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观点认为,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才形成了清明节。现有研究者考证,清明,起初它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诗经》上歌颂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书·传释》:“不崇朝而天下清明。”为此,周朝在制订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朗明净,既明物候,又明政绩,届时焚火庆祝,春耕开始。到了东周末年,即春秋时代,晋文公因介子推出亡而焚山,适值清明前二日,于是规定每年此时禁火寒食,“以志吾(文公)过,以旌(表扬)善人。”由此产生了寒食节。《荆楚岁时记》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还说“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翔《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之推”。当时,清明与寒食还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秦代,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后来汉承秦制,洛阳诸陵都以晦(初一)、望(十五)、二十四节气、伏、社、腊之日上饭。就是说,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日子,都得去陵墓上祭奠。礼仪繁重,劳民伤财。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公布了一道命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近,清明又是历来“上饭”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统统称为清明节。正如当时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所描绘的:“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同时,扫墓上饭,一般得踏步郊外,而清明时节,风和日暖,春草相绿,花香蝶飞,所以唐代起又开始了清明节“踏青”的风俗,又称之为“探春”、“寻春”。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皇帝)幸昆明池踏青。”《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等名句。正是经过了历代承袭传扬,“清明”才在历史上正式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惊世骇俗的人蛇之恋
叙述宋代药店店员许仙和蛇仙白素贞爱情悲剧的白蛇传说,以它曲折优美的情节,鲜明生动的形象和充满人情味的情致,不胫而走,成了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四大传统故事之一。白蛇传说影响深广,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如何起源的?它的“原先”是什么?一直是白蛇传说研究中一个热门的话题。
以往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白蛇传说最早的成型本,是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选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清以来,关于白蛇传说的戏文如清乾隆三年松江黄图铋的《雷峰塔传奇》,安徽方成培的《雷峰塔》以及《义妖传》、《宝卷》等,内容情节基本以冯梦龙本为蓝本。然而,冯本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则传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较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蛇妖故事及崇拜龙蛇的民俗风尚,蕴藏着白蛇传说的基础或“原先”。由于各人所依据的材料不同,说法略有差别。戴不凡在《试论<;白蛇传>;故事》一文中查考了《净慈寺志》(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刊本)记载:宋时该寺附近山阴曾出现巨蟒,并出现过会变女人的害人妖精。推论道:“雷峰塔正在净慈寺附近,《白蛇传》可能与这传说有些关系。”罗永麟则认为,白蛇传说的“原先”可能是南宋时流传下来的。据《清平山堂话本》所收辑的《西湖三塔记》云:南宋孝宗年间,临安府(今杭州)奚宣赞清明节游西湖,一女孩白卯奴迷途被奚救回家。女孩的母亲白衣妇酬谢他,于宴席间取人心下酒,又委身于他同宿半月。不久,白衣妇讨厌宣赞,欲杀之食其心肝,两次均被女孩救出。奚侥幸回家,其叔父奚真人得知此事,用道法破之。白衣妇为白蛇,女孩为鸡妖,黑衣祖母为獭妖。奚真人化缘,造三石塔,镇三怪于西湖中。罗永麟在《论白蛇传》一文中,认为白蛇传说就是据此“为迎合市民阶层心理需要而改编成的”。
胡士莹在《白蛇故事的发展——从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谈起》中主张白蛇传说“原先”的蛇妖故事不在宋而应上溯到唐。唐代传奇小说《白蛇记》、《李黄》均描写了白蛇精,它们为后代白蛇传说奠定了基础。其中一则说:唐宪宗元和二年,陕西李黄在长安市东遇见一个穿白色孝服的美丽少妇,为其勾引,在她家里“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第四天回家,觉得“身重头旋”,卧床不起,身子逐渐销蚀,最后只剩下一股血水。后来,家人去寻那白衣美女的家,唯见一座空园和一棵皂荚树。听邻居说,树中常有大白蛇盘踞,才知少妇为“蛇妖”所变。王骧根据镇江金山寺僧龙斗法传说的历史记载,在《<;白蛇传>;神话的镇江一源》一文中断论,白蛇传说的“原先”不仅在唐代已产生,而且镇江一源“比较杭州一源的产生时期可能更早一些。故事的情节也更为具体”。
也有的研究者从民族传统文化民俗风尚中寻找白蛇传说的渊源。陈勤建《白蛇形象中心结构的民俗渊源及美学意义》认办,白蛇形象可以从远古民族“人首蛇身”的图腾崇拜中窥见影子。《山海经》、《帝王世纪》、《竹书纪年》等古籍记录了大量人蛇合体的形象,如“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燧人之世……生伏羲……亦人首蛇身”。伏羲氏系统的有所谓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等等,都是一大群龙蛇。远古中华民族形成的民俗风尚组成的“活的历史连扣”,蕴育、编织了后来的白蛇形象及其传说。
一些学者根据国内外的蛇怪故事,认为白蛇传说有中国基础,但其源头是外来的。秦女、凌云在二十世纪30年代《中法大学》月刊2卷3、4期著文《<;白蛇传>;考证》中说道:“白蛇故事,在中国民间,虽然是经常的流行普遍,但决没有悠久的历史”,它的根基源于印度传到西洋和中国的Lamia的故事。中国的白蛇传“只不过是借印度流传的故事而把中国旧有的各种片段传说或掌故组织起来,联系起来,使她成为一个有系统的有生命的活跃的故事罢了”,“只不过是中国的旧闻和印度来的神话,结合起来而产生的一种意艳的宁馨儿罢了”。
还有—种意见认为,白蛇传说是由真人真事衍化而成的。1984年5月杭州举行的白蛇传说学术讨论会上,有的学者认为过去收集到的凡人白蛇传故事,一概视其为受戏曲影响后起的,因而不予重视、是不妥的,从白蛇传说的内容看,与现实生活更为密切。据说上海还有许姓人氏,声称是白素贞的后裔,其家谱上曾有记载,可惜家谱已毁于战火,无资料佐证。
历史上最大的一顶“官帽”
“万岁”这两个字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称呼。两千多年来,“万岁”之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可谓是声震寰宇,不绝于耳。曾几何时,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大地上的“万岁”之声,更是直冲霄汉,成为普天下男女老少的口头禅。这个在中国社会心理结构中被神化了的“万岁”,在封建社会里,主要是皇帝的代名词,是一种与最高统治者划等号的威仪,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在形式上的一种表现。这个至尊的“万岁”称谓是何时产生的,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曰:“万岁,考古逮周,未有此礼”。张淏的《云谷杂纪》则说:“万岁之称不知起于何代,商周以前不复可考。”(卷二)确实,在我国西周以前的古代文献中,“万岁”一词未曾出现过,而其他与该词相关的词语的意义,也不是我们后来所理解的那样。如在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中,可见有“眉寿无疆”、“万年无疆”、“万寿”这类词语。有人认为,这些词语不是专对天子的赞颂,而是一种行文款式,凡是铸造青铜鼎的人都可用,它只是传之子孙后代,永远私有的意思。如这些金文有“眉寿周邦,是保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永享”,“乙公作万寿尊鼎,子孙孙永宝永之”,“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等等。有人还认为,《诗经》中的“万寿无疆”等词也不是后人对帝王的称呼。是描写年终时人们在举行欢庆仪式后,举怀痛饮时发出的欢呼。而《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叶。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里的“万寿无期”与“万寿无疆”则是见兴比赋,是诗人对宾客的祝福语。
自战国开始,“万岁”一词屡屡出现于文献和人们的口中。这时的“万岁”是一种怎样的称呼呢?宋代张淏的《云谷杂纪》和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均有专条论述,并罗列了不少材料。据《云谷杂纪》所叙:“《吕氏春秋》宋康王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悉应。《战国策》冯谖烧债券,民称万岁。蔺相如奉璧人秦,秦王大喜,左右皆呼万岁。《韩非子》曰: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万岁之声聒耳。……”张淏指出,这里的“万岁”是“庆贺之际,上下通称之,初无禁制,不知自何时始专为君上之祝也”。人们一般认为,自战国到汉初,“万岁”主要有两层意思,其一即如上述的表示庆贺、欢呼之情时所用,其二则是代表死的讳称。如《史记·高祖纪》十二年:“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汉书·翟方进传》云:“万岁之期,近慎朝暮。”颜师古注曰:“万岁之期,谓死也。”
那么,“万岁”一词何时才被赋予神圣的尊严,成为帝王的代称呢?有人认为,秦汉以后,臣民们才开始直呼至尊无上的皇帝为“万岁”。它始于汉高祖刘邦。如刘邦临朝时,“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史记·高祖本纪》)为了显示出“万岁”这种称呼的至尊地位,与之相辅的一套礼仪在刘邦时形成了。它是由汉初名臣叔孙通草创的,以后经历代帝王的御用礼官不断沿袭、补充、修订,形成了后来朝拜“万岁”的大套繁文缛节。正如唐代魏徵所说:“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叔孙通制订朝仪后,“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无敢欢欢失礼者,”使刘邦因此感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创敬叔孙通列传》)所以,“万岁”成为皇帝的专称,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密切相关。
另有人则认为,“万岁”成为最高封建统治者的代名词,始于汉武帝刘彻,是汉武帝精心炮制的政治谎言产物。这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儒家则将“万岁”定于了皇帝一人。据《汉书》记载,汉元封元年春正月(公元前110年)武帝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荀悦注说:“万岁,山神称之也。”就是说神灵也向武帝高呼“万岁”,后来人们向皇帝“三呼(山呼)万岁”即源干此。在太始三年二月,(公元前94年)武帝“幸琅邪,礼日成山。山呼万岁”。从此,万岁归于了皇帝一人。若他人使用,则成了偷越。据《后汉书·韩棱传》记载,大将军实宪挫破匈奴,威震天下,奉诏回长安,“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谄,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而止。”说明此时称万岁之制已经确立了。
对于“万岁”的起源问题,宋代学者吴曾认为,《诗经·大雅》中的“虎拜稽首,天子万寿”,当是人们奉上为“万岁”的起源。《事物纪原》说:“燕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此中可隐约见其有“万岁”滥觞于战国燕时之意。《陔余丛考》卷二十一据《汉书·宣帝纪》“单于来朝,蛮夷君长王侯数万人夹道,上登渭桥,咸称万岁”一事推断道,此时“万岁”“似已属君上之称。”《辞源》“万岁”条则谓“万岁”“因常于殿陛之间用之,后遂为皇帝的尊称。”始于何时?没有道明。
“万岁”一词由上下通称而演化为皇帝专称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一过程使“万岁”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我国语言文字中独特的政治性专有名词。自汉以后,“万岁”一词的使用对象与场合日趋严格,别人一般不能称呼。但也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汉代之后,“万岁”一词只限用于皇帝,其他概不能用。其实,“万岁”一词至少到唐代,由于“民间口语相沿未改”,仍有人呼“万岁”“以为庆贺”,以后才“莫敢用也”。
神奇的《河图》、《洛书》之谜
河出图、洛出书,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祥瑞。如麒麟出、风鸟现一样,被视为天下太平、国富民安的治世征兆,意味着圣人的出现、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幸福。但在历史上,河图洛书似乎不只出现过一次。如: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墨子·非攻下》:“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