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红孩子
18246600000054

第54章 非智力心理品质(6)

第六节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测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又是对自己的自我肯定。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的重要非智力心理品质之一。

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时,过着艰苦的生活,但她并不气馁。她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又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对自己充满自信,敢于冲击“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难题,经过长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研究表明,杰出人才少年时代就已在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智慧上表现出早熟的自信。自信不是骄傲,而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识。人才的童年期喜欢独立自主,不喜拘束,对一切都充满自信,希望能控制四周的环境。同时,他们又很谦逊,直言自己的短处和不足。

孩子由于知识少,社会生活阅历浅,极易对伟人、对那些做出惊人成就的人感到神奇和高不可攀。另一方面,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极易自卑,这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以致于造成终身蹉跎。有这样一个例子,小野是日本一个电气公司的青年工人,自卑感很重。后来他看到几个比他还笨的人参加“日本星期日发明俱乐部”后,做了不少小发明,令人刮目相看,他硬着头皮参加了这个俱乐部。一段时间后,他对创造发明有了一些兴趣。一天,他发现原来卷成一团的皱纹卫生纸被雨一淋便自动伸展开了,立即想到这个原理也许能进行自动控制。但是受到许多人嘲笑后,他也失去了信心。然而俱乐部的教师却鼓励着他,使小野增强了信心,结果制成了“纯纸型”自动控制器,获得了一项日本专利。后来他在所箸的《创造发明的技术》一书中深有体会地说:“要创造发明,先要克服自卑感。”

孩子由于缺乏自信心而造成的不良结果更令人吃惊,我们调查了几百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结果发现,有半数以上的人主要是由于对于自己缺乏自信而惧怕学习造成的。例如,有的孩子就因为听到父母或其他人说他:“太笨了!”“一点都不聪明。”就真的认为自己智力低下,结果一遇到难题就自我暗示:“我很笨,解不出这道题。”于是立即就放弃了。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学习就落后于其他孩子。

孩子的自卑感能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体周围都绕着电磁场,当厌恶某事时,电磁场明显加强,控制大脑,使大脑精神紧张、忧郁,思维能力下降。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1.父母要对孩子的才智充满信任

父母的表情、态度、言行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极大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他们常容易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如果成人不负责任地评价,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2.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随便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为自尊心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孩子的自尊心,重要的是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3.要指导孩子量力而行

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是随心所欲,盲目自大,做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是要指导孩子量力而行,这样会使孩子少受挫折。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