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18260900000033

第33章 激发孩子求知欲——主动求知让孩子从不感兴趣到兴致勃勃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父母仅仅告诉孩子学业很重要是不够的,他们应当让孩子明白:学习不应随着某些学分或文凭的获得而结束——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需要终身学习。如果父母们以自身来激励孩子,共同学习,那将会有良好的效果。

拉宾被刺的那天莎莉正出门在外,在震惊之余母亲便打电话给女儿,告诉女儿拉宾被刺的消息。

女儿接到电话很吃惊,她吃惊不是因为拉宾被刺,而是因为母亲为这事专门打长途电话。由于女儿在外面的朋友很多,因此莎莉平时对长途电话控制是很严的,一般情况下不打长途。

女儿说:“妈妈,拉宾被刺是件大事吗?”莎莉说:“肯定是件大事,它说明一个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程度。”这时莎莉想到女儿平时对历史老是不求甚解,看新闻也不分析这件事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原因。平时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倒是个契机。

于是莎莉对女儿说:“再有10天时间我就回家了,我回家时你能告诉我拉宾这么好的总理为什么会被刺的真正原因吗?”

女儿想一下说:“行!”她们常常委托对方搞清楚一个两人都不清楚的问题,如某一个字,某一个词或某一件事。

女儿认真地读了些关于巴以关系的书。

回家的那天莎莉同女儿就这个问题认真地交谈了一次,在交谈中女儿很为阿拉法特担心,她说搞不好阿拉法特就会是第二个拉宾。

从女儿的谈话中莎莉明白女儿基本上搞明白了拉宾为什么会被自己国家的人刺杀的真正原因。因此后来强硬派内塔尼亚胡战胜佩雷斯当选以色列总理时,女儿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奇,她只是说中东和平将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

从那以后女儿的学习态度踏实了许多,每一件事她都喜欢把来龙去脉搞清楚。

女儿说她在把一件事情彻底搞清楚之后,感到一种求知的真正快乐。

心理学研究指出,缺乏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做事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了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作法以后,家长也许就有不同的反映了。可能有的父母会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下去了”,也可能有的父母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孩子好奇心其实是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的,以便给孩子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好奇心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有了好奇心,他们做起事情来才会感到快乐。

这种好奇心的作用甚至能够延伸到成年: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有的科学家甚至可以在实验室里面待上几天几夜,但他们都乐此不疲。

建议一:聆听童言童语。

快乐虽然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经历和记忆。如果我们问一个人最难忘的童年经历,一定少不了与家人的互动,因此快乐的亲子沟通气氛就格外重要了。父母尤其要谨慎的,就是不要轻易消灭孩子纯真的想法。

也许孩子那些思想的确幼稚,可是也反映出了孩子内心最直接的感动,毕竟他们的人生经历有限,思想自然单纯多了。而我们听过很多成年人的分享,其中最常提及的,是父母聆听他们的童言童语,也给予接纳和尊重,因此开发了他们的潜能。

聆听童言童语需要无比的耐心,父母不能忽略孩子童年的快乐因子,这样才更可能培养出对人生充满盼望的子女。

建议二:维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们通常对新奇事物会表现出很大兴趣,而这些事物很可能是父母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东西。

爱迪生的成功与他母亲从小的诱导密不可分。南希小心地呵护着爱迪生自然流露出的好奇心为爱迪生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的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极大的潜能。父母对孩子的提问、质疑、探索给以支持和鼓励,将为孩子表现好奇心和满足好奇心提供更好的机会。

建议三:父母不要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

在知识的培育上父母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父母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

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父母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

但在父母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解释为正确。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思路开阔,常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能显示出比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见解。

如果父母无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不准备接受孩子的认识有比自己高超之处这一事实,就可能在迫使孩子们接受自己观点的同时,大大地打击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建议四: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在卫生、优美的开放式活动空间中,相比在钢筋水泥的冷气房的密闭空间中,孩子身体的健康指数、活跃指数要高出许多,创造性也较强。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飞鸟走兽、昆虫蝴蝶、蓝天白云,每一样都能引发出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带动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三十三章 父母乐于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让孩子从问题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和动力

孩子,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

有很多父母不喜欢孩子有太多的问题,因为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他们唯一喜欢做的是买一本知识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定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最简单地用一句话可以驳回的便是“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有什么用?”一语蔽之,既掩盖了自己不知答案的窘境,又省去了没完没了的麻烦。

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宁可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学,以便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驳回孩子的触角,而不是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答案,或表示要共同探讨或提供其他寻找答案的途径。于是孩子会感觉自己的提问的行为令父母不高兴,甚至会感觉似乎犯了什么错误。快乐也就无从谈起了。

孩子有问题,谁来回答

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有许多课题选择机会,要求他们自择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试验室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而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孩子解答问题。

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是有头脑,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就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3~7岁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经常以“为什么”“怎么会这样?”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在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询问期”。询问期又可分为“第一询问期”和“第二询问期”。3~4岁属于第一询问期,他们喜爱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来提问。4~7岁属于第二询问期,他们提出“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的问题。前者询问名称,后者询问原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好奇心也在增长。他们向父母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追根问底,不一而足。从“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到“人为什么要吃饭”,问题所涉及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常使知识称不上渊博的父母应接不暇,甚至感到为难。应该怎样回答孩子的提问呢?

如果正确地对待孩子提问,对提高孩子的智慧,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很有益处。反之,如果父母粗暴地阻止孩子的“嗦”,就等于亲手掐去了孩子智慧的萌芽。

建议一:父母首先要珍惜孩子的可贵的好奇心、求知欲,尽自己所知地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

如:孩子问:“人为什么要吃饭?”那么你就可以说,人走路跑步、做事都需要有“劲儿”,吃了饭,饭在人身体里就会变成“体力”,如果不吃饭就没法做任何事,如此等等。

不要以为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人均能轻松自如地回答。在回答不了时,可以说:“妈妈也不知道,等一下我们一起看书来找答案吧!”千万不能因回答不出来就说:“这不是你问的问题。你年纪小,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事情。”而且,既然你已经许下和孩子一起看书的诺言,就应该真的去买本书或去图书馆借本书,与孩子一起看,边看边说。

父母若能够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查字典看书的习惯,在以后孩子上学时,遇到疑难问题孩子就会懂得自己去找答案,使他们产生了解未知世界的兴趣,并对书产生好感。父母和孩子一起研究问题,共同学习,不仅可以用科学知识来充实自己,还有助于养成孩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建议二:对孩子的问题不要敷衍了事,特别不宜用神、怪等不科学的内容灌注给孩子。

不宜用神、怪等不科学的内容灌注给孩子。孩子不能分辨真伪,往往信以为真,当他们一旦得知问题的真正答案,就会感到受欺骗,或许因此不再信任父母。

在回答孩子问题时,要避免无意中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这是因为恐惧的情绪会“传染”,母亲害怕,孩子也会害怕。对一个人来说,恐惧心多形成于幼儿期,而孩子一旦潜藏着某种恐惧的心理,长大成人之后,要找出恐惧的原因,不但困难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

所以父母在回答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情况。如当孩子提出:“地震为什么那么可怕?”父母可以这样回答:“在地震时,地会摆动,但不要害怕,看看煤气有没有关好。如果实在有危险,与爸爸妈妈一起离开房子好了……”

如果回答:“是啊,因为你平时不乖,土地爷生气了,真可怕!”并表现出恐惧和惊惶失措的样子,那么就可能造成孩子的恐惧和怯懦心理。

建议三: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人有时会觉得可笑,但家长必须注意的是:首先接纳孩子的惊讶心理。如孩子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父母应该说:“是呀!多美的天空,为什么天空是蓝的呢?”

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那么,孩子久而久之就不再想发言了。即使父母一时答不上来,也应认真思考,说我们来查一下书本吧!孩子受到鼓励,以后才会继续发问。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喜爱发问。教师讲2+2=4,他问为什么,老师认为他不但笨,还破坏纪律,要他退学。可是他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而是拥有独特的想法,于是她在家里亲自教导他。后来,爱迪生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发明家,这正是善于栽培询问期孩子智慧嫩芽的典型。

当孩子提出某个看来很荒唐的问题时,他们是认真的,并非故意与父母寻开心。如果父母的态度冷淡或打击讽刺,那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使孩子再也不愿向父母请教了。

建议四:查书解答孩子的问题

这样做,并不会损害父母们的尊严,如果父母遵守诺言,在查书后又给予明确的解答,更能提高父母的威信。

父母在回答孩子的问题当中,也能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一举两得,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要注意,让孩子“等一等”可以,但间隔的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情绪也易变化。孩子在发问的时候,是因为当时对该事物有强烈的印象。如果不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过一会儿,也许孩子就会把问题忘得一干二净。即使孩子记得,隔一段时间再回答,效果也会降低。孩子发问以后,父母有时会说:“妈妈现在忙,别吵,等一下再问。”等等。这样打发孩子,孩子就会认为“问了也没有用”,反正得不到回答,于是再也不想发问。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变成对任何事物都毫无兴趣的人。

建议五:要顺应孩子的智能来回答。

最让父母伤脑筋的,可以说是怎样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生物的,生态的,难以解释。有时,父母能提供正确答案,可如果孩子听不懂,这种回答就不能达到目的。因此,对孩子来说,正确的答案和理论上的说明,远不如童话的回答来得有效。如4岁的孩子小伟问:“为什么月亮跟着人走?”母亲说:“因为月亮怕你跌倒,才发出亮不照着你。”小伟又说:“可是月亮有时也会躲在云里,到处都是黑漆漆的。”母亲说:“是呀,为了月亮躲在云野,伯伯才会装上电灯,爸爸才会买手电筒呀!”从中可以看出,小伟有观察力,而妈妈的回答也很得体。

建议六:适时反问孩子。

孩子发问时,父母应以诚恳的态度回答,但不要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孩子不管什么事,都问爸爸妈妈就不好了。比有问必答更为重要的,是使孩子养成心中有疑问先自己思考的习惯。孩子在发问时,父母别忙于回答,必要时反问一下孩子。如3岁的小明问:“男生和女生哪里不一样?”父亲一时说不出来就反问小明:“你说,哪里不一样?”小明说:“穿衣服不一样啊,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原来孩子只是看到男女服装不同而发问的。

成年人往往从理性来思考。爸爸酌情后马上说:“对,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小明已经看出来了,爸爸也这么想的。”这个回答就很得体,又鼓励了孩子的创造力。

建议七:让孩子观察实物,并由自己去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不管怎样形容,孩子都不懂,其实让他们观察一下实物就明白了。如看到大象图片时孩子会问:“为什么大象的鼻子那么长?”如果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看大象,当孩子亲眼看到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把东西提起来,送到嘴里,把水吸起来,洒在自己身上时,一定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大象的鼻子,就像人的手一样,用处很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