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盛世囚徒李世民
18321000000030

第30章 无奈的选择

以“囚徒”收场

动荡摇摆了数年之久,最后的结果是原太子谋反不成,惨遭废黜。几乎同时,夺取太子之位的最大热门——李泰,也被逐出了权力的中枢,从此永无翻身的可能。而此前从来没有人看好的李治却成为最大的黑马。如此收场,可能是所有人在事前都料想不到的吧?

为什么李世民会做出这样的安排,有人结合魏王李泰在太子谋反一案前后的表现,和李世民在诏令中所透露的信息作出了这样的推测:当时对于继任太子的安排,岑文本和刘洎都上表主张立李泰,而长孙无忌却坚持要立晋王李治。听说此动态后,李泰急得扑到李世民怀里表诚心说:“兄长承乾一直都想暗害儿臣,直到今天,儿臣才能安安心心地给父皇做儿子,这真是儿臣的重生之日啊!若陛下能传位于儿臣,儿臣必然不会像承乾那样狠毒刻薄,不顾兄弟之情。儿臣只有一个儿子,待得儿臣将来离世时,一定会杀掉自己的儿子,以便确保再将皇位传给儿臣的弟弟!”

李世民在听了李泰的这番表白之后,感动异常,对大臣们说:“父子之情是人之大伦。李泰竟然能为了将皇位在将来传给自己的兄弟而这样做,真的是很让朕怜惜啊。”

不料,褚遂良当即反驳道:“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顾惜,还能指望他顾惜兄弟吗?陛下若是一定要立李泰为太子,请先为保全晋王李治想出万全之策。”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泰听说此事后,便去恐吓李治:“你平时跟李元昌关系要好,现在李元昌犯了谋反罪,你恐怕也脱不了干系。”这一番话吓得涉世未深的李治终日愁眉不展,李世民看到李治的反常后感觉十分奇怪,再三询问才从李治口中得知了真相。联想起此前李承乾所说过的一番话,李世民不由得对李泰十分不满——设计兄长,恐吓亲弟。真的让他做了太子,一定会再次上演手足相残的惨剧。而大唐的江山社稷,也会因此而动荡不安。

此外,长孙无忌也利用自己的重臣和国戚身份,一再强劝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甚至不惜夺下李世民的佩刀,以强迫的姿态使得李世民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于是这才有了前面李世民所做的安排——李泰竹篮打水一场空,最不被人看好的李治反而成为了皇储。

以上是许多人都公认的说法。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看上去,李世民似乎在亲情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冲击之下失去了理智与自持,甚至被自己儿子那幼稚可笑的说辞迷惑,被自己的臣下胁迫。不错,李世民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从来不喜欢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李世民绝不会在作有关国家大计决定的时候,让情感冲昏理智。

之所以立李治为太子,有一个最为根本的考虑,那就是彻底粉碎朝堂上业已出现的朋党集团!

其实,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历来就有。从最开始的秦王党、太子党,再到贞观初期的关陇贵族集团、山东士族集团和江南文士集团等。党派的出现,有时候甚至是帝王故意造就的局面,以便更好地驾驭控制臣下。所以说在大多数时候,有朋党的存在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然而,这一次的局面却大为不同。李承乾和李泰都竞相结交朝士臣下,从文武大臣到勋戚贵胄,甚至一些无赖凶徒都各有投效,各为其主。在朝堂之上,竟然形成了三股势力。

原来朋党再多,他们所效忠的主人只有李世民一个,而现在,却变成了三个!到了最后,总会决出一个胜负,否则,绝不会有安宁的日子。李承乾以自己的小集团筹谋向李世民下手,只能算是先走了一步。以李泰今天的声势和表现来看,很难说他未来不会效法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再次向李世民发难。

连跟了李世民几十年的侯君集都倒了过去,指不定以后还有谁可能会在这种事关未来权力的赌博中把持不定,湿身下水呢!李世民实在是不想整日小心谨慎地提防自己的儿子,提防自己过去的亲密重臣们。不管是太子党,还是魏王党,都不能继续在朝堂上存在下去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即便是在太子之位已经尘埃落定之后,李世民仍然在朝堂上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人事风暴。

贞观十七年(643年)五月初八,原中书令杨师道被降职为吏部尚书,这是因为他在审讯李承乾的谋反案时,暗中为自己妻子前夫的儿子赵节开脱罪行,为人揭发出来。

两天后,李世民再次下诏,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保、李世绩为太子詹事,再一次搭建起了新的辅政大臣班子。另外,萧瑀和李世绩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参议朝政,正式奠定了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作为宰相身份的制度惯例。

五月初四,李世民下诏解除李泰此前所担任的一切职务,降爵为东莱郡王。魏王府中凡是李泰的心腹亲信,尽数流放到岭南一带。为李泰出谋划策、奔走效力的韦挺被撤销原职,改任为专司礼仪祭祀的太常卿,而同样负责暗中接纳朝臣的杜楚客则被废为庶民,给事中崔仁师因为在私下请求李世民立李泰为太子被降职为鸿胪寺少卿。总之,原魏王党的人或流放,或免官,或贬职,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从此土崩瓦解。

当然,对于太子党和魏王党的处置对待,李世民还是有所区别的。魏王一党的所作所为,虽存形迹,也就是一些小打小闹的胡折腾而已。而李承乾,最后差点闯出滔天大祸,故而李世民基本上是采取了杀鸡儆猴的态度,同时还给了像韦挺这样的策谋者以观后效的机会。果不其然,朝堂上许多倾心于魏王的中下层官员见状后都纷纷收敛行迹,改弦更张。不过李世民没有注意到的是,朝廷上诸王党争虽然告一段落,但此次立储之争带来的官场倾轧还将在未来持续下去。此乃后话了。

晋王的半路杀出,在根本上杜绝了诸王党争的可能。从出身上讲,在长孙皇后所留下的三个儿子中,晋王是唯一未曾被牵扯入任何党争的皇子,当然,这也跟他的年龄有关。李承乾被废之时,年已二十五岁,魏王李泰时年二十四岁,两人都是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年龄。而晋王那个时候才不过十六岁,性格温和谦让,再加上两个兄长的强势表现,他压根不可能产生参与夺嫡的野心。而群臣中,也没有谁会愿意主动投附到丝毫不为人所看好的晋王门下。

为嫡母正妻所生;此前从未参与过党争,不至于受到妄人佞臣的挑拨怂恿;再加上秉性淳厚;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此时李治年龄尚小,如同一张白纸,正好可以由李世民亲自耳提面命地加以教导,告诉他如何才能扮演好一个皇帝的角色,想必不会再次出现像李承乾那样的遗憾吧。

美中不足的是,李治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看上去过于软弱了一点,缺乏那种敢作敢为的魄力。不错,他是很善良,否则李世民也不会表态说只有立他才能保障两位兄长性命这样的话。只是,在君王的世界之中,善良仁厚并不代表全部。为了摸清群臣,特别是辅政大臣的想法,同时,也确实是因为李世民还有一点底气不足,所以才会在正式立储前上演了一场“痛苦自刎”的戏:

那一日,在两仪殿接见群臣之后,李世民单独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兵部尚书李世绩,在场的还有晋王李治。李世民心情沉重地对他们说道:“朕三个儿子一个弟弟,李承乾、李泰、李佑、李元昌,他们竟然背着朕干出这等好事来,朕实在是不想活了??”

说到痛心处,李世民竟然扑到床上,抽出自己的佩刀就要刺向自己。这可不得了,长孙无忌等人都被吓了个七佛升天,赶紧一起扑上来夺下李世民手中的佩刀,转递给侍奉在一边,已经被吓呆了的晋王。紧接着,惊魂未定的大家追问李世民道:“陛下,伤心归伤心,可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您现在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呢?”

沉思半天,李世民才缓缓说道:“朕准备立晋王为太子。”

长孙无忌立刻跪下大声呼喊:“谨奉召,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房玄龄、李世绩等愣了片刻,也急忙向李世民表态,一定誓死侍奉拥立晋王为太子,矢志不渝。李世民转过脸去,看着被这场面搞得战战兢兢的李治说道:“你舅舅已经答应要辅佐你了,还不快向他拜谢!”

李治虽然不明白到底是在演哪一出戏,不过倒也听话,赶紧朝长孙无忌下拜。李世民随即又趁热打铁说道:“诸位爱卿虽然赞同朕的想法,可不知外面的人会怎么评论啊!”

言外之意,李世民这个儿子平素里不显山不露水,性格稍显软弱,你们能不能保证他震得住场面?

长孙无忌叩头不止,一字一顿地说道:“晋王仁慈孝顺,天下万民早就倾心于他。陛下若有疑问,臣祈求陛下召问文武百官,一定没有人持反对意见的。假如真有人反对,那就是臣辜负欺瞒陛下,情愿万死以报!”

此时的晋王不过是小小孩童,如何天下万民早就倾心于他了?朝堂上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又如何能保证大家都齐刷刷地打心眼里拥立李治?其实,长孙无忌这样说,无疑就是在向李世民表示,他愿一力辅佐李治坐好接班人之位,至死方休,即便是遇到再大的阻力,也在所不惜!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隐匿多年的霸气第一次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他一个人便代表和压制了另外两位政界与军界的元老——房玄龄和李世绩,让他们简直没有置喙的机会。虽然说房玄龄和李世绩平素里并不是那种热衷权力功名的人,但看到长孙无忌如此激动的反应,大家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异样的感觉吧。

低调谦退了这么多年,长孙无忌此番终于要一改昔日给人的印象,意气风发地站到舞台前面来了。前路漫漫,是祸是福,他不愿知,也不愿问。那时候,他心中所想的,是如何全心全力地辅佐李治,将自己这十几年来在幕后对大唐政局的观察和思考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治国理政之道,将自己的所有理想和抱负展露无遗。他要站在李治的身后,开创第二个“贞观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