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18242500000009

第9章 这样读,孩子才爱听

我和丁丁读新书的时候,往往都是这样从封面开始的。作为一本书的“面部表情”,书籍的制作者总是想通过封面传递丰富的信息,触动读者对书籍内容有读下去的想法。既然如此,我们当然要充分关注并用好封面。对这本《宠物猫杰克逊》,由于在读过几章之后暂停了。因此,关于这本书,谈论最充分的,倒也就是封面了。

封面看什么呢?我觉得,根据书的内容、封面突出的重点和孩子的兴趣所在,可以有所侧重的关注下边这些内容。

一是书名。抓住书名关键词,梳理这本书写谁、写他的什么事、他是怎么样的等信息。有的时候通过书名猜猜书的内容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待到读完这本书再回来对照,看看猜对了多少,猜错了什么,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二是作者。读出作者的国别、名字。如果是翻译的作品,还要读出翻译者。

比如读《精灵鼠小弟》,我就告诉丁丁这本书的翻译者任溶溶就是他喜欢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这样是为使要读的书和孩子尽快亲近起来,同时,使孩子从小形成一种了解作者、了解全面信息的意识。

名字本身也可以作为知识进行谈论。比如读佐野洋子的《活了100万次的猫》之前,我给丁丁讲了讲日本人的名字多是四字及四字以上,而中国人的以三字和二字的为主,同时讲到了中国人的复姓,以及中国字数最多的姓氏来自一个少数民族,多达九个字等等。当时丁丁很感兴趣,并且记住了我说的“日本人的名字多是四字及四字以上”。后来读摄影图画书《你好!熊猫兄弟》,当丁丁听到文字作者叫作“古关惠”,就认为这是中国人。于是我发现,我在先前讲日本人名字的字数的时候,其实并不严谨,没有强调日本人名也是有三个字的。

三是画面信息及其他文字信息。通过封面画面,可以对书的内容有一点片段的认识,还往往可以引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比如开始读《小猪西里呼噜》,丁丁就对用蛇做皮带的画面非常感兴趣,到了第二天还在念叨这个画面。另外,封面画面作为美术艺术的呈现,对孩子也是一种艺术影响的载体。这一点倒是丁丁使我感受到的。还是关于那本《宠物猫杰克逊》,丁丁一看封面那只猫,就说这只猫像是《云朵面包》上的猫。那是上次去图书馆的时候看到的一本以猫为主人公的绘本,两只猫在绘画风格上相像。

四是出版者。一本书的出版者可以不是很特意地和孩子提一下。当某一个出版者常常出现的时候,孩子就会对这家出版社有了印象。再到书店或者图书馆的时候,看到这家出版社的书,也会感兴趣的。

谈了谈对封面要关注什么之后,我想强调的是,上述几个方面未必需要在每一次看封面的时候都要涉及。急于跳过封面看书的内容是人的普遍心态,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引导孩子关注封面,不可生硬为之。要知道,关注封面,最终还是要为更好地关注书的内容服务的。

留个“扣子”,明天再讲

和丁丁读《拉维尼娅的魔法指环》,讲到拉维尼亚倚仗能把物体变成大便的指环,想向鞋店老板要一双蓝色的小靴子这一情节的时候,我看看时间,已经读了19分钟,就不再读下去,问丁丁:“你觉得老板给她鞋子了吗?”

丁丁说:“应该给了吧?”于是我说:“给没给呢?明天再讲吧。”更多的时候,如果我在还不需要停止的地方停下来表示该睡了,丁丁往往是要争取再多读一些的。这种时候,我是蛮有成就感的。于是我会故意逗一逗丁丁,说:

“留个扣子吧,明天再讲。”这个时候,丁丁往往要大声嚷嚷:“不留扣子!

不留扣子!”特别是那些历险故事,在一些险情即将出现的时候戛然而止,这个时候丁丁肯定是不让停下来的。

其实,当我说“留个扣子,明天再讲”的时候,往往是欲擒故纵,为的还是要读下去的。这种“留扣子”的做法,在中国传统的评书艺术当中是一个基本的手法。当评书艺人说“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为的是留住听书人。有一段刘文亨先生的经典相声名段,其中讽刺旧社会说书人留扣子留到雷人的程度,这段相声挺有意思:“说的是绿林几位好汉在酒楼喝酒吃肉,只听这时楼梯‘咣咣咣’山响,跑上来一人,只吓得众位英雄呆呆发愣!若问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听说书的人着急了,这到底是谁啊?这么大本事,居然把这么多英雄都吓傻了,这不成啊,这得继续听啊。其中一位还买了火车票,要今天晚上走。

‘不成,得把票退了。否则走得都不安心!’第二天一早,大家赶紧就跑来了。

说书人不慌不忙,又把昨天的结尾说了一遍:只听这时楼梯‘咣咣咣’山响,跑上来一人,只吓得众位英雄呆呆发愣!若问此人是谁?原来是店小二上菜!”

相声虽然是讽刺,但是在我们的亲子阅读中倒是很有参考价值。甚至可以搞一下这种雷人的留扣子的做法,让孩子也由衷的发出一声:“嗨,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亲子阅读中的“扣子”,是为了留住并进一步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提起了兴趣,这个扣子是到“下回”去“分解”,还是马上让孩子明白,主动权就在家长的手中了。当然,这需要家长提前对作品有很详细的了解,这个在上一部分讲到过。

当然,留不留扣子、怎么留,是要观察具体情境的。如果已经感觉到一本书对孩子来说有难度或者不是很有吸引力,但同时也觉得应该读下去,那么最好是不要留什么“扣子”。原因很简单,这样的“扣子”,孩子没有去解开的兴趣。

对孩子来个“采访”

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把书上的字一个一个读上一遍就算完事了。读的过程中,可能都会自然而然地发出一些疑问吧。比如指着图画书中的人物问孩子“他在做什么呢?”这就是最简单、最常见的问法。进一步,很多家长,包括我,会特意设置一些问题,试图引导孩子思考更加丰富的内容,获得更加深刻一点的认识。

为丁丁朗读之后,我有时候会对他来个“采访”。下边是在丁丁4岁左右的时候,我们看完《活了100万次的猫》之后的“采访”实况:

我:听完这本书的故事,你觉得怎么样?

丁丁:很温柔嘛。(语气仿佛像领导在表示肯定,哈哈。)我:(笑)为什么说很温柔嘛?

丁丁:嗯……

我:没事,你可以好好想想,你是怎么有这种感觉的呢?

丁丁:因为,有许多人哭过,而且,他也哭过。更而且的是,他死了又活了。

我:这个跟温柔有什么关系?

丁丁:是这样的嘛。因为呀,它呀,不疯狂。

我: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是疯狂的?

丁丁:打打杀杀的才是疯狂的。

我:那你听过的故事中,哪些是你觉得疯狂的?

丁丁:嗯,想想……啊……哇哇哇……噗噗……(这些声音是丁丁在对着录音笔发出怪声音)我想不起来了……像《丁丁历险记:蓝莲花》!

我:哈,我刚才想你肯定会说到这本书。

丁丁:挺疯狂的嘛。

我:那你觉得疯狂表现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情节上……

丁丁:情节嘛,是这样的。它呀,这本呀,《活了100万次的猫》都是那种呀……没有举刀举剑的,有刀也是在身上的。好,说完了!听听吧。

从这段“采访”谈话中,我感受到两个方面:一是丁丁对这本故事书的基本感觉把握是很准确的。“温柔”这个词也是书中当虎斑纹猫与白猫相依相偎在一起的时候用到的词,是一个关键词;二是听故事的时候,丁丁的注意力集中,并且看到的内容比较细,比如书中国王把刀挂在身上的细节。那天洗完澡睡觉前,本来我是想按照昨天的进度读《拉维尼娅的魔法指环》的,但是丁丁还是要听《活了100万次的猫》,而之所以这样做,他是要让妈妈一起来听,一起来感受这故事中的那种温柔。

通过上边这段录音整理,我想说明的是“采访”这种形式对孩子兴趣的调动作用。

一是孩子感到自己的意见是重要的。他会感到自己像是电视看到的那些被采访的重要人物一样。虽然这只是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但在孩子的心中,一切游戏都是认真的,都是真实的。在孩子那里,游戏没有成年人观念中的“不重要”的意义。

二是孩子对听到自己的声音会感觉新鲜而有趣。丁丁对我手中的录音笔很感兴趣,通过上边这段录音整理可以感觉到,丁丁其实是比较急切于“采访”结束的。他更想尽快听到自己的声音,而不是自己说了什么,这是对自我的一种确认。当这种时候,我并不继续追加问题,而是满足他的急切心情。只要这种兴趣调动起来,慢慢的他会去考虑怎样说、说什么。

三是换了一种要求孩子表达的方式。丁丁不怎么喜欢被要求回答问题,他经常更喜欢沉浸在纯粹听故事的气氛当中。但是,亲子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读一读、听一听的层面,而没有进一步的互动和交流,我觉得是有所欠缺的。其实,我也知道丁丁不是没有表达的意愿,只是对大人问、我来答这种方式不感兴趣。但是换一个方式,对丁丁进行一番“采访”,丁丁表达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其实,就故事文本进行讨论的实质没有变化。

“采访”只是一种方式而已,而且如果天天“采访”,再有涵养的名人也怒了,何况孩子?所以,这种方式要结合亲子阅读的现场氛围、情况来确定用不用、怎么用。而且,这也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是没有一定之规的。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原则和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在亲子阅读中的问题讨论上,使孩子从感觉“要求我表达”转变成为“希望我表达”。

而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也要从对孩子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功利性目的,转变到真诚期待倾听孩子的想法这种心态上来。

我想,很多家长可能都会赞成提出问题和孩子进行探讨的做法。我也是这样做的。不过,在认为提问讨论这种方式好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喜欢不喜欢抛来问题?

平时为丁丁读书的时候,经常会就书中的内容进行提问。丁丁有的时候会就我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不过,更多的时候,小家伙会急不可待地要把书页翻过去,一边翻一边说:“你快讲吧。”这样的时候,硬要他去回答,丁丁就会说:“不知道。”或者匆匆忙忙心不在焉地应付一两句。

有过这样的情形之后,我也会反思:我们成年人如果看一本轻松休闲的小说,会不会看过之后为自己制造一堆问题去思考呢?我想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那么,孩子不愿接招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对孩子来说,他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想尽快知道故事的发展和结果。对他们来说,故事讲了什么,比故事是怎么讲的要更具吸引力。这就好比是吃饭,人们喜欢一道菜,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考虑它是怎样做成这么好吃的。读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时,半路经常杀出一些要孩子费脑筋的问题,恐怕确实会不讨孩子的好。即便是把问题放在故事后边,如果孩子知道每次故事之后都会跟着问题,想必也会有负担而没法很轻松愉快地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吧,久而久之会产生对亲子读书的厌倦情绪。

“绘本之父”松居直就比较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他是不主张这种提问讨论的方式的。他认为只要和孩子一起看图画书、把故事读给孩子就好,让孩子能够充分享受故事带来的快乐。在他看来,只要和孩子一起读书,就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粒幸福的种子。

我赞同这种理念,但也觉得不能绝对化。在合适的时机,和孩子就阅读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问题讨论,而在于这种讨论是否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表达中受到鼓励,获得满足,提升自信。提问,不是为了把问题抛给孩子,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倾听孩子表达的契机。有一本英国幼儿阅读研究专家吉登斯写的《说来听听(Tell me)》,是一本指导中小学教师如何组织开展阅读讨论的。书中固然有一套成熟而富有新意的组织讨论的模式值得借鉴,但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其实只是想说清一个想法:孩子说的任何观点都是重要的!这其实就体现了一种“要倾听孩子”的理念。

这里举一个网友的例子。前文讲过我陪丁丁看《活了100万只猫》之前,我让丁丁注意作者名字的字数。丁丁注意到作者的名字是四个字后,我就给他讲日本人有很多是四个字名字的。进而,又讲到我们中国的姓氏名字的字数等等相关的内容。然后我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贴到我的亲子阅读网络日志中。经常关注我日志的一个妈妈把我和丁丁读这本书的过程翻版了一下,然后她也把过程记录了下来:

昨晚跟女儿分享了《活了100万次的猫》,她也很高兴,半个小时里精神头儿都不错。我们排排坐,我负责左边文字朗读,月月欣赏右边绘图,共同感受故事的情节。中间也有丁爸提到的问题提示,可这个问题的度应该怎么把握呢?因为在说到日本人名字的时候,月月越跑越远,甚至说:“有没有100个字的名字呢?有没有227个字的名字呢?”我的回答是:“可能有吧,妈妈还没有看到过,要是月月发现了记得告诉妈妈哦!”我看她说出那些大数字的时候得意得很呢,笑得肆无忌惮。这个夜女儿是快乐的!

这位细心而又耐心的妈妈的做法,就是把提问变成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种乐趣。我也为自己能为一对母女的亲子读书过程提供一点启发而非常高兴。

当时,我在这位妈妈跟帖的后边,认真回复了我的想法。我说关于问题讨论这个事情,只限于提个醒,哦,还可以这样试试,就行了。至于问什么,讨论什么,小孩子千差万别,肯定要因人而异的。而从月月的表现来看,很可能是因为骄傲于能说出大数字,才不知不觉把话题引开了。这是很值得鼓励的!而且,这其实是一个继续提问、继续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契机。比如我建议,这个时候不妨问问她:“如果妈妈有个100个字的名字,月月记得住吗?”她要是说:

“记得住。”那就让她试试嘛。这样,她自己就知道了,名字的作用就是为了让别人记住自己,所以字数肯定不能太多。如果孩子还有兴趣,甚至可以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比如说欧洲有些名字非常长,难道他们真的就记得住吗?为什么会那么长?这都可以带着孩子查阅资料去解决。

总的来说,对于在亲子阅读中如何进行提问,我觉得应该这样看。

第一,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大多数孩子应该都不喜欢大人在为自己读书的时候抛来问题,那样读书似乎不是为了读有趣的内容,而只是为了解决那些问题。

第二,问问我们自己:和孩子就问题进行互动,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检查孩子是否认真听了故事,或是为了读一个故事就想要孩子有什么样的提高、懂得什么样的道理,那样的话,最好还是不要提问了,孩子十有八九是提不起兴趣的。

第三,在我看来,和孩子就问题进行互动,其实是一种倾听的方式。要让孩子知道,我是因为很欣赏你、很想听到你有趣的想法,才会提出问题。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我的想法很重要”,进而受到鼓励,产生想表达的愿望。

第四,要善于抓住孩子主动表达的契机。其实当孩子真的投入故事中,总会产生想法的。有了想法,自然会说出来。这样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顺着孩子的思路产生新的问题,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深入讨论下去。

第五,讨论问题不要太频繁。不要每次读书过程中和读书之后都要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这个我觉得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确定一个大概的比例,比如读10本书,其中确定3本设置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就可以了。其他的嘛,放轻松,就和孩子一起好好沉浸在故事中就好了。

第六,问题设置在什么时候比较好呢?我觉得可以参考《朗读手册》中的说法,朗读过程中不多讨论和对话,而主要是沉浸在故事中,享受读和听的氛围,读之前和之后可以提出问题进行互动。

聆听比提问更重要

在这个部分当中,呈现一些我和丁丁围绕问题进行互动的“现场”。

回忆故事内容。如果是连续的故事,在开始一段新的故事之前,回忆一下听过的内容是比较合适。比如有几天给丁丁读一本童话小说《拉维尼娅的魔法指环》,我就在丁丁晚上洗潄的时候,通过一些小问题和丁丁一起回顾了一下讲过的内容,比如拉维尼娅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卖火柴,遇到了谁,给了她什么,他用指环做了什么等等。丁丁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最后,我问丁丁:“如果你有拉维尼娅的那种魔法指环,你想干什么?”丁丁说:“不知道。”我问:

“你会像拉维尼娅一样用它随便把东西变成大便吗?”这时候丁丁说:“不会。”

而他的说法是:“拉维尼娅没有钱,要用大便来换,但是我们不是没有钱。”

思考和感悟。比如还是关于这本《拉维尼娅的魔法指环》,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得到了一枚能够把一切东西变成大便的魔法指环,她滥用过魔法以获得她想要的东西,也用它救过人。直到最后她无意间把自己变成了大便,而被她气走的好朋友最终把她变回来之后,她才领会到有些东西是魔法实现不了的。

某一天丁丁洗潄完毕上床后,我提了一个问题:“拉维尼娅后来为什么不再经常使用她的魔法指环了?”

丁丁答:“她可能怕别人讨厌她。”

我进一步问:“那为什么她用魔法戒指别人就讨厌她?”

丁丁答:“因为他变出来的是大便,不是好吃的。”

我又进一步问:“可是她用魔法戒指还能救了大楼的火,还救出一个孩子呢。”

丁丁:“对呀……因为她怕别人讨厌她。”

我首先肯定丁丁:“我觉得你说的对,毕竟用魔法救人、解决难题的时候不是很多,更多的时候是令人讨厌的。”

接着,我说:“拉维尼娅懂得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能用威胁别人变成大便来得到,而要用真心、用自己的努力来得到。特别是友谊,更要付出自己的真心来换来。你说对吗?”

丁丁说:“对!”

推理判断。给孩子读的书大多数是故事,故事是有情节的。因此,有的时候,可以在一些情节之前停顿一下,让孩子自己说说看下边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是让孩子锻炼推理判断的一种方式。

有几天给丁丁读童话小说《爱上读书的妖怪》,这本书讲的是三个妖怪和学者就一块地皮由谁购买发生了争议,最后,学者给他们出个问题,答得出来就把地让给他们,但三个妖怪输掉了。

读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天,在读之前的故事内容之前,我让丁丁猜测一下,学者赢得了“风水宝地”之后,会用来做什么了?

丁丁顺口答道:“建一个书屋。”

丁妈问我:“是吗?”

我已经看过全书,知道丁丁的想法和书中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我不得不佩服丁丁的理解能力,给他一个鼓励的抱抱。丁妈说:“我都没有想到呢。”这说明,丁丁在听这个故事时候,已经在沿着这个故事的理论在思维了。

他希望三个爱上了读书的妖怪能够有一个去读书的地方,因此才会想到学者最后会建立起一个书屋来。

有助养成教育。故事是教育孩子的好帮手,我也会去利用丁丁喜欢的故事,不用说教地帮助丁丁从点滴做起,养成好习惯。

比如给丁丁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之前,我引导丁丁考虑:“故事中的没头脑从小丢三落四之后,他的妈妈常说一句什么话?”

丁丁答:“不知道。”

喜欢只听故事的丁丁可能不太想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干脆跳过这个问题,直接引导他回想情节:“他妈妈总说‘以后长大做大事情怎么办啊。’而没头脑是什么反应?”

这次丁丁接了招:“不乐意听,烦了。”

我接着问他:“后来长大之后他建起楼房,但是出了一个什么情况?”

丁丁答:“没装电梯。”

我接着说:“那么,小时候不好的习惯,是不是像没头脑说的那样,不会影响长大后做大事呀?”

到这个时候,丁丁答得很快:“不是的。”

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有不好的习惯,要及时改正,不能觉得它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不改正,总是会影响自己的。”

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异同,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能力。比如一个周六的中午,在丁姥家吃过饭,丁丁还是比较兴奋,不睡。我就拿出还没有给他看的新绘本《石头汤》,是以中国为背景的,主人公是三个和尚。丁丁当然是很喜欢的,我就把这个用飘逸空灵的水彩绘制的、带着东方式智慧的故事读了大约20分钟,然后,拍一拍,丁丁就睡着了。

这不是丁丁第一次看《石头汤》。丁丁第一次看到《石头汤》这个故事,是此前大约半年前去图书馆的时候。但当时看的那个《石头汤》的主人公是三个士兵,背景也不是中国。后来我查了一下,“士兵版”是1948年的原版,作者是马西娅·布朗,而“和尚版”是近几年的新版,作者是琼·穆特(Jon J Muth)。

从画风和故事背景来讲,我当然是很喜欢穆特的“和尚版”的。我想知道丁丁是怎么想的。于是,下午丁丁睡醒之后,我和丁丁认真地讨论了一下这两个版本,我还做了记录。

总的来说,丁丁也是喜欢“和尚版”的。我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个版本,这5岁的小娃认真地想了一下,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一番。

一是“和尚版”中煮石头汤的食物多。丁丁认为这个版本中,提到了更多的煮汤的原料。我觉得“士兵版”中提到的食物也不少。不过,已经过了很久,我和丁丁究竟谁的记忆不对,当时没有“士兵版”在手上,也不好说。可能是“和尚版”是彩色的,各种食物的颜色比较丰富,显得种类也比较多吧。不管怎么说,丁丁抓住了村民拿出食物这个重点情节,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在这个故事中,由村民提供煮汤的原料越丰富,越说明他们终于渐渐敞开了胸怀,卸去了猜忌,沟通了彼此的心灵。

二是“和尚版”中有“借锅”的情节。丁丁说在“士兵版”中,煮汤的锅是士兵自带的,而我当时确实忘记了。后来我查了一下,“士兵版”中的锅也是从村民那里借来的。但是,当时我没有追究“士兵版”中的锅究竟是不是借的,一来暂时没法确定,二来我觉得这不是重点。我觉得重点是,为什么丁丁觉得锅是借来的会成为“和尚版”比“士兵版”好的一个原因。丁丁的说法是“借锅说明村民不怕,胆子大”。我觉得丁丁的感受还是非常敏锐的。“士兵版”中的村民,对陌生的饥饿士兵更多的是一种恐惧,至少是担心。因为他们毕竟是士兵,是掌握武器的人。而“和尚版”中经历战争苦难的村民对陌生的和尚更多的是冷漠。因此,他们确实谈不上“怕”和尚,但这正从另一方面说明,村民中还是潜藏着相互沟通、交流的愿望的,只欠缺一个合适的平台和出口。因此,“士兵版”和“和尚版”中虽然都有借锅的情节,但是含义是不同的。

借锅给士兵,是因为找不出不借的借口,对石头汤的好奇当然也有,但是惧怕的成分可能占的更多些;借锅给和尚,一方面因为好奇,另一方面是有借的意愿(故事中是小女孩很主动地去家里推来自家的大锅,也印证了这种意愿)。

三是“我喜欢高”。这令人费解的四个字是丁丁认真想了一下说出来的表示偏爱“和尚版”的理由。经过询问,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喜欢其中的一幅画面:三个和尚站在云雾缭绕的山上,俯视着下边隐藏在云中雾里的村庄。

丁丁说不清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也没法说清。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国人有点本能化的文化趣味的体现。这种意境,是很“中国”的,而这种“中国”意境,也唤起了一个5岁孩子的向往。另外,丁丁也曾经不止一次提到过,他喜欢山,想要爬山。喜欢这幅画面,大概也因为对山的向往吧。

另外,丁丁还就两个版本的共同点发表了看法。他说两个版本“都有士兵”。

我说:“这一本中只有和尚没有士兵啊,你说的是不是‘战争’?”丁丁点头表示肯定。我觉得丁丁确实看进去了,看懂了。他感受到了是战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心,形成了心灵之间的隔膜。

最后,丁丁对我说:“我只提得出外表,里边有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更加高兴了,因为这个5岁的小家伙,已经在我的追问下,发现有些感受他是有的,但是原因却说不出。说不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小娃已经朦胧感觉到了直觉感受的背后,还应有着许多无法形容但明确无误的理性认识。当然,这肯定不是一个5岁孩子需要去解决的。

能够设置的问题当然不止这些,以上这些只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些设置问题的方向。不管用什么样的问题去问丁丁,最后我往往会说一句:“儿子,你说得真好!”这是因为我始终不会忘记,设置问题进行互动,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倾听。

为什么说比提问重要的是学会倾听呢?先比较完整地记录一次我陪着丁丁看绘本的过程。

一个晚上吃完饭,我如约给丁丁呈现了新的绘本《三个强盗》。像往常一样,我提前看过这本绘本,并且已经准备好了一些问题。比如我问:“黑乎乎的封面和大大的红色镰刀有没有让你觉得害怕?”丁丁并没有觉得黑乎乎的封面有什么可怕的地方,甚至那支红色的斧头也没有让他感觉有什么不安。

继续读下去。我一边给丁丁读,一边和他谈论其中的画面和情节。当我试图引起丁丁去注意怎么看出来三个强盗“躲躲闪闪”的时候,丁丁却对三个强盗的三件武器发生了兴趣。看到一个对开全页所展示的三个强盗的武器,丁丁笑了,特别是对撒胡椒面的喷壶发笑。而且,丁丁还恍然大悟似的说:“喇叭枪不发导弹只出声音。”他所说的“导弹”当然是子弹。

讲到强盗来了之后,“勇敢的男人跑了”,丁丁发出疑问:“勇敢的男人也跑呀?”那种语气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我觉得这是很可贵的想法:一个男人是不应该畏惧的。当然后来丁丁也释然:“哦,因为强盗有武器呀。”

讲到强盗们抱走了孤女芬尼,丁丁自言自语:“把她作为财宝了。”我觉得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其实是很关键的。正如梅子涵教授在本书后边说的,芬尼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宝。

讲到强盗们不会去用他们抢来的钱财宝物,丁丁挺着急地说:“他们用财宝可以买东西呀,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东西,他们就不用抢了嘛,你就不用抢了嘛。”引号中的话丁丁就是这么说的,称谓的转化,已经说明丁丁恨不得和强盗对话,让他们早早知道这个绝好的解决抢劫的好主意。这同样是对暴力的潜在不安的反应,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健康而可贵的反应。

讲到三个强盗在爱心的作用下,找来了很多的孤儿,一排马车装载着孩子们浩浩荡荡走在路上,而路边有个醉汉看到这一切。

我问丁丁:“如果你是醉汉,你觉得你看到这一幕会怎么想呢?”

丁丁说:“哇,我看到了一条大大的巨型虫子。”

我说:“那些叽叽喳喳的是什么呀?”

丁丁说:“虫子背着小鸡!”

可见,到这个时候,潜在的“暴力”不安已经被爱所转化,丁丁也有了闲情逸致作为一个醉汉去把马车队错认为巨型虫子。

都讲完之后,丁丁特意强调,喜欢强盗的武器那一页,说因为“好玩”。

我问:“这些武器你觉得吓人吗?”

丁丁说:“不吓人,就是这一件有点吓人。”

他指的果然是红色的斧头。继而,丁丁对着这一页,将三个强盗的武器逐一进行了“解构”,再一次使它们失去原有的暴力倾向:“这个(喇叭枪)不发导弹(子弹),这个(撒胡椒粉的喷壶)胡椒面可以吃,斧头不就砍了一下马车轮吗?”丁丁的再次强调,是想让自己面对武器的去暴力化进一步落实,从而让自己彻底放心。

这说明随着故事的深入,丁丁对这个故事当中潜在的“暴力”不是无动于衷的,并按照他的方式来进行化解。其实当他认为枪中没有子弹、只发出声音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对那些武器所包含的“暴力”特征进行解构了,而对我抛出的问题,则没有过多理会。在给丁丁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是想引导丁丁关注书中的色彩变化的——从厚重阴暗到轻松明朗,其实也是强盗进行自我身份转化的一个过程。

讲完全书后,丁丁依然没有放弃对武器的关注。我问他:“他们为什么从强盗成为养父?”丁丁对这个问题并不积极。

我鼓励丁丁说:“随便说说感想,没有固定答案。”

丁丁说:“嗯,想跟你说。斧头是用木头做的吗?”

我说:“不知道,可能吧。你为什么这样想?”

丁丁说:“因为要是用木头砍人的话,只会砍一点轻伤,不会砍死的,或者砍不伤。”

丁丁念念不忘的,还是如何让这把让他悬心的斧头怎样失去暴力的意义。

而这把斧子,也是在喇叭枪和撒胡椒面喷壶之后,唯一“解构”起来有难度。

最终,丁丁还是用把它变成木质的方式,彻底“征服”了它。

上边这个我和丁丁读《三个强盗》的过程记述,是根据当时的录音整理出来的,因此能够保留当时的具体细节。从中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丁丁对我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其实没有兴趣回答。但没有兴趣回答的原因,不是他心不在焉,而是他对故事另有关注。如果在阅读中,我总想强行把丁丁的思路拉回到我设计的问题思路上来的话,则很可能搞得丁丁对这本书失去兴趣。好在我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提问是为了聆听,聆听比提问更加重要。其实在陪丁丁读这本绘本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丁丁对文本中“暴力”元素的解构尝试,以上的那些分析是在后来听录音的时候生发出来的。但正因为有这样的基本原则,我没有在读的过程中去打扰丁丁自己的表达。

借机让孩子换换读书口味小孩子喜欢轻松、有趣、图画多的书是普遍的。因此孩子有时候会集中在一种书上不愿更换。这也是亲子阅读中往往会遇到的问题。总是看某一种轻松有趣的东西,当然不利于儿童阅读的提升。曾有一度,丁丁每天晚上的读书时间总是只想看漫画书《猫和老鼠》(现在对这套书也是偏爱的)。我对《猫和老鼠》当然也不反感,丁丁的那些《猫和老鼠》也都是我给他买回来的。但是每天都只看《猫和老鼠》,我觉得不行。而强硬要求就得读我提供的书,显然也没法提起丁丁的兴趣。因此,我当时经常会考虑如何引导丁丁。

有一天下班前,我从单位超市买回一种焙烤的蛋糕片,包装挺好看的。回到家,丁丁照样问我:“爸爸,你给我带好东西了吗?”我说没有,因为我想找一个时机告诉他这个新买回来的蛋糕片,并把它和晚上的读书挂上钩。然后我就去吃饭了。

过了一会儿,丁丁要进入每晚必有的“吃点什么”环节了。我就叫丁丁:“儿子,过来,爸爸给你点好吃的吧。”丁丁过来,我就把烤蛋糕片给他看。丁丁看看,略有失望地说:“不就是蛋糕吗?没有什么特别啊。”我说:“不是的,这是烤过的蛋糕。”丁丁说:“像烤馒头片。”我说:“不一样,烤的是蛋糕。

口感不一样的。”本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原则,丁丁开始坐在我旁边吃蛋糕片。

我一边吃饭一边对丁丁说:“儿子,我们应该经常换换口儿,不要每天总吃一样的东西,比如你这些天每天都在吃茯苓饼,今天换换蛋糕片也挺好的吧?”

正在把烤蛋糕片往嘴里填的小娃比较容易形成认同感,点了点头。

于是,我接着说:“看书也是一样的。有的书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但是就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没什么营养。平时也要吃各种各样的东西。特别是蔬菜呀,水果呀之类的东西。同样,有的书看起来挺有趣,比如《猫和老鼠》。

但是看多了,口味太单一。所以,应该常常换换口儿。”

继续认同——说不清楚“吃”是提升还是降低了小娃的判断力。

于是,我接着说:“那么,今天晚上睡前,咱们看什么书呢?”

丁丁似乎并没有觉得被绕进去了,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我想看《水是从哪儿来的》。”

这件事情在方法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小孩子都喜欢吃,因此,用“吃”可以解决小孩子不好理解的很多问题。这件事情说明:

第一,当孩子只喜欢一种读物的时候要尊重,但不应该完完全全顺应孩子的意愿。毕竟在读书的事情上,孩子还小,其爱好和兴趣还是需要家长帮助他们进行提升的。

第二,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拗着孩子的想法来,那样只会造成孩子对阅读兴趣的减缩甚至丧失。

第三,注意抓住引导时机。所谓时机,自然是孩子心情好、比较能够接受意见的时候。吃的时候对大多数孩子都是不错的时机。当然,不能“利用”这样的时机,而是“借用”。不能说我给你一样好吃的东西,你要看什么特定的书。这会让孩子觉得无论是吃还是读书索然无味。这样的时机,是大人进行引导的契机,也是孩子理解和认同的契机。

除了吃,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契机,但都应该与孩子的事情挂上钩。这里我想提示一点的是:要充分关注孩子每天的游戏活动,把引发了孩子兴趣的游戏活动与读书结合起来。比如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家,丁丁兴奋地告诉我,白天好爷爷奶奶出去玩沙子的时候,自己抓到了一只蜗牛。这对5岁的小娃来说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我怎么能放过呢?我借着这只蜗牛,找童话、下载视频、收集材料,搞了一个连续几天的“蜗牛”专题的亲子阅读活动,丁丁兴趣颇高,态度很积极。如果这些故事、知识资料简单呈现给丁丁,肯定没有这样的好效果。

故事音频≠父爱的声音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和同事也关注孩子的成长,愿意让孩子听故事。但是他们中不少人选择了用播放现成的故事音频的方式。我觉得这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严格地说,这种做法与“亲子阅读”不是一回事。给孩子听一些好听的音频,不是父母也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亲子阅读”却一定要有家长的主导和参与。

对孩子来说,仅仅听听音频,缺乏应有的交流,慢慢地也就没有了兴趣。

当然,什么事情都没有那么绝对的。故事音频资料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只不过我们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为亲子阅读服务,而不是图为自己省事。

一个周五晚上,我回家晚。回到家,看到丁丁正在听mp3播放器中播放的配乐故事。这是丁妈听了同事的介绍后,给丁丁下载的,是“聪明豆”绘本系列的音频资料。这些故事由专业播音员朗读,声音动听,配乐优美,丁丁听着挺喜欢的。第二天周六一大早,丁丁一睁开眼,就自己打开了播放器的按钮,让《马医生》的故事萦绕在耳边;晚上洗漱完,躺在床上,依然是由这几个故事的音频陪伴。周日一早照旧,直到把播放器听没电了为止。

于是,我给丁丁买回了对应下载的音频的绘本,共5册。带回这些绘本的晚上,丁丁一边听一边看,一口气把5本都看完了。

这套书之前,在丁丁4岁多的时候我还给丁丁听过著名的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的音频。这个伴随了几代孩子成长、带着北京方言音而又富于亲和力的声音,同样也给丁丁带来了快乐。当时给丁丁听的是“西游记”系列,丁丁总是会一再要求多听点。

故事音频为丁丁带来了快乐,也为我和丁妈带来了轻松。然而,我却不会经常使用音频资源的,尽管如今网络资源和音像产品都挺丰富的,不难寻找。在我看来,音频资源只能是亲子阅读的补充,不能作为代替。有些只是把故事音频放给孩子听就算了事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亲子阅读”与听故事录音的重要区别。

第一,“亲子阅读”的关键之一是“亲子”,父母参与、与孩子互动,都会对孩子形成无形的积极影响,这一点毋庸多言。

第二,“亲子阅读”的关键之二是“阅读”。阅读,就不是仅仅“听故事”那么简单。二者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听故事”并不强调是基于书面语。比如过去不识字的人听评书,就是听故事。但那不是“阅读”。而亲子阅读中,虽然学龄前的孩子更多要依赖家长把文本读出来,但依然是用耳朵来“读”用语音传递出来的书面文本。

第三,阅读活动往往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划。即使未必提前没有对故事文本进行过分析和阅读准备,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往往随着孩子的发问,而伴随着互动和讨论,这也是单纯使用故事音频不能达到的效果。

第四,故事音频往往有配乐和音效,这在吸引孩子、营造气氛的同时,其实也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本来应该由孩子在去填补的内容,都被满满的声音占去了。

因此,故事音频不是不能使用,但是不要为了自己省事,而用故事音频代替与孩子一起阅读,那样,我们会在无形中失去很多东西。

一个孩子从没有出声的时候,就会被父母的声音包围着,特别是妈妈的声音。这个声音如此温柔,会让肚子里的孩子平静下来。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妈妈的声音就更加直接地递送到孩子的耳朵里。这些话可能只是一些不完整的短短的句子,甚至可能没有具体的意思,只是一些感叹。但是,这些声音那么熟悉,从而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熟悉最重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是否动听。就像我们去旅行,可能住上豪华而舒适的大酒店,会觉得很新鲜。但是,我们很难在酒店中获得家的感觉,难以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同样,在一个孩子耳朵里,不会去刻意区分什么样的声音更加专业动听,但会对妈妈的声音有一种天然的依赖和信任。

这种感觉在爸爸这里一般都会削弱不少,但这也主要是和妈妈的声音相比较而言的。和其他陌生的声音甚至其他家人来比较的话,爸爸的声音也是孩子能够获得心灵归属感的重要基础。只不过,做爸爸的要好好珍惜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机会。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交流,爸爸的声音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性也是会降低的。

父母的声音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这声音意味着爱。当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父母把他(她)抱在怀中不可能不发出任何的声音。这时候,父母不会条分缕析地说什么有主题的话,而是会用一些充满了爱的词语来传达此时对孩子的喜爱。甚至都不需要什么具体的语言,只是发出一些温柔的声音,但是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声音中的那种浓浓的爱。

这种父母之爱是有魔力的,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幸福的种子。当这种声音与那些美好的图画书和故事相结合的时候,所传达出的情感是其他任何专业的、动听的嗓音所无法达到的。对一个孩子来说,这种情感是唯一的,不可缺失也不可替代的。作为爸爸,我在为丁丁读书的过程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讲述大兔子和小兔子比赛谁爱对方更多一些。

我就设想,如果给孩子播放这本书的录音,或者是由老师来读,哪怕声音再好听,讲得再精彩,但对孩子来说,其实始终没有切实感受到大兔子的存在。但是,当我抱着丁丁读完这本图画书,并且学着书中的情景和丁丁比着谁的爱更多一点的时候,我就是那只大兔子。丁丁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感受到这种切实的爱。

平时我和丁丁在一起读书的时间多一些,所以丁丁才会称我为他的“书爱人”,而丁妈则是他的“生活爱人”。其他的家长,也可以参与到读书的过程中来,和孩子一起听,一起感受,一起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晚上,丁妈回到家,看到我白天和丁丁一起买的“视觉大发现”系列中的《最后的宝藏》,丁妈也被这两本书吸引了,而且寻找特定物的速度比我和丁丁都快。比如有一副小岛的画面,语言提示说其中有一个明显的核桃壳。

我和丁丁苦苦寻找了好一阵子,最后才发现,小岛上没有核桃壳,核桃壳是被放在水中,作为了一条小船,上边还有一个小孩。当时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岛上,没有注意那条船的蹊跷之处。当丁妈拿到这幅画后,我说:“丁丁你别提醒,让妈妈自己找找哪里有核桃壳。”没过几秒钟,丁丁就朝我大声说:

“爸爸,妈妈一下子就找到核桃壳了!”声音中充满了敬佩的感觉。

还有一次,读完儿童作家王一梅的童话《小老虎的成长记录》后进行讨论,主题是围绕“小老虎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出以‘厘米’为单位的身体数据,为什么老师认为他是合格的毕业生?”。丁妈和丁丁的认识是一致的,用丁丁的话来说:“老师知道了他不出动物世界就找到了尺子,说明他的思想力很强。”

丁妈解释丁丁所说的“思想力”是指“智力”。我当然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但是,我进一步和丁丁分析,老师认为小老虎是合格的毕业生,还因为老师认为小老虎成了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孩子。对此,丁妈表示疑惑,丁丁也不是特别认同。于是我解释:“泥坑是小老虎自己砸出来的,他知道会给其他动物造成危险,就填上了。老师看重的是小老虎能弥补自己的过错。”我进一步强调:

“爸爸觉得丁丁也是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小老虎了,因为丁丁在弄坏了绘本后勇于承担责任。”听到我这样解释,丁妈表示认同,而丁丁也觉得有道理了。

以上两个片段说明,在亲子阅读中,其他家长的参与也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其他家长表现出来的兴趣,可以激发孩子对一本书更大的兴趣。

第二,参与者对一本书或一个故事的观点,与孩子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无论怎样对孩子都是重要的。观点一致,孩子会获得很大的被认同感;不一致,可以引发孩子进一步思考,为孩子提供另一种想法作为参照。

第三,形成一种有别于两人亲子阅读的开放而活跃的氛围。这种做法还可以扩展为几个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参与亲子阅读,不同的家长进行交流,会更有意思。当然,这对家长是不是能够积极配合的要求比较高了。

第四,在必要的时候,其他家长可以配合主持亲子阅读的家长,促进孩子对某种认识的认同和接受。

第五,爸爸妈妈、甚至家庭的其他成员都参与阅读,也是一家人围坐交流、增进情感的好机会哟。

好口才培训班:大声读才好听

先不说亲子阅读,就算是自己看书,是不是读出声音来,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喜欢看小说的人可能有这种体验,当看到一段很精彩的地方时,是不是会有读出来的冲动呢?而且,这样的时候是不是很想为别人读出来分享呢?这就是出声读书的魅力。声音会赋予文字一种立体的质感。如果是故事性的文字,一经读出来,人物的形象似乎也很容易就立体起来了。

我是喜欢朗读的,这种偏好与我小学时的班主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小学五年班主任一直没有换,那是一个当时已经并不年轻但是非常有活力的女老师,喜欢鲜艳的衣服,像很多小学老师一样爱训人但也爱我们,喜欢和我们一起唱当时刚流行起来的小虎队歌曲,和我们一起用善意的外号称呼某个学生。

她也是我们的语文教师。直到今天,20多年过去了,她课堂的很多情景我还有记忆。我记得我们用一整节课时间讨论琥珀中的小虫子是怎么被裹到松油中的;我记得她让全班把我对两个词语的解释作为标准答案一字一字记下来,使我受宠若惊;我还记得她要大家写作文不要再用“小红”“小明”之类没有新意的名字,起点有创意的名字……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为我们朗读一篇叫作《七根火柴》的课文。那是一篇抗战题材的课文,讲述一个身受重伤的老兵如何用最后的生命鼓励小战士。

当时,我们的这位语文老师读着读着竟然哽咽起来,没法子读下去。当时全班都安静下来,就连平时最淘气的孩子都默不作声。正因为她动情的朗读,我到现在还记得那篇课文中插图在什么位置,还能感受到当时课堂上的气氛。老师朗读的声音和激动的泪,无疑是对我们幼小心灵的一次洗涤。

后来我自己也成了教师,并且也很喜欢朗读,虽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朗读训练,但声情并茂还是做得到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我朗读。甚至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觉得头疼的文言文,只要我说“我给你们读一遍”,学生们也会坐得直直地倾听。这不是说明我读得有多么好,而是朗读本身的魅力。

不夸张地说,朗读有时可以代替复杂的教学设计发挥作用。我曾经用若干个课时为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朗读《北大往事》中的篇目,学生们被生动幽默而又充满文采的文字逗得哈哈大笑,以至于邻班的学生羡慕、任课老师抗议没法上课。不久,我发现不少学生在有意模仿《北大往事》中的写法和语言感觉,而且一些学生写得还蛮有模样呢。

而我之所以会读这本书给学生听,和一位教授的影响有关系。上大学时,很幸运遇到教育美学研究开山者周义先生教授我们文学理论。当时,他就是这样做的。我只是把他当时的课堂氛围尽量移植到我的课堂上。而周义先生当然不仅仅为我们朗读《北大往事》中的篇目,更会为我们朗读各种各样的东西。

比如有一次,他只带着一份《中华读书报》就来上课了,课上内容就是为我们读报上登载的一次学术会议的发言记录。一边读,一边发散开思路,将有关的学者、理论和发展现状一一细数。当时我觉得这样的课堂真是很酷!

以上点滴,都是想说明一个意思:读书,出不出声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要读的书很多,当然不可能所有的书都出声朗读。但是,一些我们真正喜欢的,想把它们印在心中的,不妨出声读出来吧,那才有味道。也正是如此,如今还有作家喜欢用朗读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自己的新作,也有很多人喜欢参加这样的朗读会,我们也应该让孩子通过聆听来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不是用眼睛阅读。

过去,大人们夸孩子喜欢用“老实巴交”这样的词句,而多说话则不是一件非常被提倡的事情。这种观念由来已久。《论语》中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达到“仁”的要求呢?《论语》中还有一句话“刚、毅、木、讷近仁”,其中,“讷”,就是“木讷”,意思是说话迟钝。孔子的本意,我想也不是要大家都不会说话,看起来傻乎乎的。但是,两千多年影响下来,人们却真的就觉得那种不太会说话的才是最可靠的。

可是,时代不同了,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语言交流的能力,不能再“讷”了。于是,坚信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越来越着急了。怎么办呢?于是一些口才训练班很“体贴”地出现了。有很多家长赶紧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口才训练班去学习锻炼。这种班我没有真正接触过,不敢随便乱讲。但是,从网上看到的各种家长的讲述中,我也大致有了一些了解。看过一个妈妈的讲述,对我触动挺大的,说的是她把孩子送到这种口才训练班,结果不久孩子被罚站了。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没有背诵下来古诗。

我不知道这样的口才班课程设置是怎样的,但如果仅仅因为学龄前的孩子没有背诵下来古诗就要罚站,我只能说这是胡闹!那么,在利益驱动下,如今有多少这样的口才班呢?如果孩子上这种班,就是为了背诵几首古诗,能够让家长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但却要承受罚站、被骂甚至挨打之类的惩罚,孩子怎么会学会自信地去表达呢?

其实,只要父母坚持为孩子读书,造就好口才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想要会说,先要会听。经常有人在孩子旁边有条有理地、不徐不疾地、富有感情地说话,会渐渐在孩子脑中形成一种关于表达的立体的印象。怎么叫“立体”呢?就是说,孩子渐渐学会的东西是全面的:说什么,怎么说,用什么语气,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声音应该是大还是小,怎样表达才够准确……这些,恐怕不是那种口才班能够教给孩子的。

我们在丁丁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读书给他听了。丁丁的耳朵长期“泡”在丰富多彩的优秀语言中,自然受到了良好地影响。同时,在听读故事的同时,他不是被动,也会参与到书的内容中,不知不觉提升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原来,我只是给丁丁读书,每天都读,成了一种习惯,但没有认真想过这丁丁的表达能力又怎样的作用。后来,在丁丁和其他孩子玩的时候,我渐渐发现了一些令我注意的细节。比如丁丁5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在公园玩沙子,后来又来了一个男孩。两个孩子自然就玩到一块儿。两个孩子在一块儿,就听丁丁一直在说这说那,原来是对怎么玩的安排。渐渐的,那个不怎么说话的男孩也就按照丁丁说的步骤和方法一起玩起来。其间,听到那个男孩指着沙子中的一个玩具喊“床”,但看那玩具的形状才知道,他想要的是“船”。而此时的丁丁,早就不存在前后鼻音和平卷舌音混淆的问题了。这与他从幼儿园到家里所接触的发音标准的语言环境自然是有关系的。

是为孩子读故事,还是讲故事呢?我有一个同事,是一个很愿意和孩子享受亲子阅读时光的妈妈。她喜欢采取给孩子讲的方式。也就是说,先把故事好好地看一遍,消化一下,然后变成自己的语言,再讲给孩子听。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读给孩子听呢?她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她觉得讲给孩子听更生动、自然;二是她讲故事的时间是在孩子睡前,他们养成了关上灯听故事的习惯。

我主要是为丁丁读故事的,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完全反对这个同事的做法。

究竟是读还是讲,我觉得是因人而异了。我的这位同事,平时聊天的时候就风趣幽默,富于感染力,估计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会添枝加叶,任意发挥,想来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硬是要她读故事给孩子听,可能效果还未必好呢。

当然,我想如果她一直为孩子讲故事,势必不会一直这样“讲”下去,总得有读的时候。因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接受的故事越来越长,每天听故事的内容渐渐增多,作为家长,特别是每天还有自己工作要做的家长,是不可能再把要讲的故事都消化完再讲给孩子的。那样的话,家长岂不是要成为一个像单田芳先生那样说评书的人了?

另外,我之所以不选择“讲”故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用“写下来”的语言去影响孩子。为什么不说是书面语,而强调是“写下来”的语言呢?因为故事中的语言其实也未必是“书面语”,而是朝着口语表达的特点去写的,目的就是要在“读”的时候,也造就一种“讲”故事的语言感觉。比如丁丁挺喜欢的任溶溶先生的童话代表作《没头脑和不高兴》,那是典型的基于口语的带有幽默气质的表达方式。

然而,当语言被“写下来”的时候,即使它是口语风格,作家会认真斟酌表达的条理、层次、准确性和表现力等各种因素。这样的语言被孩子学去,潜移默化中也会形成有条有理、讲求质量的表达习惯。而在一般的口头表达中,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在没有必要准备的时候说出的话往往掺有不太准确、不太清晰的成分,这对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中小孩子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说到底,为孩子读书,并不是要让孩子说话“文绉绉”,而是让孩子形成表达准确、层次清晰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