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拿破仑的煽动口才
18269700000121

第121章 杀一儆百,铁腕威慑——借机敲打阿拉伯富翁

“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汉书·尹翁归传》

为了确立法国人在埃及的绝对统治地位,拿破仑对一切胆敢与法国人作对的人绝不手软。在这一点上,他十分明白铁腕的威慑效果。

驻守在亚历山大港的克莱贝尔将军,以叛国罪逮捕了这个城市的百万富翁西弟·穆罕默德·艾里·科拉伊姆。此人被押送到开罗后,法军告诉他,如果想救救自己的脑袋,就交出30万金法郎。可此人却认为生死在于天命,他说:

“如果我注定现在死,那就什么也救不了我,即使交出钱也没用。假如我注定要死,那我为什么还要交出这些东西?”

拿破仑命人砍下他的脑袋,并把它拿到开罗街上示众,并用一张条幅警告世人:“这就是所有叛徒和违反誓约者的下场。”

结果,艾里·科拉伊姆的死引起了一些富裕的阿拉伯人的恐慌,他们如数拿出了法军所要的一切。

由于法军的勒索,开罗在1798年10月末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的势力一度很强大,将前去镇压起义的15名法军全都剁成了肉泥。拿破仑怒不可遏。派出大军前去镇压,结果起义军失败了,所有的起义者均被绞死。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这就是杀一儆百的铁腕威慑效果。拿破仑下令处死亚历山大港的百万富翁西弟·穆罕默德·艾里·科拉伊姆,目的就是借机敲打阿拉伯富翁,让他们听从指挥。

“杀一儆百”与“杀鸡给猴看”的道理是一样的,目的是起到警示的作用。它既是一种行动策略,也可以作为一种口才表达技巧。一般来说,采取这一技巧时,要求说话的人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在一个团队里有足够的影响力;否则,就难以对其他人起到威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