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编写意图。老师应该依据课标要求,还原编写意图,挖掘隐含内容,准确地提炼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对学生进行适切的语文能力培养。
《浑沌之死》是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下)第七单元中的阅读课文。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三年的文言文,像这篇《浑沌之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对照注解是不存在阅读障碍的。那该怎样教这篇只有七十五个字的短文呢?
一、完全可以不讲的“四话”浑沌
1.神话传说之中话“浑沌”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浑沌是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如同鸡蛋。《三五历纪》中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这是我国先民对宇宙形成前的一个基本认识。
2.道家无为之中话“浑沌”
《浑沌之死》中有三个非同一般的帝王。南海是显明之方,道家认为属于“有”的境地,所以让“倏”为帝;北海属于幽暗之地,道家认为属于“无”的境地,所以让“忽”为帝;中央之地非南非北,属于非“有”非“无”之境地,所以让“浑沌”为帝。郭庆藩在《庄子集释》中对“三帝”的名字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倏,喻有象也。忽,喻无形也。浑沌,无孔无窍也,清浊未分也,此喻自然。”另外,有研究认者为,倏忽,说明非常神速,比喻有为而逝去;浑沌,无形无窍,比喻无为而长存。以有为害无为,比喻不顺自然,强开耳目,必然导致中途夭折,不终天年。
3.气功修炼之中话“浑沌”
气功中的“浑沌”是指打坐的功力到了气脉浑然入定之后,就会有浑沌的境界出现,那是真正的入定,这种定不是昏昏沉沉的定,而是六根不动,内外隔绝。如果这个时候练功的人还在想河车转动、周天打开之类,那么,他中间的那个浑沌也就死了。气功强调入定,要修炼到“浑沌”得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没有的境界。
4.寓言故事之中话“浑沌”
浑沌本无五官,倏忽二帝为了报答浑沌,为其开凿七窍,结果弄巧成拙,害死了浑沌。后世常用“凿混沌”“饰浑沌”“窍凿混沌”等比喻不能顺乎自然而破坏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元好问《陀罗峰二首》:“凿开混沌露元气,散布兜罗弥梵天。”也有人以“浑沌未凿”比喻未经雕琢的事物。如赵翼《岣嵝碑歌》:“凿椎欲破浑沌窍,铸鼎直写神奸魄。”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此郡僻处万山中,风俗质朴,混沌未凿。”
以上的四话“浑沌”,有些属历史知识,有些属养生修炼,有些属学生一读就懂,可以对学生不讲。张中行先生在《流年碎影·语文教育》中说:“我的想法,像课本上那些文章,绝大部分让学生看看就可以了,用不着老师多费唇舌。写教案,分析,讲解,出题,解答,都是浪费。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可以用在有成效的地方,那就是多读和多写。”
而有些语文老师恰好相反,不但讲得多,而且远离学生生活,喜欢讲一些偏、难、怪的东西。如学习《浑沌之死》中,大讲气功中的浑沌状态和道家的大道无为。学生或许因为新鲜,表现得极有兴趣,老师也自我陶醉,一课时就这样浪费了。放弃了语文的工具性而空洞地诠释人文性,耕种他家田园是时下语文的流行病。要么拿出学习文言文的常规动作,翻译之中加词意再加寓意,平平了事,一课时就这样被低效了。工具的使用必须要有最适用的对象,如同捕鱼必须用渔网,犁地必须用铧犁。工具的使用对象选择不恰当,劳动效率自然低,劳动趣味无从谈,三维目标的统一只是写在教案本上的自欺欺人。
二、完全可以引导学习的“四话”浑沌
1.语感积累之中话“浑沌”
语文贵积累,积累本简朴,有积累才能谈得上语感培养。庄子之文,文采斐然,想象奇谲,纵横烂漫,视为“才子书”。像这样的文章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应该积累。最好的积累就是背诵。七十五个字,不讲词意,不讲翻译,不讲庄子及庄子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节约课时,让学生比赛背诵,影响自会深远。
2.自创寓言之中话“浑沌”
用寓言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是生命极具创造力的证明,其过程也是形象思维得以训练的过程。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挑战庄子,大胆想象,天上人间,动物植物,自创一则表现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寓言故事。当然,也可以鼓励用其他的寓言故事诠释自己的另外一种思想。百创争鸣,千思齐发,语文的课堂本应该就是思维共享的盛宴。
3.矛盾发现之中话“浑沌”
孙绍振教授在《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中指出:“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文本中的矛盾冲突点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出发点,发现主要矛盾就是发现主要问题。要发现文本中的矛盾就必须发现文本中的“写”和“没写”,文本中“写”明的内容,矛盾容易发现,文本中“没写”明的内容,也就是文本中省略了的空白部分,矛盾不容易发现。文本中的主要矛盾一般都集中在文本中省略了的空白处。比如倏忽二帝“尝试凿之”中,倏忽“试凿”浑沌,他们都很小心,很谨慎。而“凿”开,说明很有力道。整个过程说明他们之间有劝说,有心理矛盾和斗争,是周瑜打黄盖,两个愿“凿”,一个愿挨“凿”。可毕竟是“七日而浑沌死”,死是一件痛苦而不容易的事,何况倏忽二帝的本意不是让浑沌去死,而是为了让浑沌活得更好,出发点是知恩图报。可问题是浑沌到第七天就死了,死到临头的时候连反抗没有,心甘情愿地让倏忽二帝凿死,这是为什么?或许,有人认为这些个问题太幼稚,寓言故事中有些问题就是无法解释,也没必要解释。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提得幼稚不幼稚,而在于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他们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我思故我在”,这就是质疑的价值。比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大都理解为“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但在自由思考、独立质疑的熊培云先生那里,被理解为“是一句非常有禅机,非常质朴庄严的话,即勤勉于当下,努力于今朝,修行于日常”。思维的美妙就在于其独特性和个人化。思维的高度成就人生的高度,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质疑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生命意识。看似荒唐的问题,其背后自有其独到的问题判断和思维价值,老师要善加引导和大力培养问题意识。
就《浑沌之死》而言,学生提出了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在课堂上却炸开了锅,学生情绪激动,争论不休。我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越辩越有深味,如同阅读庄子,时有情理难通,总会荒诞而美。我没有给出统一答案,而是让他们把《浑沌之死》扩写为一篇作文,要求用自己特立独行的思想和汪洋恣肆的想象把原文中的空白予以补充,以此达到我所提倡的“以读导写,因写悟读,读写互通”的语文学习理念。
4.作文交流之中话“浑沌”
学生的作文交了上来,读完之后,兴奋不已。我把学生的以下四个观点在作文课上进行了交流、补充并完善,效果极佳。
第一,诱惑总是假借着享受和幸福的名义完成。浑沌守着自己的混沌一团,从而享受着帝王的美好生活。可为什么他要过另外一种所谓的视、听、食、息之生活。原因是倏忽二帝对浑沌进行了“洗脑”总动员,向他蛊惑看得见、听得到、吃得到、呼吸得到的种种享受和美感。不然,浑沌有着帝王的身份和待遇,权威和力量,怎么就随便答应倏忽二帝在他的身上一天接一天地“凿”呢?有同学以吸烟为例,有同学以贪污为例,自成其理。
第二,死亡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天一天慢慢完成的一个行为。浑沌第七天就死了,其实他每被凿开一窍,他的生命就死去一部分,只是他没有自觉到而已。如同吸烟,每吸一支,生命便死去那么一点点,只是吸烟者不觉悟而已。最后让他致癌而死那支烟,不过是死亡之旅中毁灭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以此观之,物理生命每延长一天,其实也是物理生命死亡了一天。知生便是知死;不知生,焉知死。
第三,我们被我们的眼睛所伤害。可以想象,浑沌被凿出了眼睛之后,看到了无极宇宙中的莽莽奇景,该是怎样的惊奇和浩叹,他有可能在享受眼睛带来的刺激和美感之时,督促倏忽二帝为他快点凿开其他六窍。浑沌被七窍所害,如同我们被七窍所伤一样,因为眼睛总有无限的好奇,迷于五色,膨胀欲望,不该看的眼睛偏偏喜欢看,迷幻了我们的心性。其他六窍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四,最伟大的守护是对内心的守护,最伟大的认识是对自己的认识。贵为中央之帝的浑沌,尚且听从了他人的劝告,迷恋于五色八音,耽醉于奇香美味而不自觉,最终一命呜呼。究其根源,在于浑沌之帝迷失了本心,内心抵御诱惑的力量不够强大,在“糖衣炮弹”面前吃了败仗,更重要的是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浑沌,浑沌就不能有七窍。浑沌之死,死于自己,与倏忽二帝关系不大。人能认识自己,从而守住自己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
《浑沌之死》让学生、也让我参悟了“死生亦大矣”,岂不壮哉!
(本文刊登于《宁夏教育》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