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18103600000013

第13章 忙中善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4)

如果你不相信“但是”的威力真有这么大,觉得孩子的不满纯粹是无理取闹,不妨再听听心理学上是怎么说的,关于这一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避免亲子冲突的原则,那就是“不说但是法”。

有些父母听了心理学家的建议,会耐着性子听完孩子想说的话,可是听过之后,父母却往往这么和孩子交流:“是,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错的。”也有些父母会花费心思、挤出时间去称赞孩子,但是,脱口而出的却总是这样的话:“你很聪明,但是就是懒了点儿。”

听听看,这些原本无一例外都是在传达善意的沟通,到最后,竟然皆因父母的一个“但是”而前功尽弃。其实,不明就里的父母哪里知道,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心里最清楚,在他们看来,“但是”二字之前都是场面话,而只有“但是”后面的话才是父母真实的心声。当这样的话传到孩子的耳朵时,他们的理解就是“除了父母要你做的,一切免谈”,而父母之前所讲的那些善意的话,自然就完全被抹杀了。

其实,这也恰恰反映出了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想象一下,如果父母是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长此以往,孩子的信心又缘何会守住?虽说大人表面是在照顾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实则却重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信与自尊。所以,如果家长想要表扬孩子,那就痛快、彻底地表扬吧,而“但是”后面的尾巴是一定要一刀砍掉的,某种程度上,让孩子尽情享受被赞美的愉悦比任何物质奖励对其的影响都会更持久、更有意义。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家长会问:“不说‘但是’,那又该说什么呢?”那就先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女儿对妈妈说:“妈妈,周末带我去海洋馆吧!”

妈妈本来想说:“我知道周日你休息,很想去玩……但是,这周末你得在家练琴。”

可是,一看到女儿脸上洋溢着充满期待的笑容,妈妈心思一转,态度温和地说:“去海洋馆玩儿很好啊,如果我们在顺利通过钢琴考试以后,去那里放松心情,玩个痛快,我想会更好!”

很显然,这是一个聪明的妈妈,因为她知道加上一个“但是”并不能让拒绝听起来变婉转,而换一种说法,用“如果……会更好”来取代“但是”,或许会更好一些。事实也证明,对于孩子来说,她听到的不仅仅是拒绝,实际上,她会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练琴,争取顺利通过考试。

接下来,不妨让我们根据下面的情景设置,一起练习一下这一沟通技巧。

情景一:

邻居家的小女儿买了条粉色裙子,你的女儿见了,嚷嚷着:“妈妈,我也要买新裙子。”

不建议这么说:“我知道你很喜欢那条裙子,但是现在不能买。”

最好这么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那条裙子,如果等你生日的时候,你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为你选个非常漂亮的裙子作为你的生日礼物,妈妈觉得那就更好了。”

情景二:

今天是朋友的婚礼,原计划一家人去祝贺,可是儿子放学后却说不想去了。

不建议这么说:“我知道你累了,但是今晚的喜酒,你一定得陪我们去。”

最好这么说:“我知道你累了,如果稍微休息一会儿后,你还能陪我们去参加婚礼,那就更好了!”

情景三:

最新一届的动漫展即将举行,动漫迷的儿子跟你说他非常想去看这次展览。

不建议这么说:“我知道你对动漫感兴趣,但是这次不行,以后再说。”

最好这么说:“我知道你对动漫感兴趣,如果能够在中考结束后,明年再轻松地看个尽兴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要想做个聪明的爸妈,就要有意识地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孩子的思维方式。而哪些话应该常对孩子说,哪些话不能对孩子说更是每位智慧父母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门艺术,领悟其中技巧,才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完善,使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忙爸忙妈”支招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些错误,很多父母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屡屡犯之,避免说“但是”就是要尽快改掉的一个错误。

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言语,正面积极地去教育孩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父母不能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远离“但是”、“可是”这些字眼,往往可以让沟通事半功倍。

与孩子沟通,不要忽视肢体语言

如果你认为“沟通”就是等于和孩子谈话的话,那么,你错了。其实,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家长和孩子在一起,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肢体语言上的交流往往更为重要。发展心理学的一项数据表明,人际沟通中具体效果上,书面语只占7%,声音却占38%,而肢体语言更是占到了55%。因此,忙爸忙妈们,不仅要善于运用言语交流,也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孩子也在慢慢判断,自己应该什么时候接话,而且当他们耳濡目染之后,也能从我们身上学会沟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

在日本作家黑柳彻子老师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里,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有一天,在滑雪场,一位非常和气的年轻男子来到小豆豆面前,他对小豆豆打了个手势,意思是说:“站到我的滑雪板前面来,好吗?”

小豆豆转身问爸爸,爸爸说:“可以。”于是,她就对那位叔叔说:“Thank you!”

就这样,那位男子让小豆豆蹲在自己的滑雪板前端,对齐两边的滑雪杖,然后沿着高原上最缓的长坡像风一样,“嗖”地一下就滑了下去。

这时,小豆豆感觉耳旁的风声呼呼作响,她用两只手抱住自己的膝盖,努力不让自己往前俯冲下去。虽说有点儿害怕,但是小豆豆还是玩儿得非常快活。

等她滑下来后,围观的人们不由地为她鼓起掌来。

只见,先前那位和气的男子弯下腰,握住小豆豆的手,非常温和、非常尊重地看着她,轻声地说了句:“Thank you!”

就是这么简单,只因为一个握手,这位男子就一下子赢得了小豆豆的好感。很显然,这位男子对小豆豆的尊重绝非大人对小孩的那种尊重,而是真正的平等的尊重。

不仅如此,对于终日拼搏于职场的上班族爸妈来说,给孩子一个甜蜜的亲吻、温暖的拥抱,更能让孩子在这种无声的语言中领会父母的想法,感受父母的关爱,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

一位妈妈下班回家后,当她打开家门时,突然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

在她眼前,全新的漂亮地板已经被五颜六色的墨水浸湿了。

此时妈妈的心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但是,转瞬间,她的眼睛又被地板中间的一个小女孩画像给深深吸引了。

这位妈妈舒了一口气,对儿子笑着说:“啊,亲爱的,那是莎莉(男孩的妹妹)!”

然后,妈妈弯下腰亲吻了她的儿子。

这个男孩就是本杰明·威斯特。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的画家,当后人问起他的创作经历时,他常对人说:“是母亲的一个吻,让我成为一名画家。”

亲吻是表达爱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一种巨大的鼓励,更是一种强于语言数倍的沟通方式。当眼前的小天使还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时,“亲吻”——这一神秘的母婴语言,早已悄悄地为你与宝宝搭起了默契交流的桥梁。而面对家庭里的这个新成员,不论爸爸、妈妈或是其他祖辈,都会情不自禁地亲吻小宝宝。毋庸置疑,这就是生命自有的神奇之处。所以,忙碌的上班族爸妈们,就算你们再忙,也不要吝啬你的吻,让孩子在亲吻中感受父母浓浓的爱意,可以说,因为一个吻,你就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画下重重的一笔。

其实,肢体语言的魅力远不止这些。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我认为: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我把这个方法用在刚来到我家不久的小斯宾塞身上。事实证明,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摸,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拍打几下,孩子在对外交往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健康。”的确如此,拥抱这种无声语言可以把父母的所思所想通过身体接触传给孩子,尤其是当父母用语言难以沟通的时候,适当给予孩子拥抱,更能让孩子自己领会父母的想法,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

作家周国平说过:“父母的眼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眼神是最经常笼罩他们的一种光线,他们往往是借之感受世界的明暗和自己生命的强弱的。”然而,很多时候,家长并不觉得自己的眼神会给孩子什么样的暗示,正如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所写:“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的妈妈就是一个例子。从她多变的眼神中,我能看出她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我玩乐的时候,妈妈的眼神是快乐的;帮我改作文的时候,妈妈的眼神是耐心的;而生气的时候,妈妈的眼神又是严肃的。”

所以说,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偏执地认为:“眼神?小孩哪看得懂!”有时一个眼神或许比一篇长篇大论更能让孩子接受。用你的眼神温暖孩子的心灵,指引他前进的方向吧!

为“忙爸忙妈”支招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摸摸他的头发、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接触动作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安慰和鼓励方式。

微笑是父母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不仅能表达你对孩子的爱,而且还能传递赞许的信息,当然,微笑更能鼓励和温暖孩子,让他拥有坚强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