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18249100000050

第50章 杜黎均

杜黎均(1923—),原名杜敬远,河南杞县人。著有散文《诗的春天,春天的诗》、《美好的记忆——回忆赵树理》等。

诗的春天春天的诗

春天,是一个充溢着诗和美的季节,大地在萌动,阳气在升腾,小溪流在冲碎冰花嬉闹着向远方迅跑,树木,田禾,花草,鸟鱼,也都在抖擞着劲健的身影,愉快地滋长着新的生命,人们似乎从万物的欢跃中获得美感,不禁仰望着和煦的阳光悄悄自语:“啊,春天多么富有活力,多么年轻……”

正直、进取、激情的作家,常常对春天产生审美意趣,他们热爱诗一般的春天,抒写赞赏春天的诗,请听文学改革家韩愈的歌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着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前二句潜存着因果关系,正由于京都长安的街道细雨像酥油那样滋润,刚刚萌发的小草在雨中才更显得一片清新,但走近俯视就会发现草色还不太浓重。凡是早春漫游过开封禹王台的人,望着那被微雨洗浴了的一块块像嫩绿色地毯似的草坪,恐怕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吧。作品后两句是即景评说,借景寓情。诗人显示:青草迎风吐翠之际,正是春天最为美好之时,甚至比烟柳全盛之日更有神味。这首赠给老作家张籍的诗,是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即韩愈逝世前一年写的。不管作者的写作动机如何,这篇称颂早春景色的名作,确实含蓄地表达了一位年迈的文学改革家对新的生命,新的青春力量的赞美。

有的作家以诗赏春,作品中含蕴着无限喜悦欣慰之情,如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鹞鹕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春水生二绝·其一》)

这两首诗都是安史之乱后作者辗转飘泊到成都写的。它们是杜甫五十岁时的作品,诗人生活虽仍然贫困,但暂时得到安定,免于流离之苦。两篇诗作反映的正是一种苦中之乐。此处的“乐”是诗人从对自然的审美,对春天生命力的赞赏中得来的,作者本来赏春而又爱花,偏偏并不直写,却信手轻轻以闲笔点出“桃花一簇开无主,”同时又用问话作结“可爱深红爱浅红?”在这里,作者没有写他自己如何喜爱那一丛不知谁家的桃花,反而向读者提问你是“爱”深红色的桃花,还是“爱”浅红的桃花,这样,于平淡坦荡中映衬出雅趣,诗人爱春之心洞见。清代学者浦起龙对“可爱深红爱浅红,”评之为“两‘爱’字有致。”(《渎杜心解》卷六之下)所论颇有见地。

《春水生》绝句极写见春水而喜,却不说作者自喜而只言那些欢跃的水鸟“莫漫喜,”末句将水鸟拟人尤妙:“吾与汝曹俱眼明。”诗人和那些富有生气的小动物交了朋友,坚信自己的心也和它们一起跳动。如此精巧的白描,岂非更加委婉而深切地显出诗人喜春水爱春天的愉悦之情?杜诗以沉郁著称,但纵观中国文学史,我们会发现大作家的文学风格总是多样性的。类似上述两首的咏春诗,杜集中还有不少,它们显然并非“沉郁,”倒有些像晚唐文学理论家司空图所总结的“自然”、“冲淡”、“豪放”等品。“真力弥满,万象在旁。”(《二十四诗品·豪放》)司空表圣这个美学基本理论判断,很能帮助我们鉴赏咏春诗和一切文学佳作。

歌唱蓬勃生命力的美,是咏春作品最为引入感人之处。这就需要作者对真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有的诗人在这方面作得较好。特再举数例:

“洛水桥边春日抖,碧流清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二)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

荞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白居易《春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作家用“慧眼”透过春日秀洁的帷幕,凝视着不大为人注意的事物,以生花之笔,描绘出新生命的活力和形象。鸳鸯本在平静的河面悠闲浮游,但春风急来,水波骤起,鸳鸯随浪起伏,银花散飞。刘禹锡的“惊起鸳鸯出浪花”以“形似美”见长。只根据这一诗句,画家就可以创作出一幅动态意境的《春江图》。

春天是无私的。它使京城花园中的早梅先开,继而让桃李等竞放。令人感到风趣的是,春的降临,也给农村飞送了欢笑,田野的葬花榆荚表示满意,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来!”这里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白乐天创造了“神似美”。

诗人见到碧玉般的春柳,绿丝带似的枝条,就联想到一个奇特的设问:这样细嫩的柳叶是谁裁成的呢?作品含蓄地回答:“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温暖可亲的春风把柳叶雕塑得如此精巧。贺知章对春天新生命的赞颂是余味深长的,而且他又运用了多么美丽的基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想象!

诗的春天需要春天的诗。因为春天的诗,歌唱了新的生命的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是的,春天的诗将会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更热爱生活,更劲健挺拔地投身于诗的春天,进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