像兽状的。唐代阎伯兴《盐池赋》:“其出形盐也,状雄虎之蹲于长野,攫拏兮布濩。”正是描写解州盐池自然凝结的像虎形的形盐威武之状。但宋代叶时《礼经会元》卷二上说:“有积其卤而结者,其形似虎,而非人筑成,谓之形盐。”不同意形盐是人工筑成。煮盐而凝结成兽形的,文献中时有所见。清代桂馥《札朴》卷十“盐狮”条说:“云龙煮盐,其形作狮子者,品最上。州牧王君(凤文)见惠数十枚,余谓即《左传》之形盐也。”由此可见,形盐者,乃是有形状,无论状虎还是其他,自然是祭祀的珍品。

历代祭祀,都用形盐,到清代还是如此,《清会典》卷三十六说:“笾实以形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糗饵、粉餈。”在笾实中,形盐列第一,看来形盐在用盐礼仪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其他的兄弟民族,也有用盐祭祀的,只是没有像那样讲究罢了。纳西族有除夕用“盐米筐”祭天地的习俗。丽江纳西族的节日以春节最为隆重。除夕之日,各家先在院内用四根木杆,扎以松柏树枝,搭成天地棚,下铺松毛。用盐和米做成“盐米筐”。

盐的尊贵和习俗,是人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在社会学和民俗学的调查与研究中尤其显得重要。人们把盐看成圣物,因为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盐是人们生活中的物质之本,生命之源。尽管世界各地围绕盐产生的风俗习惯存在着差异,但其根源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源于盐。

在梳理了胡朴安《中华风俗志》以及众多地方府州县志和民族志之后,我们感觉到盐的习俗在中华大地同样极其丰富,异彩纷呈。

盐作为一种实物,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常被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用以表达“和睦”和“友好”之意,起到以物代言的作用。在傣族青年中间,盐还作为谈情说爱时的代名词,起到传递情感信息的作用。

在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每年10月傣族“开门节”之后,当夜幕降临,美丽的傣族姑娘三五成群相约在某家的院子里燃起篝火,架上木制纺车,“呜噜呜噜”地纺起线来。她们为了选择自己理想的对象,每人都准备了两张竹篾凳子,一张自己坐,一张藏在她们的筒裙下面,留给情人来坐。当三三两两的小伙子用优美抒情的“琴”声向姑娘们求爱时,如果姑娘看上来找她的小伙子,她就会向小伙子提出风趣而寓意深刻的问题:“阿哥呀阿哥,你今天晚饭是用南瓜下饭,还是用盐巴下饭?”假如小伙子回答“南瓜下饭”,姑娘就会高兴地拿出筒裙下的凳子请他坐在自己身边,这就意味着她是爱他的。如果小伙子回答是“用盐巴下饭”,就意味着他不是真心爱这个姑娘,而是因为有困难才来找她的,姑娘就不会把备用的凳子拿出来请他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傣族民间有两句谚句:“用南瓜下饭,对姑娘满心喜欢”;“用盐巴下饭,有困难才来洽谈”。可见,很长时期以来,食盐属短缺贵重之物。

傣族还有用盐祭鬼的习俗。当傣族婴儿降生后,其父母为防止他(或她)生病,要拿一块盐巴来和他过秤,然后把重量和婴儿的体重相同的这一块盐巴拿去祭鬼,表示用盐巴换来了孩子本人,他以后就不会生病或者少生病了。

布朗山区每年4月和9月祭祀山神,祈求山神保佑放牧平安。祭祀中摆上盐和其他物品。德昂族则相信房屋有守护神,一年祭祀两次,若修盖房屋还要大祭一次。在这种祭祀活动中,当然也离不开盐。他们认为盐是忠诚的象征。

此外,在布朗族中还有叫魂的习俗。在这种活动中,盐仍然是主要的祭品。在布朗族人的观念中,死人有鬼魂,活人有活魂。活人的魂灵附在人的身上,人在昏迷、做梦、熟睡时,灵魂会暂时离开人体。如果人碰上鬼或是鬼的附着物,灵魂便有被勾去的危险。灵魂离开了身体人就要生病、死亡。因此,一旦发现失魂便要举行仪式把魂叫回来,让它重新附在自己的身上。

盐在滇黔瑶族习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瑶族款待客人时,将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盐在瑶族习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当地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由于盐的贵重,滇黔各族人民常常把它作为礼品,广泛用于婚嫁、拜师等重要的场合。贵州侗族青年定情时,男方向女方送半斤盐和二两茶。侗家为什么用盐、茶两样作为说媒的信物呢,原来侗家喜欢烧油茶待客。烧油茶所需的糯米、黏米、猪油,农家自己就地生产,可以自给。但贵州历史上不产盐,也不出产茶叶,这里偏僻,交通不便,买盐巴买茶叶十分困难,因而盐巴和茶叶便成了难得的贵重礼物。另外,茶叶是香甜味,意味着这门亲事又香又甜。盐巴是咸味,意味着要讨的姑娘很贤(咸)惠,男家很喜欢这个姑娘。

我国的中北部地区,人们把盐看得同样神圣。他们在摆老资格时常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对一些品行不好的人,骂他们是“没吃过盐的人”。在一些祭祀活动中,同样也离不开盐。

在浙江桐乡,“蚕生日”是这个著名蚕乡的一种特殊习俗。旧时,桐乡的蚕农,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总要举行一次为蚕儿做生日的仪式。这一天,人们用糯米粉拌和南瓜,做成形似蚕茧的黄色圆子,俗称“茧圆”。用碗盆装盛,再配以千张、豆腐干等素菜,供于灶神面前,燃烛插香,虔诚祭祀—番。接着,主人即将收藏在家中的蚕种取出,撒上—些盐粒(俗称腌种),再包藏起来。待到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的时候,取出蚕种将盐粒抖落,置水中稍加漂洗,挂在背阴处晾干;来年谷雨时节,便可催青孵化。

据传,为蚕儿做过生日,将来蚕儿就无病少疾,结出的蚕茧像茧圆一样,又大又结实。民国《濮院志》有这样的记载:“腊月十二俗传为蚕生日,作粉饵祀灶,呼曰茧圆。”清人陈梓曾为此作《茧圆歌》一首:“黄金白金鸽卵圆,小锅炊热汤沸然,今年生日粉茧大,来岁山头十万颗。”可见此俗流传已久。其实,请灶神,为蚕儿做生日,并不能清除蚕病,而在蚕种上撒些盐粒,倒是既能杀菌消毒,又可刺激蚕卵,对以后的孵化大有益处。看来在人们一些风俗习惯中已经巧妙的触及了盐对生产生活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