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18260900000013

第13章 解开与伙伴的矛盾——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

小玲的惊人变化

小玲是个漂亮聪明但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小学期间一直是班干部。但是进入初中后,小玲却面临一场“伙伴危机”。小玲以为凭着自己小学的优秀成绩,到初中后自己应该理所当然的是班干部。然而,学校人才济济,在班干部竞选中,性格内向的小玲落选了。嫉妒扭曲了小玲原本善良、纯真的童心,怨恨与冷漠渐渐使她陷入了孤立状态,也陷入了痛苦和失眠。父母在发现女儿学习成绩下降的同时也发现了她的情绪变化。

父母通过班主任老师了解到全部症结,立即投入了帮女儿走出“伙伴危机”的工作。

爸爸妈妈首先关注学校的每一次集体活动,鼓励小玲参加,并教育女儿关心班集体和同学,热情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同学们立即发现了小玲的变化,小玲也发现了同学们对自己态度的变化。一个由班长领导的“学友之家活动小组”主动接纳了她后,爸爸妈妈邀请学友小组把活动地点长设在自己家里,并为孩子们做好周到的后勤服务:家里的电脑、DVD、影碟、冰箱、书架全部向同学们开放。这个学友小组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立即赢得了其他小组的羡慕,小玲在同学中的形象也大为改观。爸爸妈妈又鼓励女儿发起学友小组与其他小组之间的联谊活动竞赛。

一个学期下来,小玲在自己家里接待了全班的同学。小玲成了各小组争抢的“明星”。初二时,小玲参加班干部竞选,以全票当选班长。小玲的学习也恢复了名列前茅的位次。中考,小玲以优异的成绩升入省重点高中。她在上大学后给母校的信中写到:爸爸妈妈和学校教会我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思维和理念,让我受益终身。

如何成为优等生

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位父亲的真实故事。

第一个孩子是班级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这个孩子从未拿过头名,他因此感到很沮丧。

“爸爸,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其实我真的很嫉妒,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一脸愁云地向父亲讨教。

父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边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然后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子绞尽脑汁,想了许多让长线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长线下面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直线……

“哦,爸爸,我懂了!要胜别人一筹,要超过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使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优秀。”孩子恍然大悟。

第二个孩子是班级里的小队长,他总想着怎样尽快熬到中队长的位子,却每每事与愿违,他因此很忧郁。

“爸爸,我真的很想快些进步,我真的想当中队长。可我做的却总比现任中队长差一些,您说我怎样做才能超过他呢?”孩子忧心忡忡地向父亲请教。

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下起跳棋来。其实,孩子的跳棋下得绝不比父亲差,可到最后还是在父亲面前败下阵来。父亲望着孩子大惑不解的样子,解释说:“这里有个诀窍,要在下棋中获胜,只想着在自己的前行中搭桥还不行,还必须善于在关键时刻拆别人的桥,让他举步维艰……”

“哦,爸爸,我懂了,要超过别人最有效的办法不在于如何为自己搭桥尽快地前行,最根本的是善于阻止别人超过自己。”孩子茅塞顿开。

多年后,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也收获了不同的人生之果。

第一个孩子以父亲的“长线”理论指导自己,以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迈好前行的每一步。

第二个孩子则以父亲的“拆桥”理论做航标,不思进取,不求作为,而是埋卡设绊算计别人,结果不仅没有功成名就,而且根本就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接纳这种小人。

两种家教,换来的,是两样人生。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另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就此固定,不会有什么改善。非但如此,相比其他幼儿,这些幼儿还是幼儿园里的低成就者,而且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幼儿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而“被忽略的”幼儿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人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对儿童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家长要针对儿童不同的交往问题,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谈几类常见的幼儿交往问题及其教育策略。

很多家长培养孩子时,缺少“社会化”的意识,为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要出去闯祸,而喜欢将孩子关在家中;或只希望孩子和成绩好、家境好的同学玩,限制孩子的交友范围。

心理咨询师金利波告诉我们,心理学认为: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他律道德);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则依据自己内在的标准(自律道德)。

如果在他律时期,父母为孩子内定了一个不科学的交友方式或标准,10岁之后,孩子就很可能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自律道德,而产生交友障碍。

孩子交友,肯定会发生摩擦、打斗等碰撞,若引导得好,“碰撞”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机会。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孩子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转折期父母应在这一时期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

建议一:别把孩子培养成“势利眼”。

小晖家境好,成绩好,但朋友少,有个重要原因是妈妈要求他只和家境、成绩好的同学交往。

小学一年级时,小晖过生日,同桌送给他一件生日礼物,他一看,只是一张自制的贺卡,就不屑一顾地说:“我不要,妈妈说便宜没好货!我妈妈从日本给我带礼物了,可贵呢!”

妈妈要求他只和家境好,成绩好的同学来往,他的同桌就是这样的同学,但是同桌却不喜欢和他玩,有时还故意冷落他。如,有一次同桌的妈妈出差,带回来一些热带水果,同桌给很多同学都分了,但就是不给小晖,还对他说:“你说的非‘必胜客’不吃,这水果很便宜,你不会要吃的。”其实小晖非常想尝尝那热带水果的味道。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成绩很差的同学,一次唱歌比赛得了一等奖,他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同学们却视他为明星;而他吹自己的衣服怎么名牌,同学却不爱听。

父母若以家庭经济条件、学习成绩为理由限制孩子的交友面,肯定会让孩子产生交往障碍。一个人没有了朋友圈,将倍感孤独,以致非常痛苦。孩子带着童年产生的交往障碍步入成年,步入社会,会导致职业空间里人际关系的紧张;在择偶时,他们也会用过分挑剔的眼光选择伴侣,从而给婚姻生活蒙上阴影。

建议二:告诉孩子正确的表示友好的方式。

小强现在一放学就会被妈妈关在屋里写作业,不许下楼去玩。

一开始妈妈还是让他下楼的,但他一下楼,就会把其他小朋友惹哭,于是邻居上门告状,感到很丢人的父亲,就会狠狠地把小强打一顿。妈妈心疼儿子,所以就不许他再下楼去玩了。但小强嘴啃铅笔,百无聊赖,根本无心写作业。

老师问小强:“你为什么要打小朋友?”小强总是一脸茫然地说:“我根本就没有打人啊!”原来一下楼,看见小朋友,小强非常高兴,不是拍一下对方的头,就是拍拍人家的脸,以表示亲热,想和人家一起玩,但因为他的手很重,会把人家打得很痛也就产生了误会。

小强的“友好”,被视作打人,如果父母因为担心邻居来告状就把他关在屋里,他生命中攻击的本能部分,就没有机会与社会进行磨合、碰撞,那么他永远无法学会怎样和人交往。如果母亲告诉小强可行的交往方式,如,对小朋友表示亲热、友好时,不要动手,因为力气太大,人家会感到是在打他,只要热情地说:“让我们一起玩好吗?”就可以了。这样小强就会通过具体的事例,学会和人交往。

建议三:当孩子被别人欺负或欺负别人时,一定要理性。

小伟上一年级时,妈妈听另一位家长说曾看见好几个同学将小伟推倒在地上,还踢他。妈妈并没有到老师那去告状,而是问小伟:“你被人家欺负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小伟说:“我在想,要是妈妈和爸爸出现就好了!”妈妈说:“在这种时候,我们永远都不会出现的,你得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对男孩子来说,一定要表示强大,人家才不会再欺负你,但,一定要先礼后兵。”

有一天课间休息,班上一位身高体胖的同学把在门口,不管是谁出去,他都会踢人一脚。小伟走上前去说:“你要是再不让开,我就狠狠地踢你!”小胖墩蛮横地将身体张成个大字说:“你敢!”小伟说时迟,那时快,立刻狠狠地踢了他一脚,并问:“你让不让?”小胖墩愣了一下说,说:“那你出去!”但小伟并不一个人先走,而是对里边的同学讲:“他若不让,我们一起踢他!”

遇到小伟这种情况,把责任推在老师身上,当着孩子的面就数落老师的不是,或者直接带着孩子去与对方父母交涉,都是很不明智的做法。父母若上前去替孩子打抱不平,更不可取。人际交往,需要孩子在真实生活的碰撞中,揣摩拿捏、模仿学习、掌握提高。这些过程,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必然过程,是孩子自己独立成长的过程。

如果父母担心孩子被欺负,而将他关在家中,那么孩子永远也无法学会如何平等交往、自我保护。

其实,孩子被欺负,也可以成为成长的契机。

(1)看到孩子被欺负时,父母应该面带微笑,这样可淡化孩子被欺负后的不舒服感;否则会让孩子更加紧张无助、焦虑不安。

(2)当一个孩子欺负另一个孩子而没有遭到反抗时,他就会逐渐胆大起来,更加强化欺人的行为。其实,孩子最初的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当这种行为遭到反抗时,他一定会收敛一些。因此,当孩子受到欺负时,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应勇敢地应对。比如,鼓励孩子对欺负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等等。有些孩子由于性格懦弱或别的原因不敢反击,家长则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处理,家长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给孩子形成仗势欺人的印象,让孩子以理服人,在反击过程中积累交往经验、增强交往技能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告诫不要“以暴制暴”,用拳头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反而会使孩子的处境更糟。

(3)了解孩子被欺负的经过和真相,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否有孩子自己的责任,别人的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是无意的,就应宽容对待。

(4)平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放手让孩子去面对自己的事情,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要因怕孩子吃亏而过分保护。孩子朋友越多,就会越开朗自信,受到欺负的机会也就会越少。

(5)当孩子确实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时,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怒火,体谅孩子的年幼无知,和老师一起分析情况,安定情绪和对方父母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吵闹只会伤害感情,于事无补。

当孩子欺负别人,被老师或其他父母投诉时,又该怎么办呢?

错误的做法:一个劲地道歉,并当着大家的面责骂孩子。这样子虽然能息事宁人,却并不能够真正的帮助孩子。

正确的做法:

(1)找出原因。用温和的谈话方式,让孩子说出欺负别人的原因。

(2)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发泄情绪的最佳办法,学会思考,提高其正确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犯的错误,学习体会别人的情绪,并承担后果。

(4)当孩子学着改正或表示改正时,一定要给他信心,向他保证父母仍然爱他。

建议四:让孩子自己找玩伴。

王女士居住的小区里有很多小朋友,王女士经常向女儿玲玲描述外面美好的景象,譬如绿绿的草地、欢快的小朋友、各种各样的游戏……这些,都能勾起玲玲的兴趣并打消她对陌生孩子的警惕。当玲玲和其他孩子见面后,王女士通常坐在一边,并告诉玲玲:“妈妈很累,想休息了,你自己玩吧。”玲玲便自己找小朋友玩,很快就融入其间。

玲玲跟小朋友产生了矛盾,王女士总是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玲玲慢慢地学会了想办法,比如跟小朋友谈条件,你把布娃娃贡献出来,那我就把小沙包拿出来,两个小朋友皆大欢喜——无形之中,原本自私的玲玲学会了分享。

一段时间后,王女士放手让玲玲自己去和小朋友玩,只教她必要的安全守则。而王女士则腾出时间,做一顿全家人享用的美味佳肴或做做美容。王女士的先生夸她“育儿、理家两不误”!

建议五:无需“陪玩”。

放假后,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赶紧将其送到各种培训班学习。也有的家长把孩子“软禁”在家中,整天要孩子读书,做作业,而不让孩子玩。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玩野了心,又怕孩子受其他伙伴的欺负,常常跟着“陪玩”,干涉孩子的言行,人为地限制孩子交往的空间。

其实,孩子通过与小伙伴玩耍,能认识自我,感受痛苦和欢乐,这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创造意识、自我调节能力等诸多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当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若不让其跟伙伴交往,他们就没有多少机会自由地向外释放能量、感情和学习压力,长时间下来就会变得性情古怪,心理承受能力差,将来就不易与他人和谐相处、合作共事。

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难免发生“战争”,此时是好朋友,笑声不断,彼时也许争吵,哭声阵阵,正是这些笑闹、争吵之类的碰撞打磨,让孩子体验、懂得一些群体社会的“游戏”规则,无形中培养了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放假了,不妨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吧!

建议六:告诉孩子,友谊不可能随手可得,择友一定要慎重。

人们都期待着能够获得真正的友谊,都希望这种友谊能够地久天长。但严酷的现实,总是把这种美好的心愿打碎:当利益渗透进来,原来亲密无间的朋友却反目为仇;当误解插足以后,曾经牢不可破的友谊却变得不堪一击;当谎言染指之后,多年来共同构筑的友情大堤却在瞬间被冲垮……是友谊原本就无力承担生活的重负和考验吗?不是!是我们自己误解了友谊,选错了朋友。

朋友是可以分出很多类型和层次的:有的是一块吃喝玩乐,有的是一块工作做事,有的是有共同的志向和趣味,有的则是可肝胆相照、性命相托。交友原则可概括为二:一要善待他人而不求回报;二要心里有数,知道对方到底属于哪一类的朋友。只有善于交友,自己的世界才会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建议七:让孩子学会用协调而非争论打斗的方式解决问题。

有如下5个步骤:

(1)每人先陈述自己的想法(想要什么,为什么要),然后听对方陈述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否则就不可能成功地达成协商。

(2)两个孩子面对面坐着,同意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尊重双方的意见,不骂人,不取笑人。

(3)协商的精髓就是达成双方都赢的解决方案。每人必须同意至少3条可能的解决办法,其中有妥协,但双方都不失重点。

(4)两人权衡每一种方案。到此时,他们已经站到一个战壕里,共同寻找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5)达成一致后,两人应该订下协议,或作出计划,将最好的方案付诸实施。实施协议应详细写明执行方案的人员、内容、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孩子们独立完成这一整套协商步骤还有困难,因而可以通过“解决矛盾工程”来培训同伴充当调停人。由同伴充当调停人比成人要有效得多,更能鼓励孩子们遵守规则,达成协议。9—10岁的孩子就可以通过训练充当这一角色。在此训练过程中,人们发现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与人发生冲突的孩子,更能有效地充当起调停人的角色,而且在担当这一角色后,他自己的行为也戏剧性地得到改变。

建议八:避免支持“敌人”。

当孩子被欺负时,他们希望从父母处得到忠诚、怜悯与支持。想象一下,一个过胖的女孩不安地回到家,因为有一个学舞蹈的同伴对她的体型做了个轻率的评语。假如母亲曾经尝试要女儿减肥,但失败了,她很可能想告诉女孩,同伴是对的,这大概会让女孩感到全世界都跟她作对。但如果母亲能对女孩有同情心,说:“我对你发生的事情感到难过。你一定觉得困窘并感到伤心。”这或许就拉近了母女的关系。如果这位母亲维持对女孩的同心、支持的态度,一段时间之后,女孩终究会快乐地接受母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