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
18048400000006

第6章 影评

为什么好电影让我们感动

电影实在是精彩!大一时,我在外教家看了电影《音乐之声》的原版后,一直惊叹: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当然,那只是电影,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么美好的故事肯定是虚构的——可是,故事中那些美好的音乐,玛丽亚这个可爱的、勇敢的老师,还有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这一切又是多么真实啊!

一直到十多年之后,我才偶然从一位美国朋友处得知,这部电影竟然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真的有这么一位玛丽亚,她真的嫁给了那位有七个孩子的上校!而且,上校一家曾经巡回演出,他们的演唱还刻成了光盘销售呢!后来我在美国真的买到了他们唱圣诞歌曲的光盘——当时我真是不敢相信:原来真实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

电影《音乐之声》我看过很多遍,每次看都很享受,忍不住微笑、大笑,跟着唱,甚至跟着跳,我的心灵和身体会情不自禁地回应电影的每一幕、每一首歌、每一句话、每一个人物。

电影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当我们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一定会开始谈论剧情或者人物,即便我们不说话,也一定会思考这部电影,因为电影实在太奇妙了。

当我们在安静和黑暗中全神贯注地看了两个小时的电影后,我们吸收了很多很多,必然希望表达出来,这时,回应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有时候我们看了一部特别无趣的电影,我们会恨它,哀叹编导的水平,这当然也是一种回应。

有一些伟大的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如《音乐之声》;有一些电影是虚构的,如《阿甘正传》。但是无论故事是真实发生的还是虚构的,这些伟大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必然都在传达一个强有力的、真理性的核心信息,而正是这个真理性的核心信息让我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

《音乐之声》的核心信息是什么?——一个年轻的女家庭教师的爱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帮助建立起一个温暖的新家庭。《阿甘正传》的核心信息是什么?——一个貌似愚蠢的人有真正的智慧和爱心。这两个核心信息都是那么强烈真实,让我们的心灵与之共鸣。

现代人看的电影可能会比书多。电影激发出我们心中很多真实的感受,让我们直接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写影评对我们写非虚构作品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毫无疑问,我们很多人对电影都有浓厚的兴趣,也写过影评,但是如何写一篇有创意的影评?如何开始写?写时如何聚焦?毕竟写影评和写一般性的文字作品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能从专业剧本创作的角度来看电影,分析其故事和人物,那我们写出来的影评就更有意义了。

什么是影评

影评其实是对一部电影的回应写作,但是电影跟书籍大不一样:电影是用画面来讲述故事,而书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我们必须明白这个显见的基本差别,并且尊重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

在书本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大量的人物心理独白,深深沉浸在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并以此为乐;但是在电影中,一定的画外音能让故事有深度,但是太多就会喧宾夺主。电影里面的人物是要行动起来的:人物必须动起来,画面必须有变化;如果主人公总是在坐着思考、说话,不管内容有多么深刻,也很难呈现一部精彩的电影。

电影的画面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展现人物并讲述故事的,连人物的对话都是从属于其行为的。这一点可能让我们这些喜欢语言、喜欢写作的人很难接受,但是仔细想一想,是行动的力量大,还是语言的力量大呢?一个简单的行动本身就可以说明一切,而无数的语言也未必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假如双方有很深的误会和伤害,一方愿意伸开双臂去拥抱另一方,无论对方是否接受,那么这个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远远胜过那些刻意说出来的话。

电影和书本故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差别,但是两者的内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在讲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通常都有一个强烈的核心信息。这个故事在电影中是通过画面来讲述的,在书中是通过文字来讲述的,虽然讲述方式不同,但是核心的故事不变。

读完非虚构作品《相约星期二》之后,我推荐你看一看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电影和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书中,米奇和詹妮已经结婚了,但在电影里,他们还是恋爱关系,而且因为米奇不能做出婚姻的承诺,两人分手了,是靠着莫里的帮助,两人后来才幸福地结婚了。这个改编是否改变了故事的核心信息呢?没有。核心信息依然是莫里的爱改变了米奇,让他成为一个能够去爱的人,但是在电影里,我们需要看到这个神奇的转变:米奇向詹妮求婚这一幕,无疑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内心世界的改变。

你看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吗?如果看过,请你自由写下你对这部电影的任何记忆和感受,至少写5分钟。然后,找到这部电影,全神贯注地看一遍,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和朋友或者写作伙伴一起看,但看时不要交流,看完后也不要交谈,而是打开你的写作本,用20分钟时间,写下你对电影的回应。请从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开始写起,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场景,可以是音乐,可以是影片的核心信息,也可以是任何打动你心的地方。

什么是电影的三幕剧结构

现在,我将带领你重温《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告诉你这部电影中最基本的场景——很可能不是你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但是这些场景是电影剧本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本场景,电影剧本就无法写成,电影也无法拍摄。当你能清楚地理解这些基本场景时,你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电影——你会从一个剧本作者的角度来看电影!

我在南加州大学向悉德·菲尔德(Syd Field)学习了三年的电影剧本创作,最后在他的指导下完成原创剧本《神奇的大手》,这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华彩乐章。悉德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剧本写作老师之一,他关于电影剧本创作的书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他教授的三幕剧结构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三幕剧结构。

我们已经知道,电影是用画面来讲述故事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所以,电影通常遵循三幕剧结构:第一幕是开始,第二幕是中间,第三幕是结尾。那么,我们如何看出电影的三幕剧结构呢?

通常,在一部120分钟的电影里,我们需要确定四个基本场景:影片一开始的场景,结束的场景,第一个转折点的场景(大约出现在电影开始30分钟后),第二个转折点的场景(大约出现在电影开始90分钟后)。从一开始到第一个转折点是第一幕,从第一个转折点到第二个转折点是第二幕,从第二个转折点到结束是第三幕。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开始的场景:黑夜,安迪一个人坐在车里,痛苦而愤怒地喝着酒,想着去杀他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

然后,我们来看结束的场景:海边,瑞德和安迪在阳光下快乐地拥抱,这是一个他们以前只能梦想的温暖自由之地。这是一幕充满友爱、自由和光明的场景。

我们看到,影片的开始和结束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么,电影如何带领我们从如此黑暗的开始走向如此光明的结尾呢?

在第一幕,我们看到安迪被判终身监禁,被囚车带到了肖申克,瑞德以画外音在讲述安迪的事。我们看到安迪在肖申克受尽折磨,瑞德向安迪表示友好。在影片开始约30分钟左右,我们看到安迪和他的牢友们在享受啤酒和放风的自由(安迪本人并没有喝),这是在安迪冒了生命危险去帮助狱警哈德利解决税务问题之后得到的报酬。这是影片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我们需要知道的第三个基本场景。安迪第一次得胜了。我们心里知道,影片接下来会向我们展示安迪如何在肖申克赢得全面的胜利。

这场战争是漫长而残酷的。安迪在狱中有了更适合他的工作,并建起了图书馆。安迪遇见了年轻人汤米并辅导他学习,当安迪从汤米处得知谁是杀害他妻子和其情人的真凶时,他以为可以合法获释,但是监狱长诺顿杀害了汤米并且威胁安迪,安迪陷入了更深的绝境。

随后,大约在电影开始90分钟后,我们看到安迪和瑞德坐在树荫下静静地谈话。安迪说:“我妻子曾经说我是一个很难让人了解的人,就像一本合上的书,她总是这么抱怨。她曾经是那么美丽,我真的爱她,但是我想我没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是我杀了她,瑞德。”这是安迪诚心诚意的忏悔。然后,安迪告诉瑞德他重获自由后想去的地方,安迪相信他已经付出了代价,就一定能得到自由,而且瑞德会在将来和他一起成为自由人。这是影片的第二个转折点,从这一幕之后我们知道安迪一定会赢得自由。

现在,我们对影片的三幕剧结构有了清楚的认识,让我们试着用三句话来总结这个故事,让读者能清楚地看到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你可以先写自己的版本,然后再参照我写的内容提要:

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发现妻子和人私通后想要杀了她,但最终没有这样做,然而所有证据都对他不利,结果安迪入狱。在肖申克监狱里他遇到了瑞德,用瑞德提供的小工具,他挖了一条隧道,十九年后终于成功越狱。狱中的坏人都死了,安迪和瑞德以自由人的身份欢聚在一起。

如何发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核心信息

现在我们对影片的故事结构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么这部电影的核心信息到底是什么?持之以恒必然胜利?勇敢的心无所畏惧?怀有希望是一件好事?

这些可能都是让你印象深刻的信息,但是,什么是电影编剧和导演想要表达的最强烈的核心信息呢?

为什么影片片名要叫“肖申克的救赎”?救赎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第二个转折点显得如此安静?和安迪惊心动魄的越狱相比,简直显得平淡,但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呢?

首先,“救赎”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的理解是,把某人花一定的代价赎回来,使他脱离恶人之手。比如,某位富家子弟被绑架了,家人要用一大笔赎金才能把他赎出来,救他的命。我们不太知道的是,救赎这个词和信仰上帝有很深的关系。

在《圣经》中,“救赎”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根据《圣经》记载,上帝创造人类,但人犯罪后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然而,上帝因为爱人类,将他的独生爱子耶稣派到人间,死在十字架上,让耶稣为众人的罪付出代价,使众人的罪得以救赎。如果人愿意相信耶稣,承认自己的罪,这个人就会被救赎,从罪的辖制下得到自由,并享受在天国的永生。

请注意:要想得到救赎,有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人必须认他的罪,请求上帝的宽恕,这样他才会得到自由,他的灵魂才能被救赎。

在安迪的故事里,从我们人的角度看,他的冤枉实在太大了,他完全可以对每个人都充满愤怒、苦毒和诅咒:他的妻子,妻子的情夫,把他送进监狱的律师,还有他在肖申克监狱里遇到的那些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残酷折磨他的坏人们——所有这些不公和羞辱,可以让他无数次地去杀人或自杀。的确,在影片一开始,安迪是极其愤怒而痛苦的,他真的想把妻子和她的情人都杀了。

但是,十九年之后,安迪不再是那个愤怒无奈只能借助暴力的年轻人了,他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承认是他的不善表达冷落了妻子,是他“杀”了她,同时他也相信他已经付出了代价,必将得到自由。他怎么能够如此有信心?那是因为经过十九年的牢狱生活,他心里非常清楚,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而不是人间的法律,或是哪个正义的监狱长。而且,安迪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罪,真心实意在上帝面前忏悔,并且在好朋友瑞德面前表达自己的悔改之心。他相信上帝已经完全地宽恕他,会保护他,带领他得到自由。

安迪是一个有信仰的人,靠着信仰的力量,他挣脱了肖申克的监狱。安迪越狱那一幕极其惊心动魄,但是如果没有第二个转折点,这一幕不过是动作精彩而已,不会造成心灵的震撼。何况,越狱那一晚雷电交加,为安迪提供了那样好的掩护,不也是说明上天在帮助安迪吗?

遗憾的是,很多朋友看完电影后只记得越狱这一幕,却很少去想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安迪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所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核心信息是关于救赎的:是安迪的信仰救赎了他,使他从戒备森严的监狱中逃离出来,获得自由。

如果我来评《肖申克的救赎》

现在我们对影片的三幕剧结构和核心信息都有了充分了解,这是我们来写影评的坚实的基础。我们既看到了整幅画面,又看到并感受到了画面的核心所在,由此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触来选择我们的聚焦点。

可以选择写对我们而言最有意义的场景。可以写一个人物;可以写安迪和瑞德的友谊;可以写布鲁克的悲剧——刑满释放后他为什么自杀?当然,在写影评时,我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用影片中的场景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如果我来写这部电影的影评,我会聚焦在安迪身上,他的安静从容是特别令我惊讶并钦佩的品质。到肖申克的第一晚,他愣是一声不吭,他出人意料的安静害得瑞德输了两包烟。之后,他在狱中放风时悠闲的步态,他说话的方式,他反击的方式,都让我看到他是一个安静的、真正有力量的人。我相信这是因为他有信仰。在我的影评中,我会把他的信仰和他的得胜联系在一起,而他的安静从容正是他信仰的外在体现。我还会把安迪和监狱长诺顿做一个对比:从表面上看,他们都熟读《圣经》,都可以熟练地引用《圣经》的经文,但是谁是真正地信仰上帝,谁又是借上帝之名随意滥杀无辜呢?通过这样的对比,我能让读者更清楚地看到安迪信仰的纯洁性和真实性。

§§第二部分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