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战场上的蒲公英
18258500000006

第6章 大战前夕

来教导队的时候,王光炜带了一封信,是蔡智仁写给蔡智诚的。

二哥在信里责备了弟弟擅自离家的“卤莽草率”,并且告诉他,自己已经受荐担任戴之奇的副官,因此让蔡智诚立刻搭乘交通二团的军车返回贵阳,以便兄弟俩一同前往18军。

蔡智诚问:“戴之奇是谁?”

王光炜介绍说,戴之奇刚刚被提升为18军的副军长(军长胡琏)。这18军属于“中央嫡系王牌”,胡军长和戴副军长都深得蒋总裁的器重,追随他们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

可蔡智诚却显得满不在乎:“18军又不是青年军,没意思,我不去。”

王光炜不禁笑了起来:“那好吧,你就带上喷火枪,跟着我们杂牌军去打仗。”

蔡智诚没有想到,几个月后,戴之奇又改任“青年军第1师”(201师)的师长,自己当时的这个决定反而是错过了参加青年军的机会。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后悔,因为虽然他错过了201师,却赶上了另一场名留青史的战斗——松山攻坚战。

如今,“松山战役”已成为抗战史上的经典范例,战役的背景、过程、战果,甚至双方的伤亡数字,在书上有、报上有、电视上有,网络上更容易查到,所以也就用不着我在这里再罗嗦了——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攻克松山、歼灭日军的中国军队,并不是蒋系的“精锐王牌”,而是杂牌黔军的一帮贵州兵。

松山战斗是于1944年6月初打响的,首先担任攻击任务的是71军(代军长陈明仁)的新28师。这个新编28师也是黔军,由黔南六县保安团改编而成,虽然号称“远征军”,其实战斗力很一般。他们攻了一个多月,伤亡很大,进展很小,于是就调来第8军的贵州老乡接着干。

贵州的山多,老百姓出门就爬坡,所以黔军的山地作战能力相对比较强。抗战期间,无论是在湖北、湖南还是在江西、广西,贵州部队不是攻山头就是守山头,反正总是与山隘阵地打交道,因此让第8军来啃松山这样的“硬骨头”,的确比较合适。

松山阵地周围25公里,防御体系分为松山顶峰、滚龙坡、大垭口和长岭岗四个部分,但其实这几个区域的日军碉堡、坑道都是彼此连通的,可以互相支援。

第8军于7月中旬接替攻坚任务,战斗力最强的荣1师主力随即被李弥带去增援龙陵方向,只留下一个荣3团(团长赵发毕)。可如果没有李副军长发话,何军长也指挥不动这个团。所以,攻打松山阵地,主要还是靠103师和82师。

103师负责攻击松山滚龙坡、大垭口和长岭岗。7月底攻下了滚龙坡,但是把307团打残了;8月初再攻下大垭口,又把308团拼光了;最后还剩下个面积最大的长岭岗,何绍周留着103师309团,舍不得打了。

82师的战斗力本来就比较弱,他们围着松山顶峰冲了一个月,死了好多人,就是上不去。到最后,82师副师长王景渊想出个主意,在松山主峰底下挖坑道,埋上五六吨炸药,搞了次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工兵爆破,“轰隆”一下掀去半个山头,把子高地上的日本鬼子全震死了,终于于8月20日拿下了松山顶峰。

主峰拿下了,剩余的日军就全部集中到了长岭岗。而这时,103师和82师也已经筋疲力尽,何绍周只好把副军长李弥请来当“松山前线总指挥”,意思是让他把荣1师带回来打松山。

李弥回来了,但没带部队,而是指派103师309团担任攻坚。

8月26日,309团付出三个营长全部伤亡的代价,总算冲上了长岭岗。部队刚杀上山头,李弥就向卫立煌报告:“我军收复松山!”可他刚放下电话,日军一个反击,309团又被赶下来了。李副军长恼羞成怒,指责309团团长陈永思“擅自放弃阵地”。远征军总部随即打来电话,命令第8军枪毙陈永思,即日收复松山。

部队打光了,亲信团长还要被枪毙,何绍周军长顿时火大,当场把电话机给摔了。于是,卫立煌就写了个条子给他:“绍周,切勿以熟相欺。”——意思是说你别以为自己有个陆军总司令叔叔就了不得(何应钦是何家老三,何绍周的爹是何家老二),完不成任务照样军法从事。

何绍周也知道这事情开不得玩笑。蒋委员长已经下了死命令,“9·18”国耻日之前一定要拿下松山,否则团长师长军长统统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第8军就拼凑起最后的部队,有309团、307团的残部,还有荣3团和82师246团的余部,总共两千人左右,先锋官是谁呢?——王光炜。

王光炜这时候还在军部闲着,没有职务。他的资历比团长高一点,比师长低一点,既是黄埔生又是贵州人,担任这个突击队长倒是挺合适的。并且,他当先锋官还担着一个责任——何绍周暂时压着“枪毙309团团长”的命令不办。如果王光炜能把松山拿下,陈永思的命也就能保住;如果这一仗打输了,两个遵义老乡的脑袋一起搬家。

蔡智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跟着王光炜来到了309团。

309团驻守在松山大垭口。一走进团部,陈永思团长就迎了上来,紧紧攥住老王和小蔡的手,热泪盈眶,连声说:“好朋友啊!真是自家兄弟啊……”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把蔡新兵弄得莫名其妙。

在团部,王光炜告诉大家:“这次行动,309团只接受何军长的直接调遣,除了军长本人,军部和师部所有的电话都不要理睬。”——这等于是把前敌总指挥李弥抛到一边去了。

陈永思和309团的军官此时正恨透了李副军长,对这个指示当然十分拥护。

按照王光炜的计划,此次攻坚,由309团率先发起进攻,先攻克长岭岗的竹影山,其他部队再陆续投入战斗。

陈永思团长说,他已经把309团的剩余兵力编成了五支敢死队,除了他自己亲自上阵,副团长周志成也带一支敢死队。王光炜听了以后笑着说:“好啊,给我一个队,我也当个敢死队长。”

然后,几个人就趴在地图上开始算账:冲到这里还有多少人,冲到那里还剩多少人……一边算,一边还在纸上记数字。

蔡智诚在旁边看了半天,看不懂,于是就问:“你们怎么知道到什么地方有多少人?”

陈永思说:“你以为只有上大学才需要数学呀,打仗也要靠计算。”他拿着一把尺子在图上比划起来:“你看,根据地形,在这么长的距离上,第一冲击波将会损失百分之八十,第二冲击波会损失百分之六十,第三冲击波……然后再继续攻击这一段,第一冲击波又将损失百分之六十……”

蔡智诚顿时觉得地图上的数字太可怕了——那些百分比对于指挥官来说只是胜负的概率,可对个人而言可就是百分之百的性命呀!

过了一阵,309团的军官们来开会了。因为前几天的损失太大,今天到会的只有两个副营长和七八个正副连长。

陈永思团长说:“这一次,我准备战死疆场,王老兄和蔡老弟是生死朋友,他们特意赶到这里与我共患难,你们愿不愿意陪我一起死?”

营长连长们都说愿意死。

王光炜安慰大家:“打了胜仗就不会死。”根据他的解释,日军已经筋疲力尽,肯定挡不住五个波次的攻击。如果我军第一、二波接近阵地后坚决顶住不后退,第三波就能够站稳阵脚,等第四波到达的时候,战局就赢定了——他还说这是法国拿破仑的打法,绝对没有问题。

王光炜说,古代孙武子吴宫练兵,妇女尚且能上阵杀敌,何况我们这些男子汉,大家要精忠报国,置死地而后生。并且他宣布:“在战斗中,如果哪位兄弟发现我临阵退缩,可以打死我而不算犯法;反过来,如果你们有谁畏缩不前,同样枪毙,绝不宽恕……”

接着,王光炜又当着大家的面给各部队打电话,约定第二天拂晓前发起攻击。他要求战斗开始后,协同进攻的各团首先实施佯攻,掩护309团的突击队,当309团的第三波(王光炜本人在这一波突击队)冲进敌阵地时,打出三发红色信号弹,其他各团随即转入主攻,一举攻克长岭岗。

军官们开会的时候,蔡智诚也坐着旁听。他觉得经过陈永思的精确计算,再加上王光炜的科学布置,打赢这一仗完全没有问题,心里十分踏实。

散会以后,蔡新兵被安排去游湘江的那个连。

从团部出来,游连长就开始埋怨:“哎呀哎呀,你来这里干什么哟?”再看到蔡智诚肩上的喷火枪,更是叫苦不迭:“哎呀呀,你怎么扛这个背时的东西!”

“怎么啦?这是新式武器呀。”

“武器是新式的,可惜射程短啊,要和敌人抵拢了才能开火。你说,叫我怎么保护你嘛!”

“谁要你的保护?”蔡智诚有些不耐烦了,“我自己会打仗,你给我派个助手就行了。”

到了连队,游连长安排一个老兵帮喷火兵扛汽油罐子,并且一再叮嘱:“今天晚上好好休息,保存体力。明天冲锋时一定要跟紧我,千万不能乱跑啊!”

夜深了,四周的人都已进入梦乡,可蔡智诚却睡不着。他在想,明天自己会不会死?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闭着眼睛想了好久,想来想去都是别人死掉的样子,横竖揣摩不出自己阵亡的状况,折腾了好一阵,干脆爬起来检查武器装备。

旁边的助手发现他在黑暗中摆弄喷火枪,连忙问:“出什么事了?”

“没事没事,复习一下。”蔡智诚解释说,自己有个临考紧张的习惯,原本学会了的东西,一到考场就忘光了,要过好久才能想起来。明天是他头一次上战场,就像进考场一样,上阵之前再把武器熟悉一遍。

听到这个说法,助手也赶紧过来帮他复习功课。真是的,考试考砸了最多不过挨顿打,这打仗打砸了小命就报销,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蔡智诚的这位助手名叫“罗烟杆”,是个老兵。他参加过武汉会战,在田家镇战斗中被日军俘虏过,跑回家乡后又被抓了壮丁,接着当兵。

“罗烟杆”其实并不抽烟,只是因为他曾经当过烟具作坊的学徒,专门制作烟枪,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外号。在军队里混久了,这家伙也成了兵油子,会来事,发觉蔡智诚的派头和别人不一样,于是就对他格外的殷勤,有一搭没一搭地陪着新兵说话。

心里想着打仗的事,蔡智诚就问罗烟杆:“军队冲锋的时候,什么位置的伤亡比较小?”

“太靠前了容易挨枪打,太靠后了容易遭炮轰,靠边的位置比较安逸。”

这和陈永思团长的计算公式不大一样呀?蔡智诚的心里有点儿打鼓了,接着又问:“你说,日本鬼子打仗怎么样?”

“霸道。凶得很。”

“怎么个凶法?不怕死么?”

“不是怕死不怕死的问题”,罗烟杆回答,“要说的话,我们打急了也不怕死,可还是和他们不相同。日本兵打起仗来,有一种已经死过了的感觉,像鬼像野兽,反正不像人。和他们打仗就像是和僵尸打架一样,即便打赢了,心里也怕得很……”

一席话说得蔡智诚直发毛。在这以前,他活的死的日本人全都没见过,当然更无法想像僵尸一样的日本鬼子是什么模样了。

1944年9月2日凌晨6时,松山前线还笼罩在夜色之中。

拂晓前,第8军的炮兵部队开始向日军实施炮击。同时,307团、荣3团和82师的阵地上也响起了剧烈的枪声,各掩护部队纷纷用密集的火力压制长岭岗,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竹影山上,爆炸的闪光连成了一片。

许久,当炮火停息时,天色已蒙蒙亮了。放眼望去,日军阵地上硝烟弥漫,寂静无声,敌人没有还击。

“第一队,前进!”

“第二队,前进!”……晨雾中传来了军官们的号令声。

蔡智诚随着身边的战友跳出战壕,一步步向前走去,心里想着:“要开仗了,这就开始了么?”

二十米、三十米、五十米……

前方的日军阵地依然如死一般沉寂。

“天晓得,那上面究竟还有没有活着的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