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流亡中的戏剧家摇篮
1764400000007

第7章 中国早期戏剧教育的回顾(4)

三、中国学校戏剧教育的发展-国立大学中的戏剧教育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停办解散后,文艺界、戏剧界、美术界的许多前辈和有志之士在深感遗憾的同时也有了新的觉醒,他们理解蒲伯英,也痛定思痛。在新文化浪潮的推动下他们在报刊上竭力宣传,呼吁在我国建立一个完整的公立艺术学府,以培养现代艺术人才,发展中国艺术事业。1925年初夏,远渡重洋求学于美国的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怀着对祖国、对戏剧的满腔热忱结伴回到了自己可爱的祖国,他们要实现同一个美好的梦-发起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似的"国剧运动",仿效格里哥雷夫人提倡的爱尔兰小剧院运动,创办"北京艺术剧院",创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来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发展中国的戏剧艺术事业。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在上海谢绝了欧阳予倩、洪深、汪仲贤等的挽留并面约他们到北京同心协力一起干后,便直奔了他们认为的人文荟萃、可以成为"国剧运动"中心的北京。

然而,为了"国剧"和实验"国剧"的"北京艺术剧院",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在北京碰了无数次壁,结果依然是有心的无力、有力的无心,限于经费而一筹莫展,他们旧梦团成了新梦。恰在此时,在强烈舆论推动下和艺术界前辈及原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教师、学生的多方努力督促下,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同意恢复停办了已久的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该校前身系蔡元培于1918年所创立的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所美术学校,1922年更名为北京美术专科学校)。不得已而求其次,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等抓住"美专"复校的机会,竭力向教育部建议在恢复"美专"时添设音乐、戏剧两系。

北京这个多朝封建帝都,虽然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两次冲刷,但封建恶旧势力仍极为顽固,当时还有不少学校禁止学生看话剧,他们大造舆论,扬言"戏剧是卑贱职业",反对在高等学校创办戏剧系。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冲破各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辛的商量、筹划、接洽、辩论,终于在1925年夏季,促成教育部作出了在恢复"美专"时增设音乐、戏剧两系的决定;原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亦改名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由于蔡元培的鼎力推荐,林风眠在学生投票选举校长中以所得票数第一,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艺术院校校长;闻一多被任命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国立美术专门学校恢复并改名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后,国画、西画、实用美术三系,在"美专"时期已有基础,音乐系则将其主任萧友梅原在北京大学的"音乐部"合并了过来,所以国画、西画、实用美术、音乐系办起来困难也不算太大。

戏剧系是新建,虽有余上沅、赵太侔这样从美国归来的"专家",但毕竟人少力单,办起来困难就非同一般。经林风眠、闻一多、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张嘉铸、陈治策等的不断努力和欧阳予倩,洪深、徐志摩、丁西林、汪仲贤、赵元任、孙伏园等的多方支持、鼓舞,终于在1925秋,建立起来了以赵太侔为主任、余上沅等任教授的戏剧系。从此,戏剧教育正式列入了我国公立的高等教育范围。戏剧界前辈洪深曾指出,"这是我国视为最卑贱不堪之戏剧,与国家教育机关发生关系之第一朝",是"中国戏剧运动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叫这"第一朝"和"重大事件",是戏剧教育的一种历史转变和具体标志;这个第一朝和重大事件,它昭示了中国的戏剧教育进人了中国国立学校,而且是国立高等学校;这说明中国国立学校的戏剧教育本身的起点是相当高的,这种高起点的产生,是当时为创办戏剧教育而努力的志士的高瞻远瞩和高屋建瓴运作的结果;这种高起点的产生,为以后学校戏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宏远的基础。

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创建起来后困难重重,步履维艰。首先,由于当时家庭多严禁子女到学校里"学戏",致使第一次招生仅招收到29人,其中女生仅3人,且学生大多来自外省,为了学话剧,不少同学不得不脱离家庭在学习中自谋生活。其次,学校经费拮据,师资、设备严重缺乏,以致兴致勃勃办学的余上沅在给洪深求援的信中也透露出"我们双方并进,必可成功",否则"长此以往,前途真不堪设想"的担忧。

梦想以北京为"国剧运动"中心的余上沅、赵太侔为实现他们和孙伏园、闻一多1925年7月周密拟定的"北京艺术剧院"计划大纲,想凭借戏剧系这块基地创建"北京艺术剧院",一面培养演员,一面作演出活动,以创造出"国剧"。因此教学计划、课程、演出制度都注意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新型演员和舞美人才上了,余上沅、赵太侔的办学思想和"艺专"不能完全合拍。他们组织课外剧社,指导剧团;开天辟地的在《晨报》上创办《剧刊》,作为介绍戏剧艺术和剧运的启蒙工具,以唤起"社会的醒觉"。这些都是需要经济帮助的,然而当时根本无法筹集到可维持的经费。"研究化学没有实验室,还谈什么化学?研究戏剧没有舞台,还谈什么戏剧?"余上沅、赵太侔在"北京艺术剧院"梦想破灭,而致力的戏剧系又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这种不死不活的状况之下惨淡经营了一年,便留书请即将回国的熊佛西继续撑持戏剧系后,相继引退,南下另寻他路去了。

熊佛西回国后,决定把戏剧系撑持下去。他新定"培养戏剧领导人才,理论实践并重,学生要一专多能"的教育方针,邀请对中国戏曲颇有研究的新闻界前辈徐凌霄先生和他共撑"戏剧系",聘请一些兼职教师到戏剧系任课。在一中一西的熊佛西、徐凌霄的撑持和师生共同努力之下,戏剧系扩招了新生,焕发了生机。他们先后公演了《亲爱的丈夫》、《一片爱国心》、《获虎之夜》、《父归》等反帝、爱国戏剧。他们在《世界日报》编辑出版了研究、宣传、提倡话剧的戏剧周刊,影响颇大,形成了一支艺术革命力量,推动了当时的新剧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这些引起了当时亲日派、卖国贼和反动当局的不满。1927年6月,张作霖自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为了统治和钳制知识分子,张作霖下令搜查"艺专",戏剧系王瑞麟、章泯、张寒晖、萧昆、杨子戒等一批投身新剧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同学被捕。接着,军政府又令将北京国立九校合并为"京师大学堂",并以其亲信教育总长刘哲兼任校长,将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改为"京师大学堂美术专门部",保留国画、西画、实用美术三系,强行撤销解散了音乐、戏剧系。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克北平,北洋政府倒台,戏剧系在高校得以恢复。7月19日,国民政府会议通过,北平国立各校合组为"国立中华大学",并以李煜瀛为校长;9月21日,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国立中华大学"改称为"国立北平大学",并通过"北平大学区组织大纲",任命李书华为副校长。

校本部共设11个学院,徐悲鸿为院长的"艺术学院"是其中之一。"艺术学院"设6个系,其中的戏剧系仍以熊佛西为主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改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在学制上升了格,事实上成为中国戏剧教育史上第一个正规大学建制。l929年春招插班生后,戏剧系学生成为最多的一年。在熊佛西的多方努力下,聘请到了余上沅、陈治策、英国戏剧家泰丽琳(Taylor)、樊际昌、徐凌霄、秀斯女士(Schartly)、赵丽莲、赵水澄、何金海等来校任课。

戏剧家宋春舫、许地山也经常来校作"专题讲座"由于优秀的教师和实行了熊佛西为戏剧系制定的"培养戏剧领导人才,理论实践并重,学生要一专多能"的教育方针,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得以蓬勃发展。

正当"北大"各院系努力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不料1929年6月南京"国民党中央全会"议决:停止施行大学区制,"北平大学区"于7月1日遵令停办。校长李煜瀛、副校长李书华,双双呈请辞职。消息传出,各院发起保校运动。8月,行政院议决"北大"、"师大"、"北洋"三院独立,恢复大学。"艺术学院"独立,改为"艺术专科学校"。艺术学院全院师生闻讯后,奋起保院,继之罢课、罢教、游行、发宣言,闹了几个月,直到1930年4月,教育部才通令"艺术学院"暂仍隶属北京大学。l931年2月,任命沈尹默为北京大学校长,艺术学院院长由杨仲子代理,同时令"艺术学院应逐年结束,停止招生"。以后学院继续招收了部分新生和插班生,教师阵容也很整齐,戏剧系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