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译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8233800000050

第50章 中国文化之谜(10)

《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也。”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洛书》是属于中国学术思想神话部分的东西。它们还是麻将、象棋、围棋的祖师爷。麻将与象棋、围棋虽属小道,却都与这两个图有关系。

关于《河图》、《洛书》的来源,有两个传说:

一则传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在工程方面发生很多困难,结果在黄河上游,从河中出来一匹龙马。这龙马背上背了一个图案,图案上就是一些圈圈点点,即《河图》,大禹因为得了这个《河图》,就能驱使鬼神,把中国的水患治平了。

稍后,从洛水里出来一个乌龟,这乌龟的背上,有另一个由圈圈点点形成的图案,这个图案就叫《洛书》。

另一则伶说是这样的:伏羲为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花纹,伏羲根据其背上的花纹画出八卦,这就是河图;大禹治水的时候,有神龟从洛水中负文而出,其背上有数至于九,大禹据此而成《洪范》九类常道,即“天与禹洛出书”。

至于《洛书》的图案,正好是一个乌龟壳的形状,图中的点点,古代有一首歌来叙述它说:“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头上是九,下面是一,左边是三,右边是七,这些都是阳数,白点子,占了四方。另外四个角,上面右角是两点,左角是四点,如同在肩膀上,下面右角是六点,左角是八点,像两只足,为阴数,是黑点,五则居中。

《周易折中·启蒙附论》里说,“如以阳静阴动而论,则数起于下。故河图之一、二本在下也,三、四本在左也,六、七本在上也,八、九本在右也。洛书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本自下而上也。于是阳数静而不迁,阴数动而交易,则又成河图、洛书之位矣。”认为“同本相从,以成合一之功;动静相资,以播生成之化。造化人事之妙,穷于此矣。先后天图象之精蕴,莫不于此乎出也。”

研究这两个图有什么意义?

这似乎涉及宇宙观的问题了。今天的地质学家,完全站在科学物理的立场,认为地球的形成,最初在太空中如一团泥浆旋转,经过几百亿万年的不断旋转以后,渐渐凝结起来了,成为地球。

但中国古代人们不这么认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认为地球的形成,宇宙的开始,第一个元素是水。在中国的哲学中、科学中,《易经》里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水是第一个原素,等到形成了地球以后,所谓地六成之,这是中国思想。

在《易经》的象数方面,《河图》下面的一个白点,叫作“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对方(上面)“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左边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右边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在中央为“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还有人认为这是过去非常简化的天文图,古今中外如埃及、印度、中国,尤其在大西洋一带,乃至现在新发现南美一带所谓落后地区都存在过星座文化,相信观天可以知人。

把《洛书》数字的图案,套在文王后天八卦的图案上,即是“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汉代刘歆以河图、洛书来解释《周易》和《洪范》。

到了宋代,刘牧受道士陈希夷嬗传,撰《钩隐图》,以四十五为河图,又以五十五为洛书,以合《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之说。朱熹根据《复传》和《观物外篇》,认为五十五当为河图,四十五当为洛书,清代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经过考证指出,刘牧、朱熹所画图书,实源于《汉书·五行志》、郑玄《周易注》、《周易乾凿度》九宫之说等等,并非《周易·系辞》所说的河图洛书或天数之书。这就否定了刘牧、朱熹之说,也使人们对河图、洛书产生怀疑。

河图洛书究竟有没有实物为证呢?

不久前,在安徽凌家滩出土了紧紧叠压在一起的一块玉片和一只玉龟,经测定,其制作年代为距今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玉片在上,玉龟在下,玉龟分背甲和腹甲,由孔和暗槽相连,玉片与玉龟紧紧扣压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概念。玉片呈长方形,正面刻有两个同心圆,小圆内刻有方心八角星纹;大圆对着长方形的四角各刻有一圭形纹饰;两圆之间被平分为八等份,每等份雕刻一圭形纹饰,与文献记载中洛书龟背图极为相似。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占卜器具。安徽考古所一位研究员解释说,玉片上面的长方形和圆形暗含天圆地方之意。圆中心的八角星纹代表太阳,圭形纹饰象征东南西北的四方和八方,可能与季节有关,这些都与《周易》里的八卦、阴阳和方圆的概念一致。

这个玉龟的出土,似乎表明河图洛书并非传说,距今5300年前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它的存在,并能够用于占卜。就《河图》、《洛书》而言,确实是历史悠久,人们相信,这两种图案合起来,就产生了中国数理的哲学和工程上应用的学说。有了这两个图案,从而产生了中国古老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观念。《河图》、《洛书》与中国古老天文学也有关联。

谁是天下武林正宗?

明代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武术门派竞相林立,若将其归类则主要为外家、内家两大派。此始见于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所作(王征南墓志铭)。外家主要讲究搏人(攻击),又称为少林派:内家则重在御敌(防守),亦称武当派。武当派武功的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与少林派武功正好相反,是我国武苑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它和少林武功齐名,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两派并称为中华武术的两大主脉。

少林派的历史与源流经过几代武术史家的考证、研究,目前已露端倪,唯武当派的源流却仍然扑朔迷离,许多说法至今仍令人迷惑不解。

据考证,武当派共有四大派,即正乙派,全真派、玄武派、三丰派。

武当正乙派,是武当山本宫龙门内部传接的一派,一般不外传。金子先生向世披露了这一派的武功“武当太乙揉扑二十三式”,他曾发誓不以此传人,方从李合林道长那儿学得此拳。李台林道长称此拳来历,系明弘治年间(1488年至1504年),由本宫龙门及道门流派中的吐纳、导引、技击等融炼而成。此派要求“心息相依,腰随膀转,运行匀缓,动静自如”,“行与蛇之行,劲似蚕作茧”。“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从技击角度看,动作缓慢,幅度较小。此派武功虽然不断更新,但其古典式特征仍很明显。武当全真派与玄武派包含许多拳术,剑术。拳术中有众所周知的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以及民间珍贵拳种如鱼门拳、猿猱伏地拳、六步散手等;剑术有武当剑、白虹剑等。这一派人员复杂,各种考证与争论十分激烈,现存疑问颇多,如太极拳发源于陈家沟吗?八卦掌的创始人是不是董海川?武当三丰派历来被推为武当派的鼻祖。《武当拳术秘诀》云:“本武当三丰之要诀,为武当之正宗。”1928年秋,万籁声先生所著《武术汇宗》谓:“武当宗洞玄真人张三丰祖师。”裴锡荣、李春生主编的《武当武功》一书中,也说武当武术创立于明代道人张三丰,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武当武术由最简单的“八门五手”的十三势拳而发展到今天众多的门类,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武当太极拳、武当八极掌、武当剑、玄武棍、三合刀、龙门十三枪等。按《明史·张三丰传》及(三丰会集)载,张三丰生于辽东,后人陕西终南山学道于火龙真人,道成后便携徒人武当山,结庵修道传艺、治病救人,倍受时人崇敬。又据(武当山志)载,张三丰隐居于此,为技击家内功之祖。《太岳太和山志》谓其“研磨太极阴阳之奥蕴,静观龟鹤之动态,探究其长寿之源,顿有所得。”裴、桃李认为,从历史上这些记载中可见,是张三丰把道家理学内功和民间武术熔为一炉而创始了武当武功。

《武当拳术秘诀》非但称张三丰为“武当之正宗”,又云:“武当脱胎于少林”,意即武当派之源还在少林派之中。因为少林派以五拳为精髓,以十八式为脉落,张三丰开始学拳于少林派,既得其要诀,又进行了创新,变十八式为十八字,变五拳形式为十段锦之长拳,统纳五拳十八式,及十八字的精义于十段锦之中。

事实究竟如何?这还得从张三丰其人其事说起。

关于张三丰,各种文献的说法各异。(神仙鉴)载南朝刘宋时有一名为张山峰的道士。黄宗著作《王征南墓志铭》称武当内家拳始自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宋)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显而易见,这里的张三丰应是北宋人。《道统源流志》载。“张三丰真人,名君宝,……辽东建州人(今辽宁省黑山境内)。”这个张三丰却是元末明初人。罗佐云先生在《武林》1985年第9期撰文认为张山峰与张三丰并非同一人,黄宗羲却以讹传讹,将《神仙鉴》中南朝刘宋时的张山峰,误作为赵宋皇朝的张三丰。而这个张三丰原来不懂武术,竟能在一夜之间,旦在梦中练就一身硬功,这是神话般的传说。而(道统源流志)中所载元末明初的张三丰也不可能是武当派的开山鼻祖,因为,倘若如此,而武当山又是明成祖朱棣出动30万人马去建成的中国道教主要圣地,那么,《明史·张三丰传》及(方伎传》不可能并无只字提及其武技。故此,他认为说武当武术出自张三丰,无异于说少林武术出自佛教样宗达摩祖师那样荒唐,令人忍俊不禁。

与《武当拳术秘诀》一样,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王征南的掌门弟子)在康熙年间编著的《内家拳法》一书中,亦称“……张三丰既精干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罗佐云先生据此指出黄百家已经对武当源出少林之事直言不讳了,因而称武当源于少林似理所当然。可是,因有关资料太少:故罗先生没有作出详细的论证。

由于长期以来“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人们尚未真正耐心地去研究有关武术的历史与传说。民国时期,出版了上千种武术书籍,然大多有失实之处。其原因多半是写书之人都想把自己的师承和门派写得好些,为此他们不惜把不利于他们的史实抹去,再自吹自擂,或者假托英雄、伟人为其门派的开山鼻祖,而捏造传说,这类事屡见不鲜。由此而产生的结论使得至今仍有些人固执己见。故而,要解开武当派武术渊源之谜,就必须去伪存真,认真地加以探讨。

难倒韩愈的石鼓文

在今天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孔庙,人们可能会看到一些鼓形花岗石。别小看它们,它们就是举世瞩目的“石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时,它又是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一个大谜。千百年来,无数人一直在对它们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已经形成了一门涉及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门科学——石鼓学。唐代的著名学者韩愈,现代的集文、史知识之大成的郭沫若,都曾对石鼓的研究投入很深。

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确切地回答:这些石鼓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的最初作用是什么?它们到底产生于什么时代?石鼓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之谜。

这些石鼓是唐朝初期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的风翔地区发现的。因为它们造型独特,而且上面还都刻有古老的刻石文字,所以从它们被发现之日起就吸引了当时的文人墨客。才高位显的韩愈还专门为此做了传世佳作《石鼓歌》一诗。

这些石鼓共有10面,每一面上都有刻石文字。虽然这些文字很难辨认得清楚,但是很明显,每面鼓上的文字内容各不相同。清代以前,只有文人、学者看重它们,所以,它们虽然几经战乱,多次迁移,但是每次都仍放在所在地孔庙内。五代时,曾经有一面石鼓丢失了,直到宋宗皇枯四年(公元1052年),才从民间找回来。只是很可惜,它已经被人为地毁坏了,上部被削掉,做了米碓的臼。上面的文字也被毁掉了一些。不过,这些鼓状花岗石到底还是经受住了磨难,保留到了今天。这其中确实是仰仗了清代乾隆皇帝的关照。正是进入清代后,皇家才破天荒地出面保护这些石鼓。乾隆皇帝还专门命人另选坚硬的石头,又仿制了10面石鼓。还在上面摹刻鼓文,以便于人们拓印,客观上保护了原来的10面石鼓。乾隆皇帝还御笔亲书了《集石鼓所有文成十章制鼓重刻序》的文章,而此文被刻制成碑和同时刻制的清代书法家张照草书的韩愈《石鼓歌》的石碑一并立在石鼓旁。这些石鼓就是现存于北京孔庙内的那些石鼓。而唐代发现的那些原鼓一直都由清皇家收藏,今天仍存放在故宫博物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