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万年薪的30岁
18362500000024

第24章 管理的精髓

当主管就像在走平衡木,需要花时间来摸索学习,这样才能拿捏出做事最适中的分寸。新身份对人最重要的改变是从普通员工成为管理者,管理应该是最需要加强的能力,需要慎重行事。最有效的控制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帮助属下树立自信心。

当主管就像在走平衡木,需要花时间来摸索学习,这样才能拿捏出做事最适中的分寸。新身份对人最重要的改变是从普通员工成为管理者,管理应该是最需要加强的能力,需要慎重行事。最有效的控制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帮助属下树立自信心。

升职,对每一位职场中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美事。但是,由于你初入“官场”,不懂游戏规则,好事往往就变成了一种心理负担,甚至会成为一件坏事。当各种各样的问题劈头盖脑地冲着你这个刚刚升职的菜鸟主管纷至沓来之时,此时的你万语千言、千言万语可能就归结为一句话: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升职固然可喜可贺,但真正当上主管后,很多人才发现这个位子不好坐。其实当主管就像在走平衡木,需要花时间来摸索学习,这样才能在过与不及之间,拿捏出最适中的分寸。

部门经理,有的企业称为部长,或是部门主管。从级别上来说属于单位的中层干部;从权限上来说,有的是光杆司令,手下一个人没有;也有的部门经理能管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比如跨国公司事业部的经理。部门经理做得好的,能成为副总直至CEO;做得不好的被贬为平民甚至卷铺盖走人。部门经理每天都要面对上司与属下,上通下达。做得好与不好,除了业务水平之外,在管理艺术与人际关系上,也是大有学问。

“我升职后,以前的同事全变了,我怎么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我被提升为企划部经理。平日里与我有说有笑的同事变得都不爱开玩笑了,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寒暄问候以外,总是有意无意地对我避而远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种事情很常见,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你一旦提升,仿佛就是踩着他的肩膀上去的,心里自然不痛快:你坦诚相待,他以为你软弱可欺,缺乏能力;你以心换心,他说你虚伪,当官的怎么都这样?除此类不识抬举之辈外,你要用真情去换取同事的信任和好感,才能稳稳地坐好主管的交椅。

我见过一上任脸就变的主管。刚上任没多久他就一反平日为人谦和的姿态,开始端出“老板”的架子,对员工挑毛病、拣骨头,好像总有看不顺眼的地方,一双眼睛不时在办公室里逡巡,惟恐部属没事情做。为了显示主管“雷厉风行”的威风,上任第二周就实施“变革”,小到规定员工去厕所的时间,大到业绩目标考核,一样不落,统统重来。大家手上的工作做不完,还要花时间去适应他的新作风,结果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民怨四起。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很多新升职的菜鸟主管因为自己曾经吃过苦,所以轮到他当主管时,就依循过去的路子走,让部属成了“小媳妇”。其实,新身份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改变,是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一名管理者,因而管理应该是最需要加强的能力,更需要慎重行事。

对于菜鸟主管而言,上任后还没有度过适应期,便急于变革实在有些不妥,人都有恋旧的感情,任何对旧主管、旧做法的批评都会引起反弹,所以一开始就要学会接纳,然后再慢慢去改变。接纳不代表完全接受,接纳是为了了解原来的文化和做法的价值,去芜存菁。真正需要变革的地方,也要运用技巧,温和渐进才不会遭人反感。变革有时候像跳水,溅起的水花愈小愈好。

员工做事难免有误,作为新领导,在纠正员工过失的同时,更要勇于替他们的过失承担责任——中层干部既要做员工的领导,又要做员工的盾牌。出了问题,惩罚当事人不是惟一办法,关键是尽快解决问题,争取不让类似问题再发生。尤其是刚升职的菜鸟主管,更要学会并懂得“为官之道”,如果下属把事情办砸了,应勇于为其承担责任,不要推诿、责怪。下属的错误就是你的错误,下属的缺陷就是你的缺陷,下属的失败就是你的失败,至少用人不当就是你的责任。如果希望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主管,无论结果如何,必须先学会去扛责任。因为你得给大家一个形象:你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有的新主管处理问题时,在不给下属任何解释机会的情况下,劈头盖脸地批评,结果弄得下属心里很不服气。这样的方式发生在新主管身上并不为奇。回想当初自己做员工时,被主管骂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如今勤奋辛苦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如履薄冰的日子多了一份保障。熬到自己当官了,骂骂下属有什么不对。就是这种想法,使得许多人在失去威信的同时,也失掉了人心。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倘若你能给你的属下提供一个好乘凉的地方,那么你的属下将会由于你的施恩而“报效”于你。

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很多公司为了强化管理,定下了很繁杂的规章制度,据说某知名企业连员工离开办公桌后要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真是煞费苦心。但我一直怀疑这种做法是否会有真正的效果,而这效果又能维持多久。

无可否认,适当的制度当然是必要的,它能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转。为了能让制度真能实施,当然也需要强制性做保障。但具体方法上,仅仅靠强制迫使员工执行,似乎不是很明智、很恰当、很高效的办法。

人毕竟不同于机器,有自己的思考和意愿,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会有抵触。这种抵触即使在压力下也不会消失,而会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你不让我工作时间干私活我就偷着干,反正你不能总盯着我。实际上,任何公司要想完全靠强制来进行管理,不仅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管理成本会很高。

其实,每个有理智的职场人都是有自制力的,他们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个目标,而对自身妨碍目标实现的行为有意识地进行约束。如果我们在公司管理中,能充分利用这种个人的约束,那岂不是事半功倍吗?

问题的关键在我们的制度。一方面,我们应废除那些早已过时或完全不被员工理解的制度,因为它即使不被废除,其实也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制度建设上,既要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也要考虑执行者的意愿,努力使两者统一起来。

如果每个人在执行制度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强迫,而是自觉自愿地按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就是最好的效果了。

所以新主管要多以包容之心对待下属,给人以宽厚仁慈的印象,这样有利于你的位置稳定。但是,该严厉的时候也绝对不能姑息,恩威并施的道理很简单,也很好用。要牢记属下的支持是升职的关键。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关键是要做好老板安排的工作,讨老板开心。这很有道理,但也不尽然,更多的时候,属下的支持是升职的关键。

某部门经理因一丝不苟、坚持原则而获得公司高层的一致好评。但在手下众员工的眼里,该经理的做法与其他部门经理却非常不协调,与公司的整体氛围也严重不符。大家得出结论,这个经理太苛刻了??最后,大家联名给董事长和总经理写信,要求撤换该部门经理。最后众怒难犯,公司高层经讨论后,撤换该部门经理了事。

既然宰相肚里能撑船,做主管的就不能率性而为,要学会与讨厌的人共事,这也是许多耿直的人转变不过来的原因。我本来在公司的执行部干得挺好,但是客户部的一个小姑娘却让我很头痛。她是名牌大学毕业,一进公司就张扬得不得了,这让我很反感。不过老板却很看重她,没过多久她就升为客户部的经理,成了和我平起平坐,又要经常合作的同事。当了经理的她更是不得了,我最看不惯这种目空一切的人了。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她总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挑刺,或者给你一句轻飘飘的“知道了”,让你觉得自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做出来的成绩,到了她那里,根本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要是当执行部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当时,那她的精神可就来了,能说上三天三夜,不搞得全公司都知道不会善罢甘休。我经常去总监那里投诉,抱怨客户部的苛刻和她的为人,但是总监建议我和她建立友谊,“她也许是这样,但是在我们公司,客户部和执行部必须紧密合作,你需要她——记住人品和工作是两码事。”听了总监的话,我渐渐地开始对她友善,甚至主动提出共进午餐。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朋友,但是最起码在工作上再不会互相挑刺,遇到大的案子部门会平心静气地商量。虽然还会有小的摩擦,但是我心里清楚,工作又不是相亲,完成任务才是工作关系的惟一目标。

一则寓言:有一只猫,爱上了它家主人那英俊的儿子,这让它吃什么都没有滋味,也忘记了睡眠。于是它去求爱神帮助它,让它能变成一位苗条、美丽、聪慧的少女,以享受人间的快乐。爱神答应了它的请求。果然主人的儿子看见了它就很是喜欢,而且还主动地追求它,没有过多久他们就约定了终身,很快就结婚了。在入洞房的那一天,爱神也化身为亲友去祝贺,目的是想看看这只猫的形体改变以后,思想、生活、习惯还有性格有没有改变。于是爱神把一只老鼠放进了它的房间。那个猫变的姑娘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人了,立即从床上跳下去,绕了几圈终于抓到了老鼠,而且还把老鼠叼在了嘴里死不放口。那个新郎害怕得大叫起来。爱神一看还是不行,于是就只好收回了成命,长叹一声,把姑娘还其本来的面目,仍旧去做猫。

领导与管理者,往往注重的只是一个人的外在或者是一时的表现。但是这是表面的东西,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就能把人迷惑,因此关键还是要看内在的品格与素质。世界著名管理学者雷蒙有一句名言:“你知道吗?那些促使你提升为管理者的技能,可能就是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障碍。”

总之,一位靠着个人独立运作所创造出好成绩的人,如果还是没有完全作为管理者角色的改变,仍然以昨天的思想习惯做事,最后就是那只变成了少女的猫的下场。

如果你是一位经理或主管,在强调人际互动的社会环境下,不能一味地依赖权力和行政命令,而要依靠自信达到目的,同时要帮助属下树立自信心。从现代管理学的观点看,员工充满自信,责任心就会增强,工作效率会更高,失误会越来越少,你也就更省心了。

帮助属下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是同他们产生真正的交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说出想说的话,即使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也要认真倾听,然后再负责地同他们讨论甚至争论,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他们在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信心也因此而能得到加强。工作关系一旦长久,办公室里容易形成空洞的停滞的人际关系。因此讲话的方式和内容的新鲜生动就显得日益重要。语言要丰富和形象化,需要引起注意时要用果断性语言。下达指令时只说一遍,必要时辅助强化性的手段,如复述、录音等。特别是在要求大家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时,要开诚布公地说出真话,鼓舞大家的信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处在金字塔上半部的职场人士,虽然已经取得了部分的成功,但征途依然遥远,惟有不断锤炼自己,再加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精细规划,方能积聚能量,向职场最高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