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不是高级游戏,其经济学意义取决于社会需要,首先是效率的需要,如集装箱大大减低了运输的成本;其次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比如创可贴可以方便地为普通人治疗轻微外伤;第三是企业盈利的需要,企业通过创新获得巨额的财富。
1.什么是技术创新
在西方文化中,“技术”(Technology)一词包括Techn和Logy两个部分。Techn是指艺术、手工艺,Logy则是指逻辑的意思,因而技术应该是指符合事物本性的技艺。到了今天,技术的意思是创造出的手段和方法,进而导致产品、工艺和服务的改进。比如,福特发明的流水线技术大大改进了汽车生产的效率。关于什么是技术创新有许多定义,通俗地说就是“两步论”,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过程”。所谓的“新思想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也就是企业家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开始意识某些技术可能产生的商业效果。“以后各阶段的发展”包括不断解决各种问题,创造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商业性运转并赢得企业自身的利益。这个过程的特点是非常规性,也就是技术创新不同于一般性生产,充满了新颖的特征和突发性特征,因而,一个成功的技术创新可能充满了偶然性。
因此,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是不同的概念。技术发明是一个科技行为,而技术创新则是一个经济行为。熊彼特认为,发明创造及其科技成果只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或者是实验品的生产,而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和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使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因而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是企业家而不是发明家和革新者。企业家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将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目的是把潜在商业利润转化为现实利益。比如,吉利的老总并不是汽车专家,但是他能够把各种生产汽车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整合在一起,并且不断地在汽车领域进行革新。
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其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与市场需求变化,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自主的进行筹资、融资和投资。其二,企业是研发主体。企业之所以要成为研发主体,主要是企业比别人更接近和了解市场需求。在发达国家80%的研发经费来自于企业投入。日本人认为,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占2%可以勉强生存;占5%才有竞争力。世界上百强企业一般占到10%。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和研究一代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创新过程。其三,企业是创新利益分配的主体。企业要有足够的强度奖励创新人员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什么美国在全世界可以吸收到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更加尊重科技人员的劳动及其成果。
2.技术创新源
技术创新源是指首先将某项创新技术开发到可以获取潜在的商业利润的个人或企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创新种类可以有不同的创新源。产品用户、制造商以及与创新部门相关的供应商都可能是重要的创新源。制造商控制着产品创新过程,无疑是创新的主力军。但是,用户、供应商可能更早从需要的角度发现创新的最初原型。比如美国学者发现,在半导体工艺创新中,用户创新占77%;与联结端子相关的产品创新中,供应商占83%。
国外学者的研究还表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大小无关。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创新更多地来自于中小企业。在美国20世纪所有具备开拓型的创新产品中,2/3来自于小企业。小企业为何具有创新动力呢?因为,它们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在资金、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不具优势,而创新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手段。
3.技术创新类型
根据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不同,我们可以分为渐进(改良)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渐进(改良)创新是指对现有的技术的改进、改良引起的渐进的和连续的创新。根本性创新则是指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的创新,如蒸汽机、计算机的出现,从而引起一场产业革命。
根据技术创新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业化。产品用途及其应用原理的巨大变化的创新可称之为重大产品创新。电话、电灯、半导体、计算机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些都是利用基础科学的发现,通过开发、设计创造出全新的产品。而渐进(改良)的产品创新主要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现有的产品的功能做技术上的改进。如集装箱、组合音响、随身听等。索尼公司每年开发出上千种产品都是属于这类创新产品。过程创新也就是工艺创新,是指产品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变革。它包括新工艺、新设备核心的组织形式等。如福特的流水线等。大多数情况下是局部的工艺创新。
根据技术创新模式划分又可以分为五种情况: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型、需求拉动型的技术创新、双向(技术与市场)的创新模型、一体化创新模型和系统集成网络模型。
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型。它是一种早期流行的技术创新模型。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引发人们的联想,对企业家而言,更多会思考这项技术对本企业的经济意义。其模型可以简化地表述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市场需求。
需求拉动型的技术创新。20世纪60年代从需求的研究技术创新。根据研究,60%~80%的技术创新来自于市场需求与生产需求。比如,原材料成本上升可能刺激企业的研发热情,今天人们对新能源的投入就是很好的一例;再比如,对不同的顾客群体需要的满足同样可以成为刺激企业创新的动力,日本的电器生产商专门询问家庭主妇的需要,结果构思出烘干机的构想。需求拉动型的技术创新可简要地表述为:市场需求—销售反馈—研究与开发—生产出新产品。
双向(技术与市场)的创新模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提出了第三种模型,即把技术与市场的双向作用结合起来的创新模型。
一体化创新模型。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第四代模型,不是将创新看作是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过程,而是将创新过程看作是同步的共时性的过程。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第五代模型。核心是强调合作企业之间的战略关系。更多的是利用专家系统进行研发,利用仿真技术替代实物模型,并创造出创新过程一体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4.技术创新的组织程序
从操作层面而言,技术创新一般须具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创新思想的形成。创新思想的形成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第二阶段就是创新技术的获取。创新技术的获取也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二是企业与其他部门合作培养,主要是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合作;三是自主创新。
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是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组织、管理阶段。主要包括企业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基本要素的投入与组织管理。资金的投入与管理,一般来说要把握好几个比例关系:一是研究与发展费用占企业销售额或利润的比例;二是在研究与发展费用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各部分的资金比例;三是引进技术的费用与吸收费用的比例。
第五阶段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展示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可以在经济指标和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上得到反映,改进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也常常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现实中,往往也只有在改进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方面取得成果后,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5.当代技术创新的趋势
(1)技术创新周期日益缩短。在18世纪,科技发展转化为应用技术,再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大约需要100年。19世纪,这一过程只需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20~30年,战后降为7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快,一般为2~5年。例如,作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的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过了80年。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电动机用了60年。20世纪初的收音机花了30多年,飞机花了20年。20世纪60年代的晶体管经历了3年,70年代的微电子技术只有15年,90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领域半年就有一代新产品问世。
(2)原发性自主创新意义重大。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酝酿的一系列原发性创新在90年代获得丰硕成果。从而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领先一步,不仅在高新技术产业独霸天下,而且在部分传统产业上再夺优势,在信息技术产业上把日本、欧洲远远甩在后边。相反,日本实行跟随型模仿创新模式,尽管一度在部分传统制造业上独占鳌头,但在后来科技革命的潮流中又再度落伍,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内生的原发性创新也有高投入、高风险的不足,受企业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的制约较大,要求极高。根据对美国三家大公司自主创新的调查,只有30%的创新项目投入商业应用,最终只有12%的项目产生盈利。
(3)技术创新是一种综合的动态过程。技术创新包含了从科技发明到产品开发和市场实现的全过程,它不仅是发明者的科技行为,而且是企业家的经济行为,特别是随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家对技术创新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有些人把技术创新仅仅理解为是科技人员的事。事实上,根据对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是由创新资源的多寡、创新管理、创新倾向、研究开发、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缺一不可,技术创新过程就是由这些因素有机结合的动态的复杂过程。没有科技发明和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基础;而忽视创新链的其他环节,技术创新同样也不可能成功。目前存在的重硬件技术、轻软件和管理技术现象是错误的。另外,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聚集效应日益突出,如何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市场秩序、产业组织、融资条件、投资环境、人才培养、创业文化等强化某一地区、某一产业、某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聚集效应,引发技术创新的高潮,必然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
(4)技术创新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紧密。技术创新的全球化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开发活动国际化程度提高。据美国商务部有关资料统计,外国公司的子公司在美国研究开发支出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46亿美元,占美国企业开发支出的15%,这一势头此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1987年到1993年,美国企业在海外的研发支出从52亿美元增至98亿美元。目前,英国企业研发投资的52%以上投放国外,美国为14%。二是科学技术知识供应的全球化。即使是美国这样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大国,国内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只占1/4,其余3/4要靠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获得。因而一国对国外科技知识依赖的程度更高。三是专利活动的国际水平提高。从1945年至1990年,美国政府授予外国居民专利占其授予专利总数的比率从8.2%提高到47%,日本人1993年获得了23%的美国专利。四是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大量增加。1995年美国政府用于研发领域国际合作项目支出达33亿美元,占美国研发支出总额的4.5%,欧洲科技合作尤其达到了更高的深度,其他区域组织内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五是跨国公司之间各种形式的技术联盟日益发展。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各类企业间的技术联盟总数达到4192个,其中上半期为1560个,下半期为2632个。一个跨国公司往往同很多企业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形成策略性技术联盟网络;策略性技术联盟95%集中在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少数技术变化快、竞争激烈的领域,如半导体、汽车、电信、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