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18242500000011

第11章 那些住在孩子身上的精灵

老爸们,带着宝贝读书吧!

老爸:“丁丁,别的小朋友玩手机、电脑游戏的时候,你会觉得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吗?”

丁宝:“不会呀,我会把我在书里看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告诉我的小伙伴们,哈哈。”

老爸:“那他们喜欢听你说吗?”

丁宝:“可喜欢了!他们都很羡慕我,也想让自己的爸爸给他们读故事书。”

老爸:“是吗?那我们也让其他爸爸一起读书好吗?”

丁宝:“好呀!太棒了!我爱你老爸!”

读书,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随时可以做到的小事情。这件小事情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大作用。然而,很多父母却没有去做。那么,这件小事情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

观察力:通过图画书的画面,让孩子学会观察细节、观察生活。

专注力:在孩子睁大眼睛安静听故事的时候,专注力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提升。

记忆力:童书中有趣的一切,留在孩子心中的同时,也是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的过程。

想象力:童书,既能保护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又能为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

思维力:在感性的故事中,促发孩子理性思维的萌芽。

交流力:为孩子读书,就是和孩子交流的过程,更是教孩子如何交流、为个人魅力打好基础的过程。

激活孩子的“精神胚胎”

为孩子读读书,这个事情谁都做得来,这实在是一件不难做的小事。我很乐于为丁丁做这件事情。一个个安静的晚上,我把丁丁抱到我的腿上,一起好好享受读一本书的乐趣。常常是丁丁越来越重的身体把我的腿渐渐压得麻木了,小家伙还是意犹未尽地要再听一会儿。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件小事的作用很大呢。虽然在为丁丁读书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对他进行什么智能训练,但我感觉读书有很神奇的效果,仿佛是能力和性格的“胚胎”,在不知不觉中生长、成型。

胚胎,是母亲子宫中受精卵开始分裂而形成的那小小的一团,做爸爸妈妈的我们,都感受过捧着模模糊糊的B超图像仔细辨认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在那样的时刻,你知道那小小的影子中包含着未来新生命的所有奇迹。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就把“胚胎”的概念引入到教育中,提出了儿童“精神胚胎”的理论,她认为教育要按照儿童内在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自身的“精神胚胎”,自然地成长。

同样,为孩子读书,其实就是激活孩子“精神胚胎”的一种方法。只要我们保护好可贵的“精神胚胎”,孩子肯定会在成长的每一步当中向我们展示各种各样的惊喜。

我一般不是很在意为丁丁读书会有什么“用处”。如今很多图画书都很喜欢告诉家长这本书有什么“用处”:这本是讲如何建立友情的,这本是讲管理情绪的,这本是讲如何形成好习惯的……我当然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但很多时候其趣味性可能会被要说明的“用处”给遮掩了。而很多非常有趣的书,比如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一些书,如《阁楼上的灯光》,其中的一些篇章,从“积极正面”的意义上挑剔的话,可能还有点问题呢。比如有一篇《作业机》是这样写的:

作业机,哦,作业机,

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

只要把作业放进去,

再投进一角硬币,

按下按钮,等上十秒,

你的作业就会出来,

又干净,又整齐。

来看看——

“9+4=?”

答案是“3”。

“3”?

哦,我的天!

看来它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如果从“积极”“正面”和“用处”的角度看,文中的内容非但没有用处,简直要教坏了小孩呢。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儿童心态的写照,是真正童心童趣的表现啊。

不过,我也不会拒绝在一些必要的时候发挥一下童书的作用,让童书帮助我来教育孩子。比如有一段时间里,当丁丁看书过于走马观花的时候,我就会问他:“你想成为‘傻鹅皮杜妮’吗?”皮杜妮是一只把书夹在翅膀底下就以为自己很有学问的鹅,结果闹出了很多笑话,给别的动物帮了不少倒忙。丁丁当然是不喜欢当“傻鹅皮杜妮”的,于是,他就会专注地看起手中的书。只是,“傻鹅皮杜妮”也好,或是其他的书本人物也好,不能用起来没完,否则不仅不管用,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呢。

虽然不应把童书单纯地作为教育孩子的工具而损失了读书的乐趣,不过,看准时机,让童书帮助家长教教孩子怎样做事,也不是个坏主意。下面,我讲一件效果还不错的用童书教育孩子的小事情。

我和丁妈在少年宫给丁丁报了一个周六的儿童画班,丁丁虽然也不反感,但也不太喜欢,他自己讲,如果让他自己想怎样画就怎样画,他是喜欢的。但是在这种班上被要求怎样怎样画,他觉得不自由。说实话,我对丁丁的想法是赞成的,但同时也觉得,学一点技法,也不是坏事。当然,后来证明要是没有把丁丁送到画画班去,可能会好一些。好在,丁丁上了一个学期就没有再去。

这里先不展开说这件事。还是回到当时,因为丁丁有那样的想法,因此学画画的时候有时就不是很上心,起初会画得比较草率。后来,一个童话故事帮助我在画画的事情上教育了丁丁一下。

那是我无意中看到的童话作家孙幼军的集子《怪老头讲故事:玫玫和她的布娃娃》中的一个叫作《妮妮画猴》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只喜欢画自己擅长的东西,而不喜欢练习画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的小女孩妮妮,由于画东西不像,结果给她画的小猴子带来了危险和麻烦。最后,经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妮妮知道把东西画得像是多么重要,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她主动让会画画的爷爷教她画那些她画出来不像的东西。

又一个周五的晚上,我特意挑了这个故事来读。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丁丁对两只小猴子一起像拧被单一样拧乌云,直到从乌云中拧出雨水的情节很感兴趣,闹着要看书上的插图,还哈哈地乐。在旁边一起听故事的丁妈也同样很感兴趣,和丁丁一起俯下身,看两只小猴子拧乌云的样子。

读完之后,趁着丁丁对这本书兴致颇高,我问丁丁:“喜欢这个故事吗?”

丁丁很有劲头儿地说:“喜欢!”

于是我不动声色地说:“你看,把画画得像多么重要啊?”丁丁表示赞同。

我接着说:“所以明天丁丁也会好好跟老师学,把画画得像,对吧?”

当然,我这样说,更大的目的肯定不是要丁丁真的就一下子能画得多么像,那也不可能。我只是想使他通过这个故事,提前进入明天有绘画课的意识当中,同时,提升对绘画课的兴趣。

第二天上午,丁妈带着丁丁走向少年宫去上绘画课,我摸摸丁丁的脑袋说:

“好好画,别把猫咪画成老虎,结果小猴子在树上不敢下来。”丁丁大声说:

“放心吧!不会的!”下课后,丁丁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我看课上画的画,虽然颜色涂得还是比较粗,但是整体画的还不错,看得出来比以往画画用心了。我想,孩子能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这说明前一天晚上讲的故事对丁丁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在促使他有意愿去画画这个事情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你看,即便是要教育孩子,用故事书也比直接说教的方式要好得多了。在故事的情境中,孩子虽然知道是针对他的问题,但中间隔着有趣的故事,“说教”的意味也就被弱化了,家长的要求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从画面中看有趣的生活——观察力

在做高中语文教师那几年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写的作文要么是来自范文汇编或是网上下载,要么就是写得空洞无物。我常和学生就此进行交流,学生常常告诉我:“没得可写呀!”我就很诧异:“怎么没得写呢?”

学生会反问我说:“写什么呀?每天过着在学校和家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有什么可写呢?”于是我明白了,学生认为只有发生了比较特别的事情,作文才有的可写。其实,他们忽略了去发现每天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中那些不可能完全一样的部分,而这些部分中肯定不乏精彩的地方。每天相同的上下学路上,总会有阴晴四季的变化,总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这些,他们没有看到。

这背后的问题就是没有从小养成一种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习惯。而丁丁在5岁之前就基本有了观察的习惯,并且从中体会到了乐趣。比如,他非常喜欢模仿各种职业。和大人去一趟超市,回家来就会在客厅搭起柜台,他站在里边,把各种玩具当作商品卖给我们,特别是在“结账”的时候,问会员卡号、扫码、发出“嘟”的一声、付钱、找零、装袋等等每一个动作都非常规范细致,我夸他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超市营业员。他还很喜欢模仿的有公交车司机,他的“公交车”很简单:用一个废弃不用的方向盘把套摆在阳台的落地玻璃窗前,自己面对窗户坐在“驾驶座”上,两边的矮窗台上用坡形的积木块儿一字排开,当作公交车控制台上的各种按钮。另外,丁丁还用皮筋儿、塑料棍及倒着放的小椅子设计了一套手挡装置,操作起挂挡动作还挺像那么回事。

不厌其烦地叙述丁丁的游戏细节,是想说明:如果没有充分而细致的观察,丁丁怎么会在这些细节上关照得这么充分呢?而这种观察习惯的形成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与长期的亲子阅读是分不开的。

在为丁丁读书的过程中,这个小家伙的观察力常常让我觉得自愧不如呢。

他非常喜欢一套名为“视觉大发现”的书系。这套书通过书页下端的童谣式语句提示,引导孩子在复杂的画面中找特定的物品。有一段时间,在周六的绘画课结束后,我和丁丁就会到附近商场的地下书城去,每次去,丁丁几乎看的都是这套“视觉大发现”中的不同分册。每次和他一起翻看这套书,在里边找物品的时候,小家伙常能在一些犄角旮旯里找到我没发现的目标物。

当然,这种直接指向观察力的书其实已经带有技能培养的性质,很多家长也都在用这样的书。那么,看那种不是专门进行观察能力训练的书籍时,是不是能体现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丁丁特别喜欢的一套绘本“14只老鼠”系列,我陪着他看了很多遍。这套书的每一本都是14只老鼠一家共同做一件事情——大搬家、挖山药、吃早餐、赏月……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不知道是第几次读《14只老鼠大搬家》,在读到14只老鼠一家即将把小溪中的水通过竹竿搭成的水槽引到家门口的那一幅画面时,丁丁忽然对画面上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产生了兴趣。那是其中一只小老鼠伏在水缸边上。

这个小小的细节我一直没有注意过,而丁丁皱着眉头认真地看了一会儿说:

“哦,这是老七在擦水缸呢,为了不让水弄脏。”我仔细看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有了这样的观察力,我相信丁丁上学之后不会对我说“作文没得可写”,因为在他的眼前,一切都是那么有趣,都值得他细细去看、去体会。

通过为孩子读书提升观察力,我有这样几点心得体会,一起分享吧:

用图画书最好。图画书不仅是小孩子的最爱,同时也对提升观察能力很有帮助。好的图画书的画面,往往可以让孩子在欣赏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如何想象。还有一些图画书,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其文字部分只是一个提示和引导,没有把全部内容表述出来,孩子要通过画面才能把故事看得完整,这正为孩子留下了观察的广阔空间。

不要代替孩子观察。可能有的家长在陪孩子读图画故事的时候,恨不得赶快让孩子看到画面中所有的一切,当孩子没有看到家长所看到的东西时,就急不可待地告诉孩子“还有这个,发现了吗?”我觉得这样做就有点着急了。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书,可以反复陪孩子看,每次看,孩子都会观察到一些原来没看到的东西,即会觉得“哦,这本书真棒”,又会获得发现新事物的成就感,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孩子能看到什么,比看到了什么,更加重要。而且,孩子发现的东西,往往和家长发现的不太一致,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急于告诉孩子我们的发现,而是去体会孩子为什么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这其实也是一个间接了解孩子的过程。

对孩子观察到的细节要及时、积极地肯定和鼓励。哪怕是孩子对发现的某个画面细节理解是有误的,也不要马上说“你想错了”而要马上说“你真棒,又有新发现。不过再仔细看看,是不是你想的那样呢”。

把读书和观察生活联系起来。前文说过,丁丁非常喜欢在家里模仿公交司机。于是,我就给他带回了绘本《巴士到站了》。丁丁挺喜欢这本绘本,看完后,我就模仿书中的固定模式的句子,引导丁丁:“小司机,你的巴士到站了,什么人下车了?”丁丁总会回答“要去上幼儿园的家长和孩子下车了”或是“到超市买东西的人下车了”。这本绘本就成了一本教科书,教给丁丁观察生活的一种方法,通过有趣的方式和好看的画面,引导他去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

听故事比盯屏幕更有效——专注力

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做事能够注意力集中,但是很多孩子就是坐不住。我当老师那几年,经常遇到一些这样的学生,一整节课几乎都在左顾右盼,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来听课。

注意力难以集中,有时候可能并非习惯问题。比如我的一个学生,高高瘦瘦的一个16岁大男孩,学习的态度很端正,但是上课的时候目光就是聚焦不到黑板上,为此我曾经专门提醒过他许多次。后来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小的时候严重缺锌,留下了后遗症。除了微量元素的因素外,注意力难以集中,一般都是习惯问题了。

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相对的,还有些高度“集中”的情形,却是要引起警惕的。我的学生中还有一些,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倒是很集中,但集中在哪里呢?

看玄幻灵异小说。那个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往往能连续几节课不抬头,甚至不去厕所。但这种“精神集中”的作用,恐怕还是负面的居多。另外,还有些事情能够让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比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等。

有一次,楼下一个姥姥带着外孙来我家和丁丁玩儿,这位姥姥骄傲地说:

“我们家这个看电视的时候可安静了,一动都不动,和他妈妈聊起电视来头头是道。”这位姥姥显然不知道:电视画面的不断快速更替,把孩子的眼光牢牢“锁”在屏幕上,可这不是真正的注意力集中,而是一种集中的假象啊。到了现实生活中,孩子可能无法适应现实的“节奏”。那些电脑、手机游戏就更可怕了。如果说电视会对孩子的注意力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些让孩子在玩当中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游戏设备,简直就是和孩子为敌了。孩子在游戏上注意力越是集中,对正常的注意力伤害越大。

作为父母,我们没法阻止这个世界出现越来越多诱惑,但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孩子很小哭哭闹闹的时候,干脆掏出手机,用里边花里胡哨设计精巧的游戏来抚平孩子的哭声呢?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要怪孩子日后在学习时集中不了注意力了。培养孩子注意力最好、最简便的方式,是为孩子读书。因为读书的节奏不会很慢,需要孩子真正调动起自己的注意力,才能跟上;同时,读书是把文字递送到孩子的耳朵里,如果不注意听,文字是无法转化成故事和画面的。

我从来不会用那些电子设备去让孩子安静下来。丁丁半岁左右的时候,我哄他入睡最快而有效的方式不是唱催眠曲,而是背诗。我记在脑子里的诗歌有限,在丁丁哭闹的时候就需要急转大脑,调动储备,一首接着一首,甚至半首接着半首地背出来。有的时候,则是背诵整篇的《木兰辞》。在这些时候,我发现丁丁往往不闹了,而是听我一句句念叨着这些奇怪的、好听的句子。而且,常常能听上挺长一段时间呢。这应该算是我给丁丁读书的早期形式吧。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平抚了丁丁的情绪,更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建立和提升了注意力。丁丁上一年级后,很喜欢《木兰诗》,背起来也挺快。我跟他打趣:“可能就是因为你小的时候抱着你催眠的时候背得太多了。”

丁丁4岁之前,我就给他读完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哈利波特与密室》。

当然后来我觉得那么早读这样的书不太妥当,当时那个年龄,更多时间应该用来读图画书和童话的。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持久地为孩子读书,有助于逐渐提高他的注意力。在读这两本“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那些日子里,每天晚上丁丁都和我一起躺在被窝中,靠在我的旁边听我读上半个小时到40分钟。

而且,他可不是傻傻地听哟,而是皱着眉头,很认真地在听,时不时地还会问到一些问题。一个在4岁前就能安静听长篇文字故事的小娃,上学后在课堂上听讲想来也不会太困难。

关于注意力,有这样几点值得聊聊:

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要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谁能听故事听的时间长久,人和人是不同的。并且,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多给予孩子肯定。

不要挑战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提高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苛求孩子长久保持注意力,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为孩子读书,要用精彩的童书内容去吸引孩子,而不是总是提醒:“别走神,好好听!”

注意力不能集中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孩子是不是困倦了,身体是不是不舒服等等。还有像上边提到的那种小时候曾经严重缺锌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等等。如果武断地批评孩子不注意听讲,会给孩子留下心灵的阴影。

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和故事本身的吸引力有关系。我说过丁丁4岁前听小说能听40分钟,但5岁多之后,遇到不喜欢的书,连10分钟都未必听得下去。

这是注意力不集中吗?我觉得不是,而是他有了更多自己的选择,具备了自己的判断。

轻松辨认“14只老鼠”——记忆力

小孩子的记忆能力,特别是无意记忆和短期记忆是非常厉害的。比如背诵一首诗,大人背起来可能比较费劲,但理解得会比较深;而几岁的孩子可能会背得非常快,但后来可能忘得一干二净,因为没有理解其中的意思。读书,可以经常刺激孩子的大脑记忆,并渐渐把更多信息变成有联系的内容,长久地储存起来,就会从短暂的记忆变成长久的记忆。

有一次,丁丁看到我正在阅读的一本插图版的《贝多芬传》,小家伙挺感兴趣,因为里边图画比较多。翻到有一幅画着一个英俊青年半身油画像的一页时,丁丁问我:“这是谁啊?”我说:“这是莫扎特。”小家伙拍拍大脑袋,忽闪着大眼睛,喃喃道:“莫扎特,莫扎特,在哪里听过……”过了半天,刷牙的时候,他忽然告诉我:“哦,在《麦兜响当当》里听到过。”

还有一次,我陪他看一部英国BBC的关于植物的科教片,丁丁叫出了若干种我没听说过的植物名称。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些奇怪的植物的名字呢?”丁丁告诉我:“幼儿百科全书中写植物的那本有啊。”我不禁暗暗佩服小孩子的记忆力。那本书我也是陪他看过的,我却记不住了,这可能是我已经不再年轻、记忆力逐渐降低的缘故吧。

就是在点点滴滴的接触中,各种零零星星的信息在丁丁的头脑中彼此联系起来,相互强化,最终被记住。如果读书不多,孩子本身具备的这种记忆能力可能就得不到锻炼,慢慢地,这种能力也就萎缩掉了。

有些童书,本身把“记忆”也变成了游戏。比如前边提到的“14只老鼠”系列绘本,每一本的封面和封底上都有故事中的14只老鼠,每一只老鼠旁边都注明其在家中的身份或排行。起初,我陪丁丁看这套书的时候,丁丁还会和我一起在读到书中某一页的时候回到封面或封底看一看某只老鼠是老几。没过几天,再一同看这套书的时候,到了某一页,我正准备翻到封面、封底去找人物介绍,丁丁早就气定神闲地告诉我:“这是老X嘛。”

阅读对于记忆力的意义不只是看得多、记得多。通过阅读,孩子还会渐渐形成一种意识,就是通过事物的特征去记忆。这是“记忆”之所以成为一种“能力”更重要的特征。还是以这套“14只老鼠”系列绘本为例,丁丁之所以能轻松地告诉我“这是老五”或“这是老八”,是因为他记住了他们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不仅仅是外貌方面的,还包括行为和性格方面。比如看到戴着帽子的,丁丁知道这是老五,这并不新鲜;而看到那个有点笨、但又总想尝试新事物的,丁丁知道,哦,这是老六。

关于读书与记忆力的提升,我有两点感受:

不要特意考孩子是不是记住了什么,这样会把读书这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变成一种任务,孩子会对读书失去兴趣的。当然,孩子如果兴奋地就想在大人面前证明自己超强的记忆力,那倒不妨给他机会表现表现。

注意积累事物之间的联系,高效的记忆是凭借联系建立的。比如我给丁丁读完绘本《花婆婆》,丁丁通过这本书知道了鲁冰花是什么样子,第二天我就给他带来鲁冰花的资料和台湾电影《鲁冰花》的主题曲MV。丁丁一下子记住了一本绘本、一种植物、一部电影以及电影中的著名插曲,是不是很超值呢?

音乐盒里的童话故事——想象力

来看看一篇叫作《海底婚礼》的童话“大作”吧:

在海底,一个大大的贝壳,盛旺展开。灌进去了一口水,水化成了一朵莲花型的云。然后,从莲花型的云又变成了一朵盛旺妙美的莲花,从盛旺妙美的莲花里,出来了一个台子。

台子上站着妇女男子。

然后,又灌进去了几口水,它们形成了几朵男人的云。然后男人的云们变成了新郎伴郎。新郎开开了泡泡机。盛旺的泡泡从里边出来了。舞台上盛旺鲜亮,灯打开得明亮如火,照亮了餐厅的所有部位。

然后,旋转机被打开,莲花开始旋转。旺盛明媚婚礼这样打开了!

这篇语言有些怪异的“作品”,是丁丁5岁时候创作的。当时是夏季里的某一天,大雨后清理被淹的地下室,发现一个贝壳状的音乐盒,是很久前丁妈的学生送的。丁丁如获至宝,自己赶快拿到了楼上。贝壳中有一朵莲花,莲花上是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发现音乐盒的第二天,我下班回家,丁妈就告诉我丁丁编了这么一篇文章,是围绕这个音乐盒的。丁丁兴奋地来到屋里的暗处,打开音乐盒的开关,莲花伴随着音乐转动起来,煞是好看。我赶紧掏出录音笔,问丁丁能不能把他编的故事再讲一遍。丁丁很有信心地斜睨我一下说:

“没问题!”于是,一边看着转动的音乐盒,一边口述了上边的文章。

我完全按照录音把它整理出来,里边的一些形容词有些是丁丁自造的,所以听起来颇为突兀,而且,“妇女”那个词用得也实在搞笑。但这不就是幼儿使用语言的特点吗?在语言积累有限的情况下,能够调动的语言材料不多,安排这些材料的能力还有限,但那种不断丰富自己语言的强烈热情,却是非常可贵的。小孩子嘛,不经过“胡言乱语”的阶段,是说不出像样的话的。听丁丁口述完自己的“作品”,我很激动,高兴地在他的大脑袋上亲吻,小家伙倒是很淡定。

让我激动的不是上幼儿园中班的丁丁口述了一篇二百字的作文,而是他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把自己接触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再加工和再组合。在完成这篇“口头作文”之前,丁丁刚好跟着我和丁妈参加了一个婚礼。于是,他就把他的观察所得,与眼前的贝壳音乐盒进行组合,最终形成了一幅童话之境,这与每天不间断的读书是分不开的。是那一个一个充满想象的故事,不断激发着丁丁,使他的想象世界也色彩斑斓,并且促发他也要把自己想象出的一切表达出来。

读书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而这对翅膀刚刚生出的时候,还是稚嫩的,需要做父母的去呵护,它才能长得结实,并最终起飞。关于想象力的提升,我的体会是:

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所想象出的一切。孩子的想象在大人看来很可能是可笑的、不可思议的。作为大人,不理解不要紧,只要记住:接受就好,不要否定。因为孩子的内心逻辑与我们成年人常常是不同的,而且很可能是我们无法再拥有的。

尊重孩子的想象。在孩子想象中一切皆能成立的事情,大人可能觉得都是不靠谱的,而孩子可能深信不疑。这样的时候,我觉得作为大人不必急切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可能的”。孩子早晚有一天会知道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而想象本身的价值,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可贵的想象力往往只有在幼年时代才会拥有。而且,大人们不要觉得不靠谱的想象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多少重大发明不都是从不靠谱的想象开始的吗?

于是我想起某一天和丁丁一起看过的一部关于龙的科教片,就是西方传说中那种会喷火的龙。不同的是,虽然这部科教片也有诸多想象成分,但却是建立在科学考古基础上的。记得当时看完这部片子,丁丁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我一直相信有这种龙。”那语气好像在说:看,还是我对了吧!

小娃娃的智趣追问——思维力

给丁丁读书的时候,常常伴随着有趣的谈话,在谈话中,我发现那些看似幼稚的想法里所透露出的珍贵的理性思考,这往往是孩子的分析、思考能力渐渐成长起来的表现。曾给丁丁读过一本叫作《宠物猫杰克逊》的童话,说的是巴黎的雅克一家的宠物猫被迫跟随雅克一家到乡下生活,但它非常怀念城市的生活,于是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几百里回到了巴黎。但在回归的过程中,它也从一只宠物猫成长为一只勇敢而有领导力的猫。那本书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所以我没有给丁丁读完,就搁置了。不过在读过的部分中,还是有一些有趣的回忆。

比如读到雅克一家要搬到乡下而没有电视可看的时候,我和丁丁有这样一段谈话:

“为什么没有电视呢?”丁丁问。

“没有电视信号吧。”我说。

“为什么没有电视信号呢?”丁丁问。

“没架起来电视天线吧。”我说。

“为什么不架呢?”丁丁问。

“可能那里是乡下,太远吧……”我说。

“他们不能不搬家吗?”丁丁说。

“雅克的工作需要他搬去呀。”我说。

“那把猫留下不就行了吗?”丁丁说。

“猫一个人在家,不成流浪猫了?”我说。

丁丁马上兴奋地大叫道:“在外边的才叫流浪猫,在家的哪叫流浪呀?”

……

瞧瞧,这小娃娃的追问可爱吧?环环相扣,最后倒是把我搞得无言以对了。

在这样的追问当中,是一个孩子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能力的过程。当然,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思维能力还不是发展的重点。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多的还是依靠形象和直觉来把握这个世界。但是我相信,读书会在他们的心中种下理性思维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发芽成长。

家里多了个“话多”的小家伙——交流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可爱的,讨人喜欢的,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肯定。而读书,可以让一个孩子更加可爱,更容易被他人认可和肯定。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孩子接触的书多了,就能去跟人家夸夸其谈,让人家赞叹:

“哇,这个孩子好厉害!”不,这不是真正的认可。我想说的是,每天和书做伴的孩子更容易学会怎样沟通,而良好的沟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所谓活泼、开朗、自信等好性格,说到底其实是愿不愿沟通、会不会沟通。

培养孩子学会交流、学会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数量很多的情况下,家长通过书这样一种优质的载体,扮演与孩子交流的角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日本图画书出版家松居直在他的著作《幸福的种子》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根据我本人的经验,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了解到的。这时双方的关系,将成为日后亲子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基础。”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做以下理解:

对亲子双方来说,为孩子读书,提供了一个亲子交流的环境和契机。我们可以想想,平时我们和孩子有多少充分的交流呢?日常琐碎的生活当中,很多爸爸妈妈跟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可能会是“你要听话”“别淘气”之类,最多是跟孩子讲讲大道理。这是交流吗?不,这只是发出指令。但孩子究竟想的是什么?喜欢什么?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不高兴?……这些问题父母其实未必没想到,但是往往找不到机会和孩子交流。而且,很多时候从大人的角度发起的交流,孩子还不一定买账呢。而为孩子读书就不同了,看似读的只是动物啊、人物啊之类的故事,对故事的议论和评价,其实也是父母和孩子相互发表自己的想法,相互碰撞、激发火花的过程。

对父母来说,为孩子读故事,是一次向孩子表达的过程。即使只是给孩子念书中的文字,但孩子听到的,不仅仅是故事的情节,更会在父母富于感情的声音当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从这个角度来说,为孩子读书,其实也是父母向孩子传递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何况,父母在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一般会自然而然地和孩子聊聊自己的想法,说说书中文字之外的内容,从而将交流延伸开来。

而与父母一起读书,也会让孩子真正懂得如何“听话”。平时大人总是喜欢对孩子说“你要听话”,或者说某个孩子“不听话”。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听大人的话?为什么孩子会有不听话的时候?这其实反映了大人在认识“听话”这件事情上的盲目。毫无条件的“听话”,其实只是一种屈从,最终往往会成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我们不应该造就一个只会屈从的孩子,而要培养一个能够真正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孩子。

同时,当孩子沉浸在故事中的时候,往往会在对书的内容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对一个几岁的孩子说“来,我们谈谈心”,孩子多半会跑开吧。而有了书就不一样了,在和父母一起读书的时候,孩子不会厌倦,不会跑开,而且往往会不自觉地顺着大人的话头来说呢。比如我和丁丁一起看美国的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绘本的时候,丁丁为淘气的大卫而发笑的同时,也会跟着我的思路觉察到大卫某些过分淘气的举动是不对的。而如果放在平时,当他出现类似大卫的淘气行为时,要说他几句,他是未必听得进去的。

当孩子习惯于在读书的时候和父母进行交流,良好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其实就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形成了。从丁丁的身上,我看到了这种令我欣慰的情形。每天,我们一起读书,我给他念,他看着书中的图画。他会经常参与谈论书中的内容:三个强盗的武器是不是假的;公交车上又下来的是什么人;村农没有发现湖水的一部分很像鲸鱼的尾巴;14只老鼠中谁最淘气……

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每天持续的阅读和交流,使我们有了一个“话很多”的小家伙。哪怕是第一次见面的长辈,他也会“一见如故”地和人家聊起来,认真地问这问那,而对方只能专注地听这个小家伙皱着眉头发问,然后认真地作答,然后往往会加上一句“这孩子真聪明”。这样的夸奖我并不怎么在意,我看重的是丁丁和别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进行交流的意愿和能力。

当孩子觉得和别人交流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并且很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这不就体现出了他开朗、自信的性格吗?而做到这一点,现在挺盛行的所谓“口才训练班”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只要做父母的不太懒,每天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就可以了。

可惜,还有不少家长并没有认识到用童书和孩子进行交流的重要性,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和孩子多沟通的重要性。有一次,我和当年做教师时候的一个同事吃饭,这个朋友苦恼于他儿子比较腼腆,在小区和其他的孩子玩的时候总是不敢和别人接近。可我这位朋友平时的休闲时间大量用于了家教补习,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后来,听了我如何为丁丁读书的事情,他也决心要好好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