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18261500000020

第20章 遵守商规

做事情一定要按规矩来。

——胡雪岩

现在的社会,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求规则,都要在一定的规则的约束下进行。比如,篮球比赛有篮球比赛的规则,而且美国NBA的规则与其他国家的规则也不一样,如果在世界锦标赛上,美国的运动员还按国内的规则去打,恐怕就要吃亏;经商有商规,如果你拿搞学问的那一套来做生意,恐怕也难说不栽跟头。

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带有强制性,必须遵循,否则就会受到制裁。而商业道德和行规,是在社会中经过上千年发展沉淀下来的,虽不具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但它的约束力却丝毫不弱,因为它是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一个共同规范,一旦超出这种规则行事,则会受到同行的鄙夷和行外人的否定。

因为生意人的行为都离不开人性与利益两把标尺,所以他们不仅要遵守公开的制度,还要遵守生意场中的游戏规划。显规则是地上河,潜规则是地下河,看不见,但更汹涌。

生意场上的潜规则丰富、复杂,但对于一个想要获取成功的生意人来说又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生意人做人、做事的学问既深不可测、也不可尽数,但是总有一些秘密值得去探询、挖掘和运用。

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一定懂得有规有矩、守法常安的道理,也一定会始终严格遵循这些规则,并且把它上升到关系人品名声的高度,作为人的内在品质来保持。唯有做到守法守规,才能在经营中求得安全,违法违规则会自食其果,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按行规办事,遵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信誉,从而赢得更多的利润。

投机取巧只能兴隆一时,遵纪守法地进行商业运作才可能辉煌一世。

我国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做生意时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做事情一定要按规矩来。”

从表面上看,他把自己的每一桩生意都做得有声有色,每一桩买卖的摊子都铺得很大,如果不按商业游戏规则来做,别人也奈何不了他。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胡雪岩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运作都大体遵守了一些应该遵守的行规。

的确,按照规矩来经营,是商业长期正常运作的必要保证,否则不规矩的先例一开,生意就要乱套,无法顺利进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无章无法,不可取信他人。有章有法,才能处变不惊,严于律己,方可律人。与他人同谋共事,先保证规范到位,方能各司其职,互不相扰。

规矩存在的意义,不在于约束,而在于凝聚。将每个成员各自独立的个人倾向规范上引导,集中能量,小流束之成大川,因而能铸就较强的战斗力。为人处世,规矩自立,如此,便可处乱而不惊,应变自如。

做生意确实要照规矩来。商事运作有自己的规则,参与商事活动的人也必须遵守规则。

从生意人本身的角度说,照规矩做生意还有两个重要的作用:

第一是求得安全。比如犯法的生意不做,做了就没照规矩来,就保不准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再比如即使关系再好的朋友或合作伙伴,生意上的合同该定该签就一定得定得签,该怎样定怎样签,就得按规矩去定去签。因为只有按规矩签订的具有法律效用的合同,才可以有效地约束合作者双方,才能有效地保护各自的利益。生意场上是不能用感情代替规矩、规则的。

第二是建立信誉。一个经营者良好信誉的建立,与经营者能够坚持按规矩办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常说,经营者的信誉是靠货真价实的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老实诚信、实实在在的依约而行建立起来的。说到底,这些能够帮助建立信誉的举措实际上就是照规矩办,只有规规矩矩按照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办事,才能使人信服,也才能建立起信誉。没有人会相信做事不顾章法、不守规矩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在“情理法”上是“情”字当先,但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很深的农耕文化的烙印,这和现代商业文化有很多地方不相容。朋友固然重要,但现实中,往往朋友也最容易不讲规则。因为是朋友,碍于情面,很多规范也都简化了、省略了,人情代替了一切;一旦出问题,利益摆到桌面上的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生意没做好,朋友也没得做了。所以,“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越是朋友,越要将规则定在前面。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永远不要用黑白道的规矩去解决商业上的冲突。商业永远是商业,而商业是有商业自身的游戏规则在的,所以哪怕你确实是黑道人物,也不能随便利用黑道规矩去解决商业冲突。同样,即便你有很好的白道背景与资源,你也不能轻易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你在商业中的冲突!既然选择了做商人,那你必须遵守商业中的一切游戏规则,愿赌就得服输!

经商就是要赚钱,可是如若你不遵守“行规行道”,就不一定能赚钱!俗话说:“一行服一行”、“隔行如隔山”,找到各个行业的潜规则,然后去适应它,按规则办事,这对商人极为重要。如果你想做大生意,而有不懂行,不按规矩办事,终究会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