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18260900000012

第12章 和伙伴在一起——友情在孩子心中越来越重

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需要有友谊的滋润

朋友能使人有一种归属感,是一个人家庭和外面世界之间的桥梁。

加拿大心理学家肯尼斯·卢宾指出,许多小时候老是愁眉苦脸和心事重重的人,长大后却变得乐观开朗,个中原因往往就是:“他们交到了朋友”。

孩子需要朋友,需要友谊来滋润心灵,父母们应该注意这一点。

老高:我们家隔壁的小非越来越可怜了。

小金:怎么会?他爸爸妈妈虐待他吗?

老高:也差不多了。他们不让小非的同学到家里玩儿,也不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说是会耽误学习的,弄的孩子挺可怜。

小路:孩子缺少朋友会变得很孤僻的。

老高:是啊,小非现在就有点儿。见人半天不说一句话,整天就躲在房里也不出门玩儿,我看都快傻了。

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需要有友谊的滋润,否则这幼小稚嫩的花朵就会有枯萎的危险。

好朋友远在他乡

玛丽一家从北卡罗来纳州搬到俄亥俄州后,他们的孩子加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全家刚刚到了一个新的居住环境,所接触的人也都不认识,大人还好一点,但对加斯来说,失去了没搬家前的朋友,他感到十分孤独。

有一次,玛丽看见加斯一个人在他自己的房间内啜泣,玛丽走过去问他到底怎么了,他说他想念那些昔日的朋友,并且越想越感到孤独。

“我知道你会感到难过的,”玛丽对他说道,“但你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一个让你感觉好些的办法。”加斯想了一会儿,便问玛丽他是否可以用家中的长途电话,问候一下原先的好朋友。

加斯与昔日好友在长途电话上只聊了5分钟,但他的情绪立刻高涨了。第二年,在玛丽一家把家搬到纽约后,加斯便对妈妈说,他如果再感到孤独,就给远在他乡的好朋友打长途电话。

友谊不仅是同学之间情感力量的巨大源泉,也是今后生活中的情感力量的巨大源泉。通过这种早期的亲密经历,让孩子们形成自我意识、自信和自尊。目的是为了能够在自我之外扩大和丰富自己的关系圈子。因此,友谊能够帮助孩子度过他目前生活中情感上的危机和冲突,否则这些危机和冲突将会使孩子出现迟迟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

如果孩子在学生时代没有交什么朋友,就可能形成消极的、补偿性的行为,实际上会导致情感的危机和冲突。具体地说,和其他社交更广的同龄人相比较,在儿童中期因孤独而痛苦的孩子,那时或者今后更容易受到学业失败、饮食失调、滥用药品、与性有关的烦恼甚至自杀的念头的影响。

建议一:不要阻止孩子与朋友的交往,应该适当地加以鼓励。

(1)鼓励孩子谈论他的友谊。

关于孩子的友谊,只有他自己才能给父母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所以父母首先应该和他商量,让孩子能轻松地谈论友谊——或者没有友谊的生活。父母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法达到这个目标:定期地或偶尔地表达你对这方面的兴趣,保留你自己个人的判断,提及孩子以前曾提到的人名或者事件,或者和孩子分享你对于自己过去的和现在的友谊的记忆。

这些交谈对孩子的帮助就和对父母自己的帮助一样。这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场合,使他们够认识到自己对于特定的友谊的真正情感,也能帮助他们了解某种他们想拥有却并不拥有的友谊。

(2)行动鼓励。

孩子的同学、朋友来家时,父母应热情欢迎,并让孩子自己做主招待朋友(吃饭、住宿这样的事则必须得到家长的同意)。

(3)父母帮助。

对于不善交友的孩子,父母要给予帮助,如让孩子去参加夏令营,为他提供建立友谊的机会等。

(4)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这需要家长们互相加强联系,多搞些家庭间的集体活动。应把集体活动设计得生动有趣,对孩子有吸引力,让孩子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中参加进来。

(5)从培养兴趣开始。

兴趣是友谊的基础,而擅长某种活动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能给他提供认识别人的机会。因为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爱好基础上的,父母可帮助孩子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让他上兴趣班,如足球队、音乐班、绘画班等,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6)要留有余地。

孩子交友需要引导,但他们自己也需要做出一些决定,所以,选择朋友时,父母应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父母都不希望孩子交上坏朋友,只要没有危险,最好让孩子自己决定哪些友谊可行,哪些不可行。

(7)尊重个性差异。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很多的朋友,有的孩子有一两个朋友就足够了。

(8)传授给孩子交往的技能。

家长应教会孩子学会使用介绍用语、招呼用语、与同伴协商用语、道歉用语等。

为了加深友谊,家长应提醒孩子记住朋友的生日。

建议二:了解孩子的朋友。

研究表明,撒谎的孩子有爱撒谎的朋友。

马修斯一谈起她13岁的儿子本,就抱怨个不停:“他总是设法模仿他的伙伴迈特,我对迈特比较了解,他是个向父母撒起谎来连眼都不眨的孩子。但是,倘若我禁止本和迈特来往,他就背着我去偷偷找迈特,回头还对我撒谎。”

身为父母者,大都曾有过马修斯的这种无奈与失望。孩子一旦步入学校的大门,便会根据自己的选择来结交朋友。父母们可能不赞成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却又无法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与自己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时常变得比与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正因如此,家长应该知道谁是自己孩子的朋友,他们课余时间在一起都干些什么。应鼓励你的孩子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

家长有权利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赞成他(她)同某位朋友来往,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只有在掌握了能证明这位朋友有劣迹的确凿证据后才能这样。比如,在当面戳穿孩子这位朋友的谎言,或者当场抓住这位朋友偷窃物品的前提下,方可告诉孩子别再同他(她)来往。倘若你试图把你的孩子与品行不端的朋友分开,你得做好同孩子发生一场真正冲突的准备。

你可以采取的一种方式,就是向孩子解释自己为何对撒谎及不良行为反感,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所在。你可以通过给孩子转校等手段,来促使孩子结交品德良好的新朋友,参与健康向上的活动。关于这一点著名的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曾经说:到中学毕业时,你的孩子已初步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会再受到同龄人的很大影响,而且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建议三:把握孩子交友的关键期特征。

孩子在其逐步成长的过程中,独立意识也日渐增强,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孩子便不会像从前那样,事事都依赖于抚育他们成长的父母了。有共同兴趣的孩子会结成友好的伙伴,在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个时期的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总要以自我为中心,做自己乐意去做或极力想做的事情,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自我优先的意向。所以,在这个时期,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替别人着想,逐步改变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学龄前时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品质教育的最佳时期,孩子在这个时期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对外界的一切新事物都充满兴趣,父母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其中包括让孩子学会如何友好待人,如何结交亲密伙伴。不妨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园等场所,让孩子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并注意孩子与别人在一起时的言谈举止所表露出来的自私,然后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这种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不改正的话,就结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就大大增多了。在孩子上小学期间,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在一起谈谈他或她的朋友。在交谈中,让孩子畅所欲言,讲他或她和朋友在一起时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或她的朋友是怎样的人,喜欢做什么。此时,父母就应该给孩子讲述一旦选择品质不好的人做朋友,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的道理。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面前认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做一些需要相互配合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交友的基本技能。鼓励孩子参加夏令营,同其他的孩子在一起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当父母在家中为孩子庆贺生日时,邀请孩子的朋友前来家中不失为明智之举。孩子的朋友过生日之前,父母最好能带孩子到商店为孩子的朋友购买礼物,也可帮助孩子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卡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或她的朋友。在平时同孩子的交谈中,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你对家庭内外所接触的各种各样人的感受。

当孩子成长为青春前期的少年时,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渐渐把注意力转到同性别的同龄人和家庭之外的成年人身上。一些团体可以让孩子获得一种归属感,比如少先队,就是可以让儿童找到被先进集体所接受的归属感的组织。

在孩子处于青春前期的几年间,父母应通过带孩子外出旅行、拜访亲朋好友,以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这样做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的内在价值有所了解。独立处事的能力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而自信大多要靠自己从所交朋友的支持与鼓励中获得。

建议四: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

必须明白孩子的社交需要是因人而异的。比方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有很多朋友。对某些孩子来说,也许一两个知己就已经足够。

莎拉·凯勒是个聪明而想象力丰富的女孩,喜欢芭蕾舞和钢琴。她常独自一人玩,否则就只和唯一的好朋友在一起。

妹妹瑞琪恰恰相反。她们的母亲珍妮说:“我每天常要驾车送瑞琪参加一个接一个的社交活动。我以前常哄莎拉去参加一些活动,但现在我明白她的需要和瑞琪的不同。”

父母应对孩子所交朋友的品质进行调查,一旦发现这种友谊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应从正面告诉孩子与表现不良的朋友交往的危害,并帮助孩子断掉这种交往。

父母要告诉孩子良好友谊的获得途径,诸如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朋友处于危难之时伸出救援之手、与朋友一起分享成功和分担失败、赞美朋友的良好品质、把机会让给朋友等等。在孩子这样做了之后,父母要郑重其事地夸奖他们。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首先要参与集体活动,并通过集体的认可,随后再通过比以往更多的独立性行为来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孩子这一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走到集体中,学会与大家和谐相处,找到自己的友谊。

建议五:侵略性强和胆小的孩子都需要引导。

有些孩子十分幸运,天生拥有交友的能力,甚至在即将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也很容易交朋友,并且彼此之间的友情忠诚。他们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本领,能获得朋友的喜爱。这些幸运的孩子似乎知道与人交往时应说些什么,要保留什么不说,以及当做些什么。他们对朋友忠诚,使他们能报答别人的恩惠。因此,他们与别人的友情愈来愈牢固。但是有的孩子则缺乏做朋友的能力。这些孩子需要帮助,尤其是正要长大成人的孩子。这些在交友方面需要教导的孩子,可自然分为两类,而各走极端。第一类的困难是侵略性太强;而另一类则过于胆小,他们甚至不敢表示友情,深怕压迫了那个他想与之成为朋友的人。

侵略性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或存心自私的人。他们具有领袖的资质。他们在人生中成功的希望是大的,他们要完成他们着手去工作的决心。父母应该小心,不要破坏孩子勇往直前的精神,因为他们工作及要达到目的的热忱乃是一项宝贵的资产。但是他需要人引导他,一再提醒他,他必须对社会中那些迟缓及不够积极的人存有忍耐体贴的心。

胆小的孩子需要父母指导,建立自信心,使他们更乐意辩护。胆小的孩子可能与侵略性的孩子同等的聪明,但是胆小的孩子需要信心,需要鼓励,去信任他们自己的判断力。胆小的孩子害怕交朋友,因为怕友谊约束对方,他不要自己成为一个讨人厌的人,他害怕友情若造成不方便时,他的朋友会不耐烦。胆小的孩子常是寂寞的,喜欢做白日梦胜于去参与其他孩子的活动,父母应该帮助这样的孩子,让他获得参加积极活动时的快乐与满足,父母可以先予布置,使孩子能参与需要与他人接触的活动。胆小的孩子,情感是很容易受伤的,也很容易闷闷不乐。在这方面,父母也可引导他、帮助他、鼓励他要有轻松的态度。

建议六:处在十字路口的孩子要格外关注。

贝思有个漂亮的女儿,叫萨拉。

“在我的女儿萨拉长到11岁的时候,她在学校中开始和一帮朋友密切来往。而她的这帮朋友,尽管年龄还都很小,却对男孩子们感起兴趣了。”贝思说道。

“萨拉平时把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了,她想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她的这帮朋友取笑她只会学习,别的什么都不懂。萨拉开始觉得自己受了伤害,而且内心深处感到十分迷惘。她把这帮朋友对她说过的话一一告诉了我,并称自己对她们所说的是否正确把握不准。”

起初,贝思只是认真地听着女儿给她讲。随后她意识到女儿需要摆脱她的这帮朋友。“我鼓励女儿去找与自己有着同样的爱好与志趣的女孩们交朋友。我们甚至在一起商量了如何去结识这样的女孩们。”

最终,萨拉如愿以偿地结识了新朋友。

贝思称:“多亏萨拉把她碰到的问题告诉了我,我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而且如果我未能及时为萨拉提供指导的话,我想她没准会被原先那帮不学无术的朋友给带坏了。”

建议七:孩子交上“狐朋狗友”后,父母不能动粗。

小郭:我那个臭儿子真是一句好话也听不进去。

小路:你太夸张了吧,我看他挺听话的。上次不是还得了个第三名吗?

小郭:可他最近老是跟班里的差生在一起玩儿,这还不得给带坏了吗?我让他多跟好同学玩,你们猜他怎么说?

小金:怎么说?

小郭:他说跟那些好同学没有共同语言,没劲。你们说,这孩子还不得学坏了?

上述对话说明,在孩子上学以后,结交的朋友可能越来越多,很可能孩子的朋友你并不喜欢,那么该怎么办呢?

对于这种情况:

(1)首先,要保持冷静。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求孩子对你不喜欢的通通说“NO”,并不现实。简单地发火,或粗暴地干预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损伤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当然,保持冷静并不意味着不闻不问。你完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通过亲自了解你可能会发现对方也有优点,从而改变以前片面的看法。

(2)即使孩子新交往的朋友品行上有问题,做家长的也不要简单粗暴地“下令”不准和他来往,因为孩子往往有逆反心理。如果证实你的孩子新交往的朋友只是有些缺点,而不会对你的孩子构成什么威胁,或诱导你的孩子做出出格、危险的事,那你最好宽容些。

不过,一旦发现你的孩子在朋友的影响下有可能染上酗酒、吸毒的恶习,或从事罪恶的活动时,你的干预必须坚决而且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