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事晋升你没有,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以工作的效率和成绩来证明你的努力,使上司觉得你是人才。很多烦恼都是由于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别忘了宣传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会身陷孤立,升不了职要学会解脱,不要一时冲动做出傻事。
如果同事晋升你没有,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以工作的效率和成绩来证明你的努力,使上司觉得你是人才。很多烦恼都是由于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别忘了宣传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会身陷孤立,升不了职要学会解脱,不要一时冲动做出傻事。
临近年底,大小单位的一年一度的考核工作又要开始了,这考核最后可能要涉及你的职位的升降。也许你工作努力,成绩不错,全公司都承认你是个敬业的人,但是,当新的一年来临,当新的聘任书下来,你发现,跟你一同进公司的同事职位上升了,而你还在原地踏步。可能情况还要糟糕一点:他比你来得晚,却比你“升得快、升得高”。再糟糕一点,他居然成了你的领导。此时,你千万先别背后议论别人为什么晋升,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还在原地踏步?
该如何面对同事升职你停步不前的事实呢?原因可能很多。
工作能力的问题。现代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对待工作不是持有一份认真和执着的态度,那是无法取得上司的认可的。所以如果你是由于这种情况而被提升忽略的话,你应当增加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更努力地工作。要以工作的效率和成绩来证明你的努力,而不一定要加班加点。在公司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员工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最终影响了在公司中的提升。
比如某位经理的秘书勤奋努力,事必躬亲,却总被一些琐事包围着,一件事总是掂量来掂量去,生怕引人不快。对一些不太懂的事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非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动手去处理,常常草草了事。一次老板出差,让他起草一份报告。他想时间还早不必着急,于是摩拳擦掌地决心好好露一手。其后他忙于完成另外的琐事:寄信,发传真,打无关紧要的电话,和自己的朋友小聚。突然一天上班之时,想到老板明天就要回来了,可是报告未见一字。本打算全力以赴完成报告,可是已安排了预约接待一谈半天,下午又去机场接老板,又被别的部门叫去协商安排明天的会议,此时到了下班时间,于是决定回家加班。电视里有足球赛,终于忍不住把球赛看完,刚写了开头,又发现一些文件忘了拿回来了,只好第二天赶早到办公室写完报告。结果一份一鸣惊人的报告变成了一份毫无特色、草草而就的文件。他会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一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但工作起色不大,而且职位升迁很慢。
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其实工作中的很多烦恼都是由于没有通畅的沟通渠道和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在活跃的工作氛围中,上司总希望有人对他提出的方案发表意见,即使不时出现反对意见也有气量照单全收。但是,如果在任何一次会议上,你都习惯于泼冷水,那么,再民主的上司也会把你归为另类而打入冷宫。
由于优秀的才能,你一头埋于专业之中,而不愿与同事密切交流,尽管你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出类拔萃,但你还是不能提升。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新员工,在刚来公司时一定要留意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企业的做事习惯,不注意就会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别对他人求全责备。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可能有失误。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应该协助去解决,而不是一些求全责备式的评论。特别是在自己无法做到的情况下,让自己的下属或别人去达到这些要求,很容易使人产生反感。谁都会在工作上有一些失误,关键是你的态度。如果只会一味抱怨别人,不从自己的身上找缺点,就会引起同事的不满,合作的时候不会很融洽。很多有远见的人懂得在恰当的时机勇于承认错误,愿意承担责任,这样的人会博得同情、理解甚至尊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下一次做事就不会身陷孤立。
你在现在的岗位上无人能够替代,也可以安心工作,争取做一名技术专家。得到提升固然很令人羡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上管理岗位。有的人并不具备管理者的素质,被推上管理岗位后,反而感觉发挥不了个人专长,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因此这时你暂且不必烦恼,而是分析个人的长项和短处,找准定位,也许现在的职位正是非常适合你的呢!
在工作之外要找到其他的生活重心。如果你确实在岗位上无人可替代,那么你应该珍惜但是不能停步,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也可以发展个人的其他兴趣,改变工作在你心中的分量,发现更多的生活乐趣,多彩的生活使你对工作压力的感觉会有所变化。
别人为升职付出的代价是你不愿付出的,你甘于现在的状况。同事升职了,但是相比较他们的巨大付出,你的价值观会帮你判断那是不是值得。可能这次升职没有你,但是你对于目前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报酬各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那么你可以选择留下,而且工作依然勤奋,下次老板提升的没准就是你。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仅仅任劳任怨,被动地接受并完成繁重的工作,在上司眼里可能仅仅是个埋头干活的“老黄牛”,而升职则与你无缘。所以在努力做好上司交付的工作之时,还当拓展自己的视野,激发自己的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使上司觉得你是个不可不用的人才,那么上司在考虑晋升名单时往往会列上你的大名。
你也可以换一家管理更为规范的公司。这家公司的人员提升如果有超越常规的做法,说明它的管理是不规范的,而这样的公司在市场中是没前途的,与其在这儿心情不愉快地工作,不如另辟蹊径,离开它,选择一家口碑好,管理科学、规范的企业。不过,要找到这样一家企业还要看你的眼光和实力了。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情节颇发人深省。康熙为什么传位于四阿哥而不是八阿哥呢?八阿哥八面玲珑,精明干练,在朝野上下深得众望,皇子中附从者也甚众,而康熙大帝却认为善长拉关系者必不能根除其晚年因精力不济而留下的种种积弊,故出人意料地提拔了敢作敢当,不怕得罪人的四皇子。雍正励精图治,痛下杀手刷新吏治,出色地完成了康熙的遗愿。
搞好关系是重要的,但为了工作也不能怕得罪人,如果本末倒置的话,即使在群众中有个好印象,也不能得到领导的真正重用。除了少数私心很重的领导外,绝大多数领导在用人时是一切从工作出发的,因为企业毕竟不是交友俱乐部。
我的一位朋友在出版社里里外外都是个公认的能人,他做的几套选题为出版社带来了双重效益,按常理来说,他的资历和能力早该得到提升了,可至今还是个一般的编辑。在他眼里,社里平庸之辈太多了,张三李四都成了他评说的对象,连社长他也不放过,于是一到考核之时,同事们都说他不好共事,并表示自己不会到他所负责的部门工作,他成了“孤家寡人”,而领导们一谈论到他,也是无可奈何地说句:“可惜个性太强了!”因为他的个性,他在众人眼里成了一个处处与人过不去的“反对派”,被人认为有工作能力却不可共事的“异己”,那么谁还敢对他委以重任?怎样改变这个缺点?对同事多点宽容和尊重,工作上多点合作精神,谈论工作或是提意见时多考虑些必要的“技巧”,那么升职便是自然之事了。
一家公司招聘业务总监,有一位应聘者的各方面条件都明显符合该职位的要求,但最终他落选了。事后,这位应聘者从别的渠道了解到,自己落选的原因是总经理认为他只是达到要求,却不能做到承担风险并把工作做好。这说明,人们得不到提升是因为他们只做好了本职工作,而人们得到升职则是因为他们采取主动。即使你不想做老总,你也不能安于本职工作。上班早一点,下班晚一点,多做额外工作,只要一点小事就可以带来极大的差别。
俗话说,“七分质量三分吆喝”。当你做出某些成绩或经过努力而提前完成任务时,可别忘了宣传自己。就算没什么可吹嘘的,你也可找出一些因为有了正确的方法、情绪冷静或做事有条理性等原因在工作中避免犯错的事例,巧妙地向你身边的人说说。当然,一些细节是决不能忽视的,许多人一生默默无闻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注意衣着或举止神情。
记住,老板聘请你不仅是要你干活,还要你思考。如果你总是抱怨做某件事时间不够,那么你得多想想怎样才能改进工作方法。最好每天你都能留出一小时,思考一下怎样改进工作,或者怎样从事更高职位的工作。
有些人看到失去升迁机会,会一时冲动做出种种犯傻行为。比如一气之下辞职不干。我们公司原来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两个同时来的业务员,业绩都不错,到年底聘任之前,全公司都在传,说两个人都要“升官”。两人都做好了准备,连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都提早做好了。可是位置只有一个,结果一个上去,一个不动。不动的那位心里不服,一冲动就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到一个新的环境,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又费了一番周折。这很让人惋惜,如果那位不走,完全可以到别的部门去,做出一番更大的成绩。所以不要一气之下提出辞职,对于一个有望升职的人来说太得不偿失了。
有的人会公然表示不高兴,故意撂挑子。有的人心里不高兴可嘴上不说,也说支持、配合新领导什么的,可实际不干活了,整天嘴上“画饼”,就是不干事,这又何必呢。在发脾气前先要想想,自己倒是出了口气,但最终损失的还是你自己,是自己的职业名声。
更不为人所齿的是栽赃陷害,也就是诬告对方,这是纯粹的让妒火烧得失去理智。这不仅违背了职场规范,简直就是不顾“江湖道义”了。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真相早晚会大白于天下,不仅现在的公司肯定不会留,就是别的公司知道了这种恶行,也不会让这种人去工作。这简直等于“自绝于人民”。
升不了职要学会解脱。轮不到自己,谁都会不舒服,但嫉妒带不来加薪,与其让嫉妒充斥,不如先熄了妒火,接受自己更实际。人就是这样,只有先接受自己,才能追求更好,否则你就难受去吧!我可以这么自我解脱:虽然我没有升任部门经理,但我知道,别人也知道,对这个部门而言,我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做一个别人不可替代的员工,其价值可能并不比做一个中层领导小。我甚至想,新领导和我同时进公司,肯定知道我们打拼出现在的成绩有多不容易,他一定会重视我,依靠我创造更好的成绩。这样一想就会松口气。
也许提上去的那个人真的不错,也可能他其实不如你。但更高层的领导把他提上去总是有理由的。比如,他人际关系比你处得好——也许从纯业务的角度来讲不如你突出,但是,做管理工作,更多的是要看他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把一帮人团结起来。他的长处,当我们心里全是那种不服的感觉时,可能什么也看不出来。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如看看他的优点,找找他的长处。这样不仅能调适你那正往火山方向发展的脾气,更能让你有所收获。有一本写微软公司中国研究院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我们是与人的智慧一起工作,而不是与人的年龄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