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红的《一抹心痕》。
应该是93年第二版时买的,在老归州的新华书店里。这么说,有十五个年头了。那时工资很低,一个月九十多块,五块钱的书对我来说有点贵,书正在涨价,而我却准备以微薄收入开始藏书旅程。现在,十元以下的书已处成处理品,二十来元算中等价格,而归州老城,已夷为平地,做了永远的水底之乡。
只翻了几页,就觉得自己的写作风格、思想,跟她非常接近,于是买下了,一遍读完,记住了这个名字。可惜世事烦杂,被这样那样的事务拖得晕头转向,竟没有一路追寻她写作的历程。偶在书店看到她的《上海私人地图》,2004年出版,像《一抹心痕》的续集,没有讲完的故事,继续开讲,语言、故事与女作家一起成熟了,枝繁叶茂、花团锦簇,仍是我喜欢的路数。
喜欢一位作家,并不要她有多大名气。就像选择爱人,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美容院的小姑娘喜欢看书,常在纸片上写点什么。看了她写的“文章”,很像高中生的议论文,充满了没有内容的大话。她似乎是喜欢写的,说起话来书倦气十足,于是好为人师起来,告诉她散文与生活的关系,教她从哪里入手。给她带去了周佩红的《一抹心痕》,在大约相当的年纪,感动过我的文章想必也能感动她吧。可小姑娘告诉我,她更喜欢小说,或者历史类的书,她看不进去散文。我不知道她所说的历史类书籍指什么,史书?还是历史题材的小说、演义之类?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绝不会把《史记》拿去给她。
等待洗面的间隙,翻开书拣一篇看了起来,十五年前非常认真读过的书,至今没有忘记它带给我的感动和信心,可我好像从来没有读过这些朴素而又伤感的文字,作者时时流露出的执着和理性,晚熟女孩的心态,让我再一次看到了自己。
于是,又读了一遍。
相对她的《上海的私人地图》,《一抹心痕》有些浅显了,搜索作者简介,本书也不在作者的介绍文字之内,大概连她自己也感觉到了幼稚,但这是一个作家成长的足迹。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读过的书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喜欢一个作家,因为心意相通。在阅读和写作中成长的人,不能忘恩于曾给自己营养的作家。重新体味一本书,因为温习青春岁月的愿望,也是对作家的再认识。
《上海的私人地图》从网上买来。坐在电脑前看好选好,发送订单,然后进网上银行付款,一个星期后,书就到了办公桌上,就这么简单便捷。书做得很漂亮,全彩印刷,装帧设计别出心裁,流行的开本流行的色彩,价格也很惊人:五十六元八角。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周佩红已五十四岁。十几年,不过一晃眼,作家已老书尤新,时间的流逝速度真是令人心惊肉跳!也好啊,我喜欢的作家,成熟了。那么自己呢?说不上不堪回首,似乎悲凉总多于欣喜,生活的当事者,大概都是这样的心态吧。
购买《一抹心痕》的过程是复杂的,从小山村出发到达县城,是一个漫长的艰辛过程。得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得忍受破破烂烂的长途汽车上的臭味,冬天的寒风、夏天的暑热,颠颠簸簸、弯弯拐拐、坍山滑坡的乡村公路,车子跑过卷起漫天灰尘,到达县城时,车子灰头土脸,出来的人个个土脸灰头,干净的城里人只看你一眼,就知道你从哪里来。当年,坐五六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从乡下中学来到县城的目的,除了衣服、日用品,就是书。新华书店的书很少,相对当时的物价,也很贵,但这不影响新华书店成为我最向往的地方。很想完整地叙述一下从山村出发到买到一本好书的过程,可不能。往事一旦打开,便纷纷扰扰,影响我叙述的理性。那条灰尘冲天却不得不来来去去的乡村公路,那个夜夜寂静的乡村中学,木窗外如泣如诉的小河,窗内如豆的灯下,静坐如禅的年轻女子,那满山遍野寂寞盛开的杜鹃花,那湿漉漉的布谷的啼叫,似乎不是一本书能够包容的。
所有的辛酸远去了,繁花满树,坐在香香的大槐树下读书的记忆浮现出来,拿着一本书,那时,或者现在,姿势没变,感觉也没变。一直将阅读进行下去,是凡俗的我们在平庸的日子里坚持一种高贵生活的姿态吧。爱一个作家,读她的书,曾经是给自己希望,慢慢地,读书变成了生活的内容。在一册又一册书的浸润下,变成了一个以书为粮的人。将五十多元的洋气的《上海私人地图》和五元的质朴的《一抹心痕》摆放在一起,变化的不仅仅是价格,变化的太多太多了,生活、书、周佩红、我,这其中的一切不是一本书就能包容的呢。
出版《一抹心痕》的周佩红正是我现在的年纪。如果现在的我正站在她当年的起点上,倒也是可欣慰的。可惜的是,当年书中的她比现在的我心态要年轻得多,我得承认,已没有办法回到那样的心态当中去。在当年的她面前,一个文学的新时代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今天的我却必须面对文学的持续低迷、写作的不断边缘化、物质浪潮的一次又一次冲击。尽管如此,还是希望自己能追随许多个“她们”,写出这样的文字:“请在安静的地方读好她,在暮色四合,心绪浮动时读她,当寒冷向你袭来、时间离你而去,你需要温暖、朴素、美和力量时她的文字会等待你。”这是编辑给周佩红的书写下的推介语,非常喜欢,当年的《一抹心痕》对我来说,正是这样一本书。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