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盛世囚徒李世民
18321000000033

第33章 最后的征讨

在下达圣旨之前,李世民已经广泛征求过群臣的意见。总的来说,朝堂上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房玄龄、褚遂良持反对意见。

然而,军方的声音却大不相同。特别是李世绩甚至还翻起了旧账:“当初薛延陀进犯大唐,魏徵就站出来阻拦陛下讨伐他们。结果呢?直到今天他们还为祸甚深,我们不能再犯当年的错误了!”

这个时候,李世民正生着魏徵的闷气呢,当即连声说:“对,正是如此!只是朕当时怕堵塞言路,才勉强听了他的话!”

褚遂良见状,当即哑口无言。谁都知道,他那时是魏徵的人。现在追究起了老上司的责任,自己还敢多说什么呢?此外,房玄龄也被堵了回去,因为当年劝谏的人中,也有房玄龄一个。李世绩倒是很聪明,没有直接点房玄龄的名,却敲山震虎,闹得房玄龄十分没趣。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出征准备工作。为此,少不得又要进行一番人事调整。八月二十六日,李世民任命刘洎为侍中,原代理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令,太子左庶子、中书侍郎马周暂时代理中书令。九月,又任命谏议大夫褚遂良为黄门侍郎,参与朝政。这样,刘洎、岑文本、马周三人先后进入了宰相班子。

不久之后,李世民甚至准备将刚因为李泰的事受到贬斥的韦挺再度提拔起来,负责门下省事务。说起来,这也算是对武德末年李世民重组东宫系统之策略的再次模仿。只不过,这一想法在马周的强烈反对下不得不搁浅了。原来,马周以前做监察御史的时候,曾受到过韦挺的鄙薄和轻慢,如今已经贵为宰相的马周有了机会,自然要卡韦挺一把。可见,官场实在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地方,凡是以意气或才干骄人的人,迟早都会遭遇到荆棘,甚至是死亡的威胁。相比起来,马周还算得上是厚道人了。房玄龄正是由于深谙这个道理才十数年如一日地低调做人。只是,此番被火速提拔上来的刘洎却没闹明白,很快,他便为此付出了代价。

与刘洎相比,刚刚做了中书令的岑文本要冷静得多,他升职后毫无喜悦之色,反而成日里忧心忡忡。其母问起缘由,岑文本担心地说:“我以前没有立过大功,又不是勋臣贵戚。突然被提拔到如此高位,不一定是好事呀!”

岑文本还有一点没有提及,那就是,他曾经属于魏王一系。如今虽然能得到皇帝信任,转为晋王效力,然而别的臣子真的容得下自己么?自己是否又能像魏徵那样有不可缺少的才干和好运气,在此起彼伏的攻讧中屹立不倒?

贞观十九年(645年)年初,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征讨高句丽的大军正式开拔。临行前,李世民安排房玄龄全面代替自己处理朝中事务,一应政务有自行决断之权。之所以放心将整个大后方交给他,不但因为他这么多年的忠心不二,更因为此前李世民多次故意贬斥和罢免他的宰相职务,他都能够做到不动声色。可见他是真正能信得过的宰相之才,能够托付重任。正因为如此,后来有人密告房玄龄将会谋反作乱时,李世民竟然问也不问便下令将密告者腰斩示众,以安其心。这种信任,不是一两天所能得来的,而是长期培养磨砺出来的。反观侯君集,不禁让人为之叹惜!

此外,为了防止萧瑀继续给房玄龄添乱,李世民又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位置重要为名,调萧瑀前去镇守。本来将萧瑀放在辅佐班子里是为了能够在将来起到互相制衡的效果,不过如今应对外敌,内部须得团结一致,不可再生波澜。

贞观十九年三月,大军开到定州(今河北省境内),李世民命太子留在这里监国,以高士廉代行太子太傅职责,以刘洎、马周、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太子右庶子高季辅等协助辅佐,参掌机要,而长孙无忌、岑文本和杨师道等会同李世民出征。老实说,李世民这样安排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首先,从长安到洛阳,再到定州、前线,是一字长蛇阵。环环相扣,互相照应,可以有力地保证李世民不在国中之时,不至于出什么乱子,重蹈隋炀帝覆辙。其次,不把太子留在京城,而是放在离李世民最近的定州,一方面是想锻炼他,另一方面,也是怕若太子留守京城,一旦有不逞之徒乘机胁迫太子作乱,那便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也说明李世民对于后方其实存在某种程度的忧虑。平素里大大咧咧惯了的刘洎却体察不到李世民的心情。临行前,李世民特意嘱咐刘洎说:“你辅佐太子,责任重大,国家安危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啊!”说起来,这不过是李世民勉励臣下的常见言词而已。刘洎受宠若惊,拍起了胸膛:“请陛下放心,要是有大臣胡作非为,我一定立刻诛杀他!”这番话不由得让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在你上面还有高士廉,在高士廉上面还有我孩儿李治呢!你又有什么权力来随意行使生杀大权?这个刘洎看来不是能成大器的人啊!

然而军情紧迫,实在是没有时间来重做安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猜疑和误会,李世民也只好带着满心的不高兴上路了。

此番出征,有一个人自始至终都伴随在李世民身边。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他除了已有的司徒和太子太师的头衔,如今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摄门下省侍中。

所谓摄,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先后担任过该职务的有高士廉、王珪、魏徵,还有那个不让李世民省心的刘洎。而如今,他们都不在身边,但制度还是要保证的,因此这个专司检查封驳皇帝诏命的差事,就落到了长孙无忌的肩上。当然李世民心里很清楚,不是特别要紧的大事,长孙无忌是绝对不会跟他唱反调的。这个安排,也能在非常时期尽量减少政令下达时的君臣摩擦。

当然,让他陪在李世民身边可不是用来做花瓶的。那么,李世民此时留长孙无忌在身边的用意何在?这可是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重用”!

在此番出征中,长孙无忌扮演了一个“总参谋长”的角色。其他的将领都是严格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和命令行事,而长孙无忌呢,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和李世民讨论战略谋划,颇有点运筹帷幄的风范。

然而,光是这样还不够。此前,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时候长孙无忌没打过什么仗,也没听说他曾为取胜出过什么像样主意,此番他却要领兵出征,独立作战了!

此前,李世民并不大看得起长孙无忌的军事才能,半年前,还曾说他“总兵攻战,非其所长”。然而这一回,却赶鸭子上架。李世民这样做有何用意呢?

无他,作为日后朝廷辅政的首席大臣,长孙无忌若是没有那么一星半点军功的话,就很难镇得住李世绩、薛万彻这一帮大小军头,那他也就成了一个跛脚首辅,不利于日后政局的平衡过渡。因此,在这场战役中,长孙无忌是来镀金的。

不过,光凭躲在帐篷里出几个主意可不够,这班军头有那么容易被糊弄吗?皇帝陛下久经战阵,一个没提刀上过战场的文人给他指手画脚出主意,能让人信服吗?要知道,贞观初年评点论功时,尉迟敬德那一干武将对排在功劳簿上的房玄龄等人就够不服气的了,不过,那时靠李世民的威望还压得住他们的不满。李世民以后不在了,谁来给这班文臣撑腰?武人的势力一大,局势便危险了。

看来光出出主意还不行,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才知道。那么,拨给长孙无忌一队兵,让他到可有可无的地方晃上一圈,打几个无关紧要的敌人,再抓几个俘虏,看来是最稳妥的办法了吧。

不行!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是聪明人,别指望玩小聪明能糊弄过去。

所以,长孙无忌这回不战则已,一亮相,就要打一场漂亮仗给大家看。

有人会问:陛下,您给长孙无忌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让一个几乎没怎么上过战场的人一来就要打大仗、打漂亮仗,岂非强人所难?若他败了,如何是好?

李世民相信,人在压力面前会拿出自己的全部实力,才会成长得更快。李世民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同时也是这样要求臣下的。只有顶得住朕给你的压力,才配接过朕给你的权力。

于是,这一次,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都站在了巨大的压力面前——攻克高句丽重镇辽东之后,大军围困了安市城,高句丽集结十五万大军前来增援,而此时围城的唐军有多少?

只有三万!

此番出征的十万大军,除去四万水师,再去掉沿途留守分派的人马,就只剩这么点了。

面对五倍之众的敌军,李世民是这样安排的:先以小股部队扰袭,然后故意示弱。待找到敌人破绽之后,再出击。

李世绩领一万五千人为“正兵”,吸引敌人前来攻打。

李世民领四千精锐为预备队,驻跸于山上,等待最后的时机发动总攻。

而长孙无忌呢,他则要率领万余人为“奇兵”,绕过崎岖漫长的山地,自敌军后方突然出现,给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长孙无忌必须克服黑夜行军、地形崎岖等不利因素,顺利地把这一万人及时带领到部署之地。同时,他还必须自行判断,在最适合的时机下令发起攻击,晚了不行,早了也不行!

长孙无忌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他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当长孙无忌的军队在高句丽战阵后出现的那一刹那,敌军阵脚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李世绩见状,不失时机地下达了总攻击的命令,敌军立刻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这一仗最后的结局是,高句丽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大唐大获全胜。

长孙无忌用实绩向众位将军证明:我长孙无忌,在你们军人面前,完全是有实力说得上话的!你们以后还敢小看我吗?

比起另一位也担任领军大将之职,见到敌军竟然被吓得动弹不得的家伙——张亮,长孙无忌赢得了大部分将领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