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18242500000010

第10章 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养成读书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有耐心。当我们缺乏耐心的时候,可能会说出一些很急躁的话。这些话,会破坏孩子对读书的兴趣,甚至造成心灵的伤害。

有时候,不用棍棒,你仍然可能伤害孩子,不是他的身体,而是他的心。

我们不要轻易地说“你想错了”。因为,即便是孩子想错了,也是基于其特殊的心理逻辑的。

“这本书有什么好?你怎么就喜欢看这个呢?”

这两句话其实是同一种心态在不同情况下的两种表现。什么心态呢?还是以家长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还以上边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丁丁执意要听《猫和老鼠》,是因为好玩、有趣,这没有什么不应该呀。而我觉得他不喜欢听《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一种遗憾,其实是出于我自己的“纯文艺”口味。但是细想想,从小到大,经典名著我倒是也买了不少,但真的读下来的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本书我只是翻了翻就了事呢?所以,我强迫5岁的儿子非要听他不喜欢的书,也确实有点“言行不一”了。再进一步想,丁丁有了自己的阅读选择,即便是漫画吧,这说明他对书是有兴趣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判断。我不是老早就对自己说:兴趣是第一位的吗?为什么儿子的兴趣没有符合我为他划定的范围,就想横加干涉呢?应该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静下心想想,我当时对《时代广场的蟋蟀》真的就发自肺腑地喜爱吗?它真的就比《猫和老鼠》更有价值吗?未必。

我当时主张给丁丁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多半还是因为有种想让丁丁多听字书的倾向,归根结底,这还是以我为中心,而忽视丁丁自己的兴趣和选择,确实值得反思。

在我陪伴丁丁读书的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一本书“好”还是“不好”,不仅仅是书本身决定的,更要看是不是和孩子的兴趣对上了茬儿。如果没有对上茬儿,无法走进孩子的心里,书本身再好也呈现出不来它的魅力。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读《在森林里》。这本绘本是公认的经典,但却没有引起丁丁的兴趣。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当然也是问题,但是这本书的散文化、侧重于内心感受呈现的特点,也是因素之一。这本书在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看来是非常能引起心灵的共鸣的,但这是要调动成年人的经验和心理活动的。但这本书中关于作者当时伤感而内敛的心境的呈现,对于一个5岁的好动的小男孩来说,显然不容易接受。

所以,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当然要有所引导,把美好的、风格多样的书都介绍给孩子。像那种随便把孩子放到图书馆,由着孩子的性子一本接一本看日本连环画的做法,我当然也是不赞成的。但是,在引导之前,我们做家长的要先从心态上放空自己,从而接纳孩子本身的特点,循着孩子的特点,把那些既能引发其兴趣,又具有丰富内涵和高明的艺术水准的书带进孩子的视野。

我自己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心态“放空”的过程。当我尽量去按照丁丁的心理轨迹体验的时候,我发现我和我的儿子其实是不一样的。他比我要外向,也比我小的时候好动。因此,那些我感觉很受用的安安静静的书对他来说却是不那么有意思的。他喜欢动感的、热闹的、好玩的童书,但又不是像很多小男孩那样,喜欢充斥电视屏幕的那种一堆机器人打打杀杀的题材。他对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富于童趣的作品很感兴趣。

于是,我按照这种特点为他选书,效果果然就不一样了。比如我曾给丁丁租借了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丁丁非常喜欢。借回这书的那几天,正是丁丁发烧输液的时候。去输液之前,他还要给他带上这本书到医院去读呢。

那本书归还后的几个月,一天晚上丁丁忽然说:“老爸,你把《一园青菜成了精》给我买回来吧。”几个月都念念不忘的一本书,我当然会给他买回来一本了。

对《一园青菜成了精》的喜爱,丁丁一直持续着。他5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准备和他一起画画。商量画什么的时候,我随口提议:“画蔬菜吧!”丁丁马上兴奋地应和说:“对!就画《一园青菜成了精》吧!”于是我们马上找来宣纸笔墨,小家伙趴在地上,就开始认真画起来。

像《一园青菜成了精》这样的书,就是在我和丁丁之间建立了一种“好书”的共同平台。作为家长,我要做的是尽量找到更多这样能够和孩子达成共识的书。但我更会记住,对那些暂时没有形成共识的书,不要轻易地说它“不好”,而要更多问问我们自己:孩子为什么喜欢它?

“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啊?”

这句话是很多家长可能都会说到,特别是孩子到了学龄阶段,家长可能就更喜欢考虑一本书是不是“有用”。

有一次,我和丁妈带着丁丁外出游玩,在火车站等车的时候,看到两个女人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外出游玩,孩子想必都很兴奋吧。于是,其中一个孩子充满期待地询问能不能买玩具,孩子的妈妈说:“那要看你的表现好不好。”另一个孩子则问自己的妈妈:“我要买书行吗?”多好的提议啊!如果换作我,肯定会使劲儿点头呢。但是,那位妈妈却冷静地说:“那要看有没有用,有助于学习的就买,没用的就不买。”我看到那男孩儿脸上的兴奋一下子没了,也不再提买书的事情了。

我发现类似的情况还挺普遍呢。我带着丁丁在书店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说:“这本书对学习有用吗?”同时,我也看到很多十几岁的孩子到了书店只会去挑各种教辅材料或习题集。说实在的,看到这样的情形,我觉得有点心酸。明明是该对一切都充满兴趣的孩子嘛,竟然被锻炼得到了书店就直奔教学辅导书区域。这样的孩子,还有多少童年的乐趣呢?而这样的孩子就算是成绩顶呱呱,但是等他(她)成年之后,你让他(她)去回忆什么呢?

其实,书哪有“没用”的呀?就像吃饭,如果一个人只吃维生素片,肯定不是正路子。只有什么都吃,什么都吃得香,身体才会很棒嘛。一本书,可能看似没有用,只是让孩子哈哈笑了一阵子。但不要觉得这是没有用的,孩子快乐了,难道不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吗?

话说回来,一个懂得读书的孩子,对书籍充满兴趣的孩子,对大人所理解的那种有助于学习的、“有用”的书也是不会反感的。我有一个高中同学,读的书很杂,也很爱书。平时他也并不是只去买那些他喜欢的书,教辅书籍他也会去买,而且还买得挺有门道。他会给别人推荐哪个出版社的教辅书比较有质量,讲解的内容比较成体系,不让你白白做题等等。你看,他就是把教辅书作为了他涉猎兴趣的一部分。这种兴趣,是那些从小被要求只注意“有用”的书的孩子所缺乏的。

“故事不能白听,听完要说说懂得了什么道理。”

孩子喜欢故事,但是大都不喜欢没完没了地回答根据故事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低幼的孩子来说,亲子阅读可不是上语文课。在这本书中,我有一个章节是谈到我在陪伴儿子读书中,会特意设置一些问题和丁丁谈论。虽然用了一个章节来说这个问题,但是有两点我是要说明的:第一,我和丁丁就问题进行讨论并不是天天进行的,我知道那样丁丁肯定会烦的;第二,设计的问题尽量是切入到故事的具体内容之中,而不会宏观而泛泛地要丁丁谈自己的感受。

因此,我在陪丁丁读书的时候,一般不会问丁丁“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这样的问题。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要么不着边际,要么比较空洞。如果是那种一望便知的道理,又没有设问的必要。而且,说实话,如果一个小孩子只惯于回答这种问题,我都不觉得这样的孩子有趣。

设置这种问题,有一个内在的前提,就是要孩子尽快长大起来,尽快熟识成人世界的各种法则。因此,这样的故事很可能是有功利目的的,同时也是无趣的。有的家长可能比较喜欢那种喜欢强调“讲了什么道理”的故事书。这样的书还不少呢。有的书很“体贴”,一篇短短的索然无味的故事后边,还跟着一个“小贴士”,一般会标着“妈妈的话”之类的小标题,会用几句话提示家长在为孩子读完这个故事后,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什么样的道理告诉孩子。

想想看,如果我们陪伴孩子读完书,收获的只是一大堆道理,而不是有趣的体验和惊喜,这样的阅读经历还有什么意思呢?本来是很轻松愉快的亲子阅读氛围就变味儿了,成了家长要向孩子讲道理的一次家庭课堂了。你想,孩子能喜欢吗?

“不听话今天就不给你读故事了。”

能够说这句话,我先要佩服这样的爸爸妈妈呢。因为这说明你已经培养起了孩子对书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已经大到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至于家长都可以把读书这件事作为“要挟”孩子的手段了。

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读书的习惯与其他对孩子来说更具吸引力的事情来说,要保留住是不那么容易的。这种话说一两次孩子可能还会听得进去:孩子大一点了也知道,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嘛。但是如果孩子一不“听话”就把这句话搬出来了,那么,我敢保证,用不了几次,孩子就会说:“不读就不读吧。”

真到这样的时候,作为家长要用什么话来应对呢?

所以说,轻易不要把不让读书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一来很可能起不到作用,二来有可能消磨孩子对书的兴趣,那可真是一种损失了。

孩子不听话,往往是有原因的。作为家长,我们要首先充分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如果孩子有合理的要求,那就应该尽量满足孩子。当然,小孩子犯错误需要小小惩罚一下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但这个时候尽量不要用读书这么难培养出好习惯的事情作为惩罚的措施。完全可以用禁止吃心爱的零食或不让玩耍这样的事情来小小惩罚一下嘛。当然,还是要强调,惩罚要在点子上,要真的是孩子自己都认识到是犯了错误的时候。否则,孩子是不会服气的。

我记忆中,我母亲只有一次用不让看书作为惩罚措施来对待我。那是在我大约三四岁的时候。当时是因为我吃橘子嚼一嚼没了甜味儿就吐出来,母亲对我这种浪费的行为进行批评后我没听,于是,那晚母亲不让我看新拿回来的一期《幼儿画报》。这件事情在我心中一直记着。上高中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作《书祭》,“祭”的就是我小时候看过而后来没有保存下来的《幼儿画报》,其中,就写到了这件让我难忘的事情。

对丁丁,我基本上没有当真地说过这句话,最多是在他洗潄中比较磨蹭的时候偶尔说一次,但往往还会找补回来:“快洗吧儿子,我们要抓紧上床读书喽!”

“现在你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了?”

这句话我是对丁丁说过的,后来反思之下觉得有点后悔,幸好我及时发现了这样的话不应该轻易说出来,否则,很可能会把丁丁对书的兴趣弄没了呢。

在丁丁4岁之前,我给丁丁读的书是以文字为主的,图画书看的比较少。

不到4岁的时候就读完了“哈利·波特”的前两部《魔法石》和《密室》。读完《密室》的那一天,丁丁还在发烧呢。这本书成了那天病中的丁丁的安慰。

时间再往前追溯,在丁丁两岁的时候,曾有一度非常喜欢台湾作家龙应台的那本记述自己教子经历的《孩子,你慢慢来》,特别是其中的一篇《葛隔和底迪》,听了一遍又一遍,而且一听到其中某些部分的时候就咯咯乐。后来还读过各种其实是适合少年看的书,比如肖复兴的《音乐漂流瓶》,竟然也完整地把一本读了下来。

当时我在比较盲目的情况下,认为丁丁对语言作品的接受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固定下来了呢。因此,在丁丁4岁的时候忽然表现出对长篇文字故事的不耐烦时,我确实有点别不过劲儿来,曾经对丁丁说过“你两岁的时候还喜欢听这样的书呢”。这样的话获得了什么效果呢?自然不会有什么正面的效果。不过做父母的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自己比较起急的时候,冲动有时候是会战胜理性的。明知道不应该随便出口的话,也会脱口而出。

当孩子喜爱一本故事书,家长却不愿意读的时候怎么办呢?不愿意读的原因不完全是因为书的内容,更多的倒是因为一种心态。什么心态呢?多少还是有点以我为中心吧。当时老是觉得能够长篇大论的读故事才是一种“成就感”。

我自我反思:在给丁丁读书这个事情上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想当然地觉得丁丁在两岁多就听过龙应台的散文,在4岁的时候就听完了《哈利波特》的前两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能够听进去长篇幅的儿童小说了。此时,丁丁对《猫和老鼠》的主动选择,与两岁时候被动地听《哈利波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久,我从《朗读手册》上看到一个例子,说的就是一个美国妈妈在女儿4岁前读完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而作者崔利斯是把这件事作为反面例子来看待的。看到这里,我感觉后怕:自己不是也差一点把违背规律的要求强加于丁丁的身上吗?还好,我进行了及时的调整。从这次换书事件之后,我开始给丁丁“恶补”前几年应该给他充分提供的图画书了。

“你这像是听故事的样子吗?”

一个夏天的晚上,5岁多点的丁丁只穿着一件三角裤,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背对着我,听我读完了《精灵鼠小弟》,他一边听,手里一边握着他喜欢的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大嘴花。我没有要求他一定转过来听,因为我知道他在听,他一边听,一边会时常问我他不明白的地方。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读书就应该稳稳当当地坐在那里,露出投入的眼神才对。我在网上的亲子读书日志的帖子后边,曾经有一个妈妈留言说了她的孩子的情形:她的儿子3岁半,给他读绘本,总是感觉他心不在焉似的,一边要玩着玩具,或者是听一半就跑开了。她问我是否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当时回复这位妈妈的时候提醒她,她的孩子只有3岁半呀,还很小呢,一本绘本能看到一半还不错啦。因此不用着急,应慢慢引导嘛。而且我当时在回复中认为,小孩子手里玩点什么不是太大问题,我们大人思考的时候,不是有时也习惯转个笔什么的吗?我觉得小孩手里玩着玩具,往往还能集中注意力听故事呢。

同时,想要吸引孩子听故事,靠指令是不行的。除了故事本身是否精彩之外,讲故事的语气和动作也很重要。这说明家长是否先投入故事当中。很多时候,要想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吸引孩子,故事本身只是一方面,家长讲故事的状态也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家长如果讲故事的时候都只是敷衍,提不起神,对故事也缺乏激情和认同,又怎么能去影响孩子呢?

当然,我也不是说孩子可以纵容孩子的散漫状态,我只是说不要轻易说出这样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话。能有专心听读书的状态还是很重要的。但这同样不能靠强硬要求,而要靠无形的引导。除了上边提到的作为家长自己要真的喜欢上所读的故事并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可以把孩子抱在怀中,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捧着书,在该翻页的时候让孩子来翻翻书页。

总之,低幼的孩子听故事没有什么必须要保持的状态,只要从读书中感受到了快乐,才是最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