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流亡中的戏剧家摇篮
1764400000008

第8章 中国早期戏剧教育的回顾(5)

1929年,余上沅、熊佛西在"北京艺术剧院"的宏伟规划受挫后,在赵元任、丁西林、许地山、凌叔华、林徽音、杨村彬、刘静沅、顾曼霞等人的热忱支持下组织起了"北平小剧院",余上沅亲任院长,熊佛西任名誉秘书兼副院长。经费、条件皆极为困难,余上沅就利用自己居家的那栋"凶宅"来开展活动、排练戏剧。他们借鉴赖因哈特办"小剧场运动"的经验,进行演剧实践,以培植人才,提高演出质量,扩大话剧的社会影响,推动"国剧运动"。在开展小剧院演出的期间,余上沅写就了《中国戏剧的途径》、《历史剧语言》、《我们为什么演<茶花女>》、《中国文化论集》、《可敬佩的克来敦》和《丢了的帽子》等戏剧论文和译着。小剧院坚持了3年多,先后排演了《伪君子》、《一片爱国心》、《哑妻》、《压迫》、《秦公使的身价》、《一只马蜂》、《最后五分钟》、《茶花女》等剧,在北平演出后又到天津作旅行公演。由于余上沅及同仁们态度严肃认真,艺术精良,剧院门前常常悬着"客满"牌,不仅在平、津地区影响广泛,受到不少赞扬,而且在戏剧界传为佳谈。"北平小剧院"的路子为后来戏剧界不少实践家所借鉴。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件,东北地区相继被侵占。抗日、请愿浪潮一波接一波,北平大专院校已难保持正常教学秩序,戏剧系同学积极参加抗日、请愿运动,组织、辅导业余演剧活动,加强抗日救国宣传。1933年7月,国民政府令"北大艺术学院"结束,"戏剧系停办",决定"北大艺术学院"各系学生提前于当年毕业;并宣布"北大艺术学院"结束后建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设国画、西画、实用美术三系;音乐、戏剧系被撤销。无时不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学校戏剧教育,于1925年进人国立高等教育之林,在1933年又被摒弃于大学之门外。

初创时期的国立高等教育中的戏剧系办了八年,八年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艺专"时期、"艺术学院"前期、"艺术学院"的最后二年。"艺专"时期,是开创时期,一切都从头开始,经费、师资缺乏,经验少、条件差。剧界前辈们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为创建新型的戏剧教育不懈努力。余上沅、赵太侔两先生为实现"北京艺术剧院"计划大纲,倡"国剧",兴运动,办剧院;重实践,指导剧团,以养成人才;创《剧刊》以唤起"社会对戏剧艺术的醒觉,';行公演以在群众中奠定基础。竭诚严肃,艰辛经营,不仅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而且成绩斐然。熊佛西主持戏剧系以后,办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理论实践并重,同时加强了思想教育。能在险恶环境中,团结同仁,招揽人才,使戏剧系在坚持中得到了发展。

"艺术学院"前期,北平形势较稳定,学院经费充足,教师配备整齐,也有前期经验教训,戏剧系蓬勃发展。在熊佛西的"培养戏剧领导人才"、"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和大力向"学院派"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学院开设了充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学生们不仅能选到他们最需要最喜欢的课上,而且能有较多时间去亲自动手,参加实践活动和作深一步的学术探讨研究。在熊佛西的引导、号召下,同学们刻苦学习、积极实践,理论实践并重,都能兼长表演、导演、编剧、舞美四门中的三门,少数的还能兼长四门,个个皆受益匪浅。1928至1931年,是"戏剧系"的极盛时期。"艺术学院"的最后二年,国是日非,内忧外患相煎,戏剧系师资不稳,学生日渐减少,加上经费拮据,教学也不能按原计划进行,最后国民政府草草收场,戏剧系被迫停办。

尽管戏剧教育刚纳入国立高等教育中就风雨飘摇、多灾多难,但戏剧系毕竟在初创时期就办了八年。八年中经赵太侔、余上沅、熊佛西等的艰苦努力,精心运作、经营,终于创建了中国戏剧教育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大学戏剧系,把中国现代话剧教育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戏剧系分别为预科两个年级、本科四个年级,表演组、舞台装饰组、编剧组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现代话剧的编、导、演、舞台及各方面都开设了课目,提供了英文、日文、法文、国语、国音、词曲、元曲、习作、写剧原理、剧本注音注调、修辞学、文学概论、中国戏剧概论、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党义、心理学、艺术论、剧场史、演剧史、中国戏剧史、西洋戏剧史、中国戏剧艺术、现代戏剧艺术、导演术、表演、舞蹈、合唱、演剧术、编剧、编剧术、化装、舞台装饰、姿态表情、表演实习、剧场心理、剧本分析、戏剧原理、戏剧概论、元明清剧本之研究、现代中戏选论、西洋戏剧选读、西洋独幕剧选读、中国剧本研究、西洋剧本研究等几十种课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学。

八年中戏剧系得到了戏剧界前辈和同仁林风眠、欧阳予倩、洪深、丁西林、汪仲贤、孙伏园、张嘉铸等的竭力支持关照,戏剧系先后聚集了闻一多、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陈治策、徐凌霄、樊际昌、赵元任、朱君允、李释勘、赵丽莲、赵水澄、何金海、徐彬彬、宋春舫、许地山......外籍人士泰丽琳(Taylor)、秀斯女士(Schartly)等戏剧界着名专家、大师来系任课;为中国戏剧界培养了王瑞麟、张寒晖(张兰璞)、匡直、韩廷让、谢兴(谢韵心、章泯)、张鸣琦、黄云谷、杜联齐、王泊生、吴瑞燕、范映霞、冯承慧、萧昆、陈学钦、杨子戒、刘尚达、施蔚如、张季纯、蒋柯夫、陈兆洽、廖新(廖作民、左明)、李饵彤、张巫环、景隽、李书芬、李瑞阳、刘静沉(刘江)、杨瑞麟(村彬)、贺孟斧(善柯)、何涛、王月霞、王家齐、康宁、顾曼侠、王葆贞、杨承章、陈学良、武锦华、周逸、温容、朱麦克、李成海、杨瑾、邓承勋、董慧风、刘凯世、雷德礼、吴仕醒、张粉、汪锤熙(中西)、柏森、陈豫源、刘竞澄、姚慰农、童敏、邹文管等数十名戏剧界知名人士。1926年1月至1929年7月,举行了七次公演,先后公演了丁西林、田汉、熊佛西、萧昆、法朗士的剧作《压迫》、《一只马蜂》、《获虎之夜》、《一片爱国心》、《亲爱的丈夫》、《五块一角》、《孙中山》、《醉了》、《艺术家》、《蟋蟀》、《哑妻》等24场次。为现代高等学校戏剧教育积累了不少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这些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北大艺术学院戏剧系进行的同时,上海、广东先后办起了"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和"广东戏剧研究所附属戏剧学校"。"南国"正式提出注重戏剧运动人才培养的方针,强调戏剧工作和时代社会发生密切联系来完成戏剧的革命,广东则注意于演员的训练。这一个时期,三个戏剧教育单位实际上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对我国戏剧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出了以后我国戏剧艺术工作中的一批骨干力量。

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国民政府在南京创办了当时最具规模的戏剧学校--国立戏剧学校;共产党在创建的根据地中开办了高尔基戏剧学校、鲁迅艺术学院;抗日战争时期大专院校中的浙江艺专、桂林艺专、西南联大继续进行了戏剧艺术教育;在上海"孤岛"的"中法剧校"、"华光戏校"、"中国艺术学院";在重庆,陶行知主持下的"育才学校","政治部第三厅战时戏剧讲习班";在成都,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南虹艺专"戏剧系,"社会教育学院艺教系戏剧组"等等。三十年代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戏剧教育群星闪烁争辉的时期,不同的戏剧教育形式和戏剧教育理念创建出了各具特色的戏剧教育模式,各具特色的戏剧教育共同培养出了众多的戏剧艺术人才,共同为以后戏剧教育和戏剧变革提供了各种有益的启示。