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18103600000033

第33章 忙中不抱怨——善待祖辈伸出的援手(1)

我和老公都是辛苦的上班族,基本没有时间带孩子,也不会带孩子,想了想,决定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我们只管挣钱养家。

自打爷爷奶奶带了孩子,我们和孩子越来越不亲了,孩子也被惯坏了,家庭矛盾也多了。

老人特别溺爱孩子,方法也欠科学,但是,我们都有工作要忙,也疏于这方面的引导。

……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轻父母没有时间带孩子,也不会带孩子,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挣钱养家。而且老人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大多也乐于为儿女效力,照顾孙辈。可是,直到有一天,当孩子的表现没能如你所愿,当忙碌的父母对老人心生抱怨时,才意识到不能把孩子完全托付给老人,要学会善待祖辈伸出的援手。当你领悟了这一点,孩子才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成长,而祖辈、父辈、孙辈三代也才能其乐融融。

养育孩子,到底谁说了算

养育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大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一双手都呵护着孩子,每一颗心都牵挂着孩子。常言说:“人多好办事。”的确,在全家人共同参与下,孩子能够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

但是,俗话不是还说:“人多矛盾也多。”诚然,每个人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经验、判断与做法,一旦彼此不一样,很容易发生矛盾。比如说,妈妈觉得孩子应该多吃清淡的饭菜,可是祖辈却认为盐吃少了人会没力气;爸妈想给孩子报个特长班,让孩子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可是祖辈却认为不能把孩子累着了。

这种时候,到底谁说了算呢?如果孩子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听孩子的。但是,如果孩子还不具备判断能力,无法做出选择时,则应该由父母做主,祖辈提供参考意见。

我们常说养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又有多少人深刻理解其中涵义呢?说白了就是一个“养”,一个“育”。“养”属于物质层面,是要保证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这一责任是父母和祖辈都能胜任的;而“育”则属于精神领域,在这一点上,就需要父母的亲自教育,这样做更能培养出品格优秀的孩子。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很多祖辈不也具有自信、诚实、宽容、独立、谦虚、善良、有责任感这些优秀的品格吗?但是,很多祖辈溺爱孩子却是一个不可置疑的事实,这样就会使孩子错过了形成优秀品格的关键时期。

事实上,对于孩子而言,零岁到六岁是个很关键的习惯形成时期,而父母的参与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祖辈只能帮忙照看孩子,而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的角色。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很多父母也是溺爱孩子的,但是其程度远比祖辈轻得多,再加上父母自身在教育水平、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理解能力、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说,由父母承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能够培养出品格优秀及符合社会要求的好孩子。

不过,现如今,在不少家庭里,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忙、时间精力有限,再加上缺少育儿经验,就把教育权完全放权给祖辈,而这种溺爱的情况就更为严重了。孩子要什么,他们就给买什么;孩子想吃什么,他们就给做什么;孩子想去哪里玩,他们就带孩子去哪里,甚至,还会不管不顾地为孩子护短,可以说,这些祖辈疼爱晚辈的程度要远远胜于疼爱自己的子女。长此以往,在这种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任性等不良个性。可见,这种教育是失败的,不可能培养出品格优秀的好孩子。

有一对在大城市工作的父母,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经常会时不时地出差,所以,就把老家的奶奶请来照顾孩子。

看到小孙子,奶奶自然是疼爱不已,从穿衣、穿鞋、系鞋带、系红领巾到整理书包,基本上一个人全都揽下来。不仅如此,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奶奶也没忘替孩子背书包。

没多久,孩子的班主任找父母反映孩子的问题。比如,鞋带松了不会系、红领巾松了不会系、衣服丢了都不知道,等等。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开始留心观察,很快就发现了奶奶的做法。

最终,这对父母达成一致意见,不能再让奶奶这样带孩子了,但是,又该怎么处理呢?是告诉奶奶不要再娇惯孩子了?还是直接把奶奶送回老家呢?

其实,只要奶奶看见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娇惯孩子。可是,就算让奶奶暂时回老家,又怎么跟奶奶说呢?想当初可是他们俩亲自请奶奶来的啊,这么叫她回去,家乡的父老乡亲会怎么看,想必一定会说些风凉话。再一想,假如奶奶回老家了,他们工作又这么忙,一旦两个人都出差了,又由谁来照顾没有一点儿独立能力的孩子呢?现在的保姆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他们这样的工薪阶层又怎么能承受得起呢?

一想到这些,夫妻俩都不知如何是好,陷入了沉默。

很显然,在这个家庭中,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难度极大,但是只要坚持以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中心,祖辈教育为辅,还是可以培养出品格优秀的孩子的。

后来,这对父母认真思考了一下,决定不向奶奶说出请她回家的这一想法,而是把孩子的表现如实地告诉了奶奶,还婉转地对奶奶说,以后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能再娇生惯养了。最初奶奶不相信这一事实,但是经过儿子的提醒和慢慢开导,奶奶默默地点了点头。从此之后,这对父母开始亲自教育孩子,一段时间下来,孩子逐渐改掉了那些坏习惯。他长大成人后,也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勤劳的人。看到孩子的成长,奶奶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当父母发现隔代教育的问题时,坚持以父母为主、以祖辈为辅的教育方式会使原本看起来很难处理的问题变得很容易,而且家庭关系也会变得和谐而温馨。

为“忙爸忙妈”支招

爱孩子是祖辈的情感需求,但是祖辈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父母应该尽早让孩子脱离这个溺爱的环境。

祖辈参与养育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做“甩手掌柜”,要知道,父母对孩子必须承担起谁也无法替代的教育责任和义务。

祖辈的配角作用不容忽视

一部好戏,没有配角的绝妙配合,无论主角再怎么卖力,也只能是缺了一种味道的独角戏。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也是如此。诚然,我们说在家庭教育中,要坚持以父母为主、祖辈为辅的教育模式,但是如果祖辈的配角和父辈的主角完美配合、相得益彰了,隔代教育无疑将是最具特性且又成功的教育模式。所以,聪明的父母们万万不可忽视祖辈的配角作用。

伟伟五岁生日的那天,妈妈为他在蛋糕房订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那天由于临时加班再加上路上塞车,等伟伟妈妈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已经迟到半个多小时了。

幸好一直有老师陪着伟伟说话,伟伟妈妈赶紧跑上去谢过老师,再去牵伟伟的手。让她没想到的是,平日里乖巧听话的儿子忽然甩开她的手,气鼓鼓地自己跑去坐车了。妈妈见此情景,略显尴尬地对老师笑了笑,赶紧去追儿子。

在回家的路上,伟伟只说了一句话:“以后我要让奶奶接我,不要你来接我。”之后,任凭妈妈怎么解释,伟伟就是不理会。

一进家,伟伟就直奔自己的卧室,无论谁敲门也不让进去。这让伟伟妈妈很是伤心,想想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单位事务,对孩子的照顾实在是太少了,而他的爸爸远在外地出差,已经好几个月没回家看看了。一想到这里,妈妈忍住自己的情绪,又一遍遍地敲着门,说了好多好话,请儿子打开门吃生日蛋糕,但是里面就是没有丝毫的回应。

妈妈感觉自己拿执拗的孩子实在没辙了,就去找婆婆帮忙,婆婆语气平和地说:“伟伟,奶奶知道你是好孩子。你看妈妈多辛苦,上班累了一天,还没忘记给你买最爱吃的蛋糕,光排队就排了半天呢。妈妈最关心、最爱伟伟了,伟伟怎么不给妈妈开门呢?”

过了一会儿,伟伟出来了,却扑进奶奶的怀里,伟伟妈妈看了,顿时眼泪就流了下来,真心地对他说:“是妈妈不好,以后妈妈一定要多陪陪你。”伟伟转身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呜呜地哭着说:“妈妈,对不起,我误会你了。”伟伟妈妈看了,赶忙抱起儿子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转身又对婆婆说:“妈,谢谢你!”

一直以来,伟伟妈妈就是周围同龄妈妈们羡慕的对象,她是一位育儿工作者,儿子在她的教养下,又是这么乖巧伶俐、聪明懂事。可是这种时候,伟伟妈妈却总说:“红花必须得有绿叶来配才更艳,主角的成功和配角有着必然联系的,而我家的婆婆,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助手和高参呢。”

事实上,自从伟伟出生以后,伟伟爸妈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公公婆婆就搬来和他们一起住,担负起伟伟多半的养育工作。

而且由于职业的敏感性,伟伟妈妈只要有时间,就会尽可能和伟伟玩游戏、聊天沟通。当然,她也会和公公婆婆交流一些教子心得。但是,即便自己多么努力,伟伟还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而且孩子更亲近奶奶一些。不过,伟伟妈妈并没有因此而心生妒忌,反倒是无限的欣慰,因为在她身边,有这么一位可敬的婆婆一直在做她亲子教育的“绿叶”,做她和儿子的“润滑剂”。

试想,假如没有婆婆的帮忙,这位妈妈也许会和儿子产生隔阂,而这种疏离也可能向不利的一方发展。不过,幸好这是一位睿智的隔代家长,十分清楚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做到既不越位,也不做花瓶式的摆设。当子女在教育孩子出现不顺时,祖辈充分发挥了他们自己的配角作用,让自己成为亲子沟通的“纽带”,或是亲子之间的“润滑剂”。

而另一方面,俗话常说“老小孩,小小孩”,就是说人老了心态就会偏向小孩。相对那些“管教型”的父母,祖辈更能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容易和孩子沟通。事实上,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亲子之爱,也需要祖辈的这种“童心未泯”的知音之情。

所以说,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父母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是教育孩子的主角,更要认识到祖辈是亲子教育的配角,正视祖辈在家庭教育中的配角作用,两代家长才能更好地通力合作和完美配合,这样才能给孩子最科学的爱、最科学的教育。

为“忙爸忙妈”支招

祖辈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着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是父母可以完全信赖的人。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祖辈是教育孩子的配角,主、配角的完美配合才能唱好家庭教育的大戏,而孩子自然会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别让祖辈的“爱”成了“碍”

现如今,不少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会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和教育,这种由祖辈对孙辈进行的抚养和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隔代教育。相对“父母教育”模式而言,“隔代教育”模式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

可是,爱就如一把双刃剑,在滋养孩子心扉的同时,也会成为骄纵孩子的温床。尤其是对于隔代家长来说,对孙辈的“爱”稍不留心就会成了“碍”。

小杰的父母上班都很忙,平日都是爷爷奶奶在家带他。为了不给孩子们添麻烦,爷爷奶奶商量好,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做好孙子的抚养和教育工作。

可是,从小杰出生到四岁,这四年来,他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且即便到了外边,因为有爷爷奶奶这两只大翅膀的保护,他也从来没有受过一点点的委屈。

记得,小杰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爷爷怕他走不稳,再加上自己年岁大了,上下楼不方便,就让小杰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如果小杰说,想下楼和小朋友们玩耍,爷爷总会用这样的话哄骗他:“外面的小朋友坏,会欺负你的,不如在家看动画片吧。”

记得,小杰刚刚对自己吃饭这件事感兴趣的时候,奶奶担心他弄脏了衣服、打翻了碗碟、把饭粒粘得到处都是,或是动作太慢,于是,要么干脆把饭菜先含在自己嘴巴里再喂给他,要么就是端着饭碗一刻不停地追着小杰喂。

渐渐地,小杰已经五岁了,可是,像吃饭、穿衣服、系鞋带这些简单的日常起居活动还是离不开爷爷奶奶的帮助。

小杰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也总是表现得很不合群。在幼儿园的一次亲子活动中,班主任很严肃地告诉他的父母,小杰属于那种缺少自理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问题儿童”。可是,爷爷奶奶却很迷惑,自己如此全心全意地抚养和教育的孙子,怎么会不是个乖巧和优秀的孩子呢?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但是,又是什么让他成为“问题儿童”呢?是爱!确切地说,是爷爷奶奶的溺爱。

爱,没有错。但溺爱,却一定是错的。祖辈对孩子的爱一旦变了味道,他们就会越俎代庖地“帮”孩子做好一切本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任务,而此时,他们的“帮”无疑会成为“害”,而他们的“爱”自然也就成了“碍”。

虽说护犊之情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隔代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依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