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鬼避邪有妙方
新春佳节,千家万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对联更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必有之物。当然,对联并不一定只在春节使用。在乡下,甚至婚丧嫁娶也要在门旁贴副对联,以渲染气氛。然而,假如要问:对联产生于何时?它是怎么样产生的?或许许多人会瞠目结舌,不甚了了。
这也难怪,虽然对联是中国的特产,且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许多对联作品至今脍炙人口,但是,有关研究对联的作品却寥寥无几,何况关于对联的发生、形成并非众口一辞!
对联即“楹联”,又称“楹帖”,俗称“对子”,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加上优美的书法,真可谓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春联仅是对联中的一种,春节期间贴在门上,表现人们喜迎新岁、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清人陈云澹《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列朝诗集》、周晖的《金陵琐事》以及乾隆年间长沙钱德苍的《解人颐》等笔记小说都有类似记载。如是说,春联被正式肯定和推广在明代初年朱元璋时期,到现在不过五六百年之久。
然而,人们都记得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诗,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表明早在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就普遍地将春联作为更新除旧、美化环境、渲染气氛、点缀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既然如此,那么春联产生于何时呢?北宋人张唐英《蜀梼)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耳行志》和《宋史·蜀世家》也是这样记载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所题写的这副楹联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这个说法未免太绝对化了。据说,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春节前夕,先后写过几副对联贴在门上,都因字体妍美雅丽、内容新颖而被人悄悄揭走。除夕将至,门上仍空无一字。王羲之又精心构思一副而拦腰斩断,先分别贴出上半截,联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副不吉利的对联自然没有人去揭。初一黎明,王羲之又将截下的下半截分别接上。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妙联。由此看来,春联早在五代前就出现了。
春联仅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早在唐代已风靡全国。《资治通鉴》载:天宝元年,有人送给惯于玩弄权术排斥异己而又无德无才的宰相李林甫一副对联,上联为“口蜜”;下联为“腹剑”。表明此时的对联已变成反映人们政治倾向的一种文学形式了。
其实,要说清楚对联起源于何时,必须辨明对联之所由生。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习惯,即挂“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本领,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槽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进而发展成对偶的诗句,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同时,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还有人主张对联的起源应在距今二千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理由是保存此时资料的《山海经》也有此类记载。
看来,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谜。
吃月饼不忘寻仙忆贤
“十分明月五分秋”,这是古人“中秋夜吟”的佳句。确实,中秋之夜,青天碧海,皓月当空,银光万里,人们赏明月,吃月饼,家家团聚度佳节。这一风俗,我国由来已久。那么,中秋节缘何而起?它的来历演变如何?诸家说法不同,主要有下列几种:
“唐明皇游月宫”说。唐代《开元遗事》上记载:中秋夕,唐明皇与杨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官民效仿,形成了中秋赏月的习俗。同时,《唐逸史》、《仙传拾遗》均写道:“开元中秋夜,明皇于宫中玩月,罗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杖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上同登,行至大城阙,曰:此月宫也。”《集异记》以及后来的《太平广记》同样载有此事,但陪唐明皇游月宫的却变成了处州道士叶法善。明代凌潆初据此演化成通俗小说“唐明皇好道集奇人”,编人《初刻拍案惊奇》,说唐明皇在月宫看见了“广寒清虚之府”的金字匾额,又从宫中仙女处学得了《霓裳羽衣曲》,云云。由于它是通俗小说,不胫而走,脍炙人口,所以一般都因此认为中秋赏月自唐明皇始。
明代学问家郎瑛却反对此说。他在《七修类稿》一书中辩驳道:“唐明皇游月宫,《异闻录》以为同申天师,《唐逸史》以为同罗公远,《集异记》以为同叶法善。其中游事又小不同,罗公远掷杖化银桥之事,《集异记》载所游过潞州,《幽怪录》又为过广陵。似此诸说不同,要非亲切之言,真实之事,好奇者之所为也,或一时宫人传讹之事耳。”他认为唐明皇游月宫或是好奇者杜撰,或是宫人以讹传讹,不足为信,所以中秋赏月与此无关。不过,清代程允升编纂的《幼学琼林》中,仍坚持说:“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此书为幼童启蒙读物,几乎每个孩童入学都得诵读背熟,所以影响极大,都将唐明皇游月宫看作中秋节的起源。
“嫦娥奔月”说。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汉朝刘安《淮南子·览冥篇》中发展为“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垣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后来张衡在《灵宪》一书中进一步把嫦娥说成了后羿之妻,偷吃了丈夫的不死药后,轻身飞月,变成蟾蜍(癞蛤蟆)。笔下似有贬义。到了六朝后,人们对嫦娥奔月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唐代李白《把酒问月》诗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娼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也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已有思凡归乡之意。赞誉嫦娥为美丽、聪明的贤淑女子,增添了人们对明月的无限情思。所以在唐代已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祭月,盼思嫦娥回归人间。到了宋代,中秋被定为节日,祭月更为盛行。据《新编醉翁谈录》中说,京师祭月,倾城人家子女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可是,这类嫦娥奔月的传说,早在古代就有人考证指出:“月中嫦娥,其说始于《淮南》及张衡《灵宪》。其实因常仪占月而误。……后讹为嫦娥,以仪、娥同音耳。”(《丹铅总录》)但因为嫦娥奔月早为我国民众妇孺皆知,所以一般仍把她看作中秋赏月的起源。1982年出版的《中外民间节日》一书中也说:“中秋节之所以成为佳节,还在于月亮有种种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
“时令节气”说。近人考证,“中秋”一词,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同时,《礼记》也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夕月”即是拜月,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之俗。到了魏晋,开始普及民间为赏月。如《晋书》记载:“谕尚书镇牛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源江。”做官的同普通百姓一起在江上赏月。唐朝时,登楼赏月已成普通习俗。韩愈在八月十五日夜写的赏月诗中赞道:“一年明月今宵多。”韦庄也有诗曰:“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另一位诗人抒怀道:“独上高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可见,一年一度中秋节,明月最圆,秋色宜人,所以赏月、玩月成了大家的,共同心愿。到了两宋,更为全国上下热闹繁华的节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面阗,至于通晓。”通宵达旦地赏月,原因何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明确记载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烛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这一风俗,延及明、清时代。民国时期,政府又正式将中秋宣布为“秋节”,所以久盛不衰,深入人心。至于“嫦娥奔月”,“唐明皇游月宫”等,都是人们在赏月时通思冥想,而编造出来的神话。
中秋月饼的起源,历史上也有不同说法。早在北宋苏东坡的笔下,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约”。他又在登无锡惠山的一诗中说:“独携天上小圆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也有关于“月饼”记载,但是仍不普遍。到了明代,月饼才成了中秋赏月的佳品,嘉靖年间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品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到了清代,月饼更为盛行。《燕京岁时记·月饼》记道:“中秋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这些记载都说明月饼因祭月需要而产生,又取月圆之意为团圆饼。但是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另一说法。元朝末年,官府腐败黑暗,民不聊生,妻离子散,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一年中秋节前,泰州人张士诚,暗中串联,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等纸条,藏在小圆饼内互相传送。到了中秋晚上,家家吃圆饼,举行民族大起义,推翻了元朝统治者。从此人们每年中秋节吃月饼,以纪念张士诚功勋,又表达家家团圆的良好愿望。
宁死不愿出山为官
唐诗有言“一年好景在清明”。当此时节,杂花生树,莺飞草长,嫩柳飘丝,惠风和畅。人们祭扫陵墓,缅怀先辈;折柳插门,祈求吉祥;同时浸种育秧,春耕开始……然而这一传统节日究竟缘何而起?它的来历如何?’研究者们却持各种不同说法。
“清明”起始于节气。早在汉代刘安著的《淮南子》中写道:“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为某节气。春分后十五日,太阳到达黄径15°,即“指乙”清明风至。《国语》上说,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阳气),万物至此“齐而巽”,“洁齐而清明矣”,因此在八风中,唯独清明风至日定为“三月节”。后来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上解释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都是认为清明节起源于节气,由于日照、气温、降雨、物候等各方面反映了“清明”现象,所以它成了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
节气俗演为节日。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上记载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古人的寒食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也将清明这一节气时日改称为清明节。今人罗启荣、阳仁煊在《中国年节》一书中提出,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而清明之所以演变为节日,是由于介子推的故事缘起的。春秋时代,力助晋文公重耳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做官,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留下血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亿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君清明复清明。”文公读罢遗诗,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清明前夕)都要严禁烟火,吃寒食,这就是清明寒食的由来。从此有了“寒食节”,或称“清明节”。
节日与节气同时起始。马宏智《年节趣话》中提出:清明和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日子相近,古代就有人误认为清明即是寒食。他认为,清明一开始就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了”。谢景福在《清明节》一文中也说,早在周朝就有清明节焚火的制度,到了唐朝,又有皇帝取杨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的作法。民国以来,又把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所以我国历来就有清明节扫墓、植树、耕作、换装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