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万年薪的30岁
18362500000022

第22章 职场:不进则退

你要想在职场中成功,就必须争取不断升迁,这样才会有前途。你得把你的工作和升职大计结合起来,而且要保证大家对你产生认同。没有发展空间的升职未必有利于你的职业规划,要保持平和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对于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你要想在职场中成功,就必须争取不断升迁,这样才会有前途。你得把你的工作和升职大计结合起来,而且要保证大家对你产生认同。没有发展空间的升职未必有利于你的职业规划,要保持平和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对于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国内知名的投资公司东方集团总裁张宏伟,是从一个“民工头儿”开始打下了他现在的事业基础。l978年,张宏伟带领90名民工来到哈尔滨市搞工程建筑的承包。对这群除了一封乡政府开的介绍信和700多元钱以外一无所有的农民来说,想要在哈尔滨找到一份工作真是比登天要难。张宏伟费尽了周折,想尽了无数的办法,最后终于以干不好不要钱的条件,才接下了自己第一个工程——一个酱菜厂工程的一小部分。为了信守自己的承诺,更是为了以后能够接到更大、更多的工程,施工队日夜苦战,只用3天就把规定l5天的活儿高质量地完成了。厂主见他们干得十分漂亮,又把余下的工程交给了他们。就这样,张宏伟的施工以高质量、高速度在哈尔滨创出了自己的名声。

l983年,张宏伟接下了一个大工程——黑龙江省检察院、商检局l5层联合办公大楼。这座楼当时是哈尔滨的第二座高楼,张宏伟以7天一层楼的速度完成了这项工程,他的名声不但震惊了哈尔滨,而且还被《人民日报》称为“内地的深圳速度”。就这样,张宏伟确立了自己在哈尔滨建筑界的地位,在l984年组织建立了哈尔滨市东方建筑公司,开始了他在商业海洋中的搏击。

中小企业要想在与大企业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促进发展,就只能依靠好的产品好的服务,不断地锻炼自己的真工夫,仅凭借胆识把握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即使赢得了一桶金子,恐怕也难以持续地发展。同理,个人在职场中的升迁也是这个道理。你要想成功,就必须争取不断升迁,这样才会有前途。

但升职空间不仅仅存在于你任职的企业,更在于你的眼里、心里和手里。你有幸进入了一家大公司,你会深深体会到这里“宫门深似海”。辛辛苦苦谋到一个经理,一查公司架构表,即使是自己的上司,离最高层的位置还有若干个阶梯。在这种情况下,有尽快升职的捷径吗?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超常规发展的民营小企业,你的工作岗位甚至几天内都会变。

任Adobe(奥多比)公司大中华区经理的皮卓丁,没有任何海外留学和工作经验,却成为在IT跨国公司任职大中华区经理的本土职业经理第一人。皮卓丁还曾经在联想、莲花软件公司工作过,但在那里,他也同样幸运。在得到天上馅饼砸头之前,准备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皮卓丁最初是联想的一名技术人员。某次公司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所有人都是独自一人上去讲,只有包括皮卓丁在内的研发中心的四名经理别出心裁,以联合演讲的形式,来告诉大家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使领导们立刻熟记了他们的名字,后来得到重用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任职莲花时,皮卓丁自知英语能力是自己的短处,就自觉报班学习英语。就在开始学习的几个月后等来了一次升职机会。有人提出异议:“他连英语都不会说,以后怎样与人交流!”皮卓丁毫不含糊:“三个月后你再来,我一定让你刮目相看!”几个月后,当皮卓丁操着流利的英文与之对话时,总监惊讶得无话可说。皮卓丁说:“幸好我提早有所准备,否则我再聪明,也来不及‘临时抱佛脚’了。”

在Adobe,以前并无大中华区经理职位,是皮卓丁说服其老板专设了此位置。最初,Adobe总部认为:内地与香港、台湾的体制不同,当时并未点头。尔后,一次在香港的亚洲区培训中,总部的人亲眼看到了皮卓丁在与员工的沟通上,及对不同市场的深刻洞察力与理解力上具有国际化的思想,就完全打消了疑虑,皮卓丁如愿成为大中华区经理。

目前中国众多民营企业超常规发展,在这样的企业中,甚至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抓住这样的机会。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太多了,人治的成分也太大,在这时会有太多的人认为自己不值得留下来;或者认为值得留下来却无法适应这里,因为他们会把企业发展初期的这种不规范,不假思索地和企业未来的前途联系起来,认为这样的企业没有什么前途,但其实这几乎是每个企业初创时期的必经阶段。

有位民营企业的销售总监回忆刚进公司时的情景:“根本没人理我们,我们关在一个房子里看了5天录像,算是入职培训,录像的内容就是老板平时开会时的讲话和一些技术培训,全都是广东话讲的,新进员工很多都听不懂,当时很痛苦。”就是在这种痛苦中,他看清了这是一家有技术也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在这里一定会有机会。所以经受住了磨难,一步步获得了后来的荣誉和鲜花。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企业内部。只要积极准备,晋升的机会就有可能垂青于你。别老是在电脑前埋头苦干。你得想想点子,怎样把你目前的工作和升职大计结合起来,而且要保证你的曝光率。在例会中多发言,多参加多人协作的项目,当人们的视野之中总有你的影子时,你的工作才更有价值。当然,当别人都不愿意碰的“硬骨头”出现时,谁自动请缨,将来升职的很可能就是他(她)。快速成长的经理人一定会有下面四个特质:

l.了解企业的文化,清楚形势。在企业任职,如果你只坐在电脑面前管自己的事情,机会将永远不会找到你。特别是在大公司,除了技术管理,它还倚重文化管理。如果是一家发展中的小公司,不了解文化更不会有你的升职空间。领导大概可以分这么两种:一种是希望你提出升迁的请求,因为这表明你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单位做更多的贡献,说明你不甘寂寞;另一种是不希望你提出这种要求,只要求你好好干活就行了,野心太大的不要。所以,如果你想往上走,首先要弄清的是你们公司属于哪种情况,假如你的领导是前一种,那你勇往直前即可;如果是后一种,就要三思而后行,是提出升迁的要求还是另谋高就。

2.自愿承担艰巨的任务。公司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部门及岗位职责,但总有一些突发事件无法明确地划分到部门或个人,而这些事情往往还都是比较紧急或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就应该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去处理这些事情。

如果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你就更应该主动去承担。不论事情成败与否,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也会让大家对你产生认同。另外,承担艰巨的任务是锻炼你能力的难得机会,长此以往,你的能力和经验会迅速提升。在完成这些艰巨任务的过程中,你有时会感到很痛苦,但痛苦只会让你成熟。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上司沟通。个人的成功往往和其所处的团队是分不开的。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愉快的工作环境,能有效地促进你工作的发展和你的成功。具有合作精神、轻松愉快地与他人交谈,和谐地与人相处,往往是你广结良缘,或成为团体领导者的先决条件。

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朋友,因此有头脑的职场人总是想方设法网罗一帮“弟兄”。这些人中既要有工作中的同事,也要有工作以外的朋友。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迅速掌握有关升职的信息。当然,行贿是万不可行的,因为这不仅违法,而且也对升职不利。不过,“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关系网确实寸步难行。

一家大型公司里的副总经理在介绍自己升职的秘诀时说,以前他都是在家里吃早餐,可是某一天他很偶然地去饮早茶,在那里碰到他们公司里的老总,并且获得一个重要信息:老总天天都去那间茶楼饮早茶。于是他就变偶然为必然,全盘接受了老总的习惯。不久,他们就成为好朋友,老总也逐渐认识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结果在一年之内他就被提为副总。

想升迁,要找领导谈。但是找谁谈、怎么谈,是个很有技巧的事情。至少找你的顶头上司不太合适,因为他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想顶替我啊?”你最好去找主管明年聘任工作的头儿,告诉他你的想法。这样,在规划明年的职位变动时,他会把你的想法考虑进去,如果你符合条件,你就有了机会。

当然,你可以表明自己想多工作、多努力、想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想法,但不要把现任领导贬损一通,千万千万不能这么做,那只能说明你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一般来说,人际关系有问题的人是不大适合做管理工作的,因为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人。

4.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必须始终以管理者的眼光观察部门公司所发生的事情,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向公司领导提出管理建议。假如你具备升迁的资格,一定要做好明年的总体计划。一份详尽、有独到见解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书是你“升官”最好的敲门砖,值得花大心思。这份计划书大概包括你对你即将任职部门的认识、你的业务思路和你的管理思路。业务和管理,这两部分在计划书里所占的分量几乎是一样多,而管理方面的分量可能要更重一些。一定要浓墨重彩地说明你的管理思路。

人,这是工作中最不确定也最难搞定的因素,“当官”总要有兵支持你才行,所以,在你提出申请的时候,有谁可以做你的兵、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说服、“拉拢”他,你心里应该早就有一套了。否则,当领导说“你可以当这个官儿”了,却没人愿意跟着你,或是愿意跟着你的人超过了你们部门的编制,这都会让你费点心思。所以,既然准备升职了,就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足吧。

如果你乐意转换到公司中其他的地理区域或者职能部门去工作,你就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愿意变换工作的人,会给自己挣得一份相当丰富的个人简历,其职业发展历程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推进。尤其在那些成长过程缓慢、不景气或者处于逆境的企业中,工作流动性尤其大。

当升职的消息传到耳朵里,相信许多人都会欢欣鼓舞。但世界就是那么复杂,有时候,升职或许反而给职业生涯带来危机。有些盲目的、没有发展空间的升职未必有利于你的职业规划。比如在这个一年中跳槽的黄金季节,犹如“乱世出英雄”的大时代里,有一天早晨当你走进办公室的门时,赫然发现你的上司也加入了另谋高就的行列,于是群龙无首,老板慷慨激昂地宣布,你现在是这个业务部的经理了。

升职,你想都没敢想过,除了惊讶之外,你一时之间也很难再想到别的了。好运怎么会落到你头上呢?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你却开始失眠,为如何当好一个领导而烦恼。你很怀念做普通职员的日子,搞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为别人操心。而现在,你不但要在总经理办公会上为本部门“争地盘”,还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摆平手下。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任何管理工作的你而言,这些事让你每天都紧张得不行,心情烦躁不安,你开始想还不如不升职的好啊。

这种“被动升职”反映出众多职场人的对于未来的缺少规划,盲目跟进,享受天上掉下的“馅饼”。殊不知这些“馅饼”实质是人生最大的陷阱!人们普遍的观点是:官越大越好,薪水越多越妙。然而无数的“高薪抑郁病患者”已经证明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的荒谬,要明确工作的目的是更好的生活,能享受工作的“狂人”毕竟只是少数,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是谋生的工具;其次认清自我,知道自己“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不要为了可怜的虚荣心而“打肿脸充胖子”,吃苦的是自己。

升迁带来的不全是好处。不合时宜的升迁反而会使个人的发展严重滞后。每个人在获得升迁机会的时候,必须要客观评估自己,分析岗位要求。如果自己在一些核心模块上还没有锻炼成熟,千万不要盲目接受高薪高职的诱惑。在升迁问题上,一定要进行冷静分析和判断。别被升迁冲昏了头脑。你可能面临这样的处境:经过多年的磨炼,你的羽翼终于丰满,为了让你能继续为公司服务,老板慷慨地给你位子。如果你的工作能力已经被其他公司看中,该公司属于优质企业。而该公司提供给你的职位非常适合你,不仅能延续你的工作经历,更给予你足够的发展空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遇到更合适你发展的公司,就象一个好演员站在一个好舞台上。由于不适应更高要求的工作,不少人会遭遇职场“成长危机”。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对自己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失去自信,从而产生“本领恐慌”。

当你的上司给你升职时,不论是对你工作成绩的一种奖励,还是托付给你难度更大的新任务,总而言之,你的上司是对你有所期望的。但是如果上司期望你完成的新任务,和你以往的工作经历毫不相通,甚至是一片空白,你就应该考虑,是否要拒绝上司的“利诱”,是否该婉言谢绝。

有的升职没有实质意义。看这位女士的回忆:我在职场起步低,曾经如此渴望升职。应聘时我只有中专学历,老板让我做业务员,兼前台小姐,薪水只有一份。我起早贪黑地做业绩,还读了大专自考文凭,终于有一天,老板升我做了这个业务部门的经理助理。

名片上的头衔变化着实让我陶醉了一阵,不过我马上发现担子重了好多。业务仍然要做,而前台小姐因为“缺人”(这是老板原话,后来想想说不定是他想省这笔开销),还要叫我兼半天。这样一来,我上午在前台,下午下部门,下班时间对我失去了意义,几乎天天晚上八九点回家。老板说我年轻学历低,岗位以锻炼为主,所以薪水的升幅少得可怜。升职的喜悦渐渐冷了,感觉升职是要“榨干”我的幌子。

过了一年,我们的经理跳槽了。老板把我找去夸奖一番,说要升我做经理。我不再脸皮薄,直截了当地问他职务范围和待遇。果不出所料,我的工作量顶得上三个人!薪水只上浮20%,却同时削减了手机补贴。我不动声色。

老板不知道,我已经拿到了一家外企的聘书。我决不会让老板的升职承诺拖住我的脚步。

职场这个江湖,有时候的风云际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就拿老板有权利给并不太服众的人升职来说吧,如果你是这个人的手下也就罢了,谁让老板就是老板呢,人家有这个权利嘛!顶多你消极怠工一段时间后,也就知天理而认命了,而如果偏偏不巧你就是那个被升职的人,你该如何应对你的嚣张的下属呢?

说实话你不是这个部门里最优秀的职员,现在却被任命为经理。无论如何你也兴奋不起来,原因是手下有好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他们的脸色都很难看。有的人心里不高兴可嘴上不说,问他他也说支持、配合新领导什么的,可实际上就是不干事。你知道这个部门离开他们还真是难以运转得了,觉得自己很冤枉,却没有地方倾诉,你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对此要树立信心,既然我被提拔,那一定有我的过人之处,也许自己还未意识到,但我一定可以做好这个职位。其次切不可把傲气表现出来,自信是给自己的,不妨时常给下属一些好处,使他们安心卖命,“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就是这个道理。

敬业、勤奋的员工是为任何一个老板所欣赏的,努力工作是升职的必要条件,但请记住绝对不是充分条件。保持你的优势,继续“苦干”,但千万不可“埋头”,要时刻提醒自己:看清方向,升迁是综合多方因素的结果。平时要注意与同事的关系,尽量“亲密”,切不可给人“一颗红心献岗位,拼命原来为升迁”的感觉,需知枪打出头鸟,韬光养晦是上策。

面临升职,首先要确定一个自我目标,保持平和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对于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其次是制定一份工作规划,做好进入新环境的准备;最后,应尽量抽些时间参加业务方面的培训,多充电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每当我们经过了一段生活,达到了一个标志性的终点,我们或许都会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啊,我终于再也不用去上幼儿园了??我终于考试通过了??我终于大学毕业了??我终于完成了一项工作??我终于升职了等等。所有这些,言下之意是,哦,我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是啊,经过了那么多的期盼和努力,其中或许有着数不清的烦恼和艰辛,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走出这一出口而庆幸,而心满意足并稍事休息吗?

然而,在入口处,你确实不应该轻松。因为,你将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所在,你不了解它的规则,更缺乏亲身的经验,你不知道你是否能适应它,也不清楚它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未知本身就预示着风险。这个时候,你最应该做的是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秋天过了,谁都知道要准备冬装、调试好暖气以御严寒。如果不做这些准备,那么结果不言而喻。但在其他时候,比如当你走出校门,开始独自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时,你是否在心理上真正有了充分的准备呢?这种准备当然决不仅仅是整好几份漂亮的简历而已。

现实中,很多人正是因为面对新的入口,缺乏必要的准备,而在春风得意之时马失前蹄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又兵败山海关,可能就是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当时农民军的领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终于结束了一个王朝,开始了新的纪元。十几年的苦战,终于换来了万里江山,他们当然有理由把酒言欢,歌舞升平了。然而,他们忽视了对形势的判断,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入口,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从未经历过的危机??历史令人遗憾,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跌倒在这样一种猝不及防之下了。

升迁的出口我们已经走出,但入口处的风险更大。你已经难以回头,只有不断向上。所以,我们在走出出口的时候先别忙着高兴,最好看一看,我们将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