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盛世囚徒李世民
18321000000032

第32章 辅政班底

李治被立为太子之后,有一点让很多大臣都表示不满,那就是他基本上不在东宫独立过日子,而是始终伴随在李世民身边。

这明显是不合乎传统制度的,褚遂良带头进言反对。理由是“男子十年,出就外傅”,说什么怕李世民的溺爱宠坏了年龄尚小的太子。不过后来他摸清了李世民的脉搏,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太子每十天去东宫住一天,跟自己的师傅们交流。

为什么不放太子独处,很简单,李承乾之所以后来会变成那种脾性,正是因为李世民早年对他疏于管教,后来又过早地让他独立在东宫居住成长,结果才形成了天大的隔膜,以至于李世民到今天还追悔不已。

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治国理政,乃至于教育子女,李世民都是边干边学,然而唯一失败的,就是这最后一项了。看来,从古代就传袭下来的让太子早早独居东宫的做法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李世民要痛定思痛,摸索出一条自己的教育之道来。话又说回来,这一年来,李世民所疼爱的子女接连出事,李世民也不算年轻了,对长孙皇后留给他的这个小儿子格外舍不得放手,也应该是人之常情吧?

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刻意留下了《自鉴录》和《帝范》,随时随地,吃饭喝水都不忘对李治耳提面命地讲上一番为人君者的大道理。

孩子,朕能留给你的东西很多。朕将留给你一个震古烁今的大帝国,朕也将留给你一班才干卓著的文臣武将,但朕最想留给你的,还是这一番朕对你的谆谆教导,因为那是朕作为一个父亲的心血!

除任命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萧瑀为太子“三师”,李世绩为太子詹事之外,李世民前后还加入了一大批故旧和新贵辅佐太子。如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于志宁、马周为太子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任太子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太子宾客。此外,李世民还十分重视将原来李承乾和李泰剩下来的班底融合到李治身边,他们虽然站错了队,然而才能不容小觑。为了能让他们今后安安心心地为李治效力,就必须得向他们释放出善意的信号——只要你们能忠心耿耿地为国尽忠,朕自然不会把你们流放到政治的边缘地带。

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来明确表态支持李泰的刘洎和岑文本等纷纷转变了自己的立场。尤其是刘洎还多次上书,为李治的培养和教育问题提意见,想办法。于是李世民特地钦点他和岑文本一道,与褚遂良、马周等人轮流到东宫辅佐太子。不过让刘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转向给自己埋下了祸患。当然,这是后话。

初看起来,李治既有李世民的宠爱,又有一干大臣死保,他的太子之位应该说是稳固无比。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贞观十七年(643年)十一月,李世民竟然又流露出了想换太子的想法。

那一天,李世民私下招来长孙无忌道:“你常劝朕立李治为太子,可他看上去太懦弱了一点,朕担心他守不住江山社稷,这如何是好?朕看吴王李恪英明果敢,很有朕当年的风范,不如改立他为太子吧!”

长孙无忌自然是执意不从,叩头死谏。

李世民板下脸来,对长孙无忌道:“你反对朕这样做,不就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吗!”

言下之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小九九,我一清二楚着呢!

长孙无忌仍然不肯松口:“太子那不是懦弱,而是仁孝,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守成之君啊!再说,太子之位不是儿戏,怎么能换了一次又一次呢?”

看到长孙无忌态度如此强硬,李世民也就没再提要改换太子的想法。然而这一消息或多或少还是流传了出去,为了杜绝再次发生什么麻烦,李世民特地招来李恪,严肃地对他说:

“父子乃是至亲,可你若是自恃身份触犯国法,那也没有人能救得了你。汉朝武帝时,本来已经拥立昭帝,燕王刘旦心中不服,准备谋反,被霍光以一封书信诛除。前车之鉴,你要引以为戒!”

言外之意,如今大位已定,纵使自己先前说过些什么不适当的话,那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你可千万不要做什么非分之想啊!

然而,这件事所带来的政治后果不是李世民几句警告所能平息的。李世民自己也十分后悔,竟然在情况不稳的情况下多此一举,平添了许多麻烦。

说起来,李恪这个孩子,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深得李世民的宠爱。他是李世民所有孩子中的老三,跟李承乾同年出生。那一年,他恰好二十五岁。他的母亲杨妃是李世民表叔杨广的女儿,前朝一个不太得宠的公主。李世民和杨妃的结合,更多的是带有一些安抚前朝贵族的政治意味,并非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杨妃为李世民生下的两个孩子李恪、李愔,在众多庶子当中也并没有得到过什么出众的待遇。李恪小的时候因为气性太大,说好听一点,是李世民评价的“英明果敢”,说不好听一点,颇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意味,故而在封地上屡次惹祸,不但数次被改换封地,还一度使李世民派出了权万纪前去监管他。

权万纪,对!就是那个喜欢管闲事,最后甚至把齐王李佑都给逼反了的权万纪。可想而知,被权万纪盯着的李恪,日子有多不好过了。

不过这样一来,李恪的脾气倒是收敛了很多,开始变得沉稳起来,但也谈不上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甚至连此前皇子坐镇地方顶着的“都督”头衔都被免掉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做一辈子普通王爷到老的。

然而,因为李承乾、李泰等相继出事——李承乾在不久之后便死在了流放地,再加上这一两年中,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也相继病逝。特别是晋阳公主病逝后,李世民更是悲痛欲绝,甚至动不动便在群臣面前悲伤地流下眼泪。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李世民时不时便会因为情绪起伏而做出一些欠考虑的事来。推倒自己为魏徵所题写的墓碑并悔婚便发生在这一时期。而再次动了改换接班人的念头,也跟他心绪不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毕竟李治年纪太小,李世民实在是害怕他守不住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

只是,李治之外,李世民还能选谁呢?

想来想去,按年齿长幼排序,在众多庶子里,也只有李恪可以顶上了。他年长,为人处世都更加成熟一些。

不过,若是仔细想一想,李恪到底能比李治强出多少呢?他不也从来没有受过什么严格的政治训练和熏陶吗?此前在地方上的表现,更是乏善可陈,再加上缺乏强有力的家族亲戚为后援。真要让李恪坐皇位,还不知要惹出多少血雨腥风呢。

别的不说,单说被废黜的李治,将来他的生活怎么办?李恪会放心这位前太子吗?李恪又会放心曾辅佐过李治的一干重臣吗?别人先不说,作为李治至亲的长孙无忌首当其冲就不能置身事外。

也难怪长孙无忌激烈反对了。这个娄子,实在是捅不得啊。一旦捅破,窟窿将会比天还大!

李世民终于定下了心思,这个时候,已经是贞观十八年(644年)的夏天了。

朝堂上弥漫着一种沉寂却又不安的气氛。

如今天下太平已久,要想整合人心,识拔人才,就需要将大家的目光投向外部。简而言之,李世民需要寻找一个敌人。

这个敌人,就是僻处东北一隅,却数次使隋炀帝铩羽而归的高句丽。

这绝对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劲敌。常有儒生劝李世民,何必劳民伤财,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呢?难道不怕为此闹得海内沸腾吗?

然而,李世民却忘不了,当年雄踞北方的拓跋魏正是从塞外的一个小小部族起家,在短时间内便奇迹般地摧垮了当时不可一世的后燕帝国。

李世民以一个军人的敏锐直觉感受到,高句丽不灭,必为后患。太子柔弱,自己不能将祸患留给自己的子孙!

于是,贞观十八年(644年)七月,李世民正式下达了亲征高句丽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